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不知道那一夜我是怎么过来的。直到第二天中午,有解放军用冲锋舟给我们送吃的送对讲机的时候,才告诉我我儿子没有事,只不过体力透支的过严重,当把预测情况送到局里的时候就昏了过去,现在正在医院里,过一两天就没事了。
林枫他们三个人是在感动中度过了这几个小时,真没想到在水灾来临的时候就是水文站这几个汉子竟然用这种方式战天斗地。但回到宾馆写稿子的时候林枫与巩信发生了争执。林枫认为这绝对是水利局的失误才导致后来灾情通报不及时,而巩信则认为象这样的灾情在之前一定省市气象局早就通报过了,市领导是根据布署才这样安排的,而华阳水文站的工作不过是将当地的水情再次汇报而已,因此不应该说水利局的不是,而且他们还要继续在华阳报道,如果矛头过于激烈,会影响他们之后的报道的。
争论的最后结果是,把两个人的观点折衷处理,在文章里点出来水文站的人汇报多次,但省略掉水利局的人对此置之不理的过程。不到两个小时,林枫与巩信就合作拿出来了他们此行的第一条大稿,四千字的《中流砥柱》。
发稿的时候,林枫才彻底绝望了。电话线的速率极慢,100k的一张处理到最小的图片居然要传十几分钟,而且还随时会掉线。当天四张图片和四千字的文字林枫用了三个半小时才完成传输。
70
第二天的采访计划林枫回到宾馆时巩信已经作好了,那就是到长寿路去采访,那里水最深的时候淹到了三楼半那么高,也就是水深十几米,至今为止那里的水仍有一人深。但林枫提议第二天一大早要先到政府去接收一下第一天写稿的报纸版样,这样他们才知道领导对他们的稿子有什么处理方案。
第二天一大早,林枫他们一到政府,老王就跑了过来。
“听说你们几个昨天去了水文站,不知采访到什么没有。领导对此相当关心。”
“也没什么内容,主要是他们传递信息及时,而且还不顾自己的家园受损。我们的稿子还没写呢。”
林枫怕陈华和巩信说错话,抢着就把话说了。他毕竟在新闻媒体呆过几年了,所以知道这些宣传部的人都关心什么。
(bsp;“他们的损失大不大?”
林枫心里在想,鬼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关心水文站的这些人。“大概全部损失有三十多万吧,最主要的是他们有时间处理自己的东西,可是为了报水情他们全都放弃了这个机会,所以我才觉得他们精神可贵。”
“那我一定向领导汇报一下,看怎么帮他们解决。”老王说话的时候看起来相当真诚。“那你们今天准备上哪里去?”
“我们今天想到长寿路去看看,那里被淹得那么严重,我们一定要去。”
“那我还是陪你们一起去看看吧。那里现在还进不去,大水封路,你们过去那里的工作人员不认识你们不会让你们进的。”
林枫他们一想的确也是,就同意和老王一起到长寿路去看看。但是在长寿路发生的一幕是他们绝对没有想到的。
林枫他们赶到长寿路的时候,果然水深得进不了人。老王很快就找来两个解放军还找来了一条冲锋舟。林枫他们没想到水灾过去有两三天了,那里居然还是一片汪洋。陈华一看到这个场面兴奋得不得了,立即开始狂拍。可没想到一不小心人一斜就往不水里倒去,这小子在学校里当过运动员,所以反应相当快,把相机往林枫怀里一扔人扑通就掉到水里了。
解放军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陈华从水里弄出来,因为冲锋舟很轻,一不小心就会整艘船翻过去。搞得两个解放军全身上下都湿了。林枫不好意思的说,“不好意思,把你们身上也全弄湿了。”两个解放军笑了笑,其中一个小个说,“没关系,反正这两天我们身上这身军服也是湿了干干了湿。”
老王着急的说:“小陈,没事吧?你们要出了事我可担待不起。”
“我哪会有什么事,林枫,相机没问题吧。”
“没问题。”
“没问题就好。”
这时,老王指着前面一栋楼说,“前面就是我的家。”
第五章 71…72
71
当时林枫他们都特别奇怪,老王为什么要跟他们说他家住在哪里,总不成还要邀请他们到他家坐坐吧。冲锋舟开到了老王家楼下时,林枫才注意到这座楼的一层几乎还在水中。
这时老王不好意思的说,“你们几个能等我一下吗?我要回家一下,发生水灾这么多天我还没回家看过。”人家说出这样的话来,林枫他们还能说什么,只好同意。但他们几个都不太高兴,因为他们在华阳采访的时间并不长,这样浪费时间实在是不值得。
就在他们等老王的时候,又有一只民用的小船开了过来,看到林枫他们在楼下等,船上的一个中年男子问他们,“你们是宣传部的吧?”
林枫他们特别奇怪,怎么会有人知道他们是宣传部的呢?林枫的好奇心红驱使他点了点头。那个中年男子接着说,“你们单位的老王也太过份了,家里淹到这个程度也不回家看看,敬业也不用敬业到这个样子。”
“他家淹得很严重吗?”林枫好奇的问。
“别看他们家住在三楼,可是水最大的时候是没顶的,你们不知道吗?”
