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章

  这半个月就这么过去了,续弦还没影,这给尤清媛请的女先生倒是查了好几个,尤文德听着听着突然叫停,“刚刚那个李氏再念一遍。”

  “是”

  尤文德细听了一下这个李氏的大略背景,二十七岁,举人的女儿,自幼也是也是当男儿教养,但是女儿该学的也没落下,后来家道中落,到宫里应选了女使,前年才出宫,身上还有个女官的爵儿,家里只有早逝的弟弟留下的一双儿女。

  尤文德在屋里转了两圈,突然道:“就她了!”

  “好的,这李先生,要……”

  “什么先生,我是说继夫人。”

  “啊!老爷,这……这不合适啊。”

  “怎么了,老爷我娶的是继室,门第上低些也无所谓,更何况李氏也算是书香人家的女儿,又是宫里出来的女官,名声上也好听。”

  “不……不是,这李氏她早年在宫里头熬坏了身体,不能生育啊!”

  尤文德还以为是什么呢,他习惯了上辈子计划生育家里孩子少,丁克一族都常见,古代可是时兴多子多福,

  “啊?这样啊,那就更合适了,正好不用担心别的了,到时候直接把松儿记到他名下,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我们尤家本就子嗣艰难,如今我已有松儿,媛儿了,无需强求。”这这倒不是瞎掰,毕竟不管尤文德还是尤文杰都是独子。

  “这,可是这李氏一心要养育她那侄子侄女,且家境艰难,仅有的家资也要留给侄子,根本凑不出嫁妆啊!”周顺一听要将大少爷记成嫡子,心里一喜,他的小儿子就跟在大少爷身边,大少爷要是好了,他也能沾光,但是出于忠心他还是据实把情况说了。

  “哦,如此说来,此女不弃兄弟之后,品行倒是不错。不放心侄子侄女就都带过来吗,正好可以和松儿他们做伴,嫁妆就更好办了,咱们出不就行了,这样她嫁进来也能归心。你在仔细查查,若无太大问题,就来回我,请了官媒上门。”

  “是。”

  几日后,管家拿着更详细些的资料给尤文德,这李氏没啥毛病,她侄子侄女也是懂事的。

  李氏是女官,规矩礼仪教养肯定不会有大差错,而七品女官给他一个五品官做继室,名声上也没问题,说不得还得道他好运气,李氏出宫一年多,李家仅剩的家业全靠她支着,管家没问题,如此一来,这李氏简直是按照尤文德标准打造出来的完美继室。当即命人请了官媒前去。

  尤文德闲下来又开始倒蹬别的事,无他,房子而。如今的宅子是大三进的,不小,但是尤文德不满意它的位置很久了,如今要娶新夫人,又附带两个孩子,这宅子虽说也合适,但是尤文德想换房子的决心却更强了,当即命人出去寻。

  果然,算起来,这桩婚事可是他两世一来第一次结婚,虽说这个妻子他是算计居多,完全没啥感情,但他还是有点兴奋啊!

  没成想当天下午小厮就来回说有合适的房子了,原光禄寺卿王大人致仕,儿子又几考不中,一家人就琢磨着回乡置办产业,位置不错,警戒很好,安全指数高,附近住的也都是管宦人家,地方也大,大五进的宅子还有前后一大一小两个花园。

  尤文德很满意,虽说现在看他们一家住可能有点大,但以后这儿子娶亲什么的,再有孙子孙女算下来下来,也大不了什么,就是钱让尤文德心疼了够呛,六万两就这么没了,尤文德穿来之后就马上理清了家业,又置了不少产业,一年下来能有万两多的收入,但是一次性拿出两万两还是让他肉疼。

  宅子本不旧,派人打扫一下,尤家人口又简单,十来天的功夫就搬完家了。尤文德也没张扬,只请了几个相熟的同僚来吃了一顿酒。

  再说那李氏,突然有官媒上门,惊得她以为走错了,待到一听竟是有人愿意求娶她,一时感慨万千,她长相只能说是清秀端庄,不是什么美人,家里又不富裕,除了这两进院子,只余下几亩地罢了,再加上不能生育,实在不敢想有人愿意娶她,她原还想着借着自己这女官的身份找一个大户人家做女先生,给家里增加点进项,毕竟孩子都渐渐大了,如今到不知该怎么选择。

