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章

作品:与宋先生|作者:公主站记|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7 15:40:53|下载:与宋先生TXT下载
  她也一定很想把用在我身上的一套都在宋老师身上用一遍,但她没有那个胆量,她只能把一切恐惧和愤怒都发泄到我身上,用最最残酷的手段告诉我,这辈子我都休想逃离她的掌控。

  她的目的、村邻的态度,早在她第一次对我动手时,我就已看得清楚。这样疯狂的报复,我也在被宋老师带去村长家的路上就已料想到。而宋老师,大概是在亲眼见到村民和村长的沉默后,我的养母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张旗鼓无所顾忌地将我拖走才认清的吧。

  对于后来的结果,我并不怪宋老师,但他自己一定相当自责。他没有等第二天学生送别,就独自一人在那个黑暗异常的夜里,离开了这个他授课近半年,也生活了近半年的地方。

  至于我,我常佩服中华古语的言简意赅,譬如“体无完肤”这个成语,简单四个字,就生动而全面地概括了我的下场和我全身的皮肤状况。时至今日,我都记得自己从牲口棚被放到山上割草的那天,沿路脚步虚浮的感觉和村邻躲避恶臭的眼神。

  但我对这一切,既不悲戚也不怨怼,还是和往常一样,跳进清凉的溪水里洗干净自己,摘几颗野果,就着干饼咽进胃里,背着背篓满山遍野地割草。仅有的与以往的不同是,割草时我是用英语和它们对话,下山时我会捡些野果,试验它们的存储时间,并在第二天割草时走得更远一点。

  假期就快过去,宋老师教我的每一个单词我都已倒背如流,野果储存期试验进展顺利,我已基本掌握不同常见野果的保质时间,远足训练也颇有成效,同样的割草时间,我已可以轻车熟路地翻越一座山头。

  从我的举动不难推测我想干什么,但真正知道我想干什么的,只有此时屏幕前的你和十五年前的我自己,我的养母,我的每一个村邻都被我蒙在鼓里,都以为我已被那次疯狂的报复灭去了一切乖乖听话以外的念头。

  我就这样小心地隐藏着自己,连学校也不打算再去,静静地等待着时机成熟的一天。

  新学期开学前三天,我倚着镰刀和背篓,坐在山腰的一块大石上,望着山路上赶去交学费的同龄人,羡慕的同时也不禁眺望远方。

  我一直以为宋老师会回来看我,他刚离开时我总像现在这样不知不觉地向远处眺望,夜里被冻醒时也会神经质地竖起耳朵听声音,但他一直没出现,两个月了,始终没有出现。现在我的眺望,已不知是在寻找他,还是在辨识未来逃亡的路线。

  终于交学费的同龄人都消失不见,我也收回了视线,拎起镰刀继续割草。我在心里默算了一下今天还需要割的量,一转身,却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影。

  其时已经入秋,宋老师一身衬衫长裤,风尘仆仆,却难掩潇洒,也不知在我身后站了多久。见到我转身,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拿过我手中的镰刀,握住我落空的手,带我赶到村中心校,让我和一个年轻但英语很好的女士进行口语对话。

  得益于从未间断的练习,从头至尾我都应答如流,但对话结束,我却不记得自己都说过些什么,脑海里仅有的印象,是一路走来宋老师留在我掌心的余温。我的世界,终于不再一片冰冷。

  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在口语面试老师不可置信的赞叹声里,一直在旁围观的县实验小学副校长如获至宝地对宋老师和村长表示,“这个孩子我们要定了,抓紧时间办手续,这学期就到县里上学。”

  养母的抗议在县教育局有关领导的指示下效力全无,我就这样被全县最好的小学要走了,离开了那片曾经看似难以逾越的大山。宋老师一路送我至县里,代我办理各种手续,一切都很顺利,除了落户口时。

  直到去落户口,我才知道自己以前一直都以黑户的状态存在,养母与我之间也不构成收养关系。学校为了将来方便,决定将我的户口直接落在学校,这一点在各方配合之下很容易办到,令人为难的是我的名字。

  我没有名字,不仅名字,连姓都无从确定,宋老师一直以来,也都是以小姑娘称呼我,至于其他人如何叫我,诸位自行脑补即可明了。

  当所有人都垂目思索时,我仰起头,扯了扯宋老师的衣袖,问他我是否可以和他用同一个姓氏。宋老师怔了一会儿,露出了再见面以来的第一个笑容,半蹲下来与我平视,问我是否名字也可以由他来取。

  我自然同意,宋老师思索了一会儿,询问我就叫“小双”如何。好事成双,不再孤单,这样好的寓意我当然说好。于是,在那个微凉的秋日,我终于有了自己真正的名字——宋小双。

  宋老师在我入学之后就立即离开,去往同省的另一个县级市,他没有说去做什么,也没有说什么时候再来看我。我只看到他走得匆忙,却不知他已比计划中迟去了近两个月。县里的实验小学会下乡进村选拔优秀生源,我能有幸成为为数不多的幸运儿,坐进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都要感谢宋老师这两个月以来的辛苦奔波。

  这些付出他都没有告诉我,只在两个月后,我入学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之前,随信寄来了学习用品和若干管药膏,叮嘱我按时按量使用,不要让过往的伤口在新生活里留下伤疤。

  当时我认字还不全,信是由语文老师代读的,我除了记住宋老师的嘱咐,还记住了语文老师在我刚出办公室门口时,和邻桌老师的感叹——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细心体贴,文字又和长相一样好看的男人!

