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还有谁会洗清自己呢?
没了,真的没了。
就这么一盘作了手脚的录音带,真能活活地毁了你!
一阵电话铃声。
他有些下意识地拿了起来,良久竟不知道说话。
“……喂,谁呀?喂!”电话里的声音越来越大。
好一阵子,他才好像从那种绝望的悲愤中醒悟了过来,于是他一下子便听清楚了,是杨诚。
“……杨诚呀,我是高成。”他尽力使自己的话音显得随意一些。然而杨诚好像还是听出了什么,他的话分明是在给他打气鼓劲:
“老李,那两个材料都看过了吧。”杨诚的语气很强、很足,“首先我要告诉你,那个录音带我已经让公安局和安全局秘密查验过了,这个录音带基本上可以肯定是经过人为处理过的。也就是说,这个录音带除了只能证明它是人工合成的外,目前它本身还证明不了什么,所以你一定不要被它伪造的假象所迷惑,更不要为它所能造成的影响而担忧。退一万步说,就算还不能证明它是伪造的,骗人的,依据法律规定,这种不通知本人的录音,并不能作为真正的证据,而且它本身就是违法的,也是侵犯人权的。所以即使从这个角度讲,也完全不必为它担心。还有,老李,人家现在这样做的用意就是要引风吹火,扰乱人们的视线,打乱你的阵脚,让你四处防范,疲于奔命,忙于辩解,穷于应付,惶惶不可终日,光想着怎样洗清自己,这也就达到了他们的真正目的:以攻为守,借刀杀人,让你自顾不暇,从而让他们反败为胜,逃之夭夭。老李,再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我们这会儿无法洗清自己,也绝不能坐以待毙,干等在这儿让人家收拾。现在惟一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重围中杀开一条血路,我们要进攻,进攻!懂吗?老李,只有把真正的元凶找出来,只有把狐狸尾巴揪出来,他们才会不攻自破,才会显出他们的原形和真实面目来。我们要想办法在他们最不经打的地方,斜刺里先狠狠地给他们一家伙!得让他们疼得跳起来!最后饱以老拳,把他们打懵!”
“我懂了,杨诚。谢谢你。”李高成就好像从迷谷中跳出来一样,顿时豁然开朗,同时也不禁感到自己真像个小孩子一样,单纯得简直一如愚蠢,幼稚得纯然像个傻瓜!也真是的,事情都已经发生了,人家都已经把告状材料放到省委书记的办公桌上,你还在这儿跳来跳去的,只想着怎样解脱自己。整个都钻进人家的口袋了,眼看着都已经成了人家的腹中餐了,还只想着要证明自己是清白的,“放心吧,我知道我自己该怎么办了。”他突然觉得自己底气十足。
“老李,那个调查报告我不知道你刚才看了没有,不论对谁来说,其实这个材料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材料。这里头的内容非常重要,如果不赶紧采取措施,说不定就真的要前功尽弃,全线崩溃了。”杨诚的话非常急切,非常紧迫,“说实话,当初派工作组下去时,我就怕他们会有这一手,所以就没敢同意让公检法部门的人下去,若要让公检法的人下去了也一样闹出个这样的结果来,那咱们这回可就真的是彻底完蛋了,你就是想翻也翻不过来了。”
“我还没来得及看,我刚刚听了那盘录音……”李高成实话实说。
“让那录音见他妈的鬼去吧!老李,我实话告诉你,这盘录音带放在我这儿已经两三天了,我就是怕干扰你,所以才一直没让你听。如果我要是觉得它真的是个事,我还会一直压着不让你听?不管怎么说,最终还有我呢!30万元在我这儿放着呢,他那个录音带顶他妈的屁用!纯粹一堆臭狗屎!好了,你先看看那个调查报告吧。一会儿省委还有个常委会,常委会上我要提这个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还要给万书记和魏省长谈。等会完了咱们再碰头,再商量咱们怎么办。”话一说完,也不再问李高成什么,就径自把电话挂了。
这么长时间了,他还是第一次听杨诚骂人。他也完全想象得到杨诚骂人时会是怎样的一副模样。
杨诚一定是被气坏了,也许就像自己一下子被气懵了一样。但杨诚和他生气后的表现则迥然不同。杨诚生了气后,是憋足了劲准备出击。而自己生了气后,却只想着怎样防守。即使到了现在,即使有杨诚在支持他,即使他现在已经知道了应该怎么去办,但他仍然觉得心头上的压力并没有真正减轻多少。
他突然觉得自己不如杨诚。
这件事情要是发生在杨诚身上,那又将会怎样?
