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当下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传统为基础,又融入现代的元素,时尚、新颖不乏其中,这样的美才是符合时代的美。如果一成不变完全传统的东西肯定不会是美的,人的审美是会疲劳的,只有新鲜感才能刺激人,让人感觉到美。如果每天都让你吃红烧肉,你肯定不会觉得红烧肉好吃。
但同时,这种新鲜感又必须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我常常说,一个事物想对人有吸引力,既要有人们感到新鲜的、未知的部分,也要有人们熟悉的、已知的部分。如果没有已知的部分,就很难和人们过去的审美沟通,很难被认同。超级女声李宇春的走红就是因为她中性化的气质让人们感觉到新鲜,同时她的自然、落落大方又是符合传统审美标准的。
美又是多层面的,一个女人一定有某些部分是漂亮的,也一定会有一部分有缺点。例如,这个女孩皮肤很好,但她有点胖。反之如果她身材很好,但皮肤不好。我们都不能简单的用一个“美”和“不美”来概括,要看从哪个角度讲。另外,“美”和“不美”还要看场合,看环境,比如,新娘的装扮在婚礼上显得很漂亮。但如果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肯定会感觉一点不美。
年轻的男性更看中女人的容貌是不是美丽,而成熟的男性更看中女人的体形是不是完美。我给自己的戏选女演员非常看中她的形体,我选的演员有模特、舞蹈演员、体操运动员,做这种职业的女性她们的体形都比较完美。
余华:含蓄温婉的女人最美丽
作家。中国当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篇小说集《现实一种》、《鲜血梅花》,随笔集《灵魂饭》等多部。
长久以来,中国对女性美的衡量标准,是以男人的审美眼光作为标准的。因为封建主义文化是以男人为核心的,男人认为美的就是女人也认为美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女性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女性开始建立她们的审美观,不再顺应男人的审美眼光。《超级女声》的冠军中性化气质的李宇春的追捧者大多是女性,这其实体现的是女人的审美眼光。
李宇春的走红并不代表中国传统对女性美的标准不存在了,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男人,一定会固守自己的审美眼光。受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男人的审美眼光其实不大容易变化,男人喜欢李宇春的好像不多。我自己也并不喜欢,我还是觉得中国传统认为的女性特征鲜明,性格含蓄、温婉的女人是美的。
另外,以什么为美跟什么比较新鲜有关,比如,唐代以胖为美,我猜测是因为骨瘦如柴的女人比较多。尽管我们一直说是盛世唐朝,但生产力发展水平可能也导致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不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没有出生,粮食的亩产不高,粮食不多人想胖起来恐怕比较难(笑)。这样杨玉环那样的胖女人就比较稀缺,什么东西少,什么就是美的。现在的人比较容易胖,瘦就变得美了。
社会环境也会影响人们对美的评判标准,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女性的审美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放的社会环境,造成了现在强势的女人很多,不但受到了社会的推崇,还赢得了男性的尊重。如果倒退20年,我想恐怕不是这个情况。中国的变化太快,两年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谁也无法预测以后会变成什么样,也就是无法预测我们以后会认为什么是美的。
另外,世界潮流也会对我们的审美产生影响,如果全世界的时装发布会都是胖模特,我想中国女性也不会这么希望变瘦。可惜现在全世界的模特都是能看到锁骨的瘦,这影响得所有的女人都追求以瘦为美。我自己不觉得这么瘦就多么美,而且,我总担心女人终于减肥成功,又变成以胖为美了。
苏童:内在的东西无法复制
作家。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妻妾成群》、《妇女乐园》等,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城北地带》等。
