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部分阅读

作品:我是谁的谁是谁|作者:神马凌霄|分类:综合类型|更新:2025-05-20 17:12:45|下载:我是谁的谁是谁TXT下载
  作品:我是谁的谁是谁

  作者:万芳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她以日记式的大胆描写,独有的直率和坦诚,将锁在抽屉里的那一段秘密女人心情述诸于众。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历:

  笔名:万芳

  年龄:29

  生肖:狗

  五行:金

  血型:b

  星座:巨蟹

  优点:善良,开朗,忘性大

  缺点:直率,懒惰,贪图享受

  信仰:独身主义——但时常动摇

  最喜欢:自由

  最讨厌:穿着海魂衫,站在甲板上

  最擅长:花钱

  最不擅长:挣钱

  最喜欢的作家:王小波

  最喜欢的诗人:李白

  最喜欢的演员:葛优

  最想做的事情:写出好的小说,并籍此成为百万富翁,亿万也行。

  我的简历:

  除了面试应聘以外,我从来没有写过简历,而我是一个从来没有正式工作过的人,所以这种写简历的机会对我来说是少之又少,在这里,我就简单地说一下对我的生活影响较深的几件事吧,套句俗话就是:我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这条道路的。嘁,听着就这么别扭。

  先声明一下,下面所说的时间都是大概的时间,可能不太准确,但也不会差得太多。

  小学四年级

  我读了我这一生第一部大部头的书——《安娜卡列尼那》,说实话,我没看懂,而且不明白安娜最后为什么要去死。这本书给我的唯一印象就是:安娜是个坏女人。但从那以后,我爱上了读书。

  值得一提的是,我还看了一本当时的禁书,是手抄本,名叫《曼娜回忆录》,这在当时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我记得我看那本书的时候非常紧张,心跳得很快,手脚冰凉,而且手心里都是汗,也不知道是兴奋的,还是吓的。

  那年我还看了《红楼梦》。

  初中二年级

  我的两位老师分别向我推荐两本书,15岁的我第一次面临选择。

  政治老师向我推荐马克思的《资本论》,美术老师向我推荐弗洛依德的心理著作,包括《梦的解析》、《爱情心理学》和《少女杜拉的烦恼》,当时统称为“性学三篇”,还属于内部参考读物。

  通过分别研读它们的第一、二、三页后,我选择了后者。

  那位美术老师从此也成我了指引者和领路人,他就是给我这本书写序的张进,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一个品德高尚的好人,我永远的良师益友(说这话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是在高攀)。

  高中三年级

  报考中央戏剧学院。

  张老师因为看过我写给男同学的“情书”而认为我有写作的才华,他极力主张我报考中戏的戏剧文学戏,说实话,我很怀疑我有这个能力。

  我的专业课竟稀里糊涂地通过了,文化课却把我刷了下来。这一点都不奇怪,高中这三年我所时间都花在“谈恋爱”和思考“哲学问题”上了。

  这期间我读了许多书,印象最深的是欧文斯通写的梵高传《渴望生活》和罗丹的谈艺录《罗丹艺术论》,读这两本书的时候我很感动,哭了。

  高中毕业后——1996年7月

  这是我一生中光阴最为虚渡的一个时期,但它却给我了更加丰富的经历和感受,这期间我为自己设计并实施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方案,但基本上都失败了,有的即使成功了,也让我感到非常地没意义(那时还不知道无聊是什么感觉)。

  感情生活上受到了一次严重的伤害,彻底告别了少女般的纯情时代(不是性意义上的)。

  好在这期间我一直没有放弃阅读,我读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书,我想,这是我没有彻底堕落的最主要的原因。

  1996年7月——现在

  1996年7月,和张老师及他的一些学生、朋友一起去障石岩。

  这十几天的生活使我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当然这离不开平时量的积累。那时我已经开始写小说了,但从那次以后,我的生活和写作就进入了一种自觉的状态,虽然以后还有不少次的波动与反复,但我已经从一种蒙昧的生活中解脱了出来,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活着的人,一个自由的女人。

  ——万 芳

  正文

  电子版编者语

  本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已被收入时代作家文库,具有相当收藏价值。

  作者万芳,被称为与卫慧和棉棉齐名的新新人类三剑客。在本上电子图上发行的首本电子书籍。我们还将在不久后介绍关于本书的更多信息,并推出万芳的个人站点。

  正如她在来信中所说:这将成为一次愉快而惊心动魄的合作。

  自由的女人和女人的自由(代电子版序)

  曾经有人问过我:“如果有来生的话,你是想做男人还是想做女人?”问这个问题的大多是女人。

  我也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做女人太苦了,下辈子我一定要做男人。”说这种话的当然也是女人。

  每当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就想:现在的女人们是怎么了?是什么使她们如此厌恶自己的性别角色?而且,身为一个女人,到底使她们失去了什么呢?

