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灾难深重弹痕累累的土地,已成为毛泽东统揽全局的重要棋子。这里是粤桂两系军阀的大本营,不仅有从南京逃亡至此风雨飘摇的国民党政府和文武百官,而且毗邻香港、澳门,西连越南,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毫无疑问,解放华南、接管华南、安定华南成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当前最迫切的课题。
毛泽东点燃一支香烟,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他正思索着如何加强华南分局领导班子这个困扰了他好一阵子的问题……
一会儿,他停步在办公桌头的稿笺上写下了“叶剑英”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叶剑英,广东梅县人。他身材魁伟,风度翩翩,能文能武,有勇有谋,此时身任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北平市市长,是毛泽东手下一位难得的将帅。
毛泽东深知,叶剑英在紧急关头,处理复杂问题具有成熟的领导才能,是独当一面、安邦定国的好助手。他作为北平市长,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将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古都,接管得有条不紊,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其雄才大略可见一斑。
此时此刻,叶剑英自然成了毛泽东首先想到的重要人物。
做事一贯雷厉风行的毛泽东,决定请叶剑英面谈。
七月流火,酷暑当头,双清别墅外面的树梢上,不时传来扰人的蝉声。
一辆吉普车由远而近飞驰而来,带着一股滚烫的旋风,直抵双清别墅院内。身材魁伟的卫士长迎上前,领着来人走进了毛泽东的办公室。
毛泽东一见叶剑英,喜上眉梢。他立即放下手中的铅笔,起身和叶剑英亲切握手,风趣地说:“哎哟哟,我的大市长,几百万人的父母官,快请坐,快请坐啊。”
叶剑英用略带客家口音的普通话回答说:“哪里哪里,我不过是主席领导下的一名人民勤务员。勤务员就得听从主席的召唤呀!”
“剑英啊,你蛮风趣的嘛。”
“哪里,哪里。”
两人笑呵呵地在沙发上坐了下来。毛泽东点燃一支烟,开口说:“剑英呀,北平市的工作你就莫管了,现在有一项新的、繁重的任务等着你。”
叶剑英放下茶杯,仔细地听着。
毛泽东吸了一口烟,接着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已把解放华南提上了议事日程。那里情况复杂,军事、政治、外事、侨务等方面的事情很多,样样都涉及政策,牵动全局呀。我考虑了许久,由你回老家去主持华南分局的工作最合适。今天请你来,就是想征求你的意见。”
华人小说吧 m.hrsxb
2。叶剑英羊城护平安(2)
毛泽东直截了当地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他对叶剑英充满了信心。
“何时动身?”叶剑英心里似乎早有预料,他非常乐意为家乡父老做点贡献。
“你先准备一下,下个月就走。走前我们再谈一次。”毛泽东弹了一下手中香烟上的烟灰,若有所思道。
这时,桌上的电话铃又响了,秘书执起话筒低声地说着话。
叶剑英看到主席工作那么忙,不便久坐,从沙发上起身,准备告辞。
毛泽东也站起身握着叶剑英的手,两人的脸上都露出愉快的笑容,心有灵犀一点通。
8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电文,发出《关于华南局、华中局、西南分局的干部配备及其管辖范围的指示》。
指示规定:广西成立省委,拟定张云逸为书记;广东不成立省委,设潮梅、东江、北江、南路、中区等几个区党委或地委,受华南分局直接领导;华南分局以叶剑英、张云逸、方方同志为第一、第二、第三书记;华南分局领导广东、广西两省及香港工委。
党中央的这一指示,为华南解放后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叶剑英经过短暂的准备之后,再次来到香山,向毛泽东汇报南下的准备情况,请示华南分局的工作,并向毛泽东辞行。
毛泽东仔细地听取了叶剑英的情况汇报后,恳切地说:“剑英,这次南下担子不轻,你要把广东、广西的工作全面抓起来啊。”
当叶剑英谈到准备借用接管北平的一些有益经验,去接管广州时,毛泽东点头表示赞同,并补充说:“广州是南方最大的城市,与香港有密切的联系,国民党和粤桂两系的军阀都在那里有很深的根基。你们一定要把广州接管好,能否接管好,对国际国内都有重要的影响啊!”
