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章

作品:耽美 二零一三|作者:丁格|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8 22:44:09|下载:耽美 二零一三TXT下载
  张岷又开了一枪,砰的巨响,惊醒了王博。

  决明拖着王博走到半路,刹那间肩膀一阵剧痛,叫声登时划破夜空。

  “宝贝——!”张岷大吼道,冲向决明,只见王博一口狠狠咬着决明的肩膀,鲜血迸发出来,溅了他一脸。

  张岷飞扑向变异的王博,把他从决明身上推开。王博不住挣扎,扼着张岷的脖子,将他掀翻在地上,枪落地被甩得老远。

  “啊啊啊——”张岷发狠大叫,手肘被王博一口咬住,二人都是退伍兵,王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成了丧尸,张岷措手不及,要将他蹬开,奈何王博力气却极大,二人在地上翻了几圈。

  震耳欲聋的枪响。

  决明颤抖着喘息,一枪击爆了王博的头。

  张岷茫然地按着车尾箱,摇摇晃晃地站起。

  二人都被咬伤了,张岷手肘皮开肉绽,伤口深可见骨;决明则肩膀被咬的血肉模糊,鲜血浸湿了衬衣。

  三个小时后,f市开往s市的高速公路下,一处湖边。

  (bsp;湖边生起了一堆篝火,车停在火堆的不远处。

  张岷背靠车轮,怀里抱着他的养子,低头看了决明一眼:“还疼么。”

  决明摇了摇头。

  张岷说:“别怕,等伤口愈合就好了。”

  决明说:“我们都会死,都会变成怪物。”

  张岷低声道:“别瞎说,宝贝,你不会变成怪物的。”

  决明说:“医生也打了疫苗,他们也成怪物了,疫苗没有用。”

  张岷沉默了。

  “你还记得。”张岷敞着衬衣,看着篝火说:“爸在山里捡到你的那天么?”

  决明没有说话,倚在张岷的胸膛前。

  张岷笑了笑,说:“爸退伍后,家里没人了,也没什么钱,那天去找药,捡到你,运气就开始慢慢变好了,有公司了,咱们也买房子了,不用再租房子住,你看,你是给爸带来好运气的人。”

  决明嗯了声,张岷低头摩挲他的额头,又说:“咱们不会变成怪物的。”

  决明不答,耳朵贴在张岷左胸口,听他砰砰的心跳。

  决明说:“我不怕变怪物,变了怪物就找不到你了,你先变,变完把我吃了吧,我就在你肚子里了。”

  张岷莞尔道:“把你吃了?来。”

  张岷把决明横抱起来,抱进车里,把后座放平,解开决明的皮带,说:“好久没疼你了。”

  决明抱着张岷的脖子亲了上来,张岷心里叹了口气,事已至此,只能听天由命,决明说的才是事实,连注射疫苗的医生都变异了,等待着他们的一定是成为丧尸。

  现在什么都不用怕了,也不用逃了。

  决明呻吟起来,许久后两人满身大汗,紧紧抱在一起。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篝火渐黯下去。

  决明说:“困,爸。”

  张岷忍着心酸说:“睡会,这一路都没好好睡过。”

  决明说:“醒了就变怪物了,见不到你了。”

  张岷想起那些四处游荡的丧尸,登时红了双眼,低声道:“是啊,你要乱跑可找不到你了,怎么办呢。”

  决明紧紧握着张岷的手。

  张岷笑了笑,说:“有办法,找个绳子,把咱俩拴在一起。”

  决明笑道:“不错,就这样。”

  张岷从车座下翻出绳子,又找出衣服,说:“嗯,你穿这件好看。”