《超级女声》的冠军李宇春是一个气质比较中性化的女孩,她受到热烈的追捧,体现出的的确是大众审美观的变化。但人们认为什么是美的,跟当下的时尚有关。认为这是女性意识的觉醒,是知识分子和媒体利用话语权强行进行的文化分析。我认为时尚是没有什么道理的,也没有任何规律,完全是种种意外造成的。只要是没有出现过的,带给人新鲜感的都可能成为时尚。
喜欢李宇春的主要是一些年轻人,反映出的是年轻人现在的审美潮流。年轻人认为她比较中性化的气质很美,而我就更喜欢第三名张靓颖。但是我这样的中年男人不会去投票,年轻人就会给自己喜欢的选手投票,就显得李宇春最受欢迎。不能要求我喜欢什么,女儿也必须像我一样喜欢什么,但也不能女儿喜欢什么,我就必须喜欢什么吧,我们大概只能各持己见(笑)。
女人的美永远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有一种女人被叫做“白痴美人”,就是说那种硬件长得都不错,但神态不美,看来比较呆的女人,这种女人没有人认为她是美的。因此,我也反对女人去整容,变成标准美女,或者变成别人的样子,完全没有必要,内在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复制的,美也就无法复制。
张抗抗:完美就是最大的不完美
作家。1972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分界线》,反映黑龙江农场知识青年的生活。以后又相继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北极光》等。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等。
2002年,我写的长篇小说《作女》的女主人公卓尔出场,t恤短裤乱发,“眼睛小了点,眉毛淡了点,鼻子塌了点,嘴巴扁了点,那五官拆开来看,哪个局部都有极大缺陷……”卓尔的女友陶桃“始终不太理解,这么多年,她怎么也看不出作为女人的卓尔,魅力究竟在哪里。”我从一开始就没把卓尔塑造成一个“美丽可爱”的形象,因为“作女”有时候就是有点让人讨厌的,恰恰因“讨厌”才引起我的思考和重视。
中国女性的含蓄之美、温婉之美、传统之美学态度现在是否已经被扬弃?被谁扬弃?被男人还是女人?我怎么可能预测范围如此宽泛而“重大”的美学方向?在我看来,如果世界上剩下最后一个男人,在家里,还是会喜欢温婉含蓄的妻子。在外面则可能相反。而现代女人的自我审美认同,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多元的倾向。
我早已“扬弃”了所谓“完美女性“的理想。完美就是最大的不完美。事实上,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完美的女性。我的《情爱画廊》中的水虹,是个美丽聪慧的女人,但她“背叛”了丈夫,用传统的道德标准衡量,恐怕是最大的不完美。
我也喜欢《超级女声》里的李宇春唱歌时表现出来那种自信、从容、大气的内在气质。我至今没有想过李宇春究竟美不美,这不那么重要;尤其是我认为她美还是不美,对于大众更是无关紧要。现代审美标准正在发生变化,在我看来,变化着是美的。
个性比美貌更吸引人,说明年轻人的偶像不是盲目产生的,必然有其选择的必然性在内。这点很让我欣慰。青春是一个叛逆的年龄,青春拒绝“复制”。青春不“颠覆”传统,更待何时?当然,有时候表现为“修订”,有时候“剪切”,有时候“清除”,有时候则是“替代”了。审美标准的变化,犹如北方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相遇,必然电闪雷鸣甚至下冰雹。
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审美趋势表现为张扬、外露、蓬勃、独立;况且,人的本性喜新厌旧,都希望表现出“新异”来吸引公众的关注;再则,市场经济和商业时代,更需要不断制造新的热点。最重要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女性获得了较大的活动空间,有了审美选择的自由,女性首先要“扬弃”的就是以前的社会审美规范强加于女性的标准。而希望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周边环境,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多的自由。
为什么要把“中国美”固定下来呢?旗袍源自满族服装,后来不断加工改造,如今成为“中国美”的女装经典。中国美是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一旦被“固化”也就失去了活力,只能成为博物馆的馆藏品了。我更看重“中国美”那种无形无状的神蕴,无法言传。
程乃珊:中性美是纯粹女性心理的审美