叶剑英频频点头:“知道了,主席。”并不时用手中的笔记下毛泽东所说的要点。
“你还有什么困难吗?”毛泽东问他。
叶剑英觉得干部不足、人手紧张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便很风趣地回答说:“主席,华南解放晚,别处都把干部要走了,剩下能分配给我们的干部太少了,好比我们客家话中的‘水尾田’,流到最后剩的水就不多了,您看怎么办?”
毛泽东一听便笑了。他借叶剑英的比喻,也很风趣地回答:“不错,‘水尾田’是‘水尾田’,但那里有一股泉水嘛!”
毛泽东的话音刚落,两人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这笑声融和着战友的情谊和政治家的智慧,表达了相互的知心和信心。
叶剑英自然会意,毛泽东讲的“泉水”,是指原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两广纵队和地方党组织中,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
这些人才是打开华南局面的骨干力量。
不久,身处北平的毛泽东向正坐在越野吉普,率领千军万马长驱华南的第四野战军林彪、邓子恢等首长提出了“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方针,指示“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消灭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
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像两条钢铁巨龙向着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岭,向着大华南挺进……这情景,正像一首古诗所形容的:“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披光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廓强弩。”
8月9日,风尘仆仆的叶剑英带着毛泽东的嘱托,驱车南下,途经九江、南昌等地,于9月初抵达江西赣州。
9月7日,叶剑英在江西这座古老的历史名城召开了紧急会议,制订广东战役的作战方案。
在赣州会议后,广州的接管准备工作,在叶剑英的指挥下,紧张而有序地展开了。负责接收工作的南下工作团,和解放军主力部队同时进入广州。
南下工作团大部分团员是京津地区的青年学生,充满朝气而又略感稚嫩的面孔,瘦小的身躯裹着一件米黄色的粗布制服,踩着轻快的步子行进在解放大军的雄壮队列里,略显有些不协调,但也增加了几分情趣。在“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歌声里,他们从菁菁校园走出来,纷纷投笔从戎,女学生剪短头发,穿上男装,成了一个个假小子,“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学生们把斯文生僻的名字改成“小牛”“小虎”和“小子”等等,让人听起来很质朴,也很有力量,打上了革命的色彩。他们打起背包,挎上干粮袋,喊着“把秧歌扭到广东去”的口号,浩浩荡荡,随军南下……
2。叶剑英羊城护平安(3)
2。 广州处于动荡不安的局势中
广东,昔日的“南蛮之地”。一批批衣衫褴褛的战俘在官兵的皮鞭下进行了长驱千里的迁徙,这片茫茫无际的海洋冲积地,才有了生命和炊烟。
但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任何人也无法视而不见。
国民党将它当做最后的堡垒,以抵抗共产党风卷残云的进军。
共产党也要把它当做大华南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只是这颗明珠被岁月尘封了,被国民党糟蹋了,成了一张任人践踏的门槛前的地毡。
这颗明珠,毗邻香港、澳门和越南,背靠闽、赣、湘、桂,南临浩瀚广阔的南海,300多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
这颗明珠的境内既有峰险林密的崇山峻岭,又有纵横交错的河汊水网。
而香港是灯红酒绿的国际性都会,商贸繁荣,人富物丰,龙蛇混杂,沉渣泛起。在那里,既有美国间谍情报机构、英国间谍机关,也有台湾的“中美合作所”“中美情报处”“东南亚情报组”“中美英情报所”等国际间谍机构。