  决明穿好衣服,张岷把绳子的一头系在决明的腰上,自己则换上一条迷彩军裤,穿了件贴身背心——那是决明最喜欢的,又把绳子的另一头系在自己腰间,打上死结。

  二人之间留了三十来公分的绳索长度以便活动。

  决明想到成为丧尸后,自己与张岷就是一只小丧尸跟着一只大丧尸,漫无目的被绳子拴着,在旷野上走,不禁乐了。

  张岷知道决明想什么,也乐了。

  彼此都困得说不出话来,张岷抱着决明,打开汽车天窗,夏末的青草气息和着夜风吹来。

  “你别吃我。”决明迷迷糊糊地说。

  “不。”张岷说:“不吃你,宝贝。”

  一夜过去,日正当空,阳光从天窗外直射进来。

  张岷醒了,肚子饿得难受,他看了怀里熟睡的决明一眼,堪堪按捺住咬他的念头。心惊胆战地想,这就变成丧尸了?

  张岷左右看了看,头疼欲裂,撑着起来,绳子微微一动,决明还睡着,脸色白里透红。

  张岷朝车窗看了一眼,倒影里一切如常,他小心地解开决明肩头的绷带,伤口没有化脓也没有腐烂,被咬伤的地方已经干燥,结着一层血皮。

  张岷再低下头看自己的胳膊,伤处已经结痂了。

  张岷按着决明的手腕,脉象平稳,没有丝毫那天王博的急病征兆。

  一束光从车顶天窗外投入,外面蝉鸣不绝于耳,又是新的一天。

  爆发

  s市大学城。

  警方封锁了大部分路段,大学城的学生正在军方的保护下分批撤离,这里有六所大学,分东西两大园区,是华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聚集名校最多的校园区。

  自北向南,政法学院的大巴已经开走,与刘砚的车擦肩而过,刘砚朝外看了一眼,校车上的学生们打打闹闹,像是要出去秋游般的兴奋。

  三校联合大学区外,一名武警拦住了刘砚的车。

  刘砚出示学生证,开车的蒙烽则不作声,让刘砚交涉。

  刘砚问:“现在是什么情况?”

  武警答:“狂犬病爆发,身上带伤么,小同学?带伤的话马上去检查,打疫苗。”说着朝远处一指,那里有几个无菌帐篷。

  刘砚答:“没有,我们刚从家里过来,这里在撤退?朝哪里撤退?”

  武警道:“健康人群暂时隔离,离这里两百公里外的华南军区驻兵营。回去找你们的院长,指导员和院方会为你们安排,必须坐统一的消毒大巴。你呢?学生证拿出来看看。”

  蒙烽侧过身问:“我们能自己去么?”

  武警摆了摆手,白手套上沾着一丝紫黑色的血迹,望向蒙烽,等待他出示学生证。

  “这是我堂哥。”刘砚道:“怕我不安全,送我来上学的。”

  蒙烽掏出退伍证,武警见是退伍军人,便不再盘查,抬手放行。

  刘砚拧开广播。

  广播:“夏季狂犬病毒集中爆发,有关部门呼吁各地做好应对工作,部分重灾区需要暂时隔离人群……”

  蒙烽道:“根本不是狂犬病,睁着眼睛说瞎话。”

  刘砚:“已经开始隔离健康人群了,比起非典那年严重得多。”

  蒙烽:“非典那年据说也很严重,只是瞒报了不少病情……”

  广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中央领导人……”

  刘砚扑一声笑了出来。

  广播:“……亲至重灾区s市探望患者……”

  刘砚喃喃道:“领导人到重灾区去?”

  蒙烽没有说话,蒙烽仍记得校园里的道路,此刻还有不少学生在路上走,完全不知百里之外的z市已经成为丧尸肆虐的人间地狱。

  蒙烽停下车。

  “我觉得不靠谱。”蒙烽说:“按我说的,咱们应该自己走,到华南军区驻地去看看。”

  刘砚沉默了,心底也觉得蒙烽所言可行,但是……

  “但这车不是我的。”刘砚说:“崔小坤是我的好朋友,把他的车开走了算什么事?你说?”