  工作上的歧视?爱情上的被动?家庭中重要但却不被重视的角色?性生活中永远被驱使的地位?等等等等……我想在这里和女性朋友们探讨这些女人的问题,我也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引起所谓“第一性”朋友们的关注,为此,我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探讨方式——小说,并邀请了一个又一个特殊的发言人——书中的女主人公,她们和我一样,都对这些女人的问题,怀有着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

  有一点我要说明的是:虽然这本小说集的副标题是“中国当代女性性爱小说”,但它的重点并不是“性爱”,我想,如果它真有重点的话,那也应该是“女性性爱”这四个字。

  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谈论性、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一切与之有关的经历和感受,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但最起码,这是一种自由的选择。

  说到女人和自由,我的困惑却更多地来自我们女性自身,很多女人面对这个问题时候总是一副茫然无知、不知所以的样子,“自由是什么?自由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我们女人要自由又有什么用呢?”是啊,自由有什么用呢,我永远也回答不出这个问题。我想,对于有些女人来说,它的“用处”绝对不会大过一份能糊口但毫无兴趣自然也就毫无成绩的工作、一个对她有着一纸婚约的责任却不爱她的丈夫、一个看似美满但并不幸福的家、或者一次例行公事的毫无激情与温暖可言的黑暗中的性生活……

  如果“有用”真的仅仅就意味着这些的话,那我要说,我宁愿生活在“无用”之中。

  如果工作使我变成了一部忙忙碌碌的机器而失去了思想,那我要说,去他的工作;如果爱情使我变成了一个衰衰怨怨的囚徒而失去了自我,那我要说,去他的爱情;如果金钱使我变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奴隶而失去了尊严,那我要说,去他的金钱;如果婚姻使我变成了一个卿卿我我的玩偶而失去了自由,那我要说,去他的婚姻;如果性爱使我变成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工具而失去了激情,那我要说,去他的男人还有你那自以为是的生殖器。

  我要说,还是做一个自由的女人吧,去追求并拥有一个女人所应该追求和拥有的自由,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件,你都有权力去做你想做的而拒绝去做你不想做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不停地对自己这样说,我也一直不停地在这样做。现在,这一切已经成为了我的人生理想,它不仅是我生活内容的全部,也是我过去、现在和将来生命意义的全部。

  我始终坚信网络时代是自由的时代,网络空间是自由的空间,那么,就让那些追求自由的自由女人们随着这自由的网络一起逆风飞扬吧。

  万芳

  2000。5。16匆匆于北京

  序

  万芳与王小波的小说有相同的地方,都以个人的经历描写性爱,喜欢直白的表叙,不去教诲不良的人。不同这处,即万芳选择了挨打的方式,而王小波选择了进攻的方式,基于性别想异而志趣相投的关系,也许把他们两人的小说插成一部书更有刚柔之美,也许抛开那个生死场,他们倒是一拍即合的有情人。

  上帝给人造就了阴道和阳具,从亚当和夏娃偷吃苹果的故事开始,至二十世纪末克林顿与莱温斯基及一只沾满爱液的香烟终止,偷情、纵情、移情以现身说法的描述成为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时髦。

  牺牲小我,以不可否认的真实经历坚定于笔端,尽显女性在不轨人生浪迹中荡游“玩世”情怀,由此,她们在相对迷茫的生活里,感受以欢乐换来的空虚、以贞洁得到的体验、以痛苦获取的思想,在昏然欲睡入梦不醒的时候,不能说这种真实是在游戏人生。

  从一个少女步入成熟,第一次性的体验至三十岁的十年间,梦想破灭而燃起的无奈之火,在消沉,发泄,也在痛苦中睁开向上的眼睛,收起了双腿,穿上性感的衣装,走上第二天中午的马路。故事便由此展开。

