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27章

作品:地产式爱情|作者:当当当当|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9 18:53:02|下载:地产式爱情TXT下载
  “现在不要求审图了吗?再退一步讲,施工前,施工单位会看图纸,交底时也会提出来吧?”杨隐就是不喜欢吴天华把工作都揽到自己身上的做法。

  吴天华无奈地笑笑说:“你以为我喜欢啊?现在的施工单位,看图纸只关心他们能从里面赚到多少钱,其他的,都懒得动脑筋想一想,出了问题,一句‘按图施工的’就万事大吉了。杨总,你要不信啊,咱们就在‘听涛庄园’试试。以后规划不到位,质量不过关,你别怪我。”

  杨隐指着吴天华道:“你呀,真是榆木疙瘩!我们为什么要成立自己的施工企业?不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康亚平如果不能把问题审出来,就是他的失职。天华啊,我们暂时没能力成立自己的设计所,将来,有这个可能了,你再去扛大旗把设计关。现在,我要你做的是,将自己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和我们合作的单位,让他们把结果在规定的期限里交给你审核。这才是你的工作!就算要跟设计单位催活,也可以让其他工作不太忙的人去做。明不明白?”

  吴天华愣愣地看着杨隐,一会觉得他说的话有道理,一会又觉得自己也没错,心里纠结着,正不知怎么回答,钱悠悠进来说车子备好了,可以去医院了。

  杨隐过来扶起吴天华,又说:“不用急着回答我,回去有时间,精神好的时候,慢慢想。想通了,你的工作也就好做了,不会这么一下就生病了。”

  看着吴天华和钱悠悠出去,杨隐满是无奈。吴天华对专业的精通,是竞豪极其需要的,但如果他一直保持现在这样的工作状态,迟早会累趴下,这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想到这,他打电话让康亚平来见自己。

  “杨总,找我?”康亚平来得很快。

  “这么快?坐!”

  “我正好在前期部看新改好的规划总布,你一叫就来了。”

  “竞豪建设的施工班底,你组建得怎么样了?”吴天华刚刚说到目前施工单位的弊病,提醒了杨隐,他必须要求康亚平将自己的班底搭好,否则,一切都是空的。

  康亚平自来r市,一直都在为组建企业自己的施工班底忙碌。他清楚,余竞冬一直以来对这个施工企业的重视。因而,他的目光并不仅仅限于r市,而是在省内广撒英雄帖,通过各种关系寻找、考察项目经理、施工员、包工头,甚至是泥瓦工等等,为的只是可以建成一个真正有竞争实力的施工企业。

  为此,杨隐一问这个问题,他马上回答:“针对‘听涛庄园’的施工班子已经落实到位了。就整个竞豪建设来讲,人手还不够,还在继续物色当中。现在问题最大的,是一线的工人。”

  “怎么说?”杨隐问。

  “过去,施工企业都有自己的建筑工人,由老师傅从头手把手教出来的。你别看一名泥瓦工,哪一个不是从搬砖、拌水泥开始一点点培训的。尽管是一份体力活,但如果给你一个经过培训的老手和一个从未经培训的新手,让他们同时砌一面墙,那效果绝对是天差地别。而现在的现实是,没有老工人还愿意在工地上挣这份辛苦钱。各地来的农民工又没经过培训,包工头都是接到活,才找人来做,这样的质量怎么保证?”康亚平叹着苦经。

  “那你有什么打算?”杨隐没有直观的认识,很难下结论,所以,更想听听康亚平自己的打算。

  “目前,我招了二十个工人,都是在各地挑选来的好手,又请了一个老师傅对他们重新培训。我想让他们作为我们自己的主要力量,企业的长期员工。以后,让他们担当的角色,就是对包工头手下的工人进行岗前的培训、考试。因为‘听涛庄园’是我们第一个项目,这些人会在直接充实到一线工地工作,当作一次实地锻炼!”

  杨隐对康亚平的这个安排很是满意,他说:“很好。希望你能带出一批能工巧匠来!还有个事。刚刚天华提到,现在的设计单位大多活多、干得不精,最后交付的图纸,错误都很多。我希望竞豪建设的施工员,应该不但会算账、管理现场,还要练就火眼金睛,能找出图纸中的错漏!”

  “你放心!我一定会亲自训练施工员。别的不敢说,我康亚平这点活还是拿手的!”康亚平爽朗地答道。

  “呵呵,和你说话最舒服,思路清楚,要点明确。康总,竞豪建设就看你的了!”杨隐对康亚平充满了期望。

  康亚平又跟杨隐讨论了新规划总布上的几个修改想法,杨隐只简略谈了谈自己的思路,让康亚平具体跟吴天华讨论,他要看的是他们各部门讨论后的方案,到时再来作最终定稿。康亚平在余竞冬手里做了一段时间,余竞冬当初对“杏林竞秋”的细致,他是有所领教的。他原以为,杨隐也会是这样。没想到,杨隐根本不愿听他的过程,他要的只是结果,一个好的结果。这让康亚平更为喜欢,这有利于他们放手工作,不用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跟上司的反复沟通中。

  “还有什么需要我解决的吗?”杨隐问康亚平。

  “没了。其他的,我们自己可以解决。”康亚平说。

  “很好!我看结果,你们掌握过程。”杨隐很满意康亚平的答复,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第210章 内外压力

  秋雅的市场调查完成了,她将形成的报告也给了杨隐一份。

  “你就当作参考吧。不一定对你有大用处,但也绝不是一无是处。”秋雅将报告递给杨隐时说。

  “呵,听你这话的意思,与我的思路并不一致啊?”杨隐随手翻看着报告内容问秋雅。

  秋雅耸耸肩道:“嗯,可以这么说。我觉得,这里的消费群整体水平不高,一手房市场价格与二手房市场同样低迷。由于一直是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沿海城市,经济水平普遍不高,通俗点讲,全城找不到几个有钱人。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都建别墅,恕我直言,销路堪忧。”

  杨隐歪着头反问秋雅:“我说过一定要销给本地居民吗?”