作家。1979年开始在《上海文学》发表短篇小说《妈妈教唱的歌》。《蓝屋》、《穷街》、《女儿经》、《丁香别墅》、《黄丝带》等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我所欣赏的女性美,尽管外表可以很帅气,但性格上仍应比较温婉、自然,不能过于粗放。美是一种整体,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五官都既不美又不丑,性格气质才是真正的魅力所在。对于很多五官漂亮的女性来说,普遍存在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即认为美女一定要索取得更多,这正是“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原因。心态不平和、对社会要求过多往往会形成心理障碍,最终导致人生的不幸。
现代女性对中性美的青睐并不足为奇,这符合进入21世纪后整个全球性的审美趋向。21世纪以简约为美,这种趋向渗透在建筑、美术等各个方面,体现在女性美上,即为中性美。传统淑女的头发一定是长的,服饰精致、全身用很多配饰去装点,显得很繁复。而像《超级女声》中大受欢迎的李宇春的中性美——直短发、简洁的衬衫、长裤、平底鞋,清爽、干练,正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需求。
中国女性对中性装扮的欣赏,也并非起始于今日。京剧、越剧、粤剧中的小生,往往由女性扮演,成功者可令千万女性为其痴狂,如以扮演贾宝玉著称的越剧女小生徐玉兰。女性尤其是少女对男性有一种抗拒心理,当女性反串男性时,可以依照女性心理去掉男性共有的一些缺点,如庸俗气等等,凸显男性的帅气、洒脱等优点。两性心理差异也是导致女性青睐中性美的原因之一。
这种审美倾向被称为“女权主义审美”有一定道理,中性美一定程度上是纯粹女性心理审美的体现。但是这种审美倾向一般集中在青少年时期,人到中年后,传统的审美观又会重占主导地位,因为女性毕竟是女性,过了心理反抗期后,一切又会重归传统。
王海鸰:喜欢嘴巴漂亮的人
作家。1980年发表小说处女作《爸爸的工作问题》,1983年调入总政话剧团。1992年与王朔合作,创作了电视剧《爱你没商量》剧本,自此开始编剧事业。
一谈到中国美,我们只能想到就是变化。因为古今中外对于美的看法是绝对不同的,尤其是关于美女的外形,其看法有时间和空间的区别,甚至种族之间也是不一样的,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美女有很多种,我们不可以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当然基本上还是应该符合五官端正,否则就太牵强了。至于现在很多的人追求高和瘦,就没有必要太过了,健康还是很重要的。
现在很多的女孩很喜欢李宇春,其实她可以被看作一个文化的发展代表。因为从古至今,女性通常作为世界的点缀而存在,曾经承担美化世界的重任,为了男性的欣赏而不断地摧残自己的身体,中国的裹小脚,外国的束胸,都是一种不自由。而现代社会给了我们女性选择的权利,于是大家都在选择自己的美,尤其是表达的自由,展示的自由。
看到那样的女孩自信地站在舞台上就让人看到一种美丽,不谈代表中性美,是一种自由美。而且李宇春的个性十分鲜明,而且自信,不去讨好,不去敷衍,十分认真而真实的对待一切。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性格,达到了自己内在、外在的高度统一,是一种很贴切的状态。
我认为一个人必须有内在的东西,有知识,这样才能支持一个人的外在美。外在的视觉冲突是短暂的,内在心灵的冲击才是美的、长久的。就像一个女性嫁得好,也依靠内在的,外在的无法长久维持婚姻,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至于说到中国美,我们应该看到时空的决定作用,就像吕燕就是一个代表,很有东方人种的特点,所以得到西方的喜爱,可是很多的中国人并不很欣赏这样的长相。这就是一种审美的冲突,古代和现代的审美标准也是一样在变化。
而因为文化的发展,我们也发现世界的和中国的存在接轨,个性、自由已经成为世界审美的通用语。
而芙蓉姐姐并不是什么特别的,这种现象是一种心理的问题,而这样的人,坚决自恋,执迷不悟的人很多,只是这个时代给了芙蓉姐姐一个展示平台,所以就成为一种现象,而她也出了名。当然芙蓉姐姐本身是一种很真实的状态,因为她就是这样想的,没有作假,但对于我们她还是夸张了。
说到美女,我和别人不太一样,我喜欢嘴巴漂亮的人,就像合作最多的女演员蒋雯丽,她的嘴巴就很漂亮。
美女标准在不断变化,每一个美女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张扬和个性就是我们时代给女性的美的平台。