此时,海南岛、南澳岛、万山群岛等众多岛屿尚在国民党军队的羽翼之下,战事随时在这里点燃、引爆。
这特殊的政治、地理环境,造成了广东特务多、土匪多、黑社会组织多,社会治安极端失衡和混乱。
潜流暗涌,危机四伏。
作为国民党在大陆最后一个重要据点,广东成了各种矛盾斗争和各种势力活动的聚焦点。
1949年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和行政院迁至广州;同年4月,国民党总统府也迁来广州。继而,平、津、沪、宁、闽、赣等地南逃的国民党军政要员、残兵败将、军统中统特务机关大量云集至此。
一时间,广州地区军、警、宪、特、匪密布全城。
广东省保安司令部刑警队、谍报组,警察局刑警队、“###救国总队”、“劳工###大民盟”、广州卫戍司令部保防处等,成了对付进步人士和革命群众的嗜血鹰犬。
广州,沉浸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国民党广州警备司令叶肇,拥有数以千计的武装特务,在市区肆意捕杀进步人士和青年学生。年轻无辜的生命冥冥中在尖锐的枪声中终止,痛哭之声和仇恨的疾呼不绝于耳。
7月23日,天刚蒙蒙亮,校园里静悄悄的,大批军警和便衣特务,携带轻重机枪,将石牌的中山大学层层包围,他们以“捣乱治安杀无赦”为借口,在校内大肆抢劫,逮捕进步师生,从而制造了惊动全省的“事件”。
国民党广州绥靖公署军法处,设在光塔街的一所大房子里,经常囚禁着百名“###”,刽子手任意施用重刑,残害爱国进步人士。
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保密局的特别刑庭,设在东山新河浦四横街8号,他们对外不挂牌号,白天用黑布蒙上门窗。特务们行动诡秘,汽车在夜间进出无常,从宅内不时传出惨叫声和呻吟声……
刚进驻此处的解放军战士至院中井内打水,闻到一股异味,循臭味搜索,揭开井拦石板后,猛然闻到一股冲天恶臭……战士们从井下捞起几具高度腐烂的尸体,其手脚和颈部均被紧绑,外裹麻包,其惨状目不忍睹,显然这些死难者是惨遭特务们的毒手。
更加可怕的是,流散在城内外的十余万支黑枪,足以将广州变成一座血染的城市,当它们掌握在坏人手里,向无辜者射出罪恶的子弹时,无疑成了共产党红色政权的心腹之患。
国民党当局绝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命运,在撤离广州前,他们处心积虑地进行了半年时间的准备和布置,确定了“中上层露面的均撤退,中下层大部潜伏”的方针,采取“化整为零、不离辖区、个人负责、单线领导、多线发展、职业掩护、重点布置”的方式方法,与“广大黑社会团体结合起来,进行破坏扰乱”。
他们还召集了1000多名流氓土匪与散兵游勇,准备在“真空时间”及解放军占领广州后,施行一系列抢劫破坏活动,把广州的和平日子变成乱世之秋……
2。叶剑英羊城护平安(4)
于是,一幅幅霓虹灯下的灰暗画面令人不寒而栗———
街头,几个倒背着枪,散发着酒气的国民党的散兵游勇,一脚将一个小贩踹倒,一头闯进一间商铺大肆抢劫;
一群穿着花布旗袍,露出雪白大腿根,乳房高耸的“站街女”,似流莺浪蝶在街上嬉笑拉客,黄色的靡靡之音从青楼妓院传出,充斥于耳;
各种派系的潜伏匪特,一袭云纱唐装衫,腰揣手枪短刃,以各种合法社会组织的面目出现,走上街头,借口接收,敲诈商户;
解放军战士在街上巡逻时,街道两旁的骑楼不时传来没头没脑的枪声,既像偷袭,又似恫吓。巡逻队开枪还击,偷袭者又噤若寒蝉;
两个解放军打扮一脸凶相的中年人,持着手枪将一间珠宝店砸得稀巴烂,扔下一句话:“我们共产党就是要共产共妻!”各种骇人听闻的谣言,在东山、西关的老城区纵横交错的街巷中,暗暗流传……
“广###击军”“广东敌后暗杀团”,作为###、反人民的急先锋,其罪行更是不可饶恕:
他们时而在夜间打黑枪,袭击解放军哨兵,暗杀人民政府工作人员;
时而企图爆破人民政府、军管会驻地、车站、发电厂等重要目标;
时而掠劫车船,包围村庄,开展“游击活动”,招致广州支前运粮船队在市桥附近的江面上多次被洗劫。
当国民党飞机空袭时,他们明目张胆地发信号,燃火把,指示轰炸目标……
解放军进驻部队首长怒不可遏:他妈的,这些蟊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平民愤,灭歪风,就要将顶风作案的敌特分子揪出来,杀一儆百。
刚挂起五星红旗的广州,一派市不安业,民不安居,物业萧条、动荡不安的凄凉景象……
南国大都市,急盼市旺民安。
3。“肃清匪特,巩固治安”,是叶剑英进城后的首要任务
南粤的秋天,田畴万顷,稻海如金。
