阅读历史
换源:

第1章

作品:二次元国度|作者:绝对零度|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7 06:40:27|下载:二次元国度TXT下载
  二次元国度

  作者: 言坐在那架钢琴前,手指无意识地按压过琴键,音符断断续续地跳动着。

  他忽然停了下来,茫然地看着自己的手。

  这双手看起来很薄,手指修长,骨节不似一般男人那样粗硬,却也很明晰,指尖很细,指甲修理得干干净净。

  毫无疑问,这是双十分漂亮的手。

  但却跟他记忆中,那双被火灼伤后留下刺眼伤痕的手不同。

  夏悠喃喃道:“果然。。。。。。不是梦吗?”

  他从椅子上站起,环顾四周,“可这。。。。。。又是哪里?”

  这间房间略显陈旧,有些狭窄,陈列的家具看上去有一定年份了,不过房间里倒挺干净的,似乎有按时打扫。

  夏悠轻揉眉心,试图找出有关这里的记忆,但却毫无成果。

  很显然,他还是头一次来这里,陌生的环境透着一种淡淡的疏离感。

  兀然地,夏悠在不经意的一瞥中,身体猛然一颤。

  斜对角的桌上放有一个相框,上面映着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人的合影,两人相貌有几分相似,看上去很亲密。

  “那是。。。。。。”

  喉结上下滚动,夏悠愣愣走上前去,拿起了相框,看着照片上的人,一种莫名的怀念油然而生,感觉心都被温暖了。

  这一瞬他仿佛有了种错觉,眼前似乎有什么呼啸而过,那是紊乱的碎片,杂乱的记忆,汇成了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

  数之不尽的画面,应接不暇的掠过。

  母亲温柔的目光、幼时学钢琴的一幕幕、弹错音符时她手把手地纠错、第一次参加演奏会时的喜悦、带着妹妹去医院看望母亲。。。。。。

  “妈妈。。。。。。”

  待话语脱口而出,夏悠才恍然惊醒,刚才掠过的那些记忆画面,他本人根本不曾经历过。

  夏悠躺在床上,用手紧压着额头,脑袋仍隐隐胀痛着。

  此时此刻,两份迥异的记忆在他的脑海里并行着,这种感觉着实奇妙,仿佛他活了两世一般。

  其中一份,自然是他以往的回忆,一个二十六岁还没脱宅的废柴人生。

  而另一份,则是这个世界的崭新记忆,一个十六岁少年的人生。

  对此,夏悠一开始的确有些慌乱,但他很快就接受了事实。不得不说,死宅在这些事情上的适应能力,还是相当强大的。

  在接受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这份新记忆,夏悠了解到很多信息:

  首先,他现在身处的这个世界,并非之前那个世界。

  时间线上没什么变化,都是2017年;两者的科技树发展也大致相同,该有的名人还是有。

  可在世界历史上,却有了很大的不同,更加准确地说,应该是华夏历史上有了很大的不同。

  而那转折点,正是在明朝末年。

  按原先历史的发展,明朝必然被满清覆灭。

  可这边世界上,明朝末年,名将尚可喜深受皇帝重用,两人上演了一出苦肉计,骗取到皇太极的信任,并力排众议将他拜为大将。

  结果这货投敌还不到半天,就单人杀进大营干掉皇太极,顺带灭掉八旗中的七旗,让他们彻底歇了菜。

  如此一来,清朝被扼杀在了摇篮中,历史也随之大变。

  自那以后,明朝仿佛背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扫以往的颓势,改国号为大明,重振往日雄威。

  一直等到近代鸦片战争开始,大明国才慢慢没落。

  但即使没落了,华夏还是华夏。

  靠着数千年的内蕴,大明国硬生生挡下了西方大军的入侵,用数之不尽的人命堆出了一个惨胜。

  自那以后,大明国才意识到科技树的重要性,光凭刀剑不足以应付西方各国,为此众多先进的知识分子发动了‘师夷长技’的运动。

  由于这里的日本还是大明国的小马仔,没有甲午可以打,所以运动发展得非常顺利,大批年轻人远渡重洋寻找振兴国家的方法。

  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几经变革,大明国完成了资产阶级的原始积累,同时科技水准齐平了西方各国,国力大增。

  虽然为了发展科技,大明国没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却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经参战,科技强悍人数众多的大明国,立刻成为大战的中流砥柱,把只有德意两国的法西斯打得溃不成军,迫使二战在五年内就结束了。

  而后世界以大明国、苏联和美国三国,形成了三极分化。

  只是大明国并无争霸之心,拉扯着众多小弟在中间调停,以阻止三战的爆发。

  随着九十年代的苏联解体,世界局势再度改变,由三极分化变成了两超多强,大明国和美国各据一方,暗中进行着较量。

  由于大明国一如既往地强悍,所以日本毫无反叛的心思,二战期间也是指哪打哪,妥妥地一条忠诚无比的小马仔,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现在占据的这具身体,同样名为夏悠,年龄十六岁,比之前足足小了十岁。

  而夏家则是地位显赫的艺术世家,家史上可追溯到明朝时期。

  大约七八十年前,当时的夏家家主才华横溢,不满足于现状,试图开拓商界、政界,然而却屡遭其他家族的排挤。

  结果他一怒之下,索性将整个家族重心搬迁到了大明国的附属国――日本。

  少了众多敌人,又经过数十年的扎根发展,夏家现在已经是日本最顶级的财阀之一,远胜当年那些敌对家族。

  且不说在一直经营的文化界,在商界、政界也有非常大的权利,属于那种跺一跺脚,整个日本都要震上一震的庞然大物。

  而夏悠,则是现任的夏家家主,夏衍的独生子。

  夏悠环视周围一遍,虽然这间公寓很干净,几乎不染尘埃,但跟他想象中的超豪华住宅,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嗯。。。。。。这样看来,我应该算是富二代中的富二代了吧。。。。。。。那为什么我会住在这里?”