  这个感慨我回答不了,我能做的只是在出门以后直接赶到收发室,告诉里面的大爷,以后再有宋老师的信请帮我留住,不要劳人转交。不然,我担心宋老师的信再也到不了我的手中。

  宋老师在信里虽然没有嘱咐太多与学习有关的事,但从他随信寄来书籍的包装上,也不难体会到他对我的寄望与期盼。他一共寄来五本书,分别是最新版《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牛津英汉双解小词典》、《reader&#o39;s digest》,和一本《古代汉语字典》。

  由于整个小学阶段都没有文言文出现,所以我一直不太理解宋老师寄来最后一本工具书的用意。直到初二那年,我在省城的书店内看到宋老师所写的古汉语研究专著,才明白他寄来那本词典并没有什么深刻用意,只是出于学术研究的习惯,顺手加上。

  这五本书都被宋老师小心地包上了封皮,并在封面和书脊处分别标有书名。不同于信里行云流水般的行楷,写在封皮上的字,每个字都由正楷写就,端方而严谨,每次我拿起这些书,都因这字体上的细微转变而对它们心存虔诚。而每次我触摸到书的封皮,眼前浮现出宋老师在桌案前为包装它们俯身忙碌的情景时,心底都会有暖暖的感觉流过。

  3那一年名满昆城(2)

  之后期中考试的结果没有辜负宋老师的期望,我毫无悬念地得到了年组第一,除了外班部分同学对我不甚了解,还对这个名次感到诧异之外,与我同班的同学都已经在这两个月间的大小考试中习惯了竞争第二名。

  因为年龄和在村中心校蹭课打下的基础,我来到实验校便直接就读二年级,但一个学期尚未结束,我就已将二年级的全部内容自学完了,在心里逐渐有了跳级的想法。

  临近期末考试,跳级的打算在我心里已经明确,我决定写信告诉宋老师。信封和邮票由同桌小胖子热情提供,以表达对我长期赞助他作业答案的感谢。相信如果他知道我信里要写的内容,一定会后悔自己的热情。

  期末考试的结果依旧没有悬念,我的名次依然是第一。除了个别同学仍不服气以外,年组的同学基本都已习惯了去争第二名。

  同一周的周五是召开家长会的日子。选在这一天,反映了校领导对家长和孩子双方感受的充分考虑。对考得好的孩子,家长们可以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好好奖励,比如带孩子去公园玩,一家人出动去吃大餐,对考得不好的孩子,家长们也可以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充分批评,以达到鞭策进步的目的。

  不过这一切都和我没什么关系,家长会上,我的座位里不会因为我考了第一就出现什么人。我看着同学们或兴奋或忐忑地在走廊里或操场上等待家长,忽然决定给自己放个假,带着不离手的《牛津小词典》坐到操场一角的秋千上,看看书,看看树叶。

  其时已入冬,但纬度关系,这里的冬天并不很冷,略有些北国春季的感觉。我不知自己坐了多久,但听到教学楼的方向又变得喧闹起来,料想家长会已经结束了。

  一只不知名的小动物在我面前飞闪而过,隐入茂密的灌木丛中,我不知它跑得那么快,是不是在找爸爸和妈妈。我身后的落叶“吱呀吱呀”地响起来,我知道有人来了,但此时此刻,我不想回头。

  我不回头,那脚步声便也定在了那里,直到我回头,它才继续响起来。我没想到自己会看到宋老师,按照信件往来的时间,他应该是赶不及的才对。

  宋老师看出了我的疑惑,走到我身边微笑地看着我:“我周四傍晚收到来信,信里有个孩子提到周五要开家长会,刚好当天晚上有老乡急着赶车到省城,我就搭他的车到省城转汽车过来了。还好赶得及,听到了老师表扬你。”

  他说得好平常,平常得不像是赶了一天一夜的路过来为我开家长会,倒像是从街对面顺道过来看看。很多家长来为孩子开会时都会抱怨耽误时间,宋老师只是一个帮过我的老师,日夜奔波赶过来,给我的却是笑容。我看着他,那温暖的感觉又在心里无声地流过。

  宋老师看着发呆的我,笑容扩大了些,摸摸我的头,将我带去餐馆吃饭,庆祝我考了第一。

  我们对县里都不熟悉,就近找了一家很火爆的火锅店就进去了。我从没在餐馆里吃过饭,看着周围人热闹自在,坐在椅子上只觉得局促。

  宋老师没有坐在我的对面,而是坐到我身旁的位置,帮我下菜夹肉,告诉我他们的英文名称。我的注意力逐渐转移,也不再像开始那样不自在,慢慢地,我们的对话也从汉语居多过渡到了纯英文。

  我注意到老板的儿子一直在隐蔽地观察我们,似乎是对英语很感兴趣,结账时我便让宋老师先不要叫服务员,由我带着钱去找老板的儿子买单。

  老板的儿子果然在找钱时流露出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向我请教如何能将英语说得标准流利。我们于是就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而迅速的讨论,并本着互相尊重互利互惠的原则交换了一致意见——我利用周六周日交他半学期英语,我们的火锅免单。

  宋老师把我送回学校,得知火锅免单的始末后,对我的第一单家教生意给出了一个很中肯的评价:那小子赚了。很久以后,我们再见面的时候,我发现他不仅是赚了,还是赚大了。

  但那是后话了,眼下的问题是,县里只在每天上午才有发往省城的客车,宋老师今晚只能留宿,可是他在这边并没有落脚的地方。

  宋老师将我送回学校后,就立即去寻找住宿的地方,关于我和他提起的跳级问题,他说要在找好住宿之地以后与我详谈,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有什么需要详谈的,但他说起时表情很慎重,我便没有多问。

  当时既没有114和1258o,也没有可以帮忙的老师,家长会结束以后,学校就放假了。宋老师只好到收发室寻求值班大爷的帮助,而最后,宋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