唐师曾:精致的面孔+传统善良的心
作家。汤姆森国际新闻培训中心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新华社主任记者,装甲兵学院研究员,荣誉陆军上校,美国柯达联网职业摄影师。
我感觉,我最欣赏的女性是自然清新的。我不喜欢一个女人过分的去修饰自己。这样给人感觉会很做作。能够代表中国美的女性一定是这样的,简单、朴素。所以对于整容的女性我更接受不了,这样的女性要承受身心双重的折磨才可以达到完美,这付出的太多了。
我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居住过,也见过很多美女,我还是认为中国传统的女性最漂亮,也最有女人味道。但外国的女性也有其特点,性感、张扬。这是国内女性身上少有的。我喜欢那种女人味道比较重的女性,只有这样的女性才可以吸引我。所以我不看好超级女声中的李宇春跟周笔畅,她们身上多多少少都缺少女孩子应该有的一种味道。
说到现在女孩子都比较崇尚的哈日跟哈韩。我感觉如果真的要学,也要学人家民族博大精深的一部分。我朋友的妻子是日本人,她很贤惠,很善解人意。我每次去他们家,都有一种步入世外桃园的感觉,他们的家永远那么温馨与宁静。这是跟这位女主人分不开的。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我感觉,我们的女孩子就要学习人家的这些优点。所以我说,我喜欢比较传统的女性,含蓄、温婉、善良这些优点都应该在她身上更好的体现。
我认为,美是应该建立在自然基础之上的。如果过分的去修饰自己,那一定是物极必反。我所欣赏的女性,她应该有一张精致的面孔,跟一颗传统善良的心。如果外在的美丽拥有了,内在的美丽就显得尤其重要。我最看好的女性,心胸一定要开阔,或者说要拥有男人一样博大的胸襟。她会用她的这颗心包容一切。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她的这种爱。这样的女性才最让人敬佩。
郑渊洁:山口百惠是最nb的女子
作家,1985年创刊至今的《童话大王》月刊是专门刊登他作品的杂志。这种由一人作品支撑长达20年的纯文学大发行量月刊在文学和出版史上不常见。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是他笔下的人物。
山口百惠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旦为人妻,立刻偃旗息鼓,在家相夫教子,很nb。但现实生活中毕竟只有一个山口百惠。我觉得世界上可塑性最强的物种就是人类中的女性。男人应该有能力依照自己的标准重塑身边的女性,这样比较省事,如果拿着标准满世界找,像寻找网上通缉逃犯那样,事倍功半。至于外形也是这样,按照你的标准动美容手术就行了。
现在很多人对那些动手术美容的人有非议,说人家是“人造美女”。哪个美女不是人造美女?哪个美女不是她爸爸妈妈造出来的?这个名词本身就是病句,该动手术矫正。我认为通过手术使自己变得好看,无可非议;还能扩大内需,创造就业机会。而且严格说,化妆也属于“人造美女”范畴,只不过是临时性的,不像动手术一劳永逸。但我曾经遐想自己和人造美女相处的情景,结果令人不满意。有领版税时拿到假钞的感觉。
而且现在铺天盖地的减肥广告号召大家减肥变得更苗条,我觉得大家对苗条有曲解,其实苗条和丰满是一致的,只有丰满又有曲线的人才是正宗的苗条。现在通常所说的苗条是骷髅美。作为物种的进化,从唐朝到现在,女性有向男性进化的明显趋势,同样,为了延续人类,男性开始向女性进化,叫异化更贴切。我觉得,生命的性别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千年一轮回,男女互换。现在正好到了双方最接近的时期,女性最像男性,男性也最像女性。再过几百年,就有差距了,女性变成男性,男性变成女性。我估计,500年以后,卫生巾就是男士专用品了,也该让他们倒霉倒霉了。
高希希:为大众所接受的就是美
导演。他拍摄的作品囊括了包括电视剧 “飞天奖”、“金鹰奖”、电视电影“百合奖”、电影“华表奖”几乎所有重要奖项。近几年,他导演的《花非花》、《结婚十年》、《历史的天空》、《与爱同生》、《搭错车》全部成为收视热点。
我想对于美的理解不应该只是单一化的标准,不是说你认为中性的前卫就是美,传统的温柔典雅就是过时的。我觉得在中国,美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是个混合体的概念。传统的美有它古典、文雅的内容,现代的美有它张扬、个性化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会越来越多的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现在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中有很多现代的气息,对传统是一个挑战,年轻人以个性为美,这是符合他们心理特征的表现,他们喜欢新鲜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其实美在每个人心中是不同的,这很正常,因为时代在变,应该要有多元化对美的理解。