  夏悠摸摸下巴,很快就想起了理由。

  前身之所以会离开夏家,独自搬到这栋旧式公寓,是因为他的母亲,更加准确地说,应该是他对母亲的尊敬。

  四年前,前身的母亲新垣青空病逝,夏家主母一位因此空缺。

  三个月前,迫于长辈要求,自妻子去世后就一直单身的夏衍续弦,迎娶了一位超有名的商界女强人,后者还带有一个女儿。

  对此,前身并没有无理取闹,而是表示理解。

  毕竟他老爹是夏家家主,一直不娶妻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样做对家族的发展也会有很大影响。

  可理解归理解,要他跟一对素未谋面的母女住在一起,喊那个女人叫妈,前身是非常抗拒的,为此不惜跟促成这场联姻的爷爷大吵了一架。

  最终夏衍折中处理,同意让夏悠一个人搬出去住的要求。这样一来,也避免了他和那对母女发生争执的局面。

  本来如果要搬出去住,以夏家的财力、权力,给夏悠找个超豪华别墅住,再派上个万能赛巴斯,附赠几个可玩可控的女仆酱,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但他宁可搬出去住,也绝不认同那位继母的表现,触怒了老家主,也即是夏悠的爷爷。

  结果那老头下令不准任何族人给夏悠提供帮助,除非他亲自过来向他认错,否则绝不收回这句话。

  正所谓雄狮虽老,余威犹存。

  对于老家主的命令,于情于理,现任家主都不能无视的,所以哪怕是自己的儿子,夏衍也无法给他提供更多帮助。

  在临行前,夏衍把为数不多的钱,还有一把钥匙塞给了夏悠,并表示以后会想办法寄生活费给他,让夏悠不要担心。

  对此,前身非常感动。毕竟这些事都是他自己决定的,哪怕有什么后果也应该独自承担,父亲根本没有义务帮他的忙。

  简单收拢好行李,前身跟父亲道别后就离开了家,搭乘新干线来到「千并不陌生,因为公寓的主人正是他的母亲――新垣青空。

  记忆中,小时候他跟着母亲来过这里不少次。

  后来母亲常年住院,夏悠来这里的次数也就少了,等到母亲病逝,他就再也没来这里了,毕竟很容易触景伤情。

  但这里对夏悠而言,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想必他的父亲也是知道这点,才会把公寓的钥匙拿给他的吧。

  ………………………………

  第二章 崭新的世界

  夜已经很深了。

  但夏悠却完全睡不着。

  在床上躺了整整半小时,确认自己毫无睡意后,夏悠索性爬下床,来到了客厅里。

  接着他从书柜里挑出七八本杂志,放在客厅中央的小桌子上,盘腿坐下,一副要挑灯夜战的模样。

  用膝盖想也知道,他已经回不去原来的世界了。

  对此,夏悠并没有太大抵触。

  如果换做别人,可能会因为再也见不到家人朋友,而感到悲伤失落。可夏悠不会,因为他压根就没什么家人朋友。

  早在穿越前,夏悠的双亲就已经去世很多年了,而他也没什么熟人,都只是泛泛之交,平常罕有联系。

  即使他不在了,也不会给任何人造成困扰。

  想到这里,夏悠不禁自嘲一笑,他这一生还真失败啊。。。。。。。

  夏悠的父母都是音乐教师。

  在他们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对音乐很感兴趣,学过很多种乐器,但最喜欢的还是钢琴,喜欢到从小就许下了要成为钢琴家的愿望。

  可惜事与愿违,十数年如一日的练习,在一次意外后变得毫无意义。

  夏悠的手被火烧伤了。

  经过治疗,伤口虽然痊愈了,但那刺眼的伤痕,却昭示着他的手再也无法恢复原样。

  当手抖成了日常惯例时,夏悠彻底绝望了,一个连琴键都按不稳的钢琴家,还能称得上是钢琴家么?

  面对残酷的现实,夏悠很干脆地放弃了,不再弹钢琴,怀揣的音乐梦想也随之作废。

  而后没过多久,他的父母就因事故去世,留下他一个人孤伶伶地活着。

  靠着家里的积蓄,还有一些亲戚的帮衬,夏悠才得以读完大学。

  但毕业以后,他没有就职,而是蜗居在家。

  夏悠把爸妈留下来的房子给租了出去,自己则住在最顶层的小阁楼,转职成一名资深neet,过着懒懒散散的发霉生活,整天就躲在房间里打游戏看小说。

  出于生计问题,夏悠还做着其他兼职,像写网文、画插画什么的。

  总之不必出门的兼职,他蜗居在家里的那几年里,零零总总做了不少。

  虽然靠这些并不能赚到多少钱,但有着房租的补贴,夏悠勉勉强强能在大城市里生活。

  也是在那时,他才渐渐拾起了对钢琴的喜爱。

  当然,手抖的毛病仍然改不了,夏悠早习惯了,可这并不妨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