在广州郊区一个靠近公路的自然村落里,披着草绿色伪装的吉普车出出进进,报话机的天线直指蓝天;随着声声战马嘶鸣,骑兵通讯员快马加鞭,疾驰而去,卷起一路黄尘;作战、参谋人员脚步匆匆地穿梭于几间大房子之间,传达、贯彻着首长的指示……
此情景,不由使人想起宋朝诗人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就是叶剑英等华南分局和第十五兵团首长的作战指挥部。
当先头部队大踏步地开进华南大都市后,指挥部将“肃清匪特,巩固治安”确定为首要任务。
1949年10月19日,即广州解放的第五天,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叶剑英为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
10月21日,叶剑英与方方及负责留驻广东的第十五兵团负责人,进抵广州市,随即组建政权,开展工作。
11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军区(由第十五兵团兼)成立。广东军区由叶剑英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洪学智、曾生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员,赖传珠、尹林平、冯白驹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副政治委员。洪学智兼参谋长,肖向荣任政治部主任。
军区下辖潮汕、兴梅、东江、西江、北江、珠江、台山、南路8个军分区。原广东人民游击武装整编为25个独立团和83个县大队,分辖于各个军分区。
广东省、广州市党政机构的建立,标志着一个历史时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沉睡的城市在五星红旗升起的黎明苏醒过来了。
天空蓝得像一泓碧水,停留着几抹断云,秋天的风清清爽爽,拂过苍绿的越秀山,拂过日夜奔流的珠江,拂过广州大街小巷……
这天,叶剑英率领华南分局的工作人员,回到了广州这个熟悉的城市。
当越野吉普车驶过那宽阔而久违的街道时,叶剑英沐浴在亚热带初秋的骄阳下。这南方的初秋,和22年前广州起义的硝烟战火有什么异样呢?1927年广州暴动失败,他和一部分教导团官兵,在风雨飘摇的冬夜撤离广州。那个夜晚,在他的记忆中,下着淅淅沥沥的寒雨,大街都是湿漉漉的,然而建筑物上的火光拖着大股大股的烟云,像山一样堆积在广州上空。他离开广州时的心情,悲愤欲绝……真可谓:“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啊!
2。叶剑英羊城护平安(5)
弹指一挥间,22年过去了。
在这22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州却一如往昔,零星的枪声给这个南方城市带来了深深的忧郁,难道这是长夜中黎明前的躁动?
按照赣州会议的决定,广州解放后,第四十四军负责广州的警备。其所属第一三二师为广州的警备师。以叶剑英兼主任的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及所属治安委员会、以邓华为司令员的广州警备司令部相继成立。
坐落于德政路一座富有欧式建筑风格的青砖楼房,是原国民党广州保安司令部的大院子,如今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广州警备司令部的指挥机关。指挥部院内,车水马龙,指战员们日夜不停地在紧张工作。
几天之内,进城部队对全市银行、监狱、电台、机场、车站、码头等所有重要目标以及关系人民生产和生活的电厂、水厂等实行了军事管制;对治安情况混乱的街区实行戒严、临时宵禁和突击搜查;进城部队根据有关线索,收容国民党的散兵游勇及伤残人员,令其交出暗藏武器,停止作乱。
10月下旬,广州市治安委员会召开会议,针对匪特活动的特点,作出决定:
———广泛发动群众,由人民政府组织5200多人的市民纠察队,由市总工会组织800人的工人纠察队,由共青团市委组织250人的青年纠察队,配合警备部队实施日夜巡逻;
———把公开的武装巡逻与秘密的便衣武装巡逻穿插进行,不让匪特分子摸着巡逻规律;
———不定期地组织搜捕,对可疑人员实施突击检查;
———收缴枪支,安置乞丐难民,收容遣送散兵游勇,防止他们流落为匪;
———广泛宣传政策,对首恶分子必须严惩,对登记自新人员予以宽大处理。
当广州市治安委员会把这些意见向叶剑英等领导人汇报后,叶剑英强调:敌人企图使我们陷入困境,我们必须和他们作斗争,决不心慈手软!
