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42章

作品:电影世界大抽奖|作者:博搏|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9 05:22:18|下载:电影世界大抽奖TXT下载
  瞬间有数百人死于非命。

  “霹雳车,第二列!放!”

  轰轰轰——

  又是数百黄巾死于非命,且死的十分凄惨,死无全尸。

  “霹雳车,第三列!放!”

  轰轰轰——

  “俺的娘啊!他们有神器,快跑啊!”

  十余万黄巾军被三轮霹雳车就给轰了个落花流水,逃跑时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毫无章法的四散而逃。

  “战车出阵!”

  “长枪出阵!”

  “少杀多俘!”

  “喝!投降不杀!”

  在军阵的呼和声中,五千多黄巾贼被杀,六万多黄巾贼被俘虏,其它的四散而逃,南皮义军大获全胜!

  战后收编俘虏,这些俘虏按照两年前的那些流民一般,硬生生被当地吸收了进去。当然,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设当地。

  别看这些俘虏明面上是黄巾军,其实都是拖家带口的底层草民,男女老少都有,壮劳力就一万多人,其它的几乎都是老弱妇孺。

  不过老弱妇孺也好,至少可以挑挑水,种种地,养养蚕,织织布,养养鸡,放放羊……生命不息,劳动不止。

  隐龙庄这边作为南皮的桥头堡,三两下就击溃了十万黄巾军,南皮县令大喜过望,拜访过左小右之后,立即往上递捷报。只不过捷报上隐去了霹雳车等等一系列武器,只说南皮乡勇浴血奋战,击退黄巾,劳苦功高,给点甜头……

  南皮这边就打了这一仗,因为一口气吸收了六万多战俘,南皮县令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觉得自己压不住左小右这个隐龙庄主了,所以特意在捷报上推荐左小右担任南皮县令,自己当然也可以加官进爵。

  这场黄巾之乱从184年2月开始,一直到11月,历时九个月,终于被大汉朝廷扑灭。但这只是汉朝动乱的开始,因为再过不久,为了避免黄巾之乱的再现,就会有汉室宗亲提出州牧制,让天下的宗亲分散四处,为皇帝管理天下。简单来说就是政权割据。

  不过黄巾之乱差点让帝都沦陷,灵帝吓破了胆,没怎么考虑就通过了这个提议,然后天下间刘姓宗亲就分封各处。

  比如认了刘备大侄子的刘焉,就跑到益州当了州牧,刘表去了荆州,刘繇当了扬州牧,还有幽州那边,刘虞当仁不让。当然他以后难逃被公孙瓒砍死的命运。

  大量汉室宗亲成了州牧,却也不能让那些立了功的功臣寒心,所以平定黄巾的第一功臣皇甫嵩成了冀州牧,别的功臣也各有封赏。

  左小右非常顺利的得到了南皮县令的官职,自此之后,南皮这块地方就成了他的大本营。

  另一边,左小右的熟人,袁绍被大将军何进招募,在京城统帅左右羽林军;曹操则成了济南相,相当于一郡太守,也就是现代的市长兼,职位只在州牧之下。

  至于许攸……这熊孩子自以为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竟然妄图废帝,结果事儿没办好,同伙自杀,自己也成了亡命之徒。不作不死的典范。

  刘备一般般,混了个安喜县尉的官,相当于县公安局长……

  当时关羽和张飞听说左小右都混了个县长兼,自己拼死拼活,却只让大哥混了个县公安局长,这让两人心里很不是滋味,时不时就会琢磨,自己是不是跟错人了?

  他们在南皮待了一年多,虽然受了不少罪,却也见识到了那里的繁荣和日新月异的发展。那里没有压迫,没有不公,没有各种黑暗,完全就是人间乐土。

  在那里,哪怕只当个平民百姓都很幸福。但现在,他们却只能在这鸟不拉屎的安喜县当个巡逻队长。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两人都有种日了狗的憋屈。

  刘备并不知道结义兄弟的憋屈,每天乐不滋儿的在安喜县里到处巡视:这里就是自己梦开始的地方啊!

  ……

  南皮,地处黄河支脉边缘,水源充足,只是没有修筑后世运河,所以水源分布不均。左小右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修建运河、水渠,把黄河支脉的水源引到南皮全境。

  修运河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壮劳力,但左小右最不缺的就是钱和劳动力。因为收纳了六万多黄巾俘虏,再加上当地人,导致南皮县境内人口超过了十万,其中就有三万靑壮。

  家里的田地完全可以交给女人和老人去种,于是在185年开春的时候,南皮三万靑壮齐上阵,挖掘运河,引水筑渠。

  历时八个月,终于在入冬以前将运河和水渠修建完成,将黄河水引入了南皮全境,让南皮境内百姓在未来千年都不用为水源发愁。

  这边的动静很大,瞒不过冀州牧皇甫嵩的耳目,只可惜皇甫嵩这个州牧没当多久就被召回了洛阳。原因很简单,当年皇甫嵩平定黄巾时路过邺地,发现中常侍赵忠的住宅超过规模,就没收充公了。当时张让本想息事宁人,找皇甫嵩传话:“给我5000万,这事儿一了百了。”

  但皇甫嵩是谁?那可是平乱第一人,哪会甩一个太监:“你算老几?滚蛋!”

