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时有什么爱好?公司里业务很繁忙吧?”印不凡稳定下来后,自信开始恢复后就转守为攻了。
“也没什么爱好,和你一样,交往的圈子不大。我喜欢新奇一点的事。”薛美美道。
“那你们这里可有蹦极的?”印不凡道。
“那是玩命,不是新奇,你没弄明白我的意思。好了,下午公司里还有来调研的,欠你的情,我算是还上了。后会有期吧。”
薛美美看着差不多了,就突然站起身点了下头后离开了包厢,把印不凡一个人甩在那里。印不凡被晾在那窘了一会儿,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小蹄子放倒在床上去不可。出了这家宾馆,印不凡就决定在这个城市住上一段时间,来完成接近薛美美的计划。
梅逸之得到公司的点名指派,来潮涌集团对它的食品业务进行碉研。本来潮涌集团是家综合###企业,食品只是其的一部分产业,但最近潮涌集团有配股的意向,公司想拉住承销的机会,所以派了主管发行承销的副总和知名度如日中天的梅逸之一起来公关。
梅逸之觉得公司为了这点可怜的承销费来公关,有些不可思议。现在便宜的股票一大把,即便把自营盘全部打满了仓,输的也只是时间问题,何必来承销再融资把资金都耗在上面?潮涌集团这家公司,梅逸之也研究过,觉得它主营业务太过庞杂,虽然公司的规模不小,但没一样是能做到行业第一的。梅逸之觉得自己如果有钱,基本不会考虑投这样的公司。虽然它有很多商业地产的资产非常不错。
当梅逸之在潮涌集团的接待室第一眼看到薛美美时,突然就愣了一下,然后就对着薛美美点了下头道:“已经大学毕业了?时间过得可真快。”梅逸之话刚说完,坐在他旁边的女副总就道:“小梅,你们以前认识?她可是薛家大小姐啊。”梅逸之呆了呆,不过马上点了下头道:“一面之缘。”
“你是梅老师吧?在电视上经常看到你。你见过我吗?我没印象了啊。”薛美美坐下后,笑着对梅逸之道。梅逸之对她那摄人心魄的笑并没什么感觉,仍然用平淡的口气道;“不会记错啊,不好意思,可能是我认错人了。”华人书香吧 想看书来华人书香吧
第三十一章 绝代双娇(3)
接下来,梅逸之问了很多公司方面的事,薛美美同其他被梅逸之调研过的公司高管一样也招架不住了,只能叫来了公司负责生产经营方面的副总来回答梅逸之的问题。因为有很多同行想挖梅逸之过去,所以级别比梅逸之高几级的那名女副总也不好去干预梅逸之那么认真的咨询。
直到那主管生产经营的副总满头大汗之时,梅逸之才停了下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惭愧,我这人就这样,问起问题来就没完。大家不要见怪,见谅见谅。”薛美美一直盯着梅逸之在看,梅逸之进入工作状态就很忘我,也没觉察到。还是公司女副总打破了闷闷的气氛道:“晚上大家一起吃顿饭吧,薛董能赏光吗?”
“好啊,那我去联系地方吧。两位先坐会,我去去就来。”薛美美说完又看了眼梅逸之后才走了出去。梅逸之觉得很奇怪,这明明就是几年前自己下水救过的那女孩啊。自己的记###不至于那么差吧,梅逸之用心想了想,刚才那女孩无论是外貌还是举止,都和以前那叫“薛衣衣”的女孩一模一样啊,难道是她在和自己开玩笑?不过梅逸之随即就坦然了,自己救了人,怎么老是想让别人记住呢?
