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章

作品:鸣笛的海|作者:世纪史诗|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8 19:36:27|下载:鸣笛的海TXT下载
  宁川一听女生宿舍,抖了抖相片,露点笑模样,“成吧,刀山火海我来踩!看爷我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刘迪番外,本想在旧爱文下一直更新,但因为晋江写作的规则,已经完结的不应该再后续更新,因为旧爱的番外较多,为了不给网站后台数据及编辑添太多麻烦,所以最后只保留关于周放和莫铭的番外在原文中,其他人等的番外一律单成短篇,刘迪番外的内容也会因为短篇的建立而有所增加。但不会太多,当作一个小言情文来打发时光吧,谢谢各位。

  迷识

  抬头望了望前面不远处老旧的楼房,宁川不屑的‘嗤’了一声,堂堂北外,宿舍楼原来这么没有档次。

  旁边络绎不绝的新生三三两两的走来,有人低语,“哦,这就是传说中梁思成设计的楼房啊?”

  宁川脑浆混沌了几秒;只觉得梁思成名字耳熟,再使劲儿勾搭了一下仅有的知识储备,想起林徽因来了,这才知道原来是林徽因老公的手笔啊!但也没觉得怎么样啊?不过话说北外出美女,而且各个才情与美貌并重,宁川心想,凭自己这风华之姿怎么也能随便碰个‘林徽因’什么的吧,那倒也不算白来给周放使唤一回。

  想到这,也不着急办正事儿了,干脆站在路旁边端着架子四处撒么,见着穿行来去的‘鲜肉’就暗暗挑眉心里评判一番,‘嗯,这个个矮,那个腿短,哎?那个腿长可脸上有麻子,这个胸小脸大鼻子塌……前面的走路腰太风流、缺少清澈,后面的嘛,美则美矣,又没有独领风骚的’,如此耳耳,都挺不错的姑娘全让他指摘的满身毛病。

  宁川乐此不疲的饱眼福,看着看着,听见拐弯处的墙壁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转头一瞧,定睛不动了,木木然的,慢慢把端着的双臂放了下来。

  迎面走过来的女孩儿白体恤,粉短裤,皮肤红嫩、朝气蓬勃,眉目傲气又略带城府,长圆的脸型埋在一头随意的蓬发中,仅在发梢末端松松的系了一把柠檬黄的鞋带……下意识的往下瞧,一双长满铆钉的夏日靴高高的绑带一直绕到她纤长的小腿上。这姑娘就这么昂着头,半眯着眼,瞧都不瞧男人一眼,擦身而过。

  啊,宁川的心里突然安静了,也许是他找不出词语,也许是刘迪不用形容。

  跟着刘迪的身影,宁川转过身,本能的想驱身前去搭讪,还没迈出一步,才发现姑娘的旁边一直跟着一个派头十足的男人。

  刘迪和刘爸闹脾气,“都说你别跟我进去!我可不想巴巴的让宿舍都知道我是什么来历。”

  刘爸气笑,“哎,有你这样的吗,我见不得人呀,还拽着我走墙根!”

  刘迪白了他一眼,暗恼,“刘青山同志!请端正你的态度,是你先要偷摸给我舍友人手一份厚礼我才生气的!不要逃避话题!”

  刘爸死不认错,单手揽过闺女的肩膀,手指碰了碰她鼻子,嬉笑说,“得得得,宝贝儿,那我还不是为你好,怕你受欺负嘛!我撤,我去外面车上等你还不行?收拾好了下来找我。”

  一番话说完,宁川石化了……尼玛,敢情这是好菜都让猪拱了啊!!

  就男人那财大气粗墨镜遮脸的样儿,就女孩儿那娇嗔的脾气,俩人如此打情骂俏,活脱脱的卖身傍大款啊!

  “不如在这给你买个房?不然配个车?”

  ……

  直到刘迪进了楼,刘青山走远,听完他们最后的嘀咕,宁川的脸上都是欲死的挣扎不休。

  九月天高气爽,晴空万里却忽然一阵小旋风刮来,裹着小块儿垃圾径直吹的宁川灰头土脸。

  若干年后,宁川每每回忆这个片段几乎都要暗暗捶胸顿足,那哪里是旋风啊,明明是急的抓耳挠腮的月老一巴掌过来——宁川你这是作死?一见岳父误终身啊!

