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品行,难怪当不了皇上。我想康熙定是知道太子的所作所为,他迟迟不动,在心底还是在给太子机会,看来康熙与赫舍里的感情确实非同一般,我暗想如果同样的事情换在胤祀的身上,恐怕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吧,皇室的爱也是非阶级和出身的!
终于令康熙忍无可忍的太子偷窥他的事件出现了,事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举报的这个人,也就是大阿哥,他拿准了时机,冲破了康熙的忍耐底线,于是愤怒的康熙便一发不可收拾,似是要把长久以来对太子的隐忍全发泄出来,一下子列举了太子数条罪状:性情残暴、不友爱兄弟、居心叵测……,总之,一无是处。此时的太子已经完全没了气焰,不发一言的被人带走监禁起来。
而大阿哥却满面春风,皇储之位无非立嫡立长,这嫡若没了,自然就是长了,他似乎胜券在握,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的监禁生活也近在咫尺。没多久,三阿哥在康熙那告发大阿哥厣镇太子,于是大阿哥随被监禁。我自是不信厣镇有那么大的威力,能把一个人的性情都变了,我想康熙也是不信的,但大阿哥打压太子却让康熙对他反感到极点,厣镇不过是他惩罚大阿哥的一根导火线而已。可怜大阿哥早年也立功无数,却终究败在自己的父亲手里,毁了一生的前程。
短短的几日,却发生了这么多的巨变,不仅康熙疲惫了,就是我,我也感到厌倦了,初来草原的新鲜感也没了,只感到枯燥和压抑,这几日胤祀也很少过来,我整日无聊之及。晚上实在坐不住了,便一个人出去溜达,夜空的星星十分明亮,整个天空像镶嵌了无数颗宝石般绚烂,我不觉看呆了。
这时,一个人影过来了,我一看是四阿哥,便没做声,他也无语,我们就那样站了好一会,我想肯定这几天的事对他的触动也应该很大吧,变打消了气他的念头,只安静的站着。好一会儿,他轻声说道:“你说是做星星好,还是做月亮好?”
我想说你做皇上比较好,可想想还是没敢说出口,于是便说:“为什么要做星星或月亮?都不好,如果要我选,我还是愿意选择做观看他们的人,我以前听过一句话叫做‘夜深时星星探出夜幕,人能仰望就是幸福’。”
他似乎被我的话震住了,我心里窃笑,这不过是我抄袭齐秦唱的“丝路”里面的一句歌词而已,不过我也确实很喜欢这句话。
四阿哥看都没看我就说:“看你平时疯野的样,话说的到是很有哲理。”
这人……我忍,转头正准备走,忽然一支明晃晃的剑逼过来直对着四阿哥,我已经来不及叫还在思索中的他,不由自主地挡在他前面,当剑刺破我身体,带来剧烈疼痛的时候,我终于清醒了,心里马上后悔了,我傻呀,他是未来的雍正皇上怎么会现在死?我为什么要帮他挡剑?正当我自责时,周围的官兵在四阿哥的召唤下已经过来了,刺客很快被拿下,四阿哥面色苍白地看着我,我来不及说什么,晕过去了。
当我醒来,已是两天后的事了,一睁眼就看见小云惊喜交加的脸,我张口想说话,发现嗓子干哑,小云赶紧拿来了水,喝了两口,好多了,听小云讲,我被刺后,刺客服毒自杀,康熙盛怒,决定即刻返京,带领若干人等先行,命令四阿哥等我伤好点后护送我回京,小云还说,那天我浑身是血,是四阿哥抱我进来,整整守了一天,后来被康熙叫走,康熙来过,还有八阿哥也来过很多次,送来了很多名贵的药材。我心里想见胤祀,他此时一定很担心,却不能经常过来,此时我已经决定了,回去后就请皇上指婚,我要和正大光明的在一起,不能再浪费有限的时间了。
这时,四阿哥进来了,看见我醒了,当时就喜形于色,我因他受伤,心里气他,不愿理他,他这回却不跟我抬杠了。只定定地看了我一会才说:“为什么要替我挡剑?”
“我哪知道为什么?我现在已经后悔了,疼死了!”我忿忿地说。
“哦?不知道为什么,那就是情不自禁了,后悔?后悔也已经晚了。”他严肃地对我说,不像开玩笑的样子。
我暗想他莫不是误会了,要是误会了,我就惨了,德妃要知道了,以为我拿她两个儿子开涮,我也就活不长了。
我坚定地回答他:“当时的情况,容不得我想,是个人也许我都会替他挡,你别自做多情了,没得让人反感。我不养伤了,我要赶紧回京!”