“小梅,你真认错人了。薛氏企业的掌上明珠,可是公认的大美女。”梅逸之的女领导大概认为梅逸之是在套交情。梅逸之心里有些生气,自己可不是个冒失的人。不过他涵养甚佳,点了点头随口说道:“大概是认错人了,年纪还没老,你看这记###就###。”
过了没多久,薛美美施施然走了进来,把拿着的无绳电话递给梅逸之微笑道:“你想见的人,在电话里呢。”梅逸之诧异的接过电话。“是哥哥吗?我是薛衣衣。你面前的那是我姐,我们是双胞生,难怪你会认错了,没见过我们姊妹的人,都会分不清楚的。”电话那头如黄莺娇啼般的女声道。
“哦,难怪难怪。”梅逸之答道。“哥哥那天走的时候也不和我打招呼,我隔天去找你时,服务员说你们已经退房了。人海茫茫,只知道你名字的发音,哪里去找你啊。现在好了,终于找到哥哥了,我在英国读学位,不能马上过去看你了。你让我老姐听电话好吗?”薛衣衣语速很快的说道。
梅逸之答应了声,就把电话交给了薛美美。薛美美一边听她妹妹说,一边不住看着梅逸之,还不断的点头。薛美美耐心听妹妹讲完后,说了声:“知道啦,你在那里是不是没人说话,每次打电话总这么话密。好了好了,我招呼客人了。回头再联系。”就笑眯眯的挂了电话。
“衣衣让我好好招呼你呢。大英雄,我们去吃饭吧。”说完也不等梅逸之反应过来,挽起梅逸之胳膊就往外走,走了几步,好象想什么,回头对梅逸之上司道:“李总,一起来吧,瞧我都把您给忘了。”好嘛,压根就没把梅逸之的上司当回事。
晚宴的时候,竟然连薛潮涌都来了。还没进包厢,他的声音已经传了进来:“让我看看,我家宝贝衣衣的救命恩人在哪呢?”随着中气十足的声音进来的是一个体格魁梧,脸色红润的中年人。薛美美坐在梅逸之旁边,见他父亲进来后,就指着梅逸之道:“就是他咯。”又对梅逸之介绍道:“这是我爸。”梅逸之马上礼貌的站起来微笑点头示意。
“坐坐,小梅是吧?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你的节目。不过我难得看,美美看得比较多些,她还兼管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那块,就见她还拿个小本本记啊记的。要是衣衣在国内的话,可能早就和你联络上了,你看这事办的,我们还没感谢过你呢。”
“您客气了。当时那种情况,换了其他人也会那么做的。”梅逸之有些不好意思道,都过去很多年了,现在又被人翻出来讲。
“不说了不说了。这次可要好好住上几天,让美美陪你四处逛逛。”薛潮涌一边说一边就不断给梅逸之夹菜。
华人书香吧 想看书来华人书香吧
第三十二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1)
宴席上,那负责承销业务的李总不失时机的提到了配股承销的事,这些人都是老江湖了,听清楚梅逸之和他们的关系后,立即打蛇随棍上。
薛潮涌哈哈一笑道:“本来这承销也不是好差事,我们也还是设想,既然李总开口了,那当然好商量了。明天请来公司详谈吧。”说完后,又对梅逸之道:“小梅啊,晚上别住宾馆了,家里客房多的是,坐我的车一起去家里玩玩吧。衣衣不在,我们可不能没了礼数,招待不周的话,衣衣回来可饶不了我。”说完又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
气氛融洽的晚宴结束后,梅逸之就推辞不肯去薛家住。薛美美拉着他就往薛潮涌的车上推。梅逸之不便和薛美美拉拉扯扯,只得坐上了车,跟着薛家父女来到了他们的毫宅。
薛潮涌的别墅是仿欧式的,进了大门后,首先是一座占地不小的大喷泉,喷泉中还有几尊雕刻精美的雕塑。梅逸之从大门进入后,就至少看到有三名以上身高马大的男子在巡逻。
薛潮涌请梅逸之在客厅中聊了会家常,又和梅逸之聊了些最近股市的情况后,就让一直在边上的薛美美带梅逸之去客房休息。薛美美看了他父亲一眼道:“衣衣关照过了,让他的梅大哥睡她的房间,我可不敢不听她的,等会回来后跟我闹,我可吃不消。”薛潮涌怔了怔后道:“那就按她的意思办,你带小梅去衣衣房间吧。”
梅逸之一听,连忙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道:“这怎么行。我就住客房。回来不和她说,她怎么会知道。客房怎么走?”薛美美听后,就笑着走在前面引路。
这个别墅之大超出梅逸之想象,光客房就有十多间,梅逸之心里就想,这么多房间,要多少人工去打扫,有那么多客人来住么?
