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9部分阅读

作品:脱贫致富奔|作者:罗莉泡泡|分类:综合类型|更新:2025-05-21 00:01:49|下载:脱贫致富奔TXT下载
  不如卖给我家,给我爹娘养病用。等会儿大姐去给孙嫂子说我们想买这羊的事儿,周婶你就帮我们敲敲边鼓就行,”

  “行啊,我等会儿帮你们说说去,如果成了对两边都有益处。”周婶觉得二妞说的话也有道理,孙家娘子卖了钱还能重新买一只,二妞家也能有羊乳喝。

  “只是,周婶,等会儿可不能跟孙嫂子说,是因为我家想要羊乳才买的羊啊,她知道了就不会便宜卖给我家了。就只说是我和弟弟看着这羊可爱,就都喜欢吵着想买回家去。”如果知道了是想要羊奶才买羊,稍微聪明点的人就会把羊留下来直接卖羊奶了,到时自己可就亏大了。

  “就你鬼灵精!”周婶笑着用手轻轻地捏了捏二妞的脸颊,说道:“成,我知道,你就放心吧。走,我们去买羊去。”

  周婶挽着夏晓晴带着二郎就往前边去,夏大姐正在和孙嫂子说着话,孙嫂子看到他们过来,连忙问道:“婶子,你们看啥去了。”

  “这两孩子喜欢你家这羊,赖在羊圈前面不愿意走呢。”周婶笑呵呵地对着孙家娘子说道。

  “孙嫂子,你家的羊真可爱,一直咩咩咩的叫。”夏晓晴故作天真地对孙嫂子笑道。又转头对夏大姐说道:“大姐,我们家也养只羊吧,它可好玩了。”

  “大姐,我们把那只死了崽的羊也买回去吧,它没了孩子好可怜,我喜欢它,以后我可以和它完,妞妞肯定也喜欢。”夏二郎听二姐一说,也一唱一和地闹腾起来。

  “二妞、二郎,怎么才买了猪仔,又想养羊了,这羊可是孙嫂子家用来下崽儿的,可不是拿来养着玩的。”夏大姐故作为难地看着孙嫂子,“孙嫂子,不好意思,让你笑话了。这两孩子平日就喜欢小动物,看见你家养的羊可爱,就舍不得了。”

  “姐,我就想要嘛,孙嫂子你把那只羊卖给我们吧。”夏晓晴继续说道。

  “二妞,你想要养羊,等下次赶集我们去镇上看看,镇上有卖羊的,到时候姐给你们买去。”看到妹妹给自己使眼色,夏大姐知道自己没说错话。

  孙嫂子本就不想养这山羊,特别是死了羔子后,更是觉得异常后悔,想到又要多费几个月的草料才能再怀上崽儿,就觉得亏大了。现在听到夏家姐弟说想买那只死了羔子的山羊,心下便觉得一喜,如果把这只羊卖了,就能把本钱收回来,不至于亏本。只是没听到夏大姐的答应,也不好贸然开口,只好面色为难地站在一旁。

  “大妞,反正你家也愿意养羊,我看他们实在是喜欢这羊,要不你就答应他们吧,只是不知道你孙嫂子愿意卖不?”周婶看几个小的把话说得差不多了,也插进话来问着孙嫂子。

  “她嫂子,你反正也不想养羊,那只又才死了羔子,你养着也没用,这两个孩子又喜欢,不如就卖给他们吧。”周婶又继续说道。

  孙嫂子到是愿意把这羊卖掉,就是不知道当家的愿不愿意,想到亏损的钱银,咬咬牙说道:“我到是想卖,就是怕孩子他爹不愿意,当家的不发话,我一个人做不了主。”

  “她孙嫂子,要不你去问问你当家的,看他愿意卖不?”周婶看着孙家娘子的脸色,觉得应该能成。

  “孙嫂子,你去问问吧,如果孙二哥愿意,我们就买下,价格好商量。”夏大姐也在一旁鼓励着。

  “你放心,我不会要你家高价的。你们等着,我现在就去隔壁寻孩子他爹问问去。”孙嫂子想到能把那只没用的羊卖出去觉得一阵窃喜,就赶紧去寻自己丈夫了去。

  孙家娘子去到邻居家,招手把丈夫叫了出来,在院门口说道,夏家想买那只死了羔子的山羊,问丈夫愿不愿意卖。

  孙二一听就火了,作势就要朝自家娘子脸上打去,孙家娘子素来知道丈夫脾气,看到丈夫一抬起手就赶紧散躲开来,就等这丈夫发完火后,又慢慢好言劝到,说家里那只羊是买的小羊喂大的,现在买了也能找些钱回来,权当是贴补之前的草料钱,而且家里还有只羊要下羔子了,家里羊圈也不大,不如卖了好些。