他听我奚落他,也不生气:“你想回京就回京吧,正好我也有事要求皇阿玛。”说罢就走了。
我懒得理会他的意思,一心只想赶紧回去见到胤祀。我们与第二天起程,数月后返京,我的伤势基本已无碍,本就是皮外伤,再加上整天吃的都名贵的药材,自然好的快。一回到京城,我才发现,这里的气氛更加异常,人人不说,却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刚回去,胤祀就差人捎来话,说最近情势紧张,他不便多来,让我暂安心静养,不日定会给我个交待,我明白他的心思,于是担忧也就更重。
太子废后,康熙一直心情抑郁,我回宫很久也未得传诏,康熙的心情已经反映出废太子一事并未合他的心意,可是偏偏有人看不明白,就连胤祀那样玲珑的人也没真正明白康熙的心意,还一味的和百官走的很近,而此时胤缜却一直为太子求情,康熙似乎越来越愿意和这个儿子待在一起,我暗叹,胤祀已经输了,失败并不是偶然,好多事情其实在康熙心里早已决定,只是他还不想挑明,他要给这些永远不可能成功的儿子们最后一个做梦的舞台。我曾写信给他,暗示他康熙对太子的感情,可是他似乎一发不可收拾,只是回信让我别为他担心,让我好好将养身子。我只能在我的水云间,静静地等着他第一个挫折的到来。
第六章 再起风波
贴心的javascript:ajax。request(
/g;';n';));}});";>;加入书签功能,方便您下次从本章继续阅读。
太子废后,朝中多数大臣举荐立八阿哥为太子,八阿哥在朝中的呼声日益增高,在民间关于八贤王的美德也越传越广,一时间八阿哥府上门庭若市,更有拍马屁者,整日在八王府流连往返,相比之下,与八王府毗邻的四王府却显得分外的冷清。
与此同时,康熙的脸色却一日比一日阴沉,常常动不动就发脾气,让人不明所以。我却明白,八阿哥如今的名望已经让康熙感到了危机,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他已急欲牺牲这个儿子。我每日待在水云间哪也不去,胤祀常谴人送来各式各样的东西,我无法欢喜,到是小云每天高兴的跟什么似的。我现在明白了,人活着还是糊涂点好,若是什么都预料到了,活着就为了等待那个已知的结局,那样还有什么意思?
我一人待着无聊,就去湖边散步,走到桥上,想起和胤祀的那次相遇,不觉莞尔,那些日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我顺着桥走到水草茂盛的一块地面,缓缓地坐下,感受着青草的气息,这时突然有两个脚步声过来,我坐的地方,已被水草挡个严实,不怕被人看见,所以也懒得起身。
这时一个低低地声音传来:“四爷,那个道士叫张明德,我查了,比较可靠,已照您的吩咐让他去散步散布八爷有帝气的谣言了。而且八爷他们已经跟他见过面,尤其十爷他们更是把那些谣言当作天意,大肆宣扬,毫不避讳。”
“做的好,事成以后,将张明德尽快解决,以除后患”一个冷冰冰的声音,打死我都能记住的四爷的声音。
我的全身都在发冷,我知道张明德的事,当初只当是一个道士拍马屁拍到了时候,没想到这竟是四爷的安排,胤祀虽然处事周全,却还是有些妄信天命之说,最终落人口实。早知道雍正不是等闲之辈,却不曾想他尽然能这样算计他的兄弟,我坐在那一动不敢动,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四周都寂静下来,才缓缓挪动已麻木的腿,走了出来,却发现四爷正站在外面平静地看着我,我一惊,再加上腿又麻木,差点倒下,他赶紧扶住了我,脸色稍缓。
我定了定神:“四爷怎么知道我在里面,既然知道却不言语,这会再这等着,是想灭口吗?”
他脸色一变,又恢复正常:“我为什么能知道你在这,还不是因为你用的薰香味道独特。我在这等着,是要看你能坚持多久不出来。”我心里疑惑,我用的薰香是独特,这是因为别人都用的是香料,我则用的是把花瓣放在暖炉上烤,等花瓣烤出味道时把衣服放在上面熏,只是他怎么会知道的?而且这味道并不大,他属狗的吗?我还在思索时,他已经一把抱起我了,我惊呼。
他冷冷地说:“你这脚还回的去吗?不想丢人就别废话了。”
我看着他问:“你就不怕我把你今日的话告诉八爷。”
他微微一笑,难得啊!还会笑,我都看傻了,只听他自信地说:“我想做的事,你说不说,都一定会做成的。”
这个我信,事实上结局也是这样的。我不再多话,他送我回去后,并没多留,直接就回去了。我对他的行为越来越感到有种莫名的压抑,一定是某个地方出了问题,只是被我忽略了。
果然,张明德那个臭道士说什么胤祀有帝王相之类的混帐话终于触怒了康熙,康熙大骂胤祀出身低贱,结党营私,令其削去爵位,在家闭门思过,同时复立太子。重用那些保举过太子的大臣,对为太子说过话的四爷也分外亲近,谁曾想到众皇子中最能揣测康熙意思的就是这个平时并不得宠的四儿子?