“就这间吧。梅老师如果觉得不满意的话,要不用我的房间,我去衣衣房里睡。”薛美美似笑非笑的望着梅逸之道。梅逸之看都不敢去看她,脸马上红了起来。“跟你开玩笑的啦。小丫头的眼光一向毒,这点我确实不如她。梅老师是个老实人。好了,不打扰你了。有什么事就拨床头的内线电话。”薛美美恶做剧的开了个玩笑后,笑嘻嘻的就把客房门给掩上后走了。
梅逸之长嘘了口气,心想自己也只有被人嘲弄的份了。
次日;薛美美一早就带着梅逸之去旗下的各企业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然后又陪梅逸之到有限的几个风景点转了转。至始致终,梅逸之都看到有两个身高马大的保镖跟在他们后面,和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在薛潮涌的再三挽留下,梅逸之盛情难却,又住了一晚后才回公司。
印不凡的处境可没那么妙,这几天不断联系薛美美都碰了一鼻子灰。公司还有些实业需要打理,自从几个得力助手离开公司后,很多事都要他自己出马去解决了。印不凡怀着不服的心里,先回公司处理了一些业务,然后就思忖着如何接近薛美美,并最终把她骗上手。
梅逸之回公司后,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不息的日子。他发起投资的那只有色金属行业的上市公司法人股,已经分过两次红,资本公积金转增过一次股本,每10股送过5股,现在的持股成本不足每股元。而二级市场的价格还维持在3元多。分的现金红利,梅逸之已经按照个人的持股比例扣除了公司每月的运作成本后分派给个人。梅逸之光从这只法人股上获得的税后利息就有三十来万。阿四他们几个对梅逸之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还能无风险的收到这么高的分红,都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投点来增加持股数额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二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2)
另外那只酒类股就差得多,红利虽然也获得了两次,不过分红分得少,也没送转过股份,不过仍然要远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回报,在市场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资本仍然是在增值当中的。
阿四已经和小周结婚了,终于有了人管教。小周和沈靓都先后拿到了分析师的执业资格,不过沈靓比小周要先拿到,从这点上,梅逸之就觉得沈靓的理解能力要强于小周。
沈靓在一家咨询公司里任职后,梅逸之就很少见到她了。沈靓也很努力,这段时间梅逸之在纸媒上不断看到沈靓的文章,虽然笔头还不够老辣,但女###的细腻之处,使她的文章在被众多的男分析师占领的环境中,也显得颇有特色。
随着股市继续的下跌,市场的看空氛围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好股票开始接近其每股净资产。梅逸之觉得,是该出手的时候了。“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要贪婪”是他信奉的座右铭,无论是投资大众还是机构投资者,绝大多数都是随大流的,股市中的“羊群效应”从设立伊始就已经存在。这种“羊群效应”,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反而每一轮大牛市或大熊市,这种效应都会被不断自我强化。
这个时候,市场一些资深人士,开始建议政府采用平准基金入市干预的办法,来激活维持数年之久的低迷市况。梅逸之曾在一本书上看过,平准基金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其对证券市场的逆向操作,熨平非理###的市场波动,以达到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这种###质的资金还可称之为稳定基金或护盘基金。当年的“港股保卫战”,香港特区政府为了击败国际金融大鳄联手做空恒生期指的行为,就是在关键的时候,动用外汇基金入市干预的。
几年的大熊市,很多人几乎已经忘了股市的存在,但几年来知识不断更新,已经善于从市场嗅出机遇的梅逸之,觉得无论这种基金是否真会推出,市场确实已是“人心思涨”了,所以开始陆续联络起他的那些“粉丝”们,和他们说了自己准备出手的想法,几个早已摩拳擦掌准备让他管理资金的“粉丝”,马上赞同了他的观点,纷纷开始往帐户中打钱,然后把帐户交给梅逸之管理。