其实,每个人的审美会因为经历、教育、生活背景不同而有各自的理解,但是我认为传统的审美标准不会因此被遗忘。目前应该是传统与现代的美并存,而且相互结合的状态。我个人对于两种美都不排斥,但是可能由于年龄、经历的问题,我的审美观点相对更偏传统一点。我对中国传统意义上含蓄、自然、古典的关于美的定义更加认可。
现在由于出现了对于美的多种理解,有的人会说出现了所谓的“审美危机 ”,我觉得不应该片面理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只要是健康的,为大众所接受的,就是美。但是,我觉得美应该还是自然的,像人造美女就是经过雕琢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是把美标准化,模式化了,它不是自然意义上的美。
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叶大鹰:你美你的,她美她的
导演。198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8年起,与王朔一起创作剧本《顽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和《永失我爱》等。
谈到美女,没什么可以说的,因为美女很多啊,而且各有特点,而且每一个人又都有自己的看法,没什么可以讲的。要是非要说个标准,那就和谐吧。一切都自然地、搭配合适,形成整个女人的和谐气质,就很美了。
每个人心里面的美女就大不相同,而且女性本来就很多形态,各有各的魅力,不可以一概而论,要针对具体的人。好的女人就像音乐一样,可以容纳你,包容你,深入你的内心,当然是好的音乐才可以。
讲到自己的职业中接触的美女,实在是更不好说了,因为我是把她们当作演员来看的。这就复杂了,因为角色和演员是无法分开的,两者一相互影响就影响了性格和外貌的判断,当不了真的。说道硬性的标准,我就想到了一个——黄金比例,听说这个大家一看就比较舒服,全世界的标准,但是具体到人又要具体看了,有的人就是好看,不合标准的也有。
我自己对于现在流行的李宇春和芙蓉姐姐没有什么想法,感觉其中媒体的作用太大了,就失去了判断,不好讲,因为根本不了解,没看过。
自己的心里就没有完美的女性,因为从理论上讲就是没有可能,再美的人多少都有不足。至于“情人眼里出西施”,倒是可能有完美的感觉,只是这种情况之下的判断就失去了理性,多是情感的支持了,所以算不得数。
人欣赏不同的美女,她们各有特点,这里还有时代和民族等的影响在里面,所以很难给出标准,本身这样的提问就是有逻辑问题。自己的个人观点因为是隐私,所以不打算说,所以自己心里的美女就是秘密了。
说到性格,我倒可以说是喜欢傻丫头,就是单纯的姑娘。因为现在的小姑娘也太夸张了,就认钱,心眼里没有别的,所以不喜欢。但是单纯过头了也不好,精明过头也讨厌,不好说,这里还有一个度的问题,因为真的傻也让人烦,可又见不得太聪明的,复杂。
所以美女问题很复杂,不要简单来说,需要理论研究的。
手机小说阅读 m.hrsxb 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杨亚洲:生动的就是美的
导演。曾指导拍摄《空镜子》、《浪漫的事》、《家有九凤》等多部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其导演风格一直遵循平民路线。《浪漫的事》横扫国内几大电视节并荣获第24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导演奖。
很多演艺圈里的熟人都问过我选女演员的标准,我回答的只有两个字——生动。我觉得美和漂亮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美是很综合的东西,它要包含很多真实鲜活的因素。比如,一个人是不是说人话、做人事,是不是对生活抱积极、乐观的态度,都影响到你能否感觉到她很美。另外,美和环境、职务也能相关,女舞蹈演员在生活中的八字脚并不让你觉得美,但在舞台上她就是美的。一个女护士,只有她穿上白衣的时候才能让人感觉到天使一样的美。
一个长得不算漂亮的女演员能不能让观众通过屏幕感觉到她的美,跟她自身的潜质有很大关系,她本身够不够生动,她的悟性如何,对角色的挖掘够不够深入。当然,作为导演,通过剧作的帮助,通过你的努力能够让观众感觉到她的美,这也是我们的专业追求。我常常说导演应该是一面镜子,能映照出演员最善良、生动、鲜活的一面。