  这可惹恼了张让和赵忠,于是两人联起手来跑灵帝面前打小报告,说皇甫嵩过马路不扶老太太,捡着钱不交给警察叔叔,还酒驾乱闯红绿灯,随地大小便巴拉巴拉。

  灵帝一听就恼了,当即把皇甫嵩召入洛阳,撤销了他冀州牧的官位,降职降薪,回乡养老。

  而趁着把皇甫嵩撸下来,灵帝把接任者重新弄成了刺史,也就是只有政权,没有军权的官员,这样比较不会造反。

  皇甫嵩的继任者是个依靠裙带关系上任的酒囊饭袋,上任之后就知道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幸好冀州的官员都相当有能力,依旧将冀州治理的井井有条,短期内不会有问题。

  托了换人的福,左小右这边开凿运河,修筑水渠的事儿没有人再去关注。治所邺城离南皮挺远的,道不好走,没人愿辛辛苦苦的出远门。

  时间在平稳中大步向前,转眼间就到了189年。

  这年,董卓要进京勤王了。

  ………………………………

  第六章 为了声望

  189年是一个热闹的年份,灵帝终于被酒色掏空了身子,才三十多岁就落得个精尽人亡的下场。不过灵帝偏爱王美人为他生的次子刘协,反倒是何皇后为他生的长子刘辨并不得宠,这样一来,谁当皇帝就成了问题。

  这个王美人当年因为受宠,被何皇后弄死了,所以灵帝才特别讨厌何皇后,又因为何皇后生的刘辨是个窝囊废,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就更让灵帝讨厌了。

  因为王美人都被弄死,灵帝不敢把刘协交给何皇后抚养,干脆就交给了自己的老娘董太后。这样一来,灵帝翘辫子以后,董太后就跟何皇后撕巴起来。

  最终还是何皇后技高一筹,依靠着自己大哥,也就是当朝大将军何进的支持,硬生生把刘辨推上了皇位。

  但问题又来了,宫里的宦官集团一直跟何进不对付,刘辨登基之后,何进就琢磨着要把这些没*的宦官干掉,但宦官也不是好惹的,一时之间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

  见自己连一群连*都没有的太监都搞不定,何进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时候袁绍又出了个馊主意:“你傻啊!你外面有的是外援,让那些外援进京勤王啊!”

  何进一听,有道理!于是就召集了并州丁原,西凉董卓等等外援,进京帮他消灭宦官。

  当时曹操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出言阻止,但因为他爷爷是太监,反被何进羞辱了一番,气的曹操说了一句名言:“乱天下者,必进也!”

  其实请外援也没什么关系,偏偏在这个过程中出了问题。那些宦官得知何进要找帮手对付他们,气得他们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假传圣旨把何进召进了皇宫,然后一刀把何进宰了。

  宦官本以为这样就搞定了,没想到袁绍,又是袁绍,胆大包天的袁绍竟然带兵攻打皇宫,要把宦官干掉。宦官一看不好,赶紧掠了少帝刘辨和弘农王刘协逃出宫去,但是最后被追上,宦官们绝望之下选择了自行了断。

  就在众臣准备带着少帝回宫之时,董卓到了。

  什么叫运气来了,山都挡不住?董卓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老子发达啦!

  鸿运当头的董卓很快就掌控了朝政,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国相,声势无两。

  一个粗鄙武夫竟然一步登天,年轻气盛的袁绍哪受得了这种鸟气,跟董卓顶了两句嘴,就挂印而去,打算去河北另谋出路。

  189年9月,袁绍来到了渤海,招兵买马,准备弄死董卓。而作为渤海管辖的南皮,自然就进入了袁绍的视野。

  经过数年发展,南皮早已变成河北最富庶、最繁华的县城,不但交通四通八达,天下商人也群聚于此,为冀州的gdp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袁绍一听:怎么着?我这地盘还有这种好地方?

  赶紧查了查资料,一看南皮县令居然是左咛,一下子就想起了当年拜访隐龙庄的旧事。

  “原来是他!”袁绍恍然大悟,想起左小右的无双才华,立即对左小右发了征调令,希望左小右能出山辅佐他,借口很漂亮――共诛。

  左小右深明大义,为了让五星红旗重新飘扬在世界上空,决定出山辅佐袁绍,共诛。

  “哈哈哈……,小右先生,想煞我也!”当左小右抵达渤海郡的时候,袁绍大笑着迎出来,给了他一个熊抱。

  这段日子袁绍过的很不错,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头太好用了,袁绍刚来到渤海,就有一大批文臣武将哭着喊着往前凑,和当初那个光杆司令比起来,现在袁绍可谓文臣如云,武将如雨,就连董卓任命的冀州牧韩馥都得上赶着伺候,可谓声威大涨。

  但那些武将不说,在谋士方面,袁绍对新来的这些人还不是很了解,但他当年和左小右的那番交谈,却让他惊叹不已,而且左小右身材好,长的帅,又温文尔雅,袁绍很是喜欢,从内心里就已经把第一谋士的位子给了他。

  但别的谋士肯定不服,所以左小右刚来,袁绍就乐呵呵的带他去跟那些谋士们见面,说了句:“你们干吧!谁干赢了谁就是我的第一谋士。”

  “……”

  左小右跟这些人干了一仗,轻轻松松拿下了第一谋士的地位。

  就是干的太用力,把这些人都干出了心理阴影。

  这样也好,袁绍本就是个好谋无断的人,以后遇到决断不了的事,有他这个第一谋主在,战略战术上应该不会再犯蠢猪一样的错误了。

  左小右确定自己的位置之后,没过多久,袁绍这边就接到了曹操发来的矫诏。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这个曹阿瞒。”袁绍看完矫诏,笑骂一声:“他这种身份哪里会有天子密诏,分明就是假的。”

  左小右淡淡一笑:“真也好,假也罢,大人尽管前去,若是能得盟主之位……呵呵。”

  袁绍顿时双目一亮,哈哈大笑:“知我者,小右也!”

  袁绍立即点齐三万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