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章

作品:不过尔尔|作者:天净沙|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8 03:31:59|下载:不过尔尔TXT下载
  宋易晓得这是陈太太真心诚意,更感激她的平和大方,再也不好拒绝,笑着接受了,有些调皮地回答,“遵命。”

  宋易一离开,陈然看自己的母亲越来越喜欢。

  “妈,谢谢你”陈然凑近母亲身边,跟小时候一样亲近黏糊起来。

  “谢我做什么。”陈太太说,“我可不是看你面子。你别得意。”

  “那是为什么?”

  “哪里来的为什么。我想对谁好,就对谁好。全凭自己喜欢,这还要跟你汇报?”陈太太打开留声机,坐在沙发里静静听,轻轻哼。

  留声机里,依旧是刚才的那首歌,killing me softly g,一遍一遍,一室温柔。

  下午的太阳照在她身上慵慵懒懒,一席丝绒的旗袍,一缕幽幽茶香。

  陈然都不得不赞叹,母亲就算不是最美的,却一定是最有气质的,父亲真是好福气。

  接着,脑袋里晃过另一个飒爽的身影,微微一笑。还好,世上还有一个宋易。

  “现在的小人书都做的这样精致了,哪里来的?”晚上,大字不识一个的宋太太看着宋易手里的书。

  宋易说,“英文老师送的。借我看看,还要还回去的。”

  “东西好借,人情难还。”宋太太似有深意,又仿佛随口说说,铺上被子准备睡觉。

  宋易看着母亲,“这有什么,等我以后出息了。对我好的,我都会对他们更好的。”

  宋太太翻个身,打个呵欠,准备困觉了,“说的容易,好像长大了什么都有似的。”

  “我且比常人多几倍努力就是。”

  “好好好,我先坐着等。等你功成名就,最好我还身强力壮,你来报达我。”

  宋易懒得和母亲辩解。只是一味的沉浸在书里的世界,看着看着迷迷糊糊睡着。

  梦里看见如星空一样绚丽的一片地方,陈然的一张脸带着最温和的微笑,他伸出手来,轻轻低唤,犹如情人般低喃。宋易心下欢喜,刚想伸出手去,却真的从梦里踏回到现实。

  睁开眼睛看,母亲已经起床要去上工。

  宋易拍拍脸颊,清醒过来,准备起床早读。

  脑袋里大概还有昨夜那一室温柔的余韵。原来,英文可以说起来那样动听婉转。

  清清嗓子,保持一种唱歌的好心情,宋易读起来。

  菜市场渐渐热闹起来,人来人往。

  “有没有听见什么?”张婶伸头四望。

  “噢,是宋家的妮子。在读书呢。”

  张婶看过去,那个清瘦的姑娘站在自家门口,旁若无人般念念有词,身姿挺拔如松。

  轻声一叹,唉,年轻真好,因为充满希望,到处都是朝气蓬勃,生机盎然。

  作者有话要说:这网站是肿么了。。。耍我呢。。。

  我得再更新一章节吗?

  5

  5、泛起一叶舟 。。。

  宋易也算成了陈家的常客,几乎没几天都会去陈然家里报个到。班上女同学看来的眼光越来越肆无忌惮,闲言碎语都少不了。

  “真不要脸,倒贴上门。”

  “人家是菜市场出来的,难得见到点合意的,自然恨不得立马揣怀里才放心。”

  好吧,不能小看这个年纪的姑娘,嘴狠起来的时候一点不饶人。

  宋易刚开始有些不平,想要去争论几句。但站起身子来,又没了出去理论的兴致。

  本来就是,嘴长在人家身上,人家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去。

  天天烦心这个,还要不要干正事儿了?