  孙二知道自家娘子不喜欢家里养羊,家里这几只羊养了快一年,到现在还没看到收益,养只猪都下崽了,还没风险,他自己这时也有点后悔,不该眼红朋友家养得好就贸贸然地也养起羊来,只是之前是自己坚持要养的,在妻子面前也不好反悔,现在听到妻子说的话,也觉得还是有点道理,至少能找回点损失。孙二转念一想,也就同意了,只是不准妻子卖的太过便宜了,毕竟是自己托人专门带回来的,自己也好草好料地伺候了大半年。

  孙家娘子听到丈夫同意了,就赶紧往家里赶,生怕丈夫后悔不准自己卖了。

  夏晓晴看到孙嫂子笑嘻嘻地回来,知道肯定是孙二哥答应了,“孙嫂子,孙二哥可是答应了。”

  “我好一番言语,才使他答应的。”孙嫂子歇了口气,又继续说道:“大娘子,我也不乱说价格,当时我家买这羊回来的时候,用了三百五十文钱,在家里又养了这么大半年,才养成这么大,平日都是喂的最好的料,现在虽说是才生了羔子,但还是有这么七八十斤,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也不算你多了,就七百文钱吧。”

  周婶在心底微微一算,觉得价格还算公道,看来这孙家娘子是安心要把这羊卖掉。就对夏大姐说道:“大妞,我看这价格挺公道的,你孙嫂子是厚道人,没要你高价。”

  “成,孙嫂子,就按你说的价,我买下了。”说罢夏大姐便拿出钱袋,数了七百文给孙嫂子。

  孙嫂子收了钱,又从羊圈里牵出买下的那只羊,把牵绳递给夏二郎,夏大郎牵着买来的羊,大摇大摆地开路去了,周婶左边挽着夏大姐右边挽着夏二妞,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几个孩子看到买回来的猪仔和山羊,都兴奋不已。因为家里的猪圈还没有隔开,夏大姐就只好把它们都关在了一起,准备等明天周叔过来把隔断修好再把它们分开。

  夏晓晴站在猪圈外,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那两只小猪居然还屁颠屁颠地跑到山羊身下去找食。看到山羊胀鼓鼓的乳房,夏晓晴决定马上开始挤奶,决不能便宜了那两只小猪。

  夏晓晴烧好了水,找来了二郎当帮手,也叫上几个小的过来学习,就拿上小杌子准备去挤奶了。

  夏晓晴没看见过手工挤羊奶,以前在电视上只见过奶牛场里,每个奶牛的乳房上都直接安装上玻璃做的吸奶器,连上导管机器一动奶就自然出来了。看来只有靠自己摸索了。

  夏晓晴想到在前世的时候,自己部门有一个才耍完产假的女同事,因为才两个月还没给孩子断奶,就每天利用午休的时候,借了她办公室挤奶,挤好的奶就装在保温桶里,等下午家人来拿回家给孩子喝。夏晓晴那段时间每天都看到同事在自己面前挤奶,当时觉得同事人生好悲催,每天过得跟母牛一样了。当时同事经常给她普及挤奶的专业知识,想来挤羊奶跟挤人奶应该差不多。

  第三十六章 挤奶(捉虫)

  进了猪圈,夏晓晴拉过母羊把它栓在木柱上,用来固定好位置,以免母羊在挤奶时到处乱跑。

  夏晓晴用手捏了捏山羊硕大的ru房,里面胀鼓鼓的,应该有很多羊奶。夏晓晴拿了干净的布巾沾上打来的热水,仔细地擦拭母羊的ru房,反复几次后,又拧干了布巾把它仔细擦干。以前同事说过用四五十度左右的热水擦洗ru房,能让它既保持了清洁,又使乳静脉血管得到扩张,使流向ru房的血流量增加,促进乳汁分泌。