不同的人坚持的外在美的标准可能完全不同,这刚好体现了这个时代多元化的特点。我个人当然觉得长得漂亮很重要,但女人的善良宽容更重要。对外表的审美标准是随着时代发生变化的,但人们对女性内在的美的要求是不会改变的。中国传统女性的善良、温柔、吃苦耐劳是永远会被大家喜爱的。
中性化审美的出现跟时代的变化有关,但原因太复杂,可能是人们看传统的看烦了需要看更新鲜的东西。我认为中性化是模糊的不具象的,这种女性集中了男性和女性的优点,既有男人的潇洒气质,又不失女人的温柔,她被喜欢和欣赏是理所应当的。
最近有人跟我开玩笑说“前段时间我们谈超女,最近我们谈九凤”,我想说的是时代变化迅速,人们对女性的审美观念变化也很快,人们会不断的喜欢更新鲜的东西。所有看似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仅仅是一种审美现象而已。
txt小说上传分享
范冰冰:中国大众认可的美都代表中国美
555演员。16岁出道,曾主演《萍踪侠影》、《河东狮吼》、《少年包青天2》等影视作品,因主演冯小刚电影《手机》成功跻身内地一线女星的行列。
我认为能代表中国美的女性,首先应该具有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温婉、娴淑。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她们的眼睛里能看到坚毅的光芒。这是中国女性美的根基,无论外在美审美取向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内在品质都是中国女性美必须具备的一部分。
中国女性美在大众心中有一个标准的认识,人们普遍还是认为从外貌到性格具有传统特色的女性是美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像演员中的新生代刘亦菲这批人,她们首先是传统的中国美女,同时她们也是有自己特色的美女,因此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而超级女声李宇春这样的女孩,我觉得她是因为个性魅力而被大家认可的女孩,我也很喜欢她。我觉得有一批这样的女孩,她们肯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但她们靠自己活泼开朗的个性,以及人格的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喜欢。凡是中国大众认可的美都应该代表中国美,总不能说李宇春代表“外国美”吧。(笑)
我走在街上,能够吸引我目光的女性都是因为她独特的气质,我经常感觉到自己被一个有魅力的女人的气场吸引。气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相貌,如果她的气质好,即使外表很一般也能散发出魅力。
我觉得美不仅仅靠天赋,还要靠修炼,修炼内在美的同时,女人也应该注重保持自己的外在美。多年来我认为最美的女人就是我妈妈,我从小就觉得妈妈很美。妈妈现在年龄虽然不小了,但一直保持得很好,依然非常美,很有女性的魅力。
周迅:自由表达自己的女人是美的
演员。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毕业。影视作品有:《红处方》、《太平天国》、《大明宫祠》、《人间四月天》、《缘来一家人》、《绿衣红娘》、《幸福》、《像雾像雨又像风》、《橘子红了》、《古墓荒斋》、《风月》、《女儿红》、《荆坷刺秦王》、《自行车》、《苏州河》等。
整个社会在变化吧,大家的审美趣味也在发生变化。很难说具体是什么原因,但越来越多元化的文化环境,肯定会导致大众的审美观点有更大的变化。虽然整个文化在多元化,但中国的传统审美还远远没有到被扬弃的地步。很多艺术家正在重新回到其中寻找灵感,它还是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的。
在多元化的社会里面,个性是稀缺的,所以大家才会更加喜欢个性的艺人,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是这样。所以,实际上是很久以来人们看中个性,超过看中所谓的美貌,这种变化不是最近才有的。当年崔健和一些摇滚乐队风靡一时,他们也并不是形象都好。
我觉得超级女声李宇春的形象还好,她给人的感觉比较自然,没有雕饰,我想这是很多人喜欢她的原因。我觉得大部分女观众喜欢她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且她在舞台上确实很潇洒,很有台风。社会文化背景我觉得,可能还是现在整个社会越来越多元了吧,审美上也是一样。