  那媒婆见李氏动摇一股脑将尤文德的近况背了出来,尤家要娶她做续弦,愿意将唯一庶出的哥儿记到她名下,她嫁过去至少能有五品诰命,不嫌弃她带着侄子侄女。

  李氏没咬死只说想想,那媒婆不奇怪,这婚事那个不得跑上几趟才成,这才听见就嫁,那不是恨嫁吗!瞧这意思八成是没问题。

  待媒婆走后,李氏叫了乔叔出去打探尤家的情况,李家败落,仆从早就能卖都卖了如今只有乔叔因腿脚不好与他媳妇和闺女一直留下来,李氏不便外出只好叫了乔叔打探。

  待乔叔回来回禀了李氏,李氏便独自思考,李氏不是个笨的,不然也不能完好从宫里出来。

  想想也就明白,这尤老爷娶她只怕是看中她这女官的名头,这年头娶宫中女官为妻,很常见,也算是有脸面的事,有得脸的甚至能蒙宫里主子赐婚,不少小官人家的女孩为了日后好嫁人,进宫镀金,只她虽说也是七品女官却只是名头好听,她是在尚宫局硬熬出来的,没特别得那个主子看中,更别说指婚,本想在宫里熬着,不想家里幼弟早逝留下一双儿女,她怎能不管,遂赶了放宫女的时候报了名字。

  如今这尤家怕就是为了她这个名头了,这样尤家大姑娘日后的规矩礼仪教养上就能上个台阶,说亲有好处。再就是为那个庶长子,记到她名下,双方都有好处,她有了依靠,那孩子也能得了嫡出的名头。

  再听那媒婆的意思竟是因她这年纪,怕是防止孩子尴尬吧,听乔叔打探来有限的情报来看,那尤老爷是个极疼孩子的。

  李氏想着不由意动,那尤老爷听乔叔所说是个方正人物,又允她带着侄子侄女,那尤家是官宦人家,自己侄子的学业就不用担心,她虽能教导到底有限。

  再说她多少也想寻个依靠,不然即使日后侄儿有孝心也断没有侄子奉养姑姑的道理。更何况她一嫁过去就有现成的诰命,凤冠霞帔多少女人的梦想。

  第4章 成亲

  李氏那边思考,那边李家兄妹也得了消息,李家兄妹都是懂事的孩子,听闻姑姑可能要嫁人也没想别的,他们自是觉得自己姑姑千好万好,如今能寻个依靠,他们自是开心,只是担心姑姑走了他们以后该怎么办,噗一听竟是允许带他们一道,更是惊喜,只是不知这姑姑是怎么想得。

  李氏又能怎么想,稍一问,见侄儿侄女都不反对,心里就有了谱,媒婆又上门几次,两家的事就定下来了。

  尤家一听女方同意了,便叫人开始算吉利日子,然后叫管家准备东西悄悄的送到李家,算是李氏的嫁妆,到时候也好看,李氏本为自己的嫁妆发愁,她原本也从宫中带了些首饰缎子出来,只是这一年来当了不少,如今见尤文德命人送来的东西,不由感动,知道这是在给她做脸。

  不提李氏接到东西心里感念,这边尤文德却是开始跟儿子女儿沟通,其实在这个时代父亲续弦哪有要儿女过问的道理,尤清媛和尤启松一看父亲亲自跟他们解释他娶这门亲的用意和对他们的好处,原本那点担忧不自在一扫而空,尤其是尤启松听见父亲要将他记在继母名下充做嫡子,心里感动的不成样子。