  在很早以前,关于女人的话题,有些男人就同意一个伟大男人说过的答案,“女人就是鞋垫”,出于对女性朋友的尊重,亦可以说“男人也是鞋垫”。但问题的关键不是男人或女人谁是鞋垫,那是爱情在伟人的眼里被剥离得只剩下那颗莹润精美、纯洁无瑕的果核,其至美和至爱,在劳伦斯笔下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一书中,点燃了平淡质朴而又炽烈的火焰,使人在幽长的回味中走进满是橡树的老林园中。

  面对嘈杂的生活,男女爱欲被庸俗异化后,由此产生的迟钝、懦弱和虚伪,在繁枝缛节的掩盖下,以生命本体演绎出的“沸点”,成为文学家拨开迷雾的“太阳”,有如光明照亮了人的心田。

  一张苍白的被强调出的脸和高贵的被推向极致的身躯的结合,那是一个编造出的画家嗅出的被编造出的“体香”,伴着行将进入老女人的绝唱,她们是真正堂而皇之的作家又怎肯与说着粗俗语言的“下流人”为伍。

  性爱的交织、特别是留存在记忆中的刻骨铭心并永远感动心灵深处隐秘,这是一种真美的、尽情的、直至生命终结的精神依恋。而作者描写的性爱过程则是另一番过眼烟雨,山色依旧,毫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感。这是当代女性在社会变革与生活挤压下的放纵与潇洒。

  独身处世,本能在爱情被遗弃后的欲望更显得盲从与冲动,由此引发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反映,正是作者的切入点和津津乐道的事情,这似乎有点儿来者不拒的味道。也许她和王小波都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善良的人超越伦理与道德的准则而最终获得了幸福。

  我与作者是熟人。

  在我的观察中,年轻的女人都喜欢或多或少地暴露性感的身体,性感在今天已经普遍成为女人审美认识中引为自豪与骄傲的本钱。但是敢于像作者这样更进一步地暴露和展现自己全部私处并招摇过市,而且不为钱财、不为真的爱情、不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女人便不多见。

  其实,作者也不属于这种不可多见的女人,更不是不想有着大的钱财安分过日子的主妇,而是连做梦都想变成一位富有的婆子,但她写小说的目的不是为了钱,那是只有号称才子和傻子的文人才会冒出的念头。

  以作者聪明中的憨实、率真和执着,在好梦成真之前的日子里,她只想有钱吃饭、穿衣、抽烟、喝酒,但最主要的还是能够安下以来心来在图书馆里读书、在不大的房间里写作、有新的作品问世,然后再游戏于男人中间,与女人交谈私话,在游戏之中寻找自己的归宿。

  万芳的小说也像日记。

  女人的日记,多半是要锁在抽屉里的,这是她们的秘密。比如今天她爱一个男人,于是就怎样;明天一个男人爱她,于是又怎样;得到幸福怎样;受到伤害怎样;……作者以本位的角色,展现成熟丰满、敢说敢干、思想解放、吃喝全行的风采并主打文坛,以翔实和勇气打开了女人抽屉中的日记,让那些在乎私处的女人羞耷了头。

  张 进

  二千年元月 大雪中成文

  我是谁的谁是谁

  我是谁?你是谁?他又是谁?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似乎永远都没有简单的答案。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是一句老话,但我相信,即使你找到了你人生的位置,你也会时不时地向自己或别人发出这种“天问”。

  你和我和他一样,都不是自愿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但我总是希望,我们能够成为我们自己,也就是说,有一天我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别对自己说这不可能,就算过去不能,现在也不能,那么将来呢,将来总会有这么一天吧。

  我盼望着这一天早点儿到来!