梅逸之定的管理费提取比例对自己很苛刻,盈利满10%以后,才从盈利部分中提取10%的管理费用;盈利满50%时,提取15%的费用;盈利满100%时,提取20%的费用。以一年为一个结算周期。
陆续有帐户资金到位后,梅逸之就开始逐步帮这些帐户进行金字塔型建仓,建仓都是在单位里完成。梅逸之已经准备辞职,不过因为不知道股市几时开始走出反转趋势,所以一时对辞职也举棋不定。好在单位里的交易环境很便利,办公室里其他的同事谁也不会来互相影响。
虽然自己日常接触得最多的还是食品行业,但梅逸之给这些管理的帐户建仓的却都是些防御###的股票,既有老牌绩优股,又有资源股,他自己买的那只金属股,由于已经破了三元的整数关,投资价值明显,所以他也帮各个管理的帐户都买了一定的比例配置。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梅逸之使用金字塔型建仓法,给总额为二千万左右的管理帐户分批建了50%的仓位,然后就停止了建仓,等待趋势的明朗化。
以前那位老股民,曾对梅逸之说过,历史的大底部通常都是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产生的,这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即便是超级主力资金,在真正的最低位置,也吃不到多少筹码,大量的建仓成本,都是分布在指数脱离底部以后才逐步获得的。底部是个区间,在市场刚喷发后买入的,都算底部筹码。
第三十二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3)
不过在他建了一半仓位以后,所配置的品种,大多数拒绝再创出新低,而是以极度缩量的横盘形式在走。这种横盘方式从理论上来说是很危险的,不是向上突破,就是向下突破,三角形整理终会有面临突破方向的选择。
给别人管理帐户,梅逸之以前只有邹慧那次尝试,不过那时的资金规模很小,现在管理着这么大的资金,心理压力明显提高。帮别人买股与自己买股毕竟不一样,以前没尝试过,就不知道这种压力,现在尝试了,才知道是什么滋味。在蔡雨涵投资公司那段时间,市场还没走熊,即便损失了,也不用自己担心,只不过是拿工资替人办事罢了。现在帮人管理帐户,则是以后想往这方面发展,第一炮是否能打响至关重要。
这几天心理压力不小的梅逸之,想用码字写文章的办法来平复紧张的心情,可是在以往很见效的这种方法,这些天却没有一点用处,而且也写不好,自己看着都觉得惨不###睹,怎么能去媒体上发表?
压抑感很强的梅逸之,终于打了个电话给沈靓,想和她在电话中聊聊排解一下。电话没人接,梅逸之也没再去打,就去了论坛看贴打发时间。股票论坛上的气氛都很悲观,看跌到八百点的观点甚嚣尘上,喜欢做短线的都互相提醒现在不能买,还要再看看。梅逸之看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就关了电脑,拿了本美国金融市场概述的书读了起来。
过了会,沈靓还了电话。“哈哈,梅老师大忙人,怎么想到我这个小字辈啦?在哪呢?我刚和人吃饭呢,手机放包里没听到。”沈靓还是一贯的乐天开朗的###格。
“在家呢。觉得有些闷,所以想找个人聊聊。”梅逸之道。“哦哟,第一个就想到我啦?不错不错,还有点良心,那我现在就去你那,等我啊。”沈靓说完也不等梅逸之表态,就把电话给挂了。
没多久,沈靓就风风火火的赶来了。梅逸之见她气喘吁吁的样子,不禁莞尔道:“总是这么急,又没什么事,定心点好。”“去,人家急着来见你,还说风凉话,坏死了。”沈靓说完,握着粉拳就打了梅逸之几下。
梅逸之去准备喝的东西时,沈靓跟着来到厨房后就道:“最近过得怎样?你心好狠哦,我不打你电话,你也###着不打电话是吧?哼,到最后,还是你输了。拿奖励来。”沈靓粉手对着梅逸之一摊后道。
“你不是还有男朋友吗?我们这种关系维持着也不算个事,对你不利的。”梅逸之苦笑了下道。“我那朋友有些时候没来往了。我们只是很一般的关系,不是你想的那样。”沈靓突然有些犹豫着道。
梅逸之见自己说错了话,马上赔礼道:“是我说错了,你别见怪。不说这个了,你的文章写得越来越好了,真是女才子一个。”“哟,先说道歉的话,然后再拍马屁。我们的梅老师,现在可是日进千里啊,刮目相看。”沈靓说完做了个夸张的赞扬动作后,又###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沈靓一来,房间里就充满了欢快的气氛。梅逸之把自己开始入市的消息告诉了沈靓,沈靓睁着那双大眼睛道:“梅老师你可真行,现在其他公司根本就揽不到资金管理,手上都是一笔糊涂帐,亏得连家都不认识了。不过,听他们说,指数还没见底,还会有最后一跌。你不再等等?”