  刘迪当然永远不知道短短几分钟内在她身后发生的故事,宁川阴着脸走出校门的时候刘迪早已经找到宿舍门口并暗暗兴奋的快跳起来了。

  她第一次住宿,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第一次过集体生活,所有的第一次都将在这个美好的房间里开始,挽着行李激动的踢开虚掩的门,除了她,全员到齐。

  刘迪简单自我介绍完又逐个看去,姑娘们都挺清秀,南方的有三个,心想果然强中自有强中手,自己的姿色在沈阳是百里挑一,现在仅仅在一个宿舍就已不算拔尖,因为在她床位的斜上方坐着一个女孩儿,容貌动人也就罢了,年纪轻轻却无论怎么看都透着骨子里的静婉雍容,刘迪呆呆的看,对方抬头,平眉杏目,眼尾桃姿,她浅浅微笑回了一句,“很高兴,我是莫铭。”

  刘迪是如此的渴望新生活的改变,虽然大家初见刘迪看她的样貌打扮以及行动做派都隐隐担心不好相处,但没想到这孩子性格中东北姑娘独有的爽朗、夸张、搞笑全都毫不掩饰的真实表达出来。就这样,女孩儿们渐渐的相处的和谐无比,大家总是结伴而行,同去上课,同去食堂,甚至打水、洗澡、购物都要扎堆一起。

  她们热情、简单,率真并活泼,唯独不算活泼的莫铭也完全没有脱离群众的姿态,她只是非常专心,学习严谨,性格也安静少语,话说美貌的女人是天敌,但刘迪和莫铭就真的没有“敌”起来。

  开学月余,生活的节奏也稳定下来成了规律。

  刘迪每天在教室和宿舍间往返,除了宿舍的姑娘们,还真没有别的相识的人。系里的男生,从师兄一路数过来,基本上都明珠有椟,剩下没打包的也不能入她的眼,何况有前车之鉴,刘迪实在无心发展爱情。

  十月底的一个周末,刘迪在宿舍休息,其她人都出去逛街,只有莫铭在下铺床位上靠着看书。

  刘迪时不时跟她搭两句话,莫铭的回答也都是闭口音单音节。

  过了一会儿莫铭回教室拿书,等她回来的时候一进门却对刘迪喊了一声,“刘迪,楼下有人找。”

  刘迪一愣,“我?谁找我?”

  莫铭摇摇头,“不认识,个子挺高的白净男生……哦,对了,穿着白衬衣。”

  白衬衣……她的话让刘迪猛的从床上坐起来,一瞬间愣住了。

  莫铭瞧了她两眼,她的眼睛里深深的,瞳孔氤氲,看不清。

  又过了一两分钟,莫铭见她还在沉默呆滞,又抬头提醒,“你下去看看吗?他让我告诉你一声,姓郑,你要是不确定就从窗户向外看看,应该能看到他。”

  刘迪想了想,忽然拿起镜子,神情三分焦急,七分期待的仔细的检查着自己的发型可有不妥,妆容可有不整?又拿起一把绑头发的个性鞋带儿犹豫系在哪里最出彩。

  莫铭见状摇摇头,难得取笑的挑起一根黄鞋带揶揄的问,“下去找棵老树,不系上都可惜了。”

  刘迪没反应过来,莫铭笑讽,“没听过《老橡树上的黄丝带》?”

  “……去去去,没有的事儿!”刘迪明白过来后狡辩。

  “你都不瞧瞧是谁就这么紧张?还说没事儿?到底是谁,让你如此期待?”

  刘迪没说话,简单笑了笑打开门下楼去了。

  才走出宿舍楼门,本来匆忙的脚步彻底缓了下来。

  门外的路边的确站着一个人,一个干净利索的男生,同样乌黑浓密的头发和白的照眼的衬衣,但却完全不是她以为的记忆仅存的那个身影。

  对方笑迎来,“嗨,刘迪,我是你张师兄介绍的朋友,他说跟你提过,我姓邓,今天正好路过就来找你了。”

  刘迪低了低头,垂下的头发遮住她眼中瞬逝的神采。

  哦,姓邓,太心急,听错了。

  莫铭看着进门的刘迪有点没精神,顺便问了一句,“还好么?”