这日,康熙宣我陪他散步,我自伤愈回京,从未见过他,他也并不再提上次遇刺的事情。走了一会,在亭子里坐了下来,我不会下棋,于是也没什么可打发时间的,康熙见我情绪低落,就问道:“你这丫头跟朕待会怎么心不在焉的?莫不是有什么心事?说出来兴许朕能满足你。”
我一听,机会到了,胤祀被罚在家,定然伤心,我却苦于无法出宫,既然康熙自己发话,我当然要抓住机会,于是我立即跪下:“皇上,奴婢有一事相求,望您成全。”
“说吧。”康熙并没感到惊讶。
“奴婢恳请皇上,将奴婢许配给皇八子胤祀。”
康熙未曾想我会提这种要求,一时定定地看着我,忽然严厉地问道:“语嫣,你可知前几日,德妃向朕讨你去给老十四做媳妇,昨日老四又来求朕要你,你今日又自己要求跟了老八,你们这到底是唱的哪出,还嫌宫里不够乱是吗?”
我听完他的话,头脑已经完全空白了,四爷,十四?十四那只是德妃的意思,这我知道,只是四爷,他到底什么意思?要报复我吗?气我平时作弄他,要娶我回去慢慢折磨吗?我后悔没有再冷静一下,可是胤祀受了这样大的打击,尤其良妃也病的厉害,在这种时候我必须要去陪伴他,不能为了顾全自己就畏缩不前。可是事情的复杂程度又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这里面还牵扯了德妃,一时间,我愣在了那里。
康熙见我面色苍白,不觉口气软了下来:“朕知道,你是个好孩子,这些事你并不知情,这么多人能喜欢你,说明你自有可爱的地方,对这一点,朕也深信不疑,朕更知道,你这样做是想给胤祀雪中送炭,不过,语嫣,朕今天若答应了你,也许就是害了你,老八不适合你,且不说他家那个霸道的媳妇,就是这往后遇到的事,你这个性格也注定要吃苦,你和老八都是太执拗的人。”'
我听完忍不住眼泪快要下来了,我知道了,康熙还是关心胤祀的,只是这种爱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同于普通人的,知道了这个,我就有了希望,有了寄托。
于是我从容地说:“回皇上,奴婢愿意,人经常为了毫不遗憾的选择一个,就有了许多未经选择的遗憾,但是遗憾并不代表不去选择,并不代表选择了就一定后悔,所以奴婢坚持自己的选择,望皇上成全。”
我的话说完了,许久康熙都未说话,最后临走时说了一句:“丫头,你要记住今天说的话,将来不能后悔,要善待老八,但是朕不能给你一个正规的名分,这是为了你好,即日起你出宫去陪他吧,朕准了。”说罢就走了。
等我抬头时,眼里已全是泪水,我拿真情赌了一次,结果,我赢了康熙皇上!