  清洁干净后,夏晓晴抓着母羊ru房就是一阵揉捏,以前同事说过这样按摩可以使乳腺畅通,方便挤奶。夏晓晴又把搬来的小杌子放在母羊的身下,然后把装羊奶用的葫芦瓢放在小杌子上,准备接挤下来的羊奶。

  做好了准备工作,夏晓晴就开始挤起奶来,握着羊ru房挤了一下,咦,怎么没有羊奶出来。又使劲一挤,没想到不但没挤出羊奶来,还把羊给挤疼了,母羊狠狠地踢了夏晓晴一脚,疼得她眼泪在眼睛里直打转。

  夏晓晴脚上穿着布鞋,母羊一脚踢下来,等于是跟脚掌直接接触,想不疼都困难。看来挤奶真是个技术活儿啊,看着老实的山羊一点都不温顺,也不给提个醒,一脚就踢上来,真是咬人的羊不叫,夏晓晴悲催的想着。

  母羊受了惊,咩咩咩地叫了起来,还用蹄子在地上乱踢。夏二郎见状赶紧把母羊稳住,又抚了抚它背上的长毛,母羊在夏二郎的安抚下,终于平静了下来。

  “二姐,还还是我来挤奶吧,这羊喜欢我不会踹我的。”夏二郎看姐姐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就主动把挤奶的任务接了过去。他觉得是二姐的动作实在是太粗鲁,才会被山羊踢的。

  夏晓晴接受了弟弟的建议,跛着脚走到一旁,把位置让出来给弟弟,突然想到二郎才摸了羊,回造成二次污染,就赶紧交代道:“二郎,你才摸了羊最好先去把手洗干净,再回来挤奶,不然等一下把羊乳弄脏了就不好了。”

  夏二郎听了姐姐的话,迅速地跑到厨房里去打水洗手,飞快地洗完后就往猪圈那边跑去。

  夏二郎蹲下身子,把母羊ru房提在手中,对着葫芦瓢就开始挤了起来,只看他两只手一紧一松,一股洁白的羊奶像泉水一样从中喷射而出,快速地流进葫芦瓢里。

  吓二郎一边挤着羊乳,一边抬起头对着二姐得意地笑道:“姐,你看,挤出来了。”

  夏晓晴站在旁边伸手按住羊身,生怕二郎一个不小心也被羊踢中,这羊可是个危险分子,出脚速度无人能级,一脚下去悲惨无比。夏晓晴小心地防备着,哪里知道夏二郎十分有挤奶的天分,一下子就挤出了羊奶,还越挤越快,不一会儿就挤满了大半瓢。夏晓晴十分无语,自己居然比不上弟弟。

  三郎、四郎站在栅栏外,看到哥哥挤出了这么多羊乳,高兴得直拍手,妞妞被五郎抱着坐在猪圈的栅栏上,也兴奋地跟着两个哥哥拍起手来。夏大姐从厨房出来,看见几个弟弟妹妹纷纷围在猪圈前,一片热闹景象,自己也被吸引过去,过去一看才知道是二郎在挤羊乳,而且已经挤出来了大半瓢了。

  夏二郎很快地挤好了羊奶,把装满羊奶的葫芦瓢递给了二姐。夏晓晴接过装满羊奶的葫芦瓢,掂了掂觉得大概能有个三斤左右,夏晓晴觉得十分神奇,在她的印象中家畜这些动物产奶最多的时候,一般是在上午,现在都是下午了,怎么还能挤出这么多羊奶来,难道是因为孙嫂子家上午时没有挤过奶吗。但是按自己之前的计算,关中奶山羊每天的总产奶量应该是在两斤左右,怎么今天一下就多挤一斤多,难道是自己记错了,看来奶山羊的产奶量应该是四五百公斤,而不是自己之前记的四五百斤,夏晓晴想来想去只有原因这个最可能。

  如果按照七个月八百多斤的产奶量计算,一天的平均产奶量就能达到四斤多左右,以古代的生产水平,自己仔细喂养大概也能到达三斤左右,这样下来以后不仅爹娘和妞妞能早晚喝到羊奶,家里每个人每天都能喝到一小碗羊奶。夏晓晴越想越高兴,觉得把这山羊买回来完全是明智的决定,每天能产这么多羊奶,刚才踢自己的那脚,完全可以忽略不记。