  刘迪抬了抬眼皮,无力的回答,“遍寻不着橡树,不太好。”

  随着大家都对生活熟悉了,也就没有了最初那般形影不离。每个人会有自己的安排,比如毕淑扬经常去师兄师姐的圈子里,好像为了多讨教些经验技巧,段奕秋嘛,有个老乡会,经常和周边高校的同乡们在一起。至于莫铭依旧独善其身,所以刘迪和她在一起的时间最多。

  刘迪在北京举目无亲,莫铭却在北京还有个什么亲戚的表哥。

  说起表哥,刘迪真有满腹八卦。

  她这表哥真是不出则已,一出惊人。最初大家好奇的接过几个找莫铭的电话也就算了,反正问她她也不说,后来宿舍集体无意遇到一次真神,果然一见倾国。

  刘迪当然本能的喜欢周放的风采,如此让人看了一眼就能满目芳华的男人岂是轻易能碰到的?她有点暗暗羡慕莫铭。可这喜欢也仅仅是喜欢,如同喜欢周放那辆进口的新款揽胜一样,都那么金贵、闪耀,但也就是这样……她找不到别的感觉,如同那天遍寻不到的橡树。

  新生的日子过的飞快,圣诞节到了。

  系里有个聚会,宿舍女生有两个不在,莫铭又不参与这样的场合,刘迪和别的同学去了系里,这个不算节日的节日实在没有太好的选择。

  活动基本都是大一新生和大二的一部分人撑场面,大四的都已经找工作去了,大三的似乎嫌小儿科不屑参与。

  进了会厅四下看了看,除了本系本班的还有一些外校的陌生面孔,反正刘迪也不认识。

  气氛还算热闹,刘迪坐在一旁和同学随便聊聊天,打发了一阵。过了一会儿搞了几个互动环节,然后又是抢花又是惩罚的,刘迪和其他几个新生都被罚了好几杯啤酒。

  性格三分人来疯的刘迪酒劲儿一起,和同学一块儿又蹦又跳,借着刚活络的氛围她也热闹起来了。跳完几个舞曲,听同学说刚才莫铭曾来过一趟,隔着人很多也没顾得说话,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阴着脸走了。

  最近这些日子,大家都忙叨叨的,就连莫铭也经常去找那个神秘的表哥,刘迪连续好几天都孤家寡人的进出,冬季天寒,少了人陪,总感觉心里不够暖和。

  刘迪三心二意的对同学点点头表示接收到讯息,没再说其它。

  喝了不少酒,跳舞跳的乏力,刘迪晃晃荡荡的转了一圈也没有熟识的人,意欲起身回宿舍。

  走了半个会厅,快到门口的时候经过临时搭建的吧台,脚步一顿,听到有人打电话。

  学生里能带着手机打电话还是满炫的一件事儿,但刘迪不新鲜,这些东西对她没有吸引力。

  她停下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讲话的人。

  那些从咽喉深处发出的声音,丁丁冬冬,一字一节轻轻敲在她的心上。那么熟悉,熟悉到她曾暗暗回忆千百次,熟悉到可以召唤心底最最温情的时光。

  上一次已经错认“邓”为“郑”,这次还会错么?

  刘迪有点无助。

  因为,转头看来,真的又错了。

  刘迪终于深刻的醒悟到,自以为是的深情真是要不得,曾以为那么铭心刻骨的东西,竟然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识,这分明是幼稚的不可理喻。

  打电话的人也看到了刘迪,他放下电话,歪着头辨认,忽然笑了笑,帅气的脸庞带着调侃,“我好像不认识你。”

  刘迪点点头,“我也不认识你。”说罢欲走。

  男人笑开怀,从吧台站起身体,会厅气氛有些过热,他轻脱了外套放在旁边,挽起白色衬衣的袖口,伸出一只手面对刘迪,“来吧,刚看你在那边跳了半天,要不要赏脸一起?我叫王泉,你呢?”

  相同的声音再次回荡,像脱离时空一样,刘迪呆呆的瞧着他的嘴一闭、一张,如纯酿的酒慢慢的融化了刘迪的一切视线,最终落在他白色衬衣衬托的俊俏的脸庞。

  作者有话要说:

  心似沉船

  舞池中央的喧闹变成了无声背景,刘迪轻飘飘的,没有判断,没有坚持,没有拒绝。

  这世界上真有两个人的声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