“大家都认为要到某某点位,历史证明没有一个是正确的。市场不会按着绝大多数人的预期去走,我‘笨鸟先飞’,也没满仓,余下的资金,等趋势明朗后再进去,这样既有攻击又有防御。”梅逸之侃侃而论道。
“那你有什么股票可推荐给我母亲的?不许藏私啊。”沈靓道。“你现在做了分析师,再让你母亲买股票不合适吧?干脆就投基金了,那是政策允许的。”梅逸之道。沈靓听了无奈的点了点头道:“那现在就可以买点了吧?我对市场没信心,还想看看。”
“可以进去了,先投资一半的资金吧。亏了算我的。虽然在熊市中,技术指标能够超卖了再超卖,如同牛市中可以超买了再超买一样,但我觉得无论是估值还是从逆向思维出发,都是值得出手一试的时候了。”梅逸之很有信心的道。
“那好,我们拉钩。我的嫁妆钱不能亏的哦,不然以后没人娶了怎么办?”沈靓笑眯眯的伸出小指道。
“我最近考虑着准备辞职了。公司如果运作的成功,希望你也来我这边,我就不需要再去另外招募人才了。”梅逸之严肃的说道。“去就去呗,又一本正经的。就喜欢你这样子,不过我知道你不是装出来的。”沈靓仍然开着梅逸之玩笑道。
梅逸之和沈靓聊了很久,本来压抑的心情得到了很大的舒缓。他虽然自己心里也没把握,不过还是坚持认为目前的估值,已经完全可以大胆建仓了,只是由于管理的是别人的资金,所以才有些提心吊胆,如果是自己的资金,恐怕已经全部满仓后,不再去看指数的涨跌了。
华人书香吧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三章 待到多头亮剑时(1)
沈靓想留在梅逸之那里,不过在梅逸之坚持下,只得噘着个嘴在梅逸之的护送下回了自己的租住地。
梅逸之觉得自己一向无法了解女孩子的心思,他到现在为止,也不知道沈靓把他当作哪种朋友来看待。沈靓的异###朋友不少,###格比一般人活泼的多。梅逸之自从有了前车之鉴后,就觉得感情不能强求,况且以后沈靓可能还要和自己一起创业工作,再这样胡里胡涂下去,以后的关系更不好处理了。
股市又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小幅盘跌走势,但很多股票都拒绝再创出新低,尽管市场仍然看空者占据绝大多数,但嘴上唱空的多,付诸行动的却越来越少,很多深套的资金,早已采取了冬眠的办法来“眼不见为净”,股市的融资功能基本丧失,在一个融资功能始终强于投资功能定位的市场环境下,为了恢复市场的融资功能,长期的熊市肯定是不现实的。梅逸之已经强烈感觉到股市的趋势要扭转了。
陆陆续续的,梅逸之又把各仓位调高到70%左右,然后打电话回家,让父亲去开了个基金帐户,把家里不用的闲钱投了一点基金。
就当唱空舆论仍然一边倒时,股权分置改革的消息正式出台了,漫长的熊市,已经从千禧年开始,走了近五个年头。这个消息在出台之时,市场并没有把它当作利好来看待。因为解决了分置问题后,就意味着以前不能流通的占到市场三分之二左右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开始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虽然中间有个锁定期的缓冲阶段,但市场大扩容是肯定的。
这个消息,对所有的非流通股股东而言,是个特大的利好,不能流通的股份,开始进入流通程序,那就意味着资本可以流动起来,变活了。梅逸之投的法人股,也属于这部分非流通股,这对他而言,是个好消息。总算赌对了,这是梅逸之看到这则信息后的第一反应。
同时,梅逸之也强烈感觉到,股权分置问题困扰了市场多年,现在国家要解决这个问题了,一定不会再让市场这么继续熊下去,股市需要活跃起来,才能顺利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既然市场对股权分置带来的“一股独大”等问题深恶痛绝,那么改变这种状态就是一种进步,市场至少需要一个偏暖的环境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不过梅逸之一贯不认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就能改变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弊端。他始终觉得,即便全流通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仍然具备绝对的控股权,除了少数股本结构比较特殊分散的公司外,绝大多数公司的大股东,仍然是具备绝对话语权的。类似融资圈钱、制定惊人天价薪酬、公司管理混乱,董事会效率不高等“一股独大”所造成的内部人控制和寻租行为等种种弊端,并不会因为全流通了,就能予以通盘解决或者是自然消除。全流通环境下。内部人控制仍将维系下去。股市,永远只有利益,而没有绝对的公平博弈。他还为此专门写了一些文章,来对如何解决“一股独大”的弊端提了自己不少的设想。