林枫摇摇头。
“那天晚上水最大的时候,老王在单位。他们家上有老下有小,他老婆一个人又要管婆婆又要管儿子,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拿出来。当天晚上他妈还摔了一下,住进了医院,接着是儿子也生病住院了,真不知道他爱人一个人是怎么过来的。”
原来老王是这样的人,这两天他们还老嫌老王烦,可是为了安排他们三个,老王连家都没时间回。就在这时候老王从楼里出来了,那个男子看到老王,关心的问了一句,“你妈现在怎么样了?”
老王理都没理他就让解放军开船。这时一个中年妇女从楼里出来,“老王,等我一下,我坐你们的船出去。”
“这是我爱人,”老王对林枫他们说,“等会儿她说什么你们别往心里去。”
老王的爱人座上船后,对林枫他们几个说,“你们是省城报社的吧?这两天老王陪着你们,再忙部里的工作,都没时间回家,先是新华社的记者,然后是你们,采访有那么重要么,连家都不让人家回。”
老王有些生气的说,“女人家,管那么多事干什么。”
老王爱人的声音更大了,“为了工作你也不能不见你妈最后一面,儿子还在医院里呢!就好像他们都是我的亲人不是你的。”说完老王的爱人就哭了,老王在一旁边一声不吭,拿出一支烟点上。林枫他们见到这个场面也傻了,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几个人一直沉默到老王的爱人到了可以下船的地方。
(bsp;林枫这时才小心翼翼的问,“老王,刚才您爱人说的是什么意思?”
老王看了一眼林枫,林枫这才发现老王的眼里都是泪水,一个中年男人的泪水是具有震撼性的。深深的吸了一口烟,老王才说,“我妈水最大那天晚上摔伤了,送到医院两天后因为老年人的病发症去世了。这两天我到处跑,我爱人叫人到单位找我也没找到,刚才我回家我爱人正好回家拿老人的身份证准备办死亡证,我才知道的。而且我儿子发高烧现在还在医院里,这个女人自己一个人这两天两头顾,真不知他是怎么过的。”
巩信这时插话道,“那你还不快回去给你爱人帮忙。”
“这两天部里人手不足,你们采访也要有人带路,我怎么能走得开呢?”
“老王,这就是你不对了,我们自己可以想办法,但你不能不去见老人家最后一面。”巩信看老王还是不想走,接着就说,“我知道你们领导给你的是什么任务,我们此行主要也是报道灾情,不是想找什么问题的,要不这样,你回去办你的事,我们把长寿路的情况采访完,下一站我们先去陆海县,了解那里的情况。”
老王这才点点头,“那我就去了,谢谢你们。还有我要替华阳市的人民感谢你们,这句话是我由衷说的。”
其实林枫他们要采访的长寿路的情况也基本摸清了,和老王分手,他们也着手开始写稿。关于要不要把老王的事情写到稿子里,大家又有了分歧,按林枫意思这是老王家的私事,太多的写进去不知老王愿不愿意。而巩信的意思是新闻首先是真实,有这么好的例子不用怎么可以。林枫和巩信为此事争执了一番。最后林枫也没有妥协,巩信自己写了这篇稿子。尽管稿子最后很生动,读者中的反响也想当好,但林枫始终认为记者也是人,有时要为采访对象多考虑一点。
72
到陆海县的公交线路早就停了,林枫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向华阳市委宣传部借车。华阳的领导相当支持,认为林枫他们是为华阳市出力,所以竟然将副市长的公务用车借给他们,送他们到陆海县。
陆海县是华阳市最穷的一个地方,全在山区内,洪水未给陆海县造成太多的伤害,但是连日的大雨造成了多处滑波,而且造成多人死亡的事故。林枫他们一到陆海县,就听说了这样一件事,一个有33户人家的小村庄突遇滑波,造成几十人死亡的惨剧。林枫他们一到陆海县还没休息就直奔那个小山村。
林枫他们到了那里的时候,才知道小山村已经不存在了。活下来的村民们在山坡的另外一面搭起了小棚子,那里既是住的地方,也是灵堂。那种凄惨的样子,让人永远也忘不掉。每一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不得不落下眼泪。
林枫看到一个才十来岁的小姑娘头带白条,正跪在几副棺材的面前。村里人告诉林枫,他叫郑晓红,刚从外地赶回来。小姑娘一个人硬是走回来的,不知哭昏过去多少次了。
村里人把林枫带到了她的面前,“这位是记者,你有什么话对他们说吧。”
“记者哥哥,你说我该怎么活啊。”郑晓红第一句就把林枫吓了一跳。村里人连忙解释说,“他们全家六口人除了她在外地,其他人全都死了。”
“记者哥哥,我弟弟他才十一岁,他怎么也死了。我是出外打工给他挣学费的,他死了我挣的钱干什么。”
林枫从所有人的话里拼出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与世无争的小村庄,傍晚的时候村民们还互相打着招呼,问着明天还干些什么,而夜里,这个村庄一下就消失了。死去的人一下子过去了,什么感觉都没有,可是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却是太残酷了。
一个小村庄从那一夜起就不复存在了,那里生活的是一个大家族的人,他们都姓郑,家族人丁兴旺,可是一夜之间几十口人都没了。回来的车上,林枫他们三个人什么都没有说,但是每个人都在心里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上苍要如此惩罚他忠实的子民。
陆海县的灾情超乎林枫他们的想像力。林枫在陆海县还经历了一次生死的考验。第二天上午,林枫他们到另外一个村庄去采访,大雨过后的晴天天气特别的好,所有的路面看起来都硬了,可是?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