  夏晓晴端着羊奶快步走到厨房,准备立马烧火煮奶茶。夏晓晴仔细地把铁锅洗干净,然后把乳白的羊奶通通倒了下去,怕爹娘第一次喝肠胃不能接受,又冲了点清水进去,把乳糖浓度降低。夏晓晴把灶里的火拨小,以小火慢慢熬煮杀菌。

  夏晓晴让夏大姐看好火,自己跑回房里,找了一块干净的白布,迅速的用针线缝制成口袋的形状,又取来家里的茶大姐请人来砌个专业点的烤炉。

  夏晓晴泡在热水里,畅想着以后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心里很是愉悦。夏晓晴洗了快一个小时,直到桶里的水快凉了,身上的污垢也洗干净了才出来。等她回到卧室时,发现夏大姐也还没有睡,正点着灯在做绣活,夏晓晴有些纳闷,平时夏大姐因为舍不得费油,除了赶工以外很少在晚上做绣活。

  “大姐,你怎么还不睡啊?”夏晓晴从脸盆架上取了干布巾,擦拭洗澡时弄湿的发尾。

  “你怎么洗了这么久啊,我等着,是想睡觉前和你商量点事儿呢。”这段时间以来,家里有什么事儿,夏大姐都会跟二妹说,让她帮忙想办法。

  “热水泡着太舒服了,都不愿意起来了,如果不是水冷了,我还想一直在里面泡着。”夏晓晴一脸幸福的笑着。“姐,你要跟我商量啥事儿啊?”

  夏大姐放下手里的绣活,苦恼地对着夏晓晴说道:“二妞,这次家里请用了不少粮食,现在家里剩的粮不多了,过几天就得去外面买了。”

  “那就买啊,上次卖笋赚了这么多钱,应该够买好多粮食了吧。”夏晓晴来到古代还没买过粮食,但按照这个时期的物价水平来看,应该也不会太贵吧。

  “不是这个问题,其实马上就要收粮了,家里也不用买太多粮食。只是今年家里只有六亩地了,收的粮食不知道够不够吃到秋天的,而且大伯他们秋粮就只给我们家五成租子,也不够吃到明年的。”夏大姐以前从来没有为粮食忧愁过,现在想着都觉得头疼。“我们家以后总不能,一直靠买粮食吃吧,家里还要留着钱给爹娘看病,以后大郎和几个弟弟读书也都需要钱。”

  在前世习惯了用钱买米吃,所以之前夏大姐说买粮时,夏晓晴觉得是应该的很正常,可继续听大姐一说,她就反应过来了。“大姐,你是想买地?”

  “嗯,我想把之前家里卖给大伯家的四亩地买回来,只是怕大娘不同意。”夏大姐一直觉得家里卖地,是因为她不会持家造成的,所以卖笋赚了钱以后,就一直想把地买回来,她觉得父亲也想把爷爷奶奶留个他的地买回来。

  夏晓晴一点都不想和大伯家扯上关系,平日躲都躲不了,现在夏大姐还想凑上去被他家敲竹竿,一定得打消她这个念头才行。“大姐,大娘肯定不会愿意的,那几亩都是上好的地,村子里这样的地可不多。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娘是个啥样的人。”

  “再说了,就算她肯卖,也不是之前的价格了,她肯定会漫天要价的。而且那地又挨着大伯家的地,我们买回来也得佃给他们耕种,到时候肯定也只有五成租子。”上次的事件后,夏晓晴专门去外面打听了佃农的分层比例,如果种子、农具、肥料都是佃农自己出一般是按四六分,当然六成是给地主的。如果这些生产资料是由地主提供,佃农就要交回七成的租子,有些的地方佃农甚至要交回总收成的八成给地主。

  以前和大伯家按四六分成,就是爹娘照顾他家才这样算的,因为大伯家使用的农具是祖辈传下来的,是两家共有的,是在分家前就说好了的,而且地里需要的肥料也都是夏家自己家蓄的。