让大家的审美标准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我觉得这种事情不太可能。很多变化都是潜移默化的,只是我们发现的时候太晚了。我个人来说比较喜欢自然的状态,我觉得能自由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女人都是美的。而像芙蓉姐姐她们只是一个娱乐吧,谈不上什么美。受到追捧是因为她做出了一些比较异于常人的举动。
梅婷:富有挑战精神的女性是美的
演员。1988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前线歌舞团舞蹈班,1996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获第22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北京市电视艺术春燕奖第6届“最佳女主角奖”等 。
我喜欢的女性一方面有东方女性含蓄、内敛的性格,但同时她的性格中也有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听起来这两种东西是矛盾的,我觉得其实是可以统一的。比如,我一直非常喜欢安妮宝贝的小说,她写的女孩的性格都是那种看似温和,实际上隐藏着很强大力量的那种。她们看起来很自由不羁,但要一个人忍受孤独,为了自由坚持的非常辛苦。我经常能感觉到那种内心的力量甚至伤害了她们自己。作为女性我都经常感觉自己很想关心和爱护她们。
我也喜欢安妮笔下那些女孩身上的灵慧,一个女孩让人感觉到可爱和美丽,必须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有能够和女孩的精神真正沟通才能感觉到她的美。从外表上来说,我比较喜欢那种看起来清纯、柔美的女孩。但现在的审美没有统一的标准,更看中个性,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人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喜爱。
像模特吕燕那种长相我不觉得她美,但我觉得她很可爱,像一个丑娃娃。她能成为名模更多的原因是符合了西方人对东方人相貌的想像——小眼睛、扁平的面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的身材很好,否则西方人也不会觉得她漂亮。
我最尊敬的一位女性是舞蹈家邓肯,她最早给传统舞蹈加入了新的元素,是现代舞的创始者。我喜欢女性敢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有一点冒险精神和挑战精神。另外,女人不仅仅是靠外表美,如果打交道后发现她身上的人格魅力,会觉得她更可爱。像演员许晴的长相很恬美,我跟她接触发现她是一个爱憎分明、为人很仗义的女人,就觉得她更加可爱。所以,一个女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是不可能分开的。
现在很多偶像,他们受到欢迎不仅仅是相貌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像李宇春这种成功,包括男歌手周杰伦的成功,我认为都不是因为相貌,而是因为他们独特的个性和才华才得到观众欣赏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蒋雯丽:有灵性的女人是美的
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89级。1999年《赵先生》 获瑞士卢卡诺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94年《杏花三月天》获法国嘎纳电影节参展影片、1993年《霸王别姬》 获法国嘎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94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1994年美国奥斯卡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等。
在审美上人们是有各自的差异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人对美的要求是不相同的。而女人的美也是有不同类型的,年轻女人的清纯,成熟妇女的优雅,屏幕上充满野性美的女人也很有魅力。总之能让你感觉到美的,首先是她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她能留给你深刻的印象,不会跟其他人混淆。