李高成用了几乎两个小时,才把这个调查报告大致过了一遍。
他明白杨诚为什么生气,也明白杨诚为什么把这份材料看得这么严重了。
尽管厚厚的有三四百页之多,但除了那些复印的单据和帐目外,有文字说明的也就那么一二十页,只须一两句话就可以全部概括。这个所谓的调查报告,就像那一盘录音带一样,纯粹就是一份拙劣而又龌龊的伪证,同时也纯粹就是一份赤裸裸的开脱罪责书。看似一份调查报告,其实是一份极有针对性的反驳书。第一针对的是那份万人签名的请愿书,第二针对的是那份检举中纺“新潮”有限公司的揭发材料。
居然完全是一副已经定案和彻底了结了的口气:
……
据中纺公司一些人反映,认为该公司经济问题严重,诸如买棉花问题,
废品问题,倒卖旧机械问题,大吃大喝问题,领导作风问题,“新潮”第
三产业问题等等。
经查,这些材料上所反映的问题,除一小部分确有其事,并且已经被
公司查处外,其余大部分可以说是属于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或者是缺乏
证据、没有证据的。由于停工停产,公司将近一年发不出工资,因此工人
群众的不满情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感情不能代替理智,不满不能代替
法律,有问题并不能说就是腐败,亏损停产也就不能等同于违法乱纪……
……
如买棉花问题,反映材料上谈到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没有
根据的……
经查,……帐目清楚,各种汇单和条目都完全符合财务规章制度,没
有任何不合规定的地方……在南方购买棉花,是迫不得已的,本身条件的
压力,产品合同的压力,资金运转方面的压力,以及棉花价格不断上扬的
压力,尤其是这笔资金如果在年底以前花销不掉,银行很可能会按有关规
定予以冻结……鉴于方方面面的情况,中纺公司的领导出于这些原因,紧
急在各方面购进棉花的心理也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依照当时的棉花
价格,中纺公司当时购买的棉花价格基本上是合理的……属于中等偏下的
水平。对于中纺来说,当时能用这样的价格买到这样的棉花,确实已经是
相当不错了。应该说,中纺的领导在这方面是做了大量工作的。
至于有些人反映的,说公司领导用一二级棉花的价格,购买回来的都
是四五级甚至五六级的棉花。……对此我们也进行了全面的核实。
经查,这是不符合事实的……确实有一些棉花质量较差,主要是由于
不能全部一包一包地进行查看,所以就出现了个别一些质量低下的打包的
棉花蒙混过关的情况。但这只是极个别的情况,而且事后积极向对方要求
索赔,并在第二次购买时,都基本上得到了补偿……那些所谓的有意购买
劣质棉花,暗中收取回扣的说法,应该说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没有事实根
据的。
……
如处理废品,倒卖机械问题。据中纺一些人反映,并由此引起了工人
干部的强烈反应,说是中纺公司领导干部,借国家贷款进行技改工程之际,
拆除旧机器以废品卖出,再以新机器价格购进。手段恶劣,大发昧心财。
经查……应属道听途说之词……缺乏根据……帐目上新的纺织机械产
品的购货来源和款项……一清二楚、明明白白,都有据可查,有帐可依……
所有废品回收货况……帐目清晰,一目了然……没有发现什么漏洞和可疑
之处。
……
据反映,中纺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大吃大喝、挥霍无度,在短短几
(bsp;年的时间里,几乎能吃掉一个工厂。有些领导任意购买豪华轿车、豪华住
宅等等。
经查……公司领导的措施是得力的,有效的。但也确实有一些公司领
导和中层干部在这方面措施不力,把得不严……作为一个国有企业,要在
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抢夺审场,这种情况也是较为普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难免的……几年来,中纺公司在这方面已经严肃处理过数十名干部,
其中处级干部16名,厅局级干部两名……中纺公司在这方面做的还是比较
好的。当然也有一些个别特殊情况,公司并没有放松这方面的监督和把关……
不满情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这确实是干部和工人群众愤恨的事情……
对工人要予以积极引导,耐心说服。不能把个别现象看成是普遍现象,不
能把局部现象看成是整体现象……
……
据反映,中纺公司的领导在第三产业的开发中,挪用和强行占用了国
家贷给公司的大批资金。尤其是在这几年中,第三产业帐目混乱,问题严
重。一些公司领导借开发第三产业之际,化公为私,大捞特捞,甚至每个
副厅级以上干部到离退休年龄时,都无一例外的要拿到一百万的第三产业
开发本金方才离任。在群众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也是中纺工人干
部多次上访告状的原因之一。
经查……管理混乱,监督不力,中纺第三产业“新潮”有限公司的问
题确实很大,尤其是管理不善,亏损严重。特别是一些分公司和业务实体,
早已名存实亡,没了任何业务活动……个别分公司连原有的领导班子和董
事会都早已不复存在。
经查……所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条件并不成熟,尤
其是在根本没有摸清市场的情况下,就匆匆上马……投产之日,也就是亏
损之时,破产倒闭也就是必然的了……有些项目的上马,完全是在一种投
机的心理下促成的。他们认为,只要国家批了项目,给了贷款,而且已经
上马,那就绝不会袖手不管,再让这个项目垮下来……如此严重的亏损也
就是必然的了。
经查……总的看来,盲目投资,重复投资,是最根本的亏损原因。比
如本来就没有效益,没有市场,产品也根本没有竞争力的服装公司,先后
就投建了13家。市场上早已供大于求的衬衫厂,一次就投建了4家……在一
百多个实体中,微弱盈利的只有4家,基本持平有12家,亏损的有六十多家,
其余的四十多家已全部停产停业……没有风险意识,尤其没有市场意识,
思想僵化,再加上没有责任感?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