  “也是,那我再想想。”夏大姐知道大娘不是省油的灯,不会爽快地卖地的。

  “大姐,要不我们去其他的村子买地吧,就佃给可靠的当地人种,等到时收了粮食,再找车运回来就行。”在村子里买地不科学,会被别人惦记。

  “这样也行,那下次去镇上找个经纪问问,看附近村子有没有合适的地,等看好了我就给爹娘说去。”夏大姐说道。

  “大姐,还有,我觉得家里后院那块空地可以开出来种菜,前院也可以种点,这样就可以把家里的菜地空出来,种上苜蓿、杂粮给家畜吃,就能省下好多粮食了。”夏晓晴又跟夏大姐建议道。

  “我也正想着,哪天把家里的空地开出来,前院后院都种点,家里也差不多够吃。”夏大姐在心里计划着院子里该种些什么菜。看到妹妹眼神迷茫,夏大姐赶紧吹了灯,让她入睡。

  第二天一早周叔和周婶就上门了,周叔给猪圈加上了隔断,原来的大圈正式被分成了羊圈和猪舍。周婶也带着夏大姐去了秀婶家买鸡,一共买回来五只下蛋母鸡,有两只在买回来的当天就下了蛋,晚餐时夏家就吃上了韭菜炒鸡蛋。

  夏晓晴在家里走了一圈,之前自己的规划基本上都实现了,鸡和猪都养上了还养了奶山羊,后院鱼塘也放了鱼苗,开垦空地也提上了日程,就只差种上葡萄和莲藕了。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昨天有朋友评论说这文有两个硬伤,关于第一个碎布头,有很多朋友也提出这个问题,可能确实是我考虑不全,我已经想好了修改的方案,等隔两天有时间,我会把它修修的。第二个就是竹笋的产量问题,我当时设定的就是大概有两到三亩的竹林,因为情节设定这竹林是夏家外公种的,再加上四川多毛竹,所以就按照的是毛竹笋的产量推算的,在现代毛竹笋每亩的产量大概是两千多公斤(百度大婶说的),因为文中夏家的竹林是在古代又是天生天长,所以夏家两三亩竹林所产竹笋的产量,我就大概设定为三千斤左右,这个应该不算是错误吧。

  ps:我笔记本坏了,已经送修了,要三到五天才拿得回来,现在是用家里的旧电脑(已经七年的旧电脑,我也快一年没用过它了,今天大概修了又重新装了系统,但还是异常缓慢,还不能识别g~~)在码字,这几天尽量更新,但是时间不定,不好意思哦~~

  第三十八章 买地上

  夏家两姐妹商量好下次赶集日就去镇上找土地经纪,两人又去给爹娘说了她们的想法,没想到夏仕齐和陈氏早已有这个想法,他们知道钱放在家里只会越来越少,只有买土地种庄稼才是根本,之前本来就想叫周大哥帮忙打听看看,村子里有没有哪家要卖地的,只是家里又修院子又请客的,就没顾得上。

  夏仕齐听了女儿们的顾虑,也觉得可以考虑买附近村子的土地,虽说地方远点管理不便,但可以不引起大嫂注意,家里也能少受些干扰。

  得知两个女儿准备隔两天赶集就去寻经纪,夏仕齐想了想便说道:“这买地的事儿,还是请你周叔一起去帮忙打听看看,他认识的人多了,又常常和那些经纪打交道,想必更方便一些。”

  “好的,爹,我明天就去给周叔说去,让他和我们一起去。”夏大姐以前没和经纪打过交道,自己心里也没底,请周叔一起去就放心多了。

  “明霞啊,,这买地的事儿,你就别管了。让晓晴和二郎和周叔一起去就行,他们也懂事了,以后去镇上买东西的事就让他们去办。”夏仕齐喝了口茶,又接着说:“明霞,你马上就十三了,也是大姑娘了,平日没事就在屋里做做女红,看着妹妹尽量少出去走动。”

  夏仕齐觉得对不住大女儿,像她这个岁数的女子都是养在深闺,而自己女儿却要为了家里抛头露面在外走动,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她的亲事,好在现在两个小的也懂事了,也能帮得上家里的事了。夏大姐之前从陈氏那里知道要给自己说亲的事,也明白父亲说这番话的意思,也就脸红着答应了。