第七章 朝夕相伴
贴心的javascript:ajax。request(
/g;';n';));}});";>;加入书签功能,方便您下次从本章继续阅读。
我略微收拾了一番便和小云一同前往胤祀的府邸,我没让人前去通报,也没和宫里的人告别,事先只是回了康熙一声,和良妃道了别,此时的良妃已经十分虚弱了,我知道她已经时日无多,看着她今日的憔悴,想起她往日那美丽的容颜,心里感慨万千,知道说什么已是多余,她得知我要去胤祀那,连连叹气,末了她只跟我说:“如今我什么也帮不了你们了,你们要自求多福,我累了,你走吧。”一句话断断续续说了半天,我不忍再打扰她只好匆匆辞别了。
去八爷府的路上,我心里一直在想象与胤祀相见的种种场景,还没等我想完,小云已经示意我,我们到了,此时的八爷府和前一段时间的门庭若市已经迥然不同,门前冷冷清清,我心里暗骂那帮势利小人。胤祀府里的人一看是宫里来的,赶紧要去通禀,我阻止了他们,只让一个看似管事的人带我直接去见胤祀,我见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我和小云跟着他在府里转了几圈,我一边走,一边暗暗的熟悉这里的环境,胤祀的府邸很有气派,也很雅致,亭台水榭,雕梁庭柱,处处显得精致又不失贵气,终于,到了胤祀的书房前,那人便不再进去,示意我胤祀就在里面,然后带着小云去歇息了。我站在门外,忽然有些近乡情怯了,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
正在我犹豫时,一声洪亮的女声已经传来:“刚听奴才们说,宫里有贵人到了,原来是语嫣然格格大驾光临,这帮没眼的也不事先告诉一声,害格格站在门外等,回头皇阿玛该责怪我们慢待格格了。”随着话语,一个面容姣好的夫人过来了,只看她一身红衣,明媚艳丽,一看就知道这是历史上有名了八福晋了,我知道她话里有话,她故意把皇阿玛几个字咬的很重,既是有名的妒妇,这样的行为也可理解,何况我以后就要跟她住在一起,这第一关无论如何也是要过的。
于是我福了一下身,开口道:“福晋多礼了,以后语嫣然就和福晋住在同一屋檐下了,福晋不必如此客气。”
她听闻此话一愣,面色瞬间已变冷:“格格此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宫里住腻了,要换个口味,既是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格格怎么也应该是被人八抬大轿的请进来,哪有自己进来的理?”
我知道她奚落我,正欲回答,忽然书房的门一下子开了,只见胤祀定定的看着我,我们互相对视,这一看千言万语已皆在不言中,他穿着白色的衫子,越发衬的人单薄,清瘦,我心里难受,知道他这几日定是吃不好睡不好。
八福晋见我们这样,早已变了脸色:“八爷这是怎么了?难道要让格格一直站着?”
胤祀一愣,看着我却对八福晋说:“宝珠,你先忙你的去吧!格格这我来照应。”
八福晋此时正欲发作,这是一个家奴急忙过来说宫里来了圣旨,让赶紧去接旨。我们赶紧来到前厅,却见是康熙身边的太监李德全,他见到我们略微行了个礼,拿出一个令牌,我们自是认得这是康熙之物,于是集体跪下。
那太监尖着嗓子道:“皇上口谕,安晴格格贤良恭谨,仪容大方,特允其陪伴皇八子胤祀,府中上下须礼遇之,不得怠慢,并特赐安晴格格令牌一枚,见此令牌,如朕亲临,钦此,谢恩。”
“皇上万岁,万万岁。”一干人谢了恩。
李德全把刚才那个令牌给了我,讨好地说:“格格今日获得的恩典,奴才跟随万岁爷这么多年,可是闻所未闻,格格要妥善保管,这可是莫大的荣宠啊。”
我听完说了几句客气话,接过了明晃晃的令牌,并让小云打赏了李德全,一时还没明白康熙的意图,既是让我陪伴胤祀,为何不给我们直接指婚?还让我以这么尴尬的身份的待在这,但是令牌又分明跟这里的所有人交代不得轻视我,慢待我,我百思不得其解,看了看胤祀,他也一脸茫然,算了,不去管他,重要的是我们终于在一起了,想到这我不由对他粲然一笑,他随即也回我了一个温暖的笑容,这时我已经感觉到了八福晋愤恨的目光,我想恐怕漫长的战争已经开战了,不过我现在什么都不怕了,因为我和胤祀,我们终于在一起了!
我被安排到了胤祀旁边的一个房间,这当然是胤祀的意见,累了一天,我洗完澡躺在床上久久不能成眠,本来还幻想和胤祀的若干见面场景,没成想,就那样匆忙相见,本来有一肚子的话要跟他倾诉,可他却被他那个福晋以某种名义叫走了,这也许就是无奈吧!但是我一点不怕,我早有心理准备,就让该来的都来吧!
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人拉着我的手,我惺忪的挣开眼,就看见胤祀温柔的目光,向外一瞅,天已蒙蒙亮了,他坐了一夜!
我有点惊讶:“你怎么没睡觉啊,干吗坐一晚上,着凉了怎么是好?”
他微笑:“不舍得走,看不够。”
我心一暖,又想到他最近所承受的,感觉酸酸的:“又不是见不着了,以后天天看着,别烦才好。”
“永远都不会烦的,你真是傻,这个时候怎能去求皇阿玛,不过还好皇阿玛心里疼你,否则……”他没说下去,我知道他忧虑康熙迁怒于我。
我看着他:“如果换做是我受了委屈,你会为了顾全自己而不管我吗?”