随后,叶剑英签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安字第一号布告: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电令:“广州市及其近郊国民党匪军业已肃清,为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持社会安宁,确立革命秩序,特令在广州市原辖区内实行军事管制,成立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为该市军事时期最高权力机关,统一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管制事宜,并任命叶剑英、方方、邓华、赖传珠、萧向荣、洪学智、曾生、林平、朱光、李章达、吴奇伟、张录村等为军管会委员,叶剑英为主任,赖传珠为副主任。”本会遵令于即日正式成立到职视事,仰我军民一体知照。
主 任 叶剑英
副主任 赖传珠
一时间,大街小巷,遍贴广州市警备司令部、政治部的布告,令怀有侥幸之心的暗藏敌特分子胆战心惊。
26日,邓华、赖传珠等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警备部队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建立革命秩序,确保全市人民安宁的布告:
一、本部当遵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之约法八章,保障本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务望全市人民各安生业,严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政府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所颁发之一切法令。
二、一切###、反人民、反民主的党派团体(例如中国国民党,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等)均为非法反动组织,着自即日起一律解散,并停止一切活动,所有各级组织的人员均须依照本市军管会及人民政府颁布之办法,进行登记。交出一切证件、档案、武器、电台、组织关系,倘有拒绝登记或继续活动者,一经查获,严惩不贷。
三、一切残余匪军,散兵游勇,特务武装,着即自动向本市公安局或就近驻军,缴械投诚,本军当即宽大处理,倘有潜伏不报滋扰生事者,定予严惩。
四、所有国民党政府的文武官吏,党政人员的枪支,无论曾否领得国民党伪政府所发给之枪照,均须一律向本部或人民政府交出,无论任何人均不得私藏武器弹药,及其他军用物品,违者法办。
2。叶剑英羊城护平安(6)
五、本市所有公私无线电台,及无线电话,除经军管会批准使用者外,其余一律停止通报通话,并立即向本部登记。
六、严禁破坏工厂、仓库、机关、学校及一切公共建筑、交通设备,及抢劫、偷盗、放火、危害、造谣等行为,凡破坏国家财产,扰乱社会秩序者,定予严惩。
七、任何人不得隐匿包庇与我军有敌对行为之人犯,及一切暗藏的破坏分子,如发现此类分子须立即自动向本部及公安局报告,报告者受奖,隐匿者法办。
八、各国侨民必须遵守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政府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切法令,违者应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政府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法律制裁。
九、本市自即日起,实行夜间戒严。每日夜晚自11时起至次日6时止,为戒严时间,在戒严时间内,没有特别通行证者不许通行。
十、我军政人员,均须严格遵守军管会及人民政府的法令,遵守我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及入城各项守则,并受本部所属警备部队之约束,违者以纪律制裁。
这些颇具震慑力的布告,既使匪特分子坐立不安,又受到广大市民的衷心拥护。
一些愿意悔过自新,与广州人民一起迈进新时代的反动党团、军警特人员主动到警备司令部和公安部门自新登记,场面十分踊跃。
对那些顽固不化,继续作恶的非法组织和匪特人员,担任广州警备任务的第一三二师官兵则按照上级指示,与公安、人民纠察队一起,坚决予以取缔、制裁。
叶剑英所领导的新的红色政权接管广州运作顺利,没有碰到棘手难题,可谓卓有成效。