  我叫然忘归……

  好了,如果你不介意一个女人有点儿“好色”、没有主题、而且有时说点儿脏话的话,那我们就握握手,请你继续往下看吧。

  现在,你又知道了我三个缺点,它们和我的优点一样的地真实,就象我那一年的生活。

  那一年,恍若一世。

  那是199x年。

  一月份

  从1月1号开始,我一直在我的日记本上构思一篇名叫《操蛋》的小说,但因为它太屎了,所以没有写下去。

  然后我和我交往了四年的男朋友闹了点别扭,分手了。这使我想象其它普通女人一样过一种正常生活的愿望彻底成为了泡影。但当时我却没有想到这一点,我也没有注意到这个改变也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我这个人总是这样,有点儿傻,分不清主次,脑子也总是比别人慢几分钟,可别小看这几分钟,它使我犯了不少原则性的错误。

  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我所说的“正常生活”就是__象大多数女人一样,到了“女大当嫁”的年龄,找一个年纪相当、门当户对的男人,然后嫁给他,当然,最好他有点儿钱,长得不错,对我又好,然后照顾好他的生活,再生个把孩子,然后再把这个孩子拉扯大,再看着他结婚生子,再把他的孩子拉扯大,直到我闭眼为止。

  现在想想,也幸亏有了那个改变,没过上这种“正常生活”,真得谢谢老天爷。可那会儿,我心里还是有点儿难过,不知道今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模样。

  当时,他向我索要他送给我的钱和东西,我便都给了他。几天后,我看见他穿着新买的皮夹克、拿着一个手提电话,当然也是新买的,没准还是用我给他的钱买的,在东四招摇过市,脸上还充满了一种庄严的得意与一种满不在乎的轻松。你一定想得到我心中要说的那两个字,猜对了,就是“操蛋!”。

  二月份

  过春节,别人都很高兴,我却很寂寞。熬夜的时候,我自己和自己在日记本上聊天,渴望着爱情的到来。你知道吗?写到这儿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心里酸酸的,想哭。如果用标准一点儿的文学语言来表达,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份酸涩的悲哀从我的心底深处升起,我为自己悲哀,我想为自己哭泣。

  不过总算是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我最要好的男性朋友要从日本回来探家,可以见到他我真是太高兴了。从上学的时候,我就喜欢他,到现在我们一直要好。虽然在国内的时候我们也不经常见面,而且也分别交了各自的男女朋友,可我们还是要好。

  顺便说一句,有人说朋友有两种,可以性交的和不可以性交的。我在这里要声明的是,我们属于后一种。

  我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他盼回来了,两年多没见,他的样子一点儿都没变。我对他的爱有点儿死灰复燃,可我又不敢向他说。

  一天,我们俩儿说出去逛逛,走到安定门桥上,茫茫人海中,我一眼就看见他的前任女友齿白唇红地从人群中向我们走来。想当年,正是她用她那强烈的爱情和不断的吵闹与频繁的自杀,吓跑了我的朋友,使他不得不倾家荡产、背景离乡、漂洋过海__逃婚。所以一看见她,我就“恨从胸中起,恶向胆边生”,可我还捅了捅我的朋友,对他说:“嘿,关茜。”然后我就自己躲到了一边。我的双手插在牛仔裤的兜里,曲着一条腿靠在安定门桥的桥栏杆上,早春的风依旧寒意袭人,我站在那儿,不时地低下头,任凭头发乱七八糟地垂在脸上。

  前面不远处,站着他们两个。那个女人开始见到他的时候,一脸不知所措的迷茫,好象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然后她的一双眼睛就一直死死地盯在他的脸上,渐渐地泪眼朦胧起来,吃惊、怀疑和怨恨从那眼睛里消失了,有的,只是充满深情的爱恋与渴望。

  我最受不了这种生离死别的情景,便转开头去,迎住风,脑子里胡乱地想的都是那几句话:怨憎会、爱别离、喜无常……当我再度转过头去的时候,他们俩人都低下了头,那个女人一直在哭,轻轻地啜泣着,没完没了,而我心爱的那个男人,却在为她拭泪,我看见他嘴唇嚅动着说:“你别哭了,好吗?”“他妈的。”我想,“这个世界真他妈的操蛋!”顺便再说一句,半年以后,这个叫关茜的女人结婚了,她嫁给了别人。这使我大失所望,我一直以为这会是一个“非君不嫁,等候终生”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谁知道会是这么一个无聊的结局,我感慨万千的同时,很想问你们一句,你说:这个世界上有真正的爱情吗?!

