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饭时,馨彤问方青山和王曼玉,“爸,妈,萧钧宇给我补课,花了好多时间。我这次在班上考第五名,多亏了他。我们是不是应该谢谢他?”
“是啊,是啊,我也正在考虑这个。我们真该好好谢谢他。”王曼玉说。
“那怎么谢呢?”
“我去年得‘先进’单位奖励了一只高级金笔,可以送给他。”方青山说。
“高中生哪有用高级金笔的,一点都不适用。”馨彤否决了。
“送套书?”
“他们家很多很多书。再说,我们也不知道他缺什么书。”馨彤又否决了。
“那你说送什么好?”
“不知道。也许我们可以送双手套什么的。”
“手套?那样好吗?”
“有什么不好,马上冬天了,手套总是用得上的啊。”
“那倒也是。”虽然王曼玉觉得手套属于个人用品,不知送合不合适,但想想送合适的东西给个高中生还真的挺难的呢。算了吧。就手套吧。
周末,馨彤和妈妈一起去挑了双手套。馨彤不是很懂皮货,就挑了最贵的那个牌子。它们看起来似乎真的比别的品牌的皮子色泽更光亮,手感更细腻。售货员介绍说这种皮手套内衬超细绒里,腕口处采用褶皱设计,戴上后更贴合舒适,能有效的防止寒风倒灌,所以非常保暖舒适。馨彤就要了双黑色的。她注意到手套的腕口处还钉着一个装饰性的黑色钉扣。亮晶晶的很好看。
星期一放学后,递上双拐前,馨彤先递上了装着手套的盒子。
“这是什么?”
“你打开看看。”
钧宇打开,发现是一双黑色的羊皮手套。
“我爸爸妈妈送给你的,他们谢谢你帮我补课。”
“馨彤,我不能要。”钧宇心里一动。想起上个星期四回家路上,馨彤不小心手碰到自己的手,后来半段路一直沉默寡言,心不在焉。
“买了就不能退了。我爸爸的手比你大,他也不能戴。”
“馨彤。他们的心意我领了,我真的不能要。”
“你不要,那我以后也不好意思再问你什么问题了。”
钧宇的心猛地缩紧。不。
“钧宇,你就收下,好不好?”
钧宇没有做声。他没有勇气说不。他不能想象她不再问自己任何问题,甚至不再开口“你知道吗”然后东拉西扯会是什么样子。
“你先试试吧。是我挑的。”见钧宇不再坚持,馨彤立刻眉开眼笑,拿起手套,递给钧宇。
钧宇默默接过,戴在手上,很合适,很温暖。心里也是。
馨彤已经拿了拐杖,递给他,“很好看,你今天起就戴上吧。”
钧宇起身,接过拐杖,开始往外走。他现在不能开口,不能看她,他怕他一看她,一开口,他会忍不住。。。
那天回家路上,馨彤倒是心情很好,讲了小时候在武汉堆雪人打雪仗的事。
11月,天真的很冷了。教室里坐一节课下来,更是觉得手脚冰凉。馨彤在家里找出橡皮筋,带到学校。课间在走廊上和夏岚以及另外几个女生跳。隔壁(6)班的班主任廖老师走过,一脸惊诧,“你们都高二了,还跳橡皮筋?”
“是啊。”馨彤很奇怪,谁规定高二不能跳橡皮筋?
“这地板都要被你们跳坏了。”
“这地板本来就是坏的。”馨彤一边跳,一边笑着说。要是自己的班主任张老师,她估计会老实很多。她有感觉,廖老师是喜欢她的,刚才说也是开着玩笑在说。
廖老师摇摇头走了。
虽然只跳了几分钟,下节课铃响,馨彤回到教室,还是觉得暖和了很多。
有时前一节课有拖堂,有时课间还要去洗手间,再加上眼保健操,课间操,所以她们并不是每个课间都会跳。但是跳的那几次,馨彤还是很喜欢的。她从小爱跳橡皮筋。小时候放学回家,搬两把椅子牵着橡皮筋跳。后来椅子嫌矮,就把橡皮筋牵在两棵树上。她的弹跳力极好,所以可以跳过天关。馨彤有天放学已经耐心地给钧宇解释了跳橡皮筋要过哪些关,天关有多难多难。就在钧宇如她所希望的得出结论不可能有人能过天关时,馨彤大声宣布,“我就能过。”而且,讲解完橡皮筋的多种跳法后,她又骄傲地宣布,“我每种都跳得好。”跳了十年哪!