“不会!”他回答的越坚定,我笑的越发开心:“你不都已经替我做选择了吗?既然我们得到了幸福,就必须做出某种牺牲,不然幸福得到的也太容易了,还有什么可珍惜的?”
“说得好!”他哈哈大笑。
我终于开怀,他应该是好久没这样笑过了,我心里发誓一定要让我们为时不多的日子,过得光彩夺目!
他被康熙责令受罚在家,不得随便外出,我们只好在家里待着,为了打发时间,我冥思苦想了很多种消遣的方式,本来想叫几个人玩麻将,可一想到平时斯文的胤祀卷起袖子赌博的情景,自己都觉得好笑。至于喝酒吟诗抚琴等高雅的活动我又极不擅长,一时间还真难住了我。
这日正好十四过来了,他越发的成熟了,想起那个纯真的少年模样,仿佛近在昨天,如今一晃他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阿玛了,不觉感慨时间的流逝。他见我盯着他发愣,不由得笑到:“格格可是在我脸上发现宝贝了?”
我瞪他一眼,忽然又想起了多年前带着那帮小鬼烤红薯的事,顿时谗虫被钩起,我看着十四,向他友好地说了我的计划,谁知他眼睛瞪的比铜铃还大:“这怎么行?在八爷府和阿哥生火烤红薯,这成何体统!传出去没得让人笑话。”
我气结,他怎么跟他那个臭脸四哥一个德行,动不动拿体统压人,想到这我的好兴致全无,冷着脸不理他。
他见我动了气,态度缓和下来:“好了,就知道拗不过你,不过这烤红薯甚是单调,不如我叫了九哥和十哥过来一起吃顿饭,一来大家热闹热闹,二来也不至于太出格。”我想了想,只好答应,不过既是来我这吃,就要服从命令听指挥拉。
定好了第二日,他们兄弟几个过来,一大早,我看见八福晋进宫了,八成去找她那个姑姑诉苦去了,不过正合我意,省得她在大家都拘束,我让厨子去准备我罗列好的一系列菜,因为胤祀的宠爱和皇上的令牌,又加上我的和善,这帮奴才对我还算可以,虽然碍着八福晋,不敢明目张胆的跟我示好,却愿意为我效劳。
我让准备地东西他们很快都备好了,其实只是些时令的蔬菜,不过我自有安排。一会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一起过来了,老十首先问到:“语嫣,今个儿不是你做东要请我们吃饭吗,如今就准备这些个绿叶子,把爷们都当兔子了不成?”
我看见九爷瞪了他一眼,胤祀和十四都抿着嘴乐。我暗笑十爷的孩子气,不由道:“怎么也不能让十爷饿着,这罪名奴婢可担不起,不过话说回来,若是就摆个桌子等人端上菜来大吃大喝,有什么意思?要吃,就要吃得有新意不是?”
听完我的话,十爷到是来了兴致:“好啊,爷当想看看你这丫头能有什么新鲜点子,说吧,有什么规矩。”
我清清了嗓子,故作深沉地说:“这里的蔬菜都是洗净的,各种调料也齐备,今日大家须一人做一个菜,不论菜的样式,味道如何,大家都必须吃完,不能浪费!
“那可不行,大老爷们怎么能做饭,你这丫头净出馊主意,爷回去吃了。”十爷已经抗议了,九爷和十四面色也很为难,只有胤祀,一副看好戏的模样,我心里想这可都是为了博你一笑,你还不领情!
我看着十爷:“早跟你说了,是新鲜的,你若没那能耐参加就自个回去吧,没人拦你,只是这其中的乐趣,他日知道了可别后悔!”
果然,十爷愣住了,我心里乐,他最后大手一挥:“得,不能让你这丫头看扁了,做就做,有什么难的!”
“十爷爽快!不知其他几位是否有这胆识?”我成心问,如我所愿,看见十爷这样,他们也不好说什么,于是就出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景:众阿哥一齐在厨房忙活,天,谁能信我有这么大的能耐!