但这座长期被烟雨笼罩的南方大都市,还不能说春光明媚,蓝天丽日,仍然处于隐隐不安的骚动之中……
4。 警备司令部“智取”非法组织
1949年10月中旬,在解放军警卫排的护送下,身材高大的朱光率领一队人马,从沙河进入广州。
沿路,他看见老百姓摆开了大碗凉茶,笑脸欢迎解放大军的到来;有的路段舞动醒狮,载歌载舞,场面十分热闹。
朱光,这位43岁的广西人,参加过1927年的广州暴动;后来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抗战期间,在国民政府第十八集团军总部任秘书长。除了从事革命活动之外,他最喜欢收藏古董字画。朱德对他的评价是:“博学善谋,正直勤奋。”
朱光接管大城市的经验来自1947年后,他先后担任过齐齐哈尔市委书记、东北局城市工作部秘书长和长春市市委书记,其红色履历令人侧目。
当他奉调广州之后,毛泽东曾亲笔为他题词:“到南方去,同原在南方工作的同志团结在一起,将南方的工作做好,这是我的希望。”
然而,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任务,千头万绪,包括建立政权、肃清敌特、维护治安、整顿金融、稳定物价、赈济失业等等,绝不比在长春来得轻松。
作为几十万人口的广州市副市长,朱光十分清楚广州市的敌情:国民党的散兵游勇、土匪流氓、间谍特务、“大天二”等在国民党军队撤走,解放军未到的“真空时间”里,变换新的花招,打起“广州人民解放军配合工作团”“中共华南分局广州市社团联系委员会”“中共广州人民服务大队部”“中共华南局特别巡护总队”“中共华南局广东航政工作委员会”,以及“广州外围人民武装指挥站直属爆炸第一中队”“中和党革进会人民讨蒋军粤西纵队”“民主联军广州总队”之类的旗号,招摇撞骗,制造事端,暗杀频仍。
朱光副市长和警备司令部首长反复研究了敌情,觉得这类打着各种旗号的社会组织大都来历不明,其中可能有进步人士,而不少人是搞政治投机,企图浑水摸鱼,盗窃国家资财,中饱私囊;更为危险的是特务分子潜入到这些组织中,把持操纵,进行破坏,损害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声誉。因此,需要及时对这些组织作出处理,以正视听。
2。叶剑英羊城护平安(7)
但这类组织数量大,人数多,如待一一甄别之后再来处理,必然费时过长,影响城市的安定。
经请示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叶剑英决定采取“先取缔,后甄别”的办法予以解决。在未查清其面目之前,先对各组织的主要头目进行软禁和拘留审查。为了不使这些社会组织觉察,尽量保持社会平稳,减轻惊动,达到出其不意、静中处理的效果,警备司令部制定了一个“智取”的方案。
详细步骤是,借警备司令部成立之机,以“警司”的名义向各组织发出请柬,邀请这些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到警备司令部聚谈。
警备司令部参谋长黄忠诚负责警备部队的布控和防止可能发生的反抗和骚乱。
10月21日晚,警备司令部门前灯火辉煌,一派喜庆的景象。
接到请柬的各社会组织头目,有的穿西装,有的穿唐装,有的戴鸭舌帽,有的戴毡帽,陆陆续续来到了警备司令部。然而他们一进会场,就立即觉得气氛不对,会场内布满配带短枪的解放军警卫,全是身材魁梧的北方大汉,虎视眈眈,监视着每个角落,胆子小的脊梁掠过一丝寒气。
会场外,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全副武装的士兵,把整个大饭堂严密包围起来,大榕树下还架起了轻机枪。这些平时呼三喝四,作威作福的头头脑脑们,一见这场面,就大惊失色,一个个低头不语,腰一下子弯了下去。
这时,警备司令部政委吴富善走到讲台中央,大声宣读警备司令部、政治部的布告,他以居高临下的威严神气说:
“广州已经解放,全市人民应该积极起来,协助军管会和人民解放军进行接管工作,维持治安。但一切工作均应经过军管会和警备司令部,绝对不 能自立名目,擅自主张,目无纪律。”
为了起到威慑作用,吴政委故意长时间不说话,目光紧盯着那些闷头闷脑的家伙。
那些人几乎完全蔫萎了,会场内鸦雀无声。
吴政委突然提高声音,大声宣布:“据查,到会的各类组织,均未向警备司令部登记,亦不合军管会原则,尤其有人假冒中共华南分局名义,更是破坏我党的政治影响。鉴于此,你们都是非法组织,现在,警备司令部命令你们,必须立即解散,停止一切活动,并将经手及接管的资财全部移交警备司令部。除少数特务匪徒,应予调查处理外,大部分被骗、盲从及投机分子,均宽大政策,不加深究,请勿惊疑。”
会场上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议论声,有人想转身离去。
四周的警卫战士立即把手按在枪柄上,目光如电,在人们的头顶扫过。