  就连宋太太也听说了,问过前因后果以后,笑着与人说,“不过是小孩子跟人学习功课,至于大惊小怪吗?就算真是搞对象,你情我愿,有什么不好。我们那个时候这么大都定亲了。”

  看,母亲的样子虽然俗气了。嗓门也大了。但说出来的话却是一点不俗气的。

  宋易觉得,自己的母亲不需要读书识字,因为她的大脑结构已经不是庸人可以比拟的了。再读书写字,留下什么证据,估计又要惊世骇俗,引人眼球了。

  过去那个唯唯诺诺哭泣的母亲,早已一去不复返。

  唯一在意的,反而是国外长大的陈然。

  “我要是真的和你有什么还好。你一到我家就是和我母亲谈话聊天,一点没我的份。”陈然说起来跟吃了大亏的样子引得宋易和李念一阵笑。

  “宋易这人就是个书呆子,这么不识趣。你还不如带我去。她们聊天,我们说话。多热闹是吧?”李念最近和陈然熟了,说话也越来越随意。

  “是的。然后我妈魅力无穷,把你也带过去。从此我的女同学到我家都去找我妈,让我背着花名,你们在我家和我妈搓麻将。”

  又是一阵笑。

  不知不觉,这三个人已经成为铁三角了。

  李念也跟着陈然去过家里。果然如陈然预料的一样,李念一见到陈太太,就打心眼里崇拜起来,三天两头去到陈家也为一睹陈太太风采。陈然没少跟自己老爹抱怨,有时候母亲风华太过也不是一件好事。

  “她们都是你的追随者。”陈先生对陈太太打趣道。

  “年轻的姑娘最容易被比自己成熟的人吸引,等他成长了,自然就有大把姑娘围着他转。”陈太太说。

  “看来我年轻时候相当成熟,引得你垂青。”陈先生逮着机会就爱赞扬自己。

  陈太太说,“我是例外,天生爱嫩草。嫩草朝气蓬勃,懵懵懂懂,又充满未知数。看到这些年轻人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

  “说的自己好像七老八十一样。能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谁呀?谁有我太太当年一半风采?”陈先生可没忘记当年追陈太太的经历,艰难到自己都不忍回头看。

  陈太太说,“风采还未发现。但那份心性和天分绝对难得。”

  “那个宋易?”陈先生听陈太太提过一回,这次再听,也有些好奇,“不过是个黄毛丫头,有什么特别的?”

  “你是没见过,开始我看她学英文不顺就给了她几本陈然小时候的幼儿读物,她看过以后就像开了窍一样,一下子上了轨道,现在都开始和我借原版小说来看,几首英文歌听一听,居然都会唱了。那发音,不仔细听,真和国外长大的差不多。”

  陈先生说,“哪有你说的这么神。什么事情到你嘴里就会夸张神话了。语言贵在练习,她一个国内长大的姑娘,又没有那种语言环境,怎么去模仿练习?”

  “哧。”陈太太说,“你总是不在家,这姑娘来我家都快一年了,你连人脸都没见过。有本事自己去见,再跟我辩论这些。”

  说完,还添了一句。

  “我年轻的时候一直自恃天分不肯苦学。这姑娘,天分不差我,勤奋更是多我几倍。听陈然说,借她一本牛津,已经被她反复来回背过几轮。这种狠劲,除了当年的黎家明,再也没见过了。”

  说到这里,两人都不发话了。四目相对,不发一言。

  黎家明,那么一个人物,回来以后居然再也不见影子。

  大概是真的伤了心,改名换姓地想跟他们断了联络。

  唉。

  “唉。”李念一声长叹。

  “你最近是怎么了?总是对着我的脸长吁短叹的。我是老了还是丑了,碍着你眼了?”

  “宋易。我看我是读不成书了。”李念说,“我妈让我去给她抵职。”

  “什么抵职?”