  三月份

  三月份一开始,我就挨了当头一棒。

  我又一要好(准确地说是从前要好)的男性朋友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找他,我去了,所以我就挨了当头一棒,当时我就想,我招谁惹谁了我。

  他是我中学的同学,从那会儿就追求我,孜孜不倦,百折不挠,并乐此不疲。可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到我毕业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拉过手。那时候,他一直都在说我欺骗他,对他火一样的热情无动于衷。我没有办法,虽然我知道他对我一往情深,但我还是不知道怎样做才算是爱他,我想我当时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爱情。

  现在想想,他那时对我的那份感情,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全身心的付出,不求回报,没有一点私欲和杂念,完全是柏拉图式的爱情。那会儿,我们还是十四、五岁的少年。

  后来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遇见过象他那样爱我的男人了。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想起他,想起他那时的一份情感,心里总是有一份深深的感动。可这一切,他并不知道,我想现在也是如此吧。

  毕业后,我们分开了,他对我的爱,也变成了一种深深的怨恨。他开始要求我的补偿,补偿他这两年多来付出的情感与自尊,补偿的方式你一定想到了,他要我和他上床。

  那天,我记得很清楚,他的行为带着与生俱来的固执与偏激,他说如果你爱我你没有欺骗过我那你就跟我上床。我说那没有用改变不了什么。他不相信。我就想,如果这样对他算是一个交待,如果这样能补偿他这几年付出的情感,那就当是还了他这份感情的债。

  这件事当时只是让我难过,没想到的是,它还留下了不可治愈的后遗症,它使得现在的我对别的人情感付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我害怕别人对我好,我不是受不了,我是怕将来还不起。

  那天我含悲忍泪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心中的愤懑程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觉得痛苦极了,心想无论多么纯洁的爱情,多么痴心的男人,对女人的最终要求不过是上床罢了。当时,我还不是个纯粹的“好色”之徒,对爱情和性的关系还有着不可逾越的天真的想法。

  可后来的结果还是出乎我的意料,虽然我为此做了各种各样的最坏的打算,它还是使我大大地吃了一惊。

  他阳萎了。

  你知道吗,他居然阳萎了。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第一个绝对真正意义的阳萎。我问他你一直都是这样吗,他说不,从来没有过,我在别的女人面前从来没有过。

  我已经记不清我当时的心情了,只记得在我穿好了衣服以来,他还在那里继续不甘心地和自己的那个东西叫劲。他的确不甘心,我敢说,他为了这一天,已经等待了好几年。

  这些都是好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后来几年发生的故事,连我这个号称“话痨”的人也懒得再说了,我想说说的,只是在那个三月发生的事。

  那天我到他家后,我们先是坐在屋子里聊天。我发现,现在的他,身上有一种令我心仪的文弱气质,苍白、瘦弱、书卷气,让我心动。我又犯了老毛病,所以当他提出那个要求的时候,我欣然地答应了。

  他还是不行,赢弱的身躯伏在我的身上,象海面上的一叶扁舟,在我双手的帮助下,才勉强地进入了我的身体,抽动了几下后,就草草了事,倒在我的身边叹息,我在黑暗中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心,疼痛得扭曲。

  短暂的沉寂后,他打开了灯,开始穿衣服。此时此刻,他好象已经不在乎两个裸露的身体的直接对视。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安慰一个这样的男人,我想,还是沉默吧,沉默,或许就是对他最好的理解和安慰。他转过身,背对着我,头也不回地说:“我永远也不是你的对手。”停了一会儿又说:“这样也好,这件事总算是有了一个结局,一切都结束了。”我看着他,没有说话,心里忽然生出一种感觉,我觉得我倒是有点爱上这个爱我爱得阳萎的男人了。

  这个世界简直是太荒谬了。

  第二天,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想安慰他一下。谁知,他一听是我的声音,就怒了。他在电话里冲我叫嚣,说什么__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我们之间不可能再有什么你别痴心妄想了;以后我们还是不要来往的好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我什么也没说,就挂上了电话,我没有生气,只是觉得有点“那个”。

  我坐在桌前给他写信,然后把这封信抄在了日记本上,对每一封我认为有保留价值的信,我都这么做。然后在后面写道:这是我今年碰到了第三件操蛋的事!真他妈的操蛋!

  我的信写完没多久,他打来了电话。在电话里,他诚恳地道歉、解释,我诚恳地接受道歉、听他解释。他说他现在交了一个女朋友,可怎么也搞不好和她的关系,所以心烦,所以找我,所以和我睡觉;没想到又是那么一个结果,然后又觉得对不起他女朋友,所以憎恨自己,所以和我发脾气,所以……听起来好象一切都很合乎逻辑,可实际上错来错去都是他的错,我并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对待我?最可气的就是他想到他不能原谅自己、想到他对不起他的女朋友,就是没有替我想想,其实最无辜人就是我,可他偏偏把我忘了,真他妈的!