馨彤做任何事情都是很认真专注的,这当然也包括跳橡皮筋。她们几个女生跳的时候,周围总有人从墙边溜边走过。几次好像也看见钧宇从后门出来。馨彤都没有在意过。她的注意力都在橡皮筋上。
没有任何人注意到,只要馨彤跳橡皮筋的那个课间,钧宇一定会拄拐从教室里出来。他从未在走廊上停留过。他只是走去洗手间。他只会在进出后门的时候瞥一眼馨彤跳橡皮筋的样子。有一次,真的看见她跳天关,他目瞪口呆。他想他是一辈子不会忘记她那种跳法的。
12月,天更冷了。经常在回家路上,一阵风吹来,两人都直打哆嗦。每每这时,馨彤一定会抓住钧宇,一边问他“冷不冷?”一边拉一拉他的领口,紧一紧他的围巾。然后再把自己的围巾围得更紧。每次,钧宇都拄着拐,不作声,目光轻柔的看着馨彤。他一直戴着馨彤送他的那双皮手套。馨彤看不到里面因为用劲而越来越白的关节。
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馨彤欣喜地发现卖烤红薯的。一个小木板推车上一个锈迹斑斑的圆铁桶,上面腾腾的冒着热气。馨彤两眼冒光,“钧宇,烤红薯!”
两人走到烤炉边。馨彤使劲吸着空气中香甜的烤红薯味道,“好香啊!”看着炉口的几个烤好的红薯,那诱人的金黄色让她直咽口水。
“大娘,我要两个。”馨彤交了钱,又用眼睛挑了半天,拿了两个差不多大小胖乎乎的红薯。
“哇,好烫。”馨彤在手里掂着红薯,又捧到嘴前吹一吹。她转身问钧宇,“你要哪一个?”
钧宇一呆。“你先吃吧。我回家。。。”
“开什么玩笑!烤红薯一定要趁热吃。不,趁烫吃,才好吃。”馨彤肯定地说。她轻轻剥开其中一个红薯的皮,就一点点皮,然后叫着,“哈哈,你是黄瓤的。”她吹吹手指头,接着剥。剥了一小半的皮,她就往钧宇口里送。
钧宇拄着拐,头往后稍稍仰。“你先吃吧。我待会儿。”
“快点。我还要吃我的呢。凉了就不好吃了。”馨彤不管,接着往前递冒着热气的红薯。钧宇躲不开,只有张嘴。咬一口,热乎甜软。
馨彤开始剥另一个红薯的皮。“哈哈,我是红瓤的。”
红瓤黄瓤也能让她这么高兴。钧宇心里有着丝丝的感动。
馨彤把刚剥开口的红瓤红薯往钧宇嘴里递,“你尝尝我的,看是不是比你的甜。”
“你吃吧,我吃我那个就好了。”钧宇慌乱的说。
馨彤咬了一口红瓤的,“好甜啊。”然后,她就举另一只手上黄瓤的那个,在钧宇刚刚咬过的地方咬了很小一口。咽下去,她又把红瓤的举到钧宇嘴前,“我的真的比你的甜,你试试。”
钧宇觉得自己脸发烫,心跳加快。他张口咬了一口红瓤的,就在馨彤刚刚咬过的地方。
“是不是?我的甜一些?”馨彤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钧宇点点头,然后就看见她绽开她那灿烂的笑容。“我们红的黄的,一人一半。”
那天后来,钧宇就是在一种晕晕乎乎的状态中吃完烤红薯。馨彤一边自己吃着,一边不时喂他一口。红瓤黄瓤都有,都很甜。
吃完,馨彤满足地叹着气,“好好吃啊!”然后她看着钧宇,“我现在混身热乎乎的,你呢?”