这个时间段,谁也不知道股权分置能给股市带来这么大的牛市,基金管理者在这个时候也只不过是谨慎看好后市,盈利的目标定的都很低。认为能获得年度20%以上的收益,就会被人看作是“狂人”了。几年的大熊市,已经把所有参与者都培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惊弓之鸟”。
第三十三章 待到多头亮剑时(2)
但在这波惨烈熊市中未受到过重创的梅逸之,心态却比大多数人都好,当指数从底部脱离后,向上涨了10%左右后,别人都在减仓或观望时,他就把管理的帐户全部打满了仓。他认为这波反弹的压力位在千三左右,因为这一带盘整的时间最长,筹码堆积的较多,涨到这一带才可能遇上强劲的阻力。现在点位介入,还有利可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开始逐渐转暖起来,虽然市场参与者的熊市心态还未彻底改变,但恐慌气氛不再,只不过都还没能料到,未来的股市将出现令人大跌眼镜的持续“疯牛”行情。梅逸之也同样没能预料到,不过他是个做大趋势的人,只要市场的趋势仍然是向上的势头,就会一直待在市场里。
这些天,梅逸之正在四处找办公的地点,以前那地方只是过渡之用,现在既然准备辞职出来大干一场,环境稍微好一些、宽敞一些的办公地方是必须的。
阿四和大胖都被发动了起来四处去寻找合适的场地。阿四是当地人,地面上的事比梅逸之熟得多,从小学到大学的同学少说说也有百来个,没多久,就在一个位置还可以的地方,找到了半层楼面大的地方。这地方不算写字楼,以前是一家单位的办公楼,只有八层,不过房价比写字楼要便宜得多,每个楼面的房间都不大,但房间数量多,非常便于投资公司这样不需大统间办公的特征。
梅逸之先和那租赁方签了一年的合同,他认为这样的地方也只能过渡一段时期,以后公司上规模了,必须要找更气派些的地方,投资公司这种类型,门面装点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这地方不需要怎么去装饰了,木地板和粉刷得很洁白干净的墙面先凑合着用。就是要去置办一些办公家具和用品,这事阿四自告奋勇说自己的老婆很熟,梅逸之就请小周去联系解决。
这天,梅逸之正拉着沈靓四处去看电脑,准备进一批配置在每个办公室。这时手机响了。“梅大哥,我是杜宛儿,你还记得我吗?”梅逸之愣了下后道:“没忘没忘。有事吗?”
“我和小君,想请你来家玩。小君现在在乡下自己造了房子,刚弄好不久,我们就想请你来作客。不知道梅大哥肯不肯今天就过来。”杜宛儿在电话那头试探着问道。梅逸之知道,杜宛儿提到的小君,就是那画油画的,好象叫常梦君。梅逸之看了看时间,觉得稍微晚了些,就对杜宛儿道:“既然在乡下,那就周末再说吧。你把地址告诉我,我记一下。”
“我们那很难找的,也没车通。我们约好个时间,小君和我就去接你,你还住原来的地方吗?”杜宛儿道。梅逸之觉得有些羞愧,自己一点变化都没有,还住在老地方没挪窝。“就在我公司门口会合吧,早上九点。那到时再联络吧。”梅逸之又客气了几句结束了通话。
“是谁啊?今天才星期几啊?就这么早约了?”身边的沈靓笑嘻嘻道。
“就是你以前来见到过的那小女孩。现在和一个画家在一起呢,在乡下造了房子,让我去作客来着。”梅逸之道。
“哦。就是那把你扔下不管的小保姆啊。人家的命可好哦,找上了个大画家。人比人气死人哇。”沈靓若有所指道。梅逸之有些惭愧,只能故作不知,没去接沈靓的口。
周六的时候,准九点,那油画家和杜宛儿就开了辆吉普车等在了梅逸之约定的地方。梅逸之公车脱班,去得晚了些。见梅逸之走向车,杜宛儿和常梦君都下了车来迎他。杜宛儿高兴得跑上去拉住梅逸之就问长问短,搞得梅逸之很狼狈。
第三十三章 待到多头亮剑时(3)
“宛儿,上车吧,去了家再和梅哥聊吧。”常梦君说完,就开了车门请梅逸之上车。