  放下电话,我又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还没有过去,又一件操蛋的事发生了!然后我又给他写了一封信,再把它抄在日记本上,你觉不觉得这个过程的本身就很操蛋?可是,有什么办法,或许这一年对我来说,就是操蛋的一年。

  在三月的故事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想对你说,因为这两封信太长了,所以不能放在这里给你看,但我可以告诉你它的“主题”,很简单,加在一起只有五个字,第一封是“呸!呸!呸!”第二封是“算了。”四月份

  ……

  四月份发生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或许就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起码是没有发生什么和男人有关的事情。因为我实在记不清生活中没有男人的日子我是怎么渡过的,虽然在我的生活中,大多数的日子里,只有我一个人。

  写到这的时候,我想说点别的。

  我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可我总是想一些“没用”的问题,比如:爱情是什么?金钱是什么?人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我已经想了好多年,可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不仅没想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没用”的问题在我的脑子里越来越多,有增无减,现在,我又开始思索__生命的意义!艺术的真谛!还是想不明白,所以还是在想,想来想去,便有点魂不守舍,最后,连自己是谁都忘记了。

  这种长时间的冥想使我的记忆力变得很差,对许多以前的事情都记不清了。我只能够靠回忆我认识的男人们来回忆我过去的生活,我认识许多男人,但他们并没有一个人在我生命中确确实实地存在过,在我模糊不清的记忆里,只有一点是清晰可见的,那就是我始终是一个人在生活。男人对我来说,只是一个个稍纵即逝的亮点,在更多的时候,我甚至连抓住它的企图都来不及有,他们就象流星一样地消失了。其实我有没有这个企图,他们都会消失的。这使我很痛苦,我很怕自己真的会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独身女人。

  我又跑题了,还是把话说回来吧。

  四月里我都做了些什么呢?为了慎重起见,我翻阅了我的日记。我的日记也象我的生活一样混乱。我经常是把日记同时地记在好几个本子上,时间穿插,事件也穿插。但这些本子总会有一个是我最喜欢的,它经常呆在我的枕边,以供我兴致突至的随手涂写。

  我的日记也象我的记忆一样,是时断时续的。

  可当我打开我今年最常用的一个日记本的时候,我才发现,今年四月和五月期间,我竟然一个字也没有写。

  这两个月我到底是怎么渡过的?

  我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四月份 五月份

  空白

  六月份

  在日记本上关于六月最早的记录是六月十四日。

  6、14

  被子刚刚晒完,拥着的时候有一种干爽的阳光的味道。

  6、15

  今天晚上,一只绿色的大蜻蜓拼命地撞击着我的窗子,那声音在寂静的午夜显得格外吓人。

  我怀疑它是否是一个童话中故事中受难的公主,在请求我的帮助,我真想打开窗让她进来。

  可我不敢,我紧紧地拉上了半开的窗帘。

  我在心里说:“别往里冲了,里面的世界有什么好?!”6、16

  今天午夜,有人在外面唱歌,是“在水一方”,几个男孩子。

  这使我想起了从前,上学的时候,我们也经常唱这首歌。

  这几天晚上,我一直在看陈染的书,她的书只有在这样的夜晚才能读。

  顺便说一下,陈染也是我喜欢的一个作家,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孤独、寂寞的女人。有点敏感,有点诡异,有点才华,还有点神经质。在夜晚,捧着她的书,我甚至能感到她那叹息般的呼吸声,我还能感觉到一个灵魂和另一个灵魂的碰撞。她的书,让我感到自己并不孤独,在这个世界上,起码还有一个可以用灵魂来对话的朋友。

  还有,六月是我的生日,因为那个生日有点儿特别,所以我还记得。

  那天,我和一个画家(或者叫业余画家、艺术爱好者什么的)一个音乐家(或者叫玩摇滚的、爱好艺术者什么的)还有一个什么家都不是的女孩子(谁知道会不会是未来的什么大家)在一起,那个女孩儿是我的朋友,她送了我一瓶很不错的法国香水,我现在还在用它。再加上我这个作家(或者叫文学青年、文学爱好者什么的)组成了自命不凡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