钧宇看着她,点点头。我也是,特别是心里。不是因为烤红薯,是因为你带给我这温暖和幸福。
那天回家的路上,馨彤告诉了钧宇在武汉,红薯叫做苕。苕在武汉话里也有骂人的意思。然后她就用武汉话讲“你说他苕不苕”“真是个大苕货”之类的。她觉得钧宇那天特别安静,只是看自己的目光似乎更柔和。
17
17、冬季长跑 。。。
据专家称,冬季长跑不仅能增强体质,抵御寒冷,而且能振奋精神,锻炼意志,所以附中有冬季长跑的传统。每年1月初有一个星期定为冬季长跑周,除了高三,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
馨彤长跑从来都不行,800米都难及格,所以她不想跑。可是,除非说谎,逃是逃不掉的。馨彤不屑于为这个说谎。告诉自己大不了我把它走下来。
1月本就是一年中最冷的一个月。偏偏长跑那个星期天气更是奇冷。高二的长跑定在星期五下午下课后,平时自习的时间。长跑在离学校不远的滨江大道和四季路交叉路口。学校在那里拉了根绳,贴了些标语,“奋勇拼搏,展现自我”“青春无畏,追梦扬威”“力争上游,永不言弃”“强身健体、立志成材”之类的。长跑路线是沿着滨江大道跑到友谊路口。那里坐着一个老师,会给你手上盖个戳。盖了戳,你再沿着原路跑回,再盖个戳,就算跑完了。再回学校体育组教研室登记一下名字班级就可以了。
附中在解放大道上。解放大道很繁华,每天任何时候都车水马龙的。行人也多。和它平行的滨江大道,车流量少一些,行人更是稀少,特别是冬天。主要是因为滨江大道沿着长江。在寒冷的1月,江风一吹,十分凛冽。
下午上完课后,馨彤做着长跑的准备。走前跟钧宇说,“要不,你今天先回家吧!我都不知道会走到什么时候去了。”
“我等你。”钧宇温和地说,心里有点受伤。
“哦,那好。”馨彤一笑。“那你先做作业吧。”
“我去看你跑。我在终点等你。”
“不用来。今天很冷。”
“没关系。”
结果馨彤还没跑到1/4的距离,就开始觉得难受。她减慢速度,跑了一段,后来完全停下来,开始走。走了几分钟,再跑一小段,然后又走。走走跑跑到了友谊路口,盖了戳。回程路上,她更觉腿发沉、胸发闷、嗓子发干、呼吸困难。馨彤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能跑了。连走都很难受呢。
她在路上慢慢走着。突然一阵冷风吹来,馨彤打了个哆嗦。那风像刀子一样刮得脸疼。想着钧宇还在终点等自己,馨彤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劲,又开始跑起来。不一会儿,肌肉更酸痛了,呼吸也更难受了,馨彤很想停下来,可是,想想钧宇,想想这寒风,她就坚持着,慢慢跑。不能停,她不停地对自己说。
还差一两百米的时候,她看见钧宇,拄拐站在凛冽的寒风里,他的脸被冻得通红。馨彤心里有说不出的心疼和感动。她加快步伐,跑到终点,盖了戳。气喘吁吁地对钧宇说“谢谢你。你不来看,我就真的走回来了。”
钧宇冲她笑笑,两人慢慢走回了学校。进了校门,钧宇回教室,馨彤去体育教研室。
一天一个年级跑。星期五是高二。整个高二6个班差不多300人,馨彤算回来比较晚的了,但还是有很多同学在排队,一个一个让老师检查盖的戳,然后登记。馨彤等了二十分钟,完成任务,回到教室。惊讶地发现钧宇竟然已经走了。自己的桌子上压着一张纸条,上面是他的好看的字,“馨彤,对不起,我有事先走。明天见。钧宇。”
馨彤突然心一沉。刚才,跑完步,总觉钧宇有些异样。可是自己太累,也就没怎么说话。他是不是吹风生病了?
馨彤赶紧收拾书包离开学校,直奔钧宇家。她一路狂奔,什么嗓子干胸闷腿疼都顾不上了。到了钧宇家,她敲敲门,喊了两声钧宇,没人?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