  两方都定下来之后,尤文德就开始广发喜帖,这可是他两辈子第一次结婚。

  尤文杰刚知道尤文德订好了人家之后就马上写信回了老家,尤二叔一见立马准备了礼物让尤文杰的妻子赵氏上京,让其帮尤文德准备婚宴。

  小半年后,尤文德就成亲了。续弦本是常理,因着尤文德这一年多来和同僚,同科之间的关系调节的都不错,不少人都亲身而至,酒宴上也是一片和乐。

  当然,众人少不得谈论这新娘子的满满当当的五十八抬嫁妆到底有多少是尤文德出来给新太太长脸的,接到喜帖,他们可都打听过了,这李家家产并不丰厚。又听说娶这这新夫人大半是为了教养儿女,而且连带李家的两个孩子也给接到了府里,一时之间尤文德的名声又好了不知多少,现在京里一打听尤家,都得说一声厚道人家。

  婚后,李氏是觉得自己掉福窝里了,对尤文德感激的不能在感激,成亲前尤家就给她填了不少嫁妆,她现在光嫁妆里就有一个五倾一个三倾庄子还有一个京郊的铺子,不用算别的这一年下来至少能有千两的私房。

  进尤家不久尤文德就把管家权交给她了,连家产也没也一并交给她打理,尤家比她想象中要富足许多,她闲暇算了算一年下来除了拿出去继续置办产业的怕是至少也得万两左右,老爷又是个有本事的,家产还在增加(家产大部分都交给了李氏,但尤文德当然也存了私房钱,只是没告诉李氏罢了)。

  没两天五品诰命的凤冠霞帔就到了,听说她嫁进来前老爷才升了半品,按照这势头,她以后的诰命只怕不止五品。

  记在她名下的孩子也是个好的,对她很是濡慕,先夫人的女儿也不难相处,老爷更是早早叫人打扫好了院子给她侄子侄女,她的侄女李静怡被安排住进了内院比邻尤清媛的院子,侄子李涛被安排住进了外院尤启松旁边的院子,一起跟一个先生学习,一应份例都是和府里的嫡子嫡女一样的,客居的小叔子堂弟媳也都是好相处的,而且府里竟是一个妾室都没有,虽说早晚要给老爷纳妾,毕竟她不能生也不能让老爷也不在有孩子不是,但是不妨碍她现在心情好。

  而尤文德对李氏也是十分满意,各种意义上的满意,里子面子都有了,深感这个媳妇取得值啊。

  成亲之后,李氏马上进入了状态,先将尤启松记到了自己名下,然后快速熟悉了内务,家里奴仆也都敲打一遍,之后发动自己的人脉圈,很快的请回了两位宫里出来的嬷嬷,李氏才出宫一年多,人脉还没断,在宫里时各个宫多少都是认识的,这两个嬷嬷虽说不是好宫殿得脸的,毕竟那样的早被权贵高官请回去了,但也是主位娘娘宫里出来的,看着都是有本事的,一个给了尤清媛,一个给了李静怡,又另请了一个女先生教导些琴棋书画,吟诗作句之类的陶冶情操,李家的两个孩子都是六岁的年纪是一对龙凤胎,也是懂事惹人喜爱的。

  总而言之有了李氏之后整个尤家变得井井有条,男主外女主内,一片欣欣向荣。

  婚后不久李氏开始出门交际,因着李氏也是读书人家的女儿,身上还有七品女官的名头,宫里出来的,众人都高看她一眼,李氏又是个有能耐的,很快就打入了贵妇圈,尤文德渐渐的开始尝到夫人外交的好处。

  尤文德成亲高兴的可不止尤文德和李氏两个人,几乎整个尤家的人都挺兴奋的,不说周顺这个忠仆替老爷少爷开心,首先,尤启松就很高兴,他成了嫡子可不值得高兴吗,而且算起来他可是嫡长子啊,在看父亲对他的架势,这是把他当继承人呢,新太太对他也好,他难得有种母亲的感觉,而且太太还明显是个得父亲心的,带来的侄子只比他小一岁,正好他有了玩伴,也有人可以和他一起读书了。

  尤清媛也很开心,其实她原本多少对顶替了母亲的位置的人有些别扭,但是慢慢发现新太太很好相处,对她也没话说,她也就真心实意的喊她一声母亲了。

  而且新太太很厉害,她来了以后,家里有条理多了,父亲也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