常梦君的画室坐落在郊区的一片大竹林外,别墅的后面就是一大片茂林修竹。竹林的深处,是一座不高的山丘。到了那地方后,梅逸之就有点傻了,这别墅造得太漂亮了。别墅主要分前庭花园和建筑两部分。前庭花园并没有经过刻意的人工布置,主要是种植了大量的巴蕉和几株红枫和两株银杏树。梅逸之知道,种植巴蕉是为了享受一下雨打巴蕉那种古代文人墨客的惬意情怀,而红枫和银杏,在秋天时欣赏其霜红与明黄,那种色彩的对比,也会使整个园子平添很多诗意。
建筑部分外观很简单,就是一幢很普通的二层建筑。但是建筑的面积很大。常梦君一边带路,一边和梅逸之介绍道:“一楼用作画室,二楼则是起居室和书房。地下室的面积也很大,主要是用于堆放大量的杂物。”
进了屋后,梅逸之就看到顶天立地的大落地窗外的幽深竹林。常梦君又介绍说:“一楼的窗户都是采用的钢化玻璃,其强度足以抵御任何铁器的冲击。”梅逸之点点头道:“很气派,也很有诗意。不是画家,肯定设计不出这样的理念来。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心态自然能保持平和的状态。”
“快给梅哥倒些喝的啊?傻愣着干嘛啊?”常梦君看到杜宛儿一直跟在后面就道。
“急什么?你不能去倒啊,我来带梅哥四处去参观一下。”杜宛儿说完,就邀请梅逸之去看常梦君的画室。一楼的画室主要分为油画工作区和国画工作区两部分。油画都采用画架来作画,而国画则需要一张面积很大的画案来泼墨挥彩,所以两个画室是独立的。
两个画室的面积都很大,以至于厨房和餐厅的面积反而被大大挤压了。杜宛儿对梅逸之道:“这里连煤气管道还未通,只能让人每月一次的送煤气罐来解决做饭的问题。其他都不错,空气也好,就是日常购物什么的不方便。我又不会开车,每次都要小君开着车带我去城里买。”
梅逸之点了点头道:“什么事都有利有弊,这里的地价便宜,自己造房的代价也低很多。不过再怎么,这里的造价也低不了。你家小君可真有前途,几年时间就有如此大作为。”
梅逸之不得不佩服杜宛儿的眼光,同时心里也有种莫名的失落,自己什么时候也能过上这种世外桃园娇妻相伴的日子呢?
杜宛儿陪梅逸之四处参观后;就忙着去准备中饭了。常梦君泡了壶茶,就请梅逸之去二楼的书房品茗聊天。通过交谈,梅逸之才知道最近这段时间,常梦君的画被大资金相中了后在大肆炒作,梅逸之平时难得也看看这类书画拍卖的信息作为消遣,让他一直搞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藏市的炒家放弃了供应量永不会增加的古代书画,而去疯狂炒作现代画家的作品,梅逸之一直就觉得,现代书画家,特别是那些中青年书画家,作品能够无限制的制作出来,在股市中就是所谓的能无休止“扩容”。
疑问归疑问,这个领域不熟悉,就没发表意见的必要。不过常梦君也一直表示,自己从没想到今天这样的成绩,动辙百万的拍卖价格,常常让他犹如置身梦里一般。
中饭的时候,梅逸之无意中流露出了自己准备辞职替人管理运作资金的事,常梦君就道:“宛儿经常看你在电视上做分析,一看就是很久。现在的工作不是很好吗?辞职出来是不是风险太大了?”梅逸之知道隔行如隔山,所以也就说自己也是尝试一下,没和常梦君多解释什么。
“我对数字一向没什么概念,数学成绩也一直很差。我也准备长期投资些理财产品,或直接买些股票放着,可对股票知识一窍不通。梅哥你觉得如何投资才能获取稳定的收益,我也不指望能赚大钱,就比银行利息高些就很满足了。”常梦君问道。
“买股票也没有一种统一的经典模式可以照着去做,由于很多上市公司不注重回报股东,市场的稳健长期投资氛围始终无法形成,赚取股价之间波动的差价成为市场主要的盈利模式,但这种以博取价格差的行为,只是零和博弈而已,并不会产生真正的财富。以长一点的周期来看,能够持续高于银行利息的投资,那已是投资高手了,因为在熊市中,亏损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盈利的比例。你这问题太大了,一时半会也说不透。不过,熊市不持股,牛市积极进攻,那至少已经有了一半的赢面了,很多人亏就亏在牛市熊市都不停的忙活,这样牛市赚下的利润,在熊市中又被彻底清洗,这都是过于贪婪造成的,如果只是每次牛市参与一下,保持良好心态,那么百分之百会是赢家的。”梅逸之笑了笑回答道。
“小君,家里那么多闲钱放着,还不如让梅大哥来替我们炒吧。”杜宛儿道。
“哦,可以啊。把钱给梅哥管理,我也很放心啊。”常梦君忙点头道。梅逸之本不想做熟人的业务,不过杜宛儿非常认真的求了梅逸之几次,梅逸之才答应先尝试着运作一年。然后就把开户的知识用纸简单写了下来,让他们办好了股东帐户和资金帐户后,再和他联系。不过梅逸之也把自己的收费标准说了下,开着公司,每年的工资和房租等运营费用惊人,不论是谁,都不能免费操作。