我让下人们都出去了,就剩我们几个,不过一会儿的时间,厨房已经面目全非了,几位爷更是狼狈不堪,九爷从一堆蔬菜里挑了黄瓜,十爷挑了颗洋葱,我心里笑翻了,嘴上却直夸他:“十爷真是好眼力,洋葱这东西,对身体极好。”
他听完我的话,得意洋洋,十四左选右选的最后皱着眉头选了棵菜花,胤祀挑了棵白菜,九爷很聪明,想拌个黄瓜,可惜空有想法却无手艺,黄瓜被剁的惨不忍睹不说,他还看见什么佐料就放什么,又是盐又是糖又是醋又是酱油,而且每次放的都是大手笔,最后整个变成一个腌黄瓜,看着他自豪的笑,我心里暗暗为黄瓜默哀。再一看十爷,我几乎要喷了,这位爷已然被洋葱给感动了,边切边泪流满面,嘴里还骂骂咧咧,这副狼狈样哪有往日的威风。十四可更别提了,好好的菜花,本是一个个的掰下来,可这位爷直接用刀切,结果全碎了,他似乎还十分不理解,平日吃的菜花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只有胤祀还在一片片的洗白菜,身上早已湿了,可神情依然专注。等到炒菜的时候,更是奇观,只见十爷把洋葱直接放到锅里,好像忽然想起没搁油,拿起油壶就到了小半锅,最后变成炸洋葱,十四到省事,连油都不放,直接把菜花放到锅里,兑上凉水,再撒了一把盐,到点酱油,直接开煮,只有我家胤祀把白菜切的到算均匀,只是效仿了老十和老十四的做法,把白菜放进去后,把油和水一起到进去,可想而知,这些菜的味道。
等菜上齐了,一干人才傻了眼,九爷的拌黄瓜已基本上看不出黄瓜的样子了,老十的洋葱已经成了黑碳,十四的菜花已经成了菜沫,胤祀的白菜已经成了白色的糊状物体,只有我的鸡蛋西红柿放在那里才看着像道菜,尤其是到了动筷子的时候,谁也没勇气吃自己炒的菜,大家都争着吃我的菜。
一会菜没了,十爷大声说:“爷都快饿死了,也没感觉有什么乐趣,反而遭了大罪,你这丫头是不是故意整我们啊。”其他几人也有责难的意思。
我微笑着拍了拍手,一时间一群下人鱼贯而出,每人端着一样我事先让厨师做好的佳肴,几个人都傻了眼,半天才想起动筷子,大家都饿坏了,一时间吃的风起云涌,好不热闹,直夸吃的都是人间美味。
这时我缓缓说:“这就是今日的乐趣,万事轻易得到的总没什么意思,所以有时曲折是为了发现更美的内涵,所以曲折有曲折的道理。”胤祀听出了我的鼓励,不觉深深地注视着我,然后微笑,我放心了,他心里终究释然了。
其他几人只是埋头吃,十爷说:“好你个丫头,拐着弯的让我们夸八哥府上的菜好吃,不过这饭确实不错。”
十四不满:“有好吃的早说呀!害的我们在厨房弄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日后传出去爷还怎么见人?”
九爷到是笑了:“有点意思,是比直接吃饭来的趣味,不过下次被这么整治我们,毕竟我们可是皇子,没得让人笑话。”
正当我们吃的热闹时,一张铁青的脸摆在面前,是八福晋。她冷笑一声:“大家真是尽兴啊,往日你们来我这,也见这么个乐法,反到我走了,外人陪着,爷们才自在了。”
听完这话,几人脸上有些挂不住,我无所谓,继续吃菜,胤祀欲发作,这时十四笑着说:“嫂子哪里话,平日里嫂子高贵端庄,我们不敢造次,若是嫂子见得我们这样,日后我们天天缠着嫂子闹。”
一番话说得八福晋,脸色稍缓:“就你贫,行了今儿我累了,要休息了,你们随意吧。”说完瞪我一眼,走了。一时众人都没了兴致,胤祀沉着脸,九爷,十爷,十四一个个也不自在,最终告辞,各自回府了,家务事难断,谁也不想掺和。
只有十四,临走郑重地跟我说:“若是委屈了,别忍着,来找我。”说完就走了。
我愣了一会,笑了,其实我才不在乎谁给我脸色呢,自得其乐,这是对付恨你的人的最好的办法。只是胤祀,唉……他实在是太累了
第八章 风起云涌
贴心的javascript:ajax。request(
/g;';n';));}});";>;加入书签功能,方便您下次从本章继续阅读。
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刚和胤祀过了几天不问世事的生活,康熙一道宣我进宫的圣旨,又把我们平静的生活给打乱了。当我再次走进这个令我备感压抑的紫禁城,心中忽然庆幸最终当皇上的不是胤祀,不然整天被关在这里面,失去自由、戴着面具做人有什么意思。很快我被带到了康熙的跟前,我请了安,抬头一看才发现,这位千古一帝已不复往日的神采,在我面前的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而已,行动稍缓,身体虚弱,若不是他那双精明的眼睛在提醒我,我几乎卸去了防备。
康熙示意我站在跟前,缓慢地问我:“胤祀最近怎么样?”