有的战士已经把枪拔出来了。
“砰”一声刺耳的枪响,不知谁的驳壳枪走火了。
会场外的战士一听枪响,以为是那些非法组织的头目故意捣乱,立即向会场内乱枪扫射。
榕树下的轻机枪也格格地叫了起来,子弹横飞,树叶纷纷落下。
会场内轰然大乱,鸡飞狗跳,有人满地乱爬,有人受伤倒地。
“别打啦!别打啦!”场内的警卫大声地向外面示意。
叫喊声、呻吟声,此起彼伏。
好一阵枪声才停止。场外的解放军冲了进来,会场上到处血迹斑斑。
吴政委指挥清理现场,伤者送去医院,没有受伤的人关进警卫营楼下,责令其缴交枪支、物资。
那些人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有半点违抗隐瞒?只恨不得把口袋里的东西,也一股脑儿掏出来上交。
接着,解放军在他们的引领下,到各个窝点进行搜查,收缴了600多支私藏的枪械,并将800多名人员集中起来,一一审查甄别。
普通人员教育后释放,首恶分子则受到制裁。
当晚,警备部队经突击行动,在市内收缴长短枪600余支,并带回非法组织成员800余人进行审查教育。
5。 叶剑英方显治乱韬略
阴霾密布的广州上空绽放出绚丽的阳光。
2。叶剑英羊城护平安(8)
为了欢庆这难忘的日子,在铿锵的锣鼓声中,各大中小学的学生们在校园里学扭起东北式的秧歌,彩带飞舞,欢声笑语。
广州市民从来没有见识过这种屁股扭得如此好看的舞蹈,好奇的家长们都纷纷拥到学校门口张望。校方为了使学生专心练习,索性关门谢客。但那些歌声和腰鼓声,却没有被关住,飞上校园的天空,久久回荡……
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军管会接收人员正带着封条,穿街走巷,查封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所属的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区行挂牌营业,银行系统按财经接管委员会的部署,原封不动、从上到下,整套接收,以便迅速复业,将关乎国计民生的金融市场导向正轨。
10月28日,中共广州市委成立,叶剑英任书记,朱光、钟明、廖似光、萧桂昌任副书记。
不久,叶剑英主要负责华南分局工作,朱光代理市委书记,组织部、宣传部、社会部迅速组建而成,开展党务工作。在市属28个区,逐步建立中共临时区委。
广州市政府也在同一天成立,叶剑英任市长,彻底废除了国民党的保甲制度,在市属各区建立138个街道办事处,1291个居民小组,成为共产党政权的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广州市总工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广州民主妇联等组织相继成立。
市政府确定工作的重点是:安定秩序,团结人民,恢复生产,把管理城市、保护市民利益一肩挑。
两个月内,军管会接管了中央银行及其海关收税处、中国银行广州分行、交通银行广州分行、农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央信托局广州分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广州分局、中央合作金库广东分库、广东省银行及其所属在广州的各办事处、广东省第一造币厂和各省银行在广州的通汇处。这期间接收了900多名旧职员,经过审查,有些留用,有些遣散。
警察局和法院的接收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对国民党警察系统留下来的警察、职员、职工近5000人,分别进行集训审查。法院方面,则把原地方法院人员集中起来,由军代表动员,组织学习,使他们消除恐惧心理,改变观望态度,积极配合移交。
到10月底,法院大楼、看守所、人员、财产、武器、档案和卷宗,已全部顺利接管。11月11日公布《广州市人民法院办理民刑案件暂行办法》,开始受理民事、刑事案件。
人们在茶楼、住宅打开收音机的广州话频道,听到的不是《情僧偷到潇湘馆》和《刁蛮公主戆驸马》的搅笑语调和悲怆之声,而是“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播音员的新闻报道。
年轻的扎着羊角小辫子的南下工作团女播音员,在长达13个小时的播音时间里,反复宣读《告广东人民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约法八章》和军管会各项法令政策。
有时没有广播内容,播音员就到大街上,把军管会、警司、政府贴在墙上的布告、命令、战报揭下来,拿回电台广播。激动的声音由于没有控制好分寸,往往有些声嘶力竭,但人们理解成这是革命的激情在喷发。