我觉得女人想显得美,自然,不造作也很重要,有些女孩知道自己长得美,就扭捏作态。或者是花枝招展的非要展示自己有多美,我觉得这样的女孩一点都不美。反之那些不是传统的美女,但是流露出素净、不加任何雕琢的气质的女性给人的感觉就是美的。
我觉得女人的美是由内而外的,如果一个女人仅仅有外在美,是经受不住时间考验的,也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一个女人来说气质无疑比她的容貌更重要,内在美也比她的外在美更持久、更迷人。跟一个女人接触,如果她的内心苍白、庸俗,你就不会感觉到她的美,反之,如果她有美好的灵魂,你会觉得她越来越美。
气质和容貌也是浑然天成的,一个女演员让你感觉美不一定是她的硬件,条件都是标准的,甚至按照标准是有天生的缺陷的,但是因为气质和个性让你会感觉她是活生生的有灵性的,你就会觉得她很美。比如,周迅的个子很矮,可是她像一个小精灵一样,散发出自己的灵性,眼睛好像会说话,所以,大家就很喜欢她。张曼玉年轻的时候也不是很美,但是经过时间的历练,她流露出的从容和优雅让我们感觉到她的美。
中国人审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求新,比如,我们比西方人更喜欢换手机。在好莱坞大多数年轻演员都不是很红,而是到了一定年纪大家才能慢慢喜欢上她。但是中国、甚至东方都是年轻女演员红过年龄大的演员,这跟我们更喜欢求新的民族文化有关。我们喜欢反传统的新鲜的东西。
我还认为审美观点的变化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就像衣服20年前的流行,经历很多改变之后今天再次成为流行。审美也是今天的过时的美,也许是明天流行的美。现在大家觉得 “野蛮女友”可爱,可能过段时温柔女友更能吸引大家。
姜培琳:成熟是美丽的资本
模特。1999年上海国际模特大赛亚军;2000年中国最佳职业时装模特冠军;2001年中国最佳职业时装模特冠军;2002年被评为中国首席名模;2003年荣获上海时尚焦点大奖,并于同年10月巴黎服装周期间作为领队带领中国模特参演卢浮宫“时尚中华”的服装展,同年担任“时尚follobsp;我感觉现在定义的美女跟以前人们理解的美女有所不同,原来人们可能会拿某种标准去衡量某个人看她是否具有美女的特征,就像我们原来的模特大赛都有许多条条框框,用这些来挑选模特,出来的感觉都会是一种。
而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意义上的美女最应该具有的是个人魅力,她不一定要长得如何的出色,但她内在必须要有东西,要有自己的特点。这跟先天的性格与气质有非常大的关系。有句话说的好,性格产生魅力。所以,一个人的性格非常重要。真正的美女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气质,这样才会是完美的。
谈到超级女声,我想法很多。我认为,不一定非要把她们定位为女权主义的集中体现。她们从外形上可能是偏中性了一点,可能有些人在年纪比较轻的时候会有一点男孩子气,这没关系的。这是她性格的一个体现,而超女的成功,恰恰说明了她们非常迎合青少年的心态。非常符合现在青少年的某些思想和行为。
对于“吕燕现象”我也有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吕燕也是时代的产物,她现在也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当然还有很多人对她的美产生质疑,这是正常的。吕燕是从国外的大赛中脱颖而出的,这里面也涵盖许多国外的审美观点。当然,我们不会拿这种审美观点去当做主流的审美标准,我们在搞模特大赛时,还是遵循中国的审美标准,这样所选出的模特才符合市场和大众的审美需要。
我心目中的美女可能跟别人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都认为20岁左右的女孩子才可能被称作是美女。而我的观点是,35~45岁的女人最有魅力,这个岁数的女人在事业及其他方面都趋向成熟,她们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能力把这些实现,所以这样的女人会更加有味道。因为她们的阅历决定她们的个人魅力,这些女人想不漂亮都不可能。我觉得女人最主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有自信。只有这样,女人才会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有味道。
慕中华:大众认可的就是最美的
模特。2004年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总决赛冠军;2004年上海国际?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