  听到父亲的话,夏晓晴一阵高兴,以后家里的对外工作就是自己和二郎负责了,二郎对自己又是言听计从,以后自己想干点什么就方便多了。

  既然买地的事被托付给了夏晓晴和二郎,夏晓晴当然不会闲着,她先去了周叔家,让周叔周婶先在附近帮忙打听看看,又和周叔约好了赶集的时候一起去镇上牙行。然后她又带着二郎把家附近的土地都逛了个遍,终于了解了土地好坏的区分和大概价格。

  赶集那日夏晓晴带着弟弟,跟着周叔一起去了镇上的牙行。路上在夏晓晴的套问下,周叔给夏晓晴和二郎普及了关于牙行的知识。

  明代牙行的从业者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官府经营的“官牙”,即为明王朝以及诸藩王开设于各地的官店,只不过这类官牙经常强截强卖客货,不少客商因此倾家荡产,所以不太受百姓欢迎。

  还有一类就是城镇市集上的“私牙”。这类牙行或是从牙人做起,赚取佣钱,凭借个人本事积累资本然后开设牙行,或是凭借祖上积蓄,聘取有经验的牙人作掌柜开设的连锁牙行,还有些勉强度日的小牙行,他们主要将收购的货物转售给大牙行,小部分出售给购买量不大的客人,一般下层人民都喜欢找私牙,但是私牙往往受利益引诱,哄抬价格,需要认真鉴别。

  举凡花、布、柴、米、纱、饘,粪田之属,觅车船、雇骡马之类,皆有牙行。牙行做成一笔交易,每一两银扣牙银三分,一分给牙人,其余两分为代收商税,如果私牙不法逃税,牙行容忍,律文规定还要“笞五十,革去”,看来明朝的牙行管理制度还是比较完备的。

  夏晓晴觉得古代牙行就跟现代的房地产中介一样,土地经纪就是置业顾问,国家也要收房屋税。

  周二奎把夏家姐弟带到镇上的牙行,并找来自己熟悉的土地经纪赵牙侩。赵牙侩每日走街串巷,往来于附近许多村落,消息畅通为人厚道,平日多是给人做田土、房屋经纪,有时也顺道接洽些零散活计。

  周二奎许多年前还在镇上打短工时,就认识赵牙侩。当时镇上一户田姓人家,想把家里多年无人居住的旧屋卖掉,那旧屋从外面看上去倒还气派,无奈里面空置太久又长期无人打理,屋梁木柱有些地方已被白蚁侵蚀,田家人怕屋子太旧不好卖,就在路边找了些工人回去,把旧屋各处补了灰刷了新漆,整修得光亮如新,当时周二奎就是其中的工人之一。

  屋主看屋子整修得差不多了,就请来赵牙侩帮忙卖屋,当时赵牙侩为了生活,才开始当经纪不久,平日都是介绍一些小活计,这次好不容易有人请他帮忙卖屋,又见那房屋成色又新品相又好,更是是喜出望外,每天都积极奔走。周二奎帮屋主整修完屋子后,又被屋主顾来充作管家照看屋子接待看房人。日子一久,周二奎就和赵牙侩熟悉起来,两人还经常一起喝两口,慢慢地就知道他为人实诚,才开始做经纪,这是第一次帮人卖屋也不懂相屋,定是受了主人家的蒙骗,才帮忙卖这破屋。牙人想做成生意全靠好名声,如果这次赵牙侩卖了这屋,以后买家找上门来,名声可就坏了。周二奎心存不忍,也看不惯屋主的做法,就辞了看屋子的工作,又在回家前悄悄找了赵牙侩,给他说了这屋子破处,并让他当心。

  赵牙侩当时听了周二奎的话,并没有全信,毕竟自己好不容易才接到这个生意,为了佣金也不愿意轻易放弃,但又怕那屋子真的有问题,他就趁着带人看屋的时候,借口上茅厕去寻了周二奎说的那几处地方,用小刀拨开皮面一看果然是被白蚁蛀蚀过的痕迹,当下就知道自己被人骗了,好在屋子还没卖出去,总算保住了自己的名声。

  经过这一事之后,赵牙侩对周二奎心存感激,还专门找到他家去道谢。后来赵牙侩通过自己努力,慢慢做出了口碑,也还是记着周二奎的恩情,常常帮他介绍盖房修屋的工作,这样一来二往两人的交情也持续了十几年,周家又现在的光景,赵牙侩也功不可没。