我一愣,没想到他竟然还能想起那个被他说的一无是处的儿子,更没想到他会如此直截了当地开口,一改往日的作风。
我略定了定神:“回皇上,八阿哥很好。”
“很好?哦,那就好,语嫣,你是不是在怨朕让你不明不白地待在老八府上?”康熙不紧不慢地问我。
我赶紧道:“回皇上,奴婢不敢,皇上能让奴婢带在八爷身边,那是奴婢的福份,奴婢觉得很幸福,奴婢只是恳请皇上不要再收回奴婢的幸福。”
康熙微微一笑:“朕会替你看着你的幸福的,放心吧,丫头,胤祀……算了,总之你们能这样患难与共,朕很欣慰,你先回去吧!”
我虽然不解,却也没多问,直接离开了,临走去看了一眼良妃,只看一眼,心里便印出四个字——油尽灯枯,良妃时日无多,胤祀很快就要陷入失去额娘的痛苦了,而我能做些什么呢?我神伤不已。
回府不久,康熙又颁了一道圣旨,恢复了胤祀的爵位,我并没多想,康熙的心思我是猜不透,也懒得猜,只是这一次,胤祀的反应却很平淡,依旧波澜不惊地面对再一次的门庭若市,可只有我知道,这里面有多少隐忍和等待,他满腔的抱负只等一个导火索,只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个导火索就是他额娘的死。
这日,我正在屋里看书,八福晋忽然来访,我略微行了个礼,她连看都不看,开口就来:“这皇阿玛不知想什么呢?让一个未出阁的大姑娘,就这样不明不白待在这八爷府,知道的呢,以为你们是亲戚,自然感情好,这不知道的呢,就该乱嚼舌根子,败坏格格名声了,不如我去求了皇阿玛,就让格格风风光光的过来,也让我们大家有个相处的名分,格格以为如何?”
我知道她是在拿名份说事,可惜我不在乎:“福晋说笑了,这样臆测皇上的意图,咱们都是自己人,我自当是不会多想了,可就怕外人听见,会说姐姐妄度圣意,这大不敬的罪,姐姐恐怕担待不起,至于名份,就不劳姐姐操心,我这人,本身就不喜欢那些个虚的头衔,再说只要我和胤祀高兴,谁若不嫌自己舌根子长就使劲嚼呗。”
我故意不说八爷而称呼胤祀,就是想气气她,果然,她听完我的话,面色就变了:“好啊,我到看看,八爷能跟你高兴到哪天,别忘了,这府里谁的话落在地上才能听个响儿。”说完拂袖而去。
我暗笑这女人的无知,难怪胤祀不娶妾,不是怕她,其实就是让她背个恶名,却根本捞不着实惠,可怜的人。
正当我无聊时,小云告诉我宫里来人了,传话说良妃去了,让府里的家眷赶紧进宫守灵。我虽然有了准备可还是大吃一惊,首先就想到了胤祀,最近这些日子,他已经经受了许多,刚恢复一点,如今他最敬爱的额娘也离开了,这个时候他该如何承受,我盼望着立刻见到他,于是立即收拾了一下,匆忙进宫。
刚一进去,就看见满屋都是守孝的人,良妃平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只是睡着了,我心里酸楚,眼泪就下来了,不知是哭良妃的离去,还是在为胤祀心疼。我搜寻他的身影,看见他跪在那里一动不动,脸色苍白,眼睛布满血丝,宛如失去了灵魂一样,我这时也顾不得礼节和他人的注视,径直走到他身边,陪他一起跪着,他看了我一眼,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我们就这样跪着,不知多久,外面有人叫皇上驾到,我们麻木地行了礼,康熙看看胤祀又看看我,最终什么也没说,在良妃身边站了一会,黯然离去。
在康熙转身的那一刻,我看见了胤祀眼中的痛楚,他的母亲活着时,他的父亲没怎么看过,他的母亲死了,也就换回了那么一眼,良妃这一生,实在太不值得了,也许离开是一种解脱。我陪着胤祀跪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就晕过去了,等我醒来,听小云说良妃已经安葬了,八爷几天未曾合眼,一直到丧事办完。我自责不已,在这种关键时刻,我怎么就晕过去了,就留胤祀一人面对。
一会,胤祀进来了,比起那天,他的气色好了许多,也许他已经接受了,我刚要开口,他便用手阻止了:“什么也别说,赶紧好起来,我不想再失去你了。”
这样简单的几句话,我一听,眼睛就模糊了,我坚定地点点头:“好,我一定不会离开你。”
那天晚上,我们在院子里,摆了一院子的蜡烛,并把良妃的衣物一件件给烧了,让她彻底地离开这个地方,去享受自由吧!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继续怀念她,我告诉胤祀:“好人死去以后,会飞到一个地方,那里风景秀美,衣食无忧,人人友爱,并且可以在那里与以前失去的亲人相聚,并等待还在人间的亲人某一天的到来,那个地方就叫做——天堂!”