解放的兴奋和浓郁的政治气息刺激着每个广州人的耳鼓和神经……
10月23日,华南分局机关报纸《南方日报》创刊,饶彰风担任社长,于是一场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攻的战斗宣布开始了。叶剑英指示:“对售卖淫书的,可没收,禁绝。”11月、12月,全市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统一行动,打击淫书、淫画和黄色书刊。
工厂、商店、学校的接收工作,同样搞得如火如荼。接管小组纷纷进驻工厂,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和工人兄弟交朋友,发动群众,恢复生产,解散旧工会,建立新工会。
这一切做得有声有色,给久已厌乱思治的广州人民耳目一新的观感。
这时,由广东省政府秘书长云广英率领接管省政府的队伍,也挂起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牌子。
2。叶剑英羊城护平安(9)
工作人员忙着用旧报纸糊信封,各种公文从这里寄往四面八方,起到了政府的权威和导向作用。
大家不顾疲劳,日夜奋战,累了就在办公桌上一躺。即使那些被安排暂住在酒店的工作人员,也不肯睡在松软舒适的弹簧床上,宁愿打地铺,和大伙聊天,抒发一下解放的感受。
虽然他们每月只有微薄的津贴,但已经足够了,他们不是为钱而工作,好日子要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去打拼。
11月11日,星期五。
广州20万人民举行盛况空前的庆祝解放大游行。
叶剑英、方方、陈赓、邓华、赖传珠、李章达等党政领导,在市政府门前检阅了雄壮的人民解放军入城式。
当解放大军肩扛钢枪,排成一队队威武的方阵;当缴获的美国道奇汽车拉着沉甸甸的榴弹炮,从检阅台前隆隆驶过时……叶剑英眼前又浮现出广州暴动失败后,他们撤离广州的情景。那些脖子上系着红巾的工人兄弟,那些背着伤员向苍茫夜色行进的士兵,他们掩埋好同伴的尸首,拭干身上的血迹,穿过那些燃烧着的废墟和倒伏着的反动军队士兵的尸体,向着黑茫茫的旷野进发……
游行队伍,一队接一队,从四面八方拥来,势如百川归海,龙回深谷。
人如潮,花似海。
在惠爱路、汉民路、西濠口、上下九等地,汇聚成旗帜的海洋。
人们扛着列宁、斯大林、孙中山、毛泽东、朱德的巨幅画像,身着节日盛装,腰束红绸带,扭着秧歌,高呼口号,化装表演;舞狮舞龙工人队伍拿着剪刀、锤子、锄头、测量仪器走来了,他们以坚实的步伐表达了坚守生产岗位的决心;公共汽车工人队伍,分成摩托车、单车、宣传卡车,一路鸣着喇叭,汇成了游行队伍最强大的声波;
接着是学校师生的秧歌鼓乐队,城市手工业者挥舞着三角小彩旗,郊区农民举着闪亮的镰刀……
一路欢呼一路歌!
叶剑英心潮澎湃,他仿佛一会儿沉浸在群众的欢呼声、锣鼓声和秧歌声中,一会儿回到烽火连天的战场……他心里十分清楚,在未来的一年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中心任务是解放琼崖,解放全广东;中心工作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而开展工作的重点地区是珠江三角洲。
是啊,广东的百废待兴,一切就从现在开始了!
当天晚上,叶剑英以广州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名义,在市政府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慰劳参加广东战役的解放军军政干部。
在慰问会上,叶剑英盛赞解放军官兵在解放广东的战役中,“吃苦耐劳,英勇作战,不怕牺牲,为广东人民立了大功。”
他特别赞扬二野四兵团从江西赣州南下,日行百里,披坚执锐,勇克强敌,显示了人民军队的王者之师。更令人敬佩的是,这支精锐部队经过广州而不入,而是坚定不移地往南挺进,歼灭蒋军残余。叶剑英感慨地说:“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和政治觉悟,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叶剑英高擎起酒杯,真诚地说:“同志们,让我代表广州市委、市政府,代表广州市人民,向四兵团全体指战员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礼!”
此时,“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生动形象的写照。
在硝烟刚散的和平年代,叶剑英以统揽?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