“那是自然,开了公司大家都得吃饭。我现在还很感激梅哥那次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了我。”常梦君用动情的语调说道。
吃了饭后,梅逸之又和他们聊了会,就准备告辞了。杜宛儿还想让梅逸之留下来吃晚饭,梅逸之笑着道:“好久没吃你烧的菜了,刚吃了很多。以后时间长着呢,有空我再来吧。”“那好,梅哥不许骗我,以后一周至少来一次啊。”杜宛儿说道。梅逸之觉得杜宛儿不但成熟了许多,###格也开始开朗和任###起来,这大概都要归结于常梦君的功劳。
回去由于要走很多路才能坐上交通工具,常梦君又开着车把梅逸之送回了城。
华人书香吧 bsp;第三十四章 股改进行时(1)
过了几天;常梦君就把帐户代码和交易密码电话告诉了梅逸之。梅逸之问清了他开户的证券公司后,就在网上下载了交易软件,然后进入了常梦君的股票帐户。其他客户也都是采用这种办法来进行交易,不同的客户开在不同的证券公司,不可能去每个证券公司的营业部替他们买卖。
梅逸之因为不想做短线,看中的是长期收益后的利润提取,所以没有让这些被管理帐户的客户去集中开设在一家证券公司。有些资金管理者,往往除了提取年度管理费用,还频繁的对客户的帐户进行买卖,从而收取券商的返佣,两面收钱。这种办法有些竭泽而渔,首先在大熊市中,交易越频繁,亏损就越厉害,到年底一盘帐,大亏!如何收取管理费?本来就说明盈利多少才提取管理费用的,这样做是因小失大。其次,在大牛市中,持股的周期要长,频繁交易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频繁的交易,反而欲速则不达,收益最差。
所以梅逸之对管理资金的帐户开在哪并无要求,他也没准备和人签书面协议,只是以口头协议来完成。由于相关法律不允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从业人员代理委托人从事证券投资,虽然梅逸之不准备把公司办成证券咨询机构,但即便签定了书面协议,也未必受法律保护。代客理财,一直是行业内的灰色地带,也没有法律法规禁止,都是与客户私下约定,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当然这种风险只是投资风险,由于客户的资金不用交给管理者,都是自己的帐户,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出现携款人间蒸发的事。
不过类似到结算时,客户不愿支付管理费用的事也时常发生。上波牛市,蔡雨涵的公司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所以后来蔡雨涵索###制定了盈利过10%就马上提取管理费的办法来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梅逸之觉得这种办法也不错,觉得日后也效仿这种模式,过了10%先提取一次,然后再是满50%再提取一次。不过这要等到盈利达到后再去和客户谈。
公司经过半个多月左右的筹备,算是正式开张了。阿四和大胖在其他地方也是瞎混,所以都到公司来当正式的操盘手了。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来的时候,梅逸之就和他们先说好了,股票的选择,都由他来定,短线基本不做考虑。阿四和大胖本来就佩服梅逸之的选股水平,自己不动脑筋都由梅逸之来操心,反而更舒服,所以都举双手赞成。
沈靓和小周都想辞了职一起来干,但被梅逸之拦住了。梅逸之主要考虑无法提前获知这波行情的持久###,如果是时间只有几月的中级反弹,那么她们两个根本没必要来帮忙,现在的饭碗都不错,虽然辞了职以后凭着那张证也能重新再找,但毕竟很麻烦。为此,小周倒没意见,夫妻两个在这么小的办公地方混在一起,厌都厌死了,白天到黑夜都见着面,烦!阿四也不赞成让小周来,觉得拘束。可沈靓就没这么好应付,还对梅逸之发了脾气,梅逸之知道她想和自己一起工作,不过他是个骂不还口的人,沈靓发了一通脾气后,见梅逸之一点反应也没有,就没辙了。
梅逸之的辞职,让研发部的头头很惊讶,当梅逸之递上辞呈时,头头?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