  李念睁大了眼睛,“你没听你妈说吗?现在她们这一届是最后一年了,儿女到了年纪可以直接顶替父母的职位。这样毕业就不用担心找不着工作了。”

  “我只听说古时候王位可以世袭,没听说过一个神经病院的工人职位也能留给下一代。”李念和宋易的母亲都是神经病院的工人。

  李念一听不高兴了,冷笑道,“怎么了,还嫌弃神经病院的工人职位?别忘了,你的吃喝都是这份工作给你带来的。”

  宋易拉住好友,“你发什么神经。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李念也自觉说话语气有些怪,软和下来,“我妈哭着闹着不许我读书,要我去上班。估计下礼拜我就不来了。”

  “这么快?不过那也好。你不是一直都不想读书考试吗?”宋易安慰她。

  “我也觉得。你说怪不怪,读书的时候总向往着早点出去做事,一刻都不想在这个课桌面前坐着。等到真要离开课桌了,心里又不甘心,还是恨不得赖在桌子面前。”李念说。

  “你只是不甘心这条路不是自己选的。”宋易一语中的。

  “是的。用陈然老先生的话说,哈哈,不甘心被命运摆布。”李念开起玩笑来。

  宋易笑她,“好的不学,就学那家伙的这些恶心的句子。”

  “是的是的。还是你好,净学了些该学的。不过也好,我要是像你一样天生是块读书料,我妈就是拧断了我的腿我也赖在学校里不出去。”李念哈哈大笑。

  宋易默然。

  哪里有人天生是什么料子,不过是她付出辛苦多一些而已。人只看得见最后的成绩,有几个会去真正注意其中的过程?

  没过几个礼拜,班上的同学几乎都走了大半。抵职的也有,辍学打工的也有。老师对着空荡荡的教室也教的意兴阑珊。

  陈然很不能理解,“早晚都是要出去工作的,干嘛这么着急?”然后对着依旧□□在学生岗位的宋易说,“还好你明理,晓得孰轻孰重。”

  一份安稳的铁饭碗,比虚幻看不见未来的学位哪个更重要?

  谁都不是未来人。谁都不知道。

  只能说,她的母亲不一般,一向出怪招。

  问过宋太太,

  “为什么没听你提抵职的事情?”

  母亲正尝着锅里的菜是咸是淡,“为什么要提?提了你就去了?你天天读书那么拼命我又不是没看见。”

  “你硬要我去,我不是不会去的。”

  “我为什么要逼你去?”母亲瞪大了眼睛,仿佛宋易说了什么顶好玩的笑话一般,“你的日子是你自己过的,我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稀里糊涂不知道好坏,为什么要去逼你做什么决定?你以后过得是好是赖,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我要是逼你,以后你有一点后悔遗憾,还不赖我头上?我又不傻,干嘛要给你这个机会怪我。”

  宋太太挥舞着炒菜的铲子说的慷慨激昂。

  了不得,北大清华,你们真应该邀请宋太太去开讲座,用锅铲子敲醒天下所有自以为是的父母亲。

  感谢老天爷,给她这么个不输陈太太风采的老妈。

  管他什么洪流也好,自有母亲为她泛起一叶扁舟。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了。

  大概有错别字。

  然后要我要细细修改下。话说,今天主任很好奇我写的是什么,问我有木有人看。

  我泪目。。。

  大概有的吧。

  大概。。。。的吧。

  话说,我刚刚以为我写了很多很多。

  等到发表完才看到。。。。。。才这几个字。

  这种习惯,不好不好。

  6

  6、老一辈谜题 。。。

  日子不咸不淡的过,时间不急不缓的走。

  平时学的怎么样,还是到了要见真章的时候了——即将高考。

  班上的同学都埋着头苦学,一边是为高考做准备,一边是怕别人觉察出自己的紧张和在意。唯独两个人到了紧要关头反而没那么紧张。

  宋易是因为平时学的扎实,晓得这时候再忙着背诵或者是埋头题海也没什么用了。不如把过去的知识点拿出来,在脑袋里过几遍。

  准备了一个小本子,里面都是曾经做错的题目,翻一翻看一看,倒也淡定的很。

  至于陈然,一向异于常人,不仅没萎靡紧张,反而越到最后关头,两眼发光,兴奋期待的很。

  “宋易,我带了给新鲜玩意儿过来。你要不要看?”陈然眨巴着眼睛。

  宋易合上错题本,看过去,是一个小盒子。

  “这是什么?”宋易有些好奇。

  “我小舅舅去日本的时候带回来的。sony才出来的新款,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可录式随身听。”陈然说,“有了这个,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