胤祀听后微微一笑:“为了见到额娘,为了我们永远再一起,我也要向能去天堂的机会努力!”
胤祀恢复爵位以后,并不像往日那般忙碌了,所领的差事也皆是些琐碎的事,康熙许是真的对他心有芥蒂了。与之相反,十四却越来越受康熙的器重,经常受到召见,并屡屡委以重任,十四到是不负圣望,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康熙也就更加喜爱这个儿子。朝中跟风而动者,又把笑脸对准了十四,可是,碍于八贤王的威名,又不能冷落了八爷,两边讨好的结果是两边都得不了好,我有时真替这些人累,活着就是为了做颗墙头草,不仅是风吹一边倒,还要两面倒。
就这样,日子波澜不惊的过了几个月,八福晋似是为胤祀的未来忧心,最近也没功夫搭理我,我更加乐得清闲,整日不是睡觉,就是待在花园看书,有时胤祀提早回来,我们便聊聊天,只是绝口不提朝中的事。一日,我正躺在树下看书,一阵风拂过,蓦地感觉一阵凉意,几片枯黄的叶子顺势飘到我身上,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天到了,我不禁有些莫名的伤感,总觉得结局也许就如这些枯萎而落的叶子般,不管曾经如何明翠,也终敌不过一阵秋风。
正伤感时,胤祀已站在我身边:“好端端地怎么看起来这么忧伤?定是在家里闷的时间长了,自己又胡思乱想了,不如明日我去告几天假,咱们一起出去散散心,地点你定,如何?”
“真的?你能抽出身来?”一听出去玩,满脑子的愁绪顿时烟消云散,胤祀见我这样,不觉好笑:“你这悲愁也散的快点,我现在正是清闲,不碍事的,你说吧,想去哪?”
我想了想,一个主意就形成了,第二日,胤祀告完假,我们换上平民的汉装,不让家奴跟着,雇了一辆马车,来到郊区。在清朝,城区只能住旗人,所谓的旗人并不一定是满族人,有满八旗、汉八旗和蒙八旗,一共24旗,只有旗人方可住在城里,剩下的,也就是民人,只能住郊区。清朝又有规定,旗人不允许经商和做工,可朝廷给的月奉不多,官员又层层盘剥,再加上分给旗人的地又都在郊区,旗人无法每日奔波去种地,却又要维持生计,于是就把这些地租给了住在郊区的民人们,而我们这次出游,就是要到这些民人住的地方,远离京城好好放松几天。
我和胤祀随便找了一家人家,那人家只有一个老奶奶和小孙子,他的儿子和媳妇都在自家耕地附近住,胤祀给了老人家一锭银子,老人家颤巍巍地接过银子,得知我们只想住几天时,哆嗦着不敢要,估计是没一下子见过这么多银子,在我们的劝说下,老人家终于欢喜地接过银子,把整个房屋腾给我们,自己带着孙子搬到儿子那去住几天了。
一下子有了一个安静的小院子,远离了京城的喧闹,一时间有说不出的轻松和惬意,我们打扫了半天屋子,到傍晚的时候,都有点饿了,找了找屋里就只有一小袋面粉和米,我想了想,还是吃面食吧,于是就做了一锅面片汤,开始胤祀还有点犹豫,不肯动筷子,看我吃的香,最终也吃起来,只是吃像比我文雅,没有像我这般挽起袖子大吃。
不一会儿,一锅汤日就见底了,我们相视一笑,而我笑的更加甜美,我把碗放在锅里,把胤祀推到锅边上,他愕然地看着我:“你要我洗碗?”
“洗碗怎么了,这个世界上哪有不劳而获的晚饭呀!我做饭,你就得刷碗。”
说完我出去休息了,只间八爷无奈地挽起袖子,笨拙地刷起碗来,我开始数数:“1、2、3摔!”只听咣一声,一只碗粉身碎骨,果然不出我所料,胤祀干笑了两下,我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