  秋雅点点头说:“不错,你也可以像上次一样找温州人,但别墅涉及资金大、周转慢,他们一般都不会炒。”

  杨隐伸出食指朝秋雅摇了摇,说:“天下之大,不是只有温州人才会推动楼盘走俏。自从余飞弄走不少客户,我就不打算找温州人来投资了,尤其是这样的独立海滨别墅,每一位拥有它的人,就应该是非富即贵的。”

  秋雅愕然,她没想到,杨隐不但要建别墅,还要放弃竞豪多年积累的客户群,另建客户群体。她暗忖,难怪余竞冬要不放心了。

  杨隐没听到秋雅出声,就继续说:“你做了那么久,难道没发现,不同的建筑产品,对应的投资人群也不同?”

  “这个我同意。但是,竞豪应该形成自己的开发风格吧?我们好不容易在住宅和商业办公这些产品领域,有了自己稳定的客户群,难道不该针对自己的客户群体开发适销对路的建筑产品?”秋雅反驳杨隐。

  杨隐神情已严肃了起来,他说:“这是保守的做法,基于你的客户群体永不消失。可是,我们的客户是活生生的人,是人就有喜新厌旧的坏毛病,你可以确保他们一直忠诚地守着竞豪?而且,一个成熟的开发企业,我认为,应该能够开发各种建筑产品。你的市场调查不能只着眼于一个城市,而是应该着眼于各个阶层的人群,结合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来分析。我们每个产品针对的客户应该是不同阶层的人群。”

  杨隐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从抽屉里取出厚厚的一份资料,递给秋雅,“这是我做的未来五年的市场分析,你拿去看看。也可以和你的报告一起拿给余董看,咱们可以以此为契机探讨一下,竞豪未来的发展。”

  秋雅接过杨隐递来的资料,扉页上写着“未来五年房地产市场前景展望”。她惊讶地看着杨隐,不能想像他是什么时候做的这件事。

  “好,我会仔细拜读的。也会转给余董。”秋雅慎重地说。

  送走秋雅,杨隐再度一个人陷入沉思。他之所以会写这个前景展望,是缘于与华怀阳的对话。

  那是华怀阳在与邱莫谈妥股权转让后,邀请他们几人一同打球时说起的。华怀阳认为,国家要推动经济发展,又为房地产定下了“经济支柱”的调子,那么,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房地产肯定会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上去。

  杨隐当时就说,最浅显的道理就可以折射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人普遍喜欢盖房,尤其是农村,一有钱就扔在建房上,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大多数国人的梦想。那么,经过那么久计划经济以后,老百姓一旦口袋里有了点钱,眼睛自然就会紧盯着房子了。而这么大人口的国家,又岂是一朝一夕就能满足所有人的?所以,发展期应该不会太短,当然,波动也不可避免。

  华怀阳听了杨隐的分析,就问他,你预计这次的行情会到什么时候?

  杨隐马上就说,快了,人们对新事物的快速发展初期都有恐慌心理,因为这种心理的存在,扼制也就在所难免,不过,这种扼制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

  同时在场的杨越却说杨隐是危言耸听。

  华怀阳说,时间可以证明他说得对不对。

  回来后,杨隐就开始整理自己近段时间的调研笔记,写成了这份前景展望,他觉得余竞冬迟早会和自己在对未来的判断上意见相左,他有必要给他一些实际点的佐证。往俗了讲,未来若干年内,房地产的发展肯定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听涛庄园”的工作有各部门紧锣密鼓地分工工作,只要按自己的计划走下去,杨隐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好担心的。倒是青贝村的开发,由于加入了作为政府代表的建发集团,很多原来的设想,并不能顺利贯彻。反倒是林古的很多想法,他们需要不折不扣地去落实,这让他觉得很不舒服,但又无可奈何。

  前一日,青贝旅游开发公司刚刚组织开完专家论证会,林古竟也列席了会议。她不但否定了杨隐他们关于建五星级旅游度假酒店的想法,还否定了沿青贝的整个海岸线改建成风情长廊,她要求利用现有民宅设立民宿,利用现有渔业条件开设游客体验项目,希望青贝的旅游项目能尽快实现效益。

  面对这样大幅度的调整,所有在座的专家竟是全数大表赞同,不用猜也知道定是事先沟通过的。杨隐与杨越两个,就像傻子似的,握着40%的股份,却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杨越一开完会,就愤愤地独自离去。林古却看着他的背影对杨隐说:“青贝的开发直接关系到清风开发区未来的面貌和定位,我不可能任由你们来决定青贝的发展。你们所说的五星级旅游度假酒店、风情长廊项目,确实是不错的主意,但建设周期太长,收效太慢。我可以同意你们在青贝周边进行再投资,却不会直接用在青贝。”

  “在青贝周边建酒店,就意味着我们要增加投资。您在做这个决定前,至少跟我们通个气啊!”杨隐道。

  林古轻轻一笑道:“通气?你们现在都是手眼通天呐,我如果事先跟你们通气,说不定又会有领导来干预了。杨隐,我现在要立竿见影的效果,你懂不懂?”

  杨隐只有默然。比起孙庭凯,林古算是有开拓精神的。但她对政绩的一味追求,使她完全忽略了全局的平衡,在一个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的开发区,搞民宿,搞游客体验项目,只会显得不伦不类。然而,林古根本听不进他们的意见。

  里里外外,桩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