  蒙烽点了点头,绕过弯,在宿舍楼前停车,刘砚摔上车门,跑向宿舍,楼下贴着巨大的箭头——“返校生请速到风雨操场集合”。

  “跟我来。”刘砚道。

  “东西呢?”蒙烽说。

  “先不管了!快!”刘砚拉着蒙烽沿路飞奔,穿过空旷的校道跑向风雨操场。

  那是一个中央凹陷,四周高耸的圆环型看台,足够容纳近两万名学生,每年校庆,大型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现在操场上已分划出各个学院的辖区,看台上拉起横幅。

  学生们顶着炎炎烈日在曝晒下等候撤离,女生们举着雨伞,听着音乐,偶尔小声闲聊。

  操场中央看台的广播隔五分钟便循环播放:“请同学们自觉遵守秩序,离校归来的同学首先到该院年级指导员处报到,再前去医务区注射疫苗……”

  刘砚找到了研究生院驻地,在看台东侧的篮球馆处,继而与蒙烽匆匆穿过看台。

  汗流浃背的两人进了篮球馆,里面坐满学生,中央空调冷气扑面而来。

  “刘砚!”一侧的崔小坤忙喊道:“谢天谢地,总算回来了。”

  刘砚松了口气,上前和崔小坤拥抱。

  “车钥匙,蒙烽。”刘砚说。

  崔小坤接过钥匙:“阿姨怎么样了?一切还好吧?”

  刘砚沉默了,崔小坤又道:“广播说z市病毒扩散很严重,大部分市民已经被隔离撤退了。”

  刘砚道:“还好吧,我没找到她,估计已经走了。”

  崔小坤安慰道:“那就好,一定没事的。”

  刘砚疲惫地捋了把乱糟糟的头发,双眼发红。

  “现在是什么状况?”蒙烽问。

  崔小坤认识蒙烽,他刚到s市时曾经在他们的寝室住过几天,当即与蒙烽打了招呼,解释道:“他们要把我们带到附近的一个兵营去,正在分批撤退,据说要下午五点才轮到这里。”

  蒙烽上前低声道:“得马上走,你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非常危险。”

  刘砚道:“等等,蒙烽。小坤,院长们在哪里?”

  崔小坤端着杯水道:“在办公室开会,你现在估计进不去。”

  刘砚摆手道:“你俩在这里等着,我马上回来。”

  到处都是焦急的打电话,报平安声,角落里还有个女孩在大声哭喊着什么。她的男朋友在抱着她小声安慰。

  “刘砚!”那男生大声喊,继而低头道:“小舒?别哭,你朋友来了。”

  女孩泪汪汪地望向刘砚,她是刘砚的师妹,今年念研一,彼此都是z市的人,从昨夜广播通知开始就不停地朝家里打电话。

  “没事!小舒?”刘砚远远地说:“现在信号不稳,我回了一次家,大部分人都离开了。我妈还……见到你哥哥来着。”

  女孩道:“他怎么了!我爸妈呢?!”

  刘砚下意识地胡乱编了个谎话,说:“你哥的女朋友不太舒服,去医院看了,你爸妈也陪着。”

  女孩松了口气,刘砚又道:“周五晚上他们就转院了,应该是南下去省城,跟着军队的车走的,我们还聊了一会。”

  小舒险些要昏过去了,哭着说:“谢谢,能联系上他们么?”

  刘砚摆了摆手,望向小舒的男朋友,他不是工程大学的学生,只是s市本地混社会的,跟着女朋友进来也没人顾得上管他。

  小舒起身要朝刘砚过来,刘砚却道:“待会和你详细说,我还有事。”

  那男人抱着小舒,低声哄道:“安心点,你看,刘砚还有事忙。”

  刘砚穿过走廊,就连走廊里也或坐或站,驻留着不少学生,走廊的尽头是办公室。

  这里的人他全认识,大部分都是跟随研究生导师做科研项目的,他们的导师就在办公室里,与导师的关系最为亲近,跟到这里来等候调配与分担一些杂务。

  机械学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