  第三十九章 买地(二)

  赵牙侩知道了周二奎一行人是来询问买地的事,就带着他们往牙行旁边的茶肆去。赵牙侩带着他们直接上了茶肆二楼,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茶博士是看到是赵牙侩带人来,打了声招呼也不询问客人就自顾自的上茶了,想来该应是赵牙侩平日经常在这茶肆谈事,茶博士知道他的规矩。

  茶博士提着长嘴铜壶,挨个给每人面前的茶碗满上了滚烫的热水,热水顺着碗壁流向碗底茶叶,青褐色的茶叶在热水中翻滚沉浮,激起阵阵带着茶香的白烟。

  茶博士退下后,周二奎就指着夏家姐弟把来意说了出来,“赵兄弟,这是我邻居家夏秀才的孩子,他们家想买上几亩土地,我就想着带到你这儿来了。”

  “这是夏秀才家的孩子啊,一晃眼都长这么大了,上次听说夏秀才和他娘子都病得厉害,不知现在好了没有。”赵牙侩长期在乡下帮人买卖土地,也曾找过夏秀才帮忙写过契纸。

  “夏秀才和他妻子都还病着呢,只是要身体比年前好多了,只是还出不得门,所以这买地的事就只有叫这两孩子出来办了。”周二奎指着夏家姐弟说道:“夏家的孩子都能干,家里的事儿全靠几个孩子撑着,

  “二妞,二郎,这是赵叔,你爹也认识,打个招呼吧。”周二奎给夏家姐弟介绍着,“你赵叔可是这镇上最好的经纪,你们想买咋样的地就给赵叔说。”

  “赵叔,好。”两姐弟挂着笑脸异口同声地问着好。

  “好···好···,你们说说想买咋样的地?”赵牙侩边说边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册子翻看起来。赵牙侩看了看,皱了一下眉头说道:“你们村子最近没有要卖地的,要不我再去问问。”

  “赵叔,不用我们村的,只要是柳村附近村子的都可以。”夏晓晴赶紧说道。

  “今年年生好,雨水也充足,地里的庄稼长势也好,你们村子附近要卖土地的人家不多,要卖的差不多我这本子上都记下来了。”赵牙侩又继续翻着小册子。“你们具体说说看,我找找有没有合适的,还是你们之前就有看好的,要我去说和的。”

  “赵叔,我家想买五亩品相中上的土地,价格不能太贵的,在我们附近村子最后,没有稍微远点也可以。”夏晓晴一口气把自己的要求说了出来。

  “地买远了,你们以后耕种可就麻烦了。”赵牙侩还没遇见过哪家买地的,不在自家附近买。

  “赵叔,我们家病的病小的小,买了土地也只能佃给别人种,每年收粮的时候每天去看着就行,稍微远点也没关系。”夏晓晴解释着,然后又继续说道:“赵叔,你看看又没有合适的。”

  赵牙侩又仔细翻找起来,夏晓晴也伸出头往册子上看。

  “这册子上有两家到还合适,一家在柳村往南三十里地的松岭村,刚好五亩土地都是上等肥地,家里大儿子好赌欠了债,家里急等着钱去还债,卖得急价格也不高每亩六两银子。”赵牙侩仔细地介绍着第一家。

  夏晓晴听到是因为还赌债卖地,微微皱了下眉,她还想着等买了地接着佃给原主耕种,家里又赌博的人怕是不行。

  赵牙侩平日做买卖看惯人脸色,看到夏晓晴皱眉,知道她不满意,便接着说起了第二家。“这第二家,要比前一家稍微远点,从你家村子过去要走一段山路,但价格也便宜,土地在你家村子往西五十里地的秦山拗里,只是他家只有四亩地要买,每亩才四两五钱银子,也是上田。”

  要走上一段山路才会到自己村子,那等粮食收获了,还必须找人从山里挑出来,太不科学了。而且要走六十里地,有点太远了,夏晓晴在心里想着。“赵叔,还有没有其他的,你在看看,这家要走山路不方便。”

  赵牙侩又往后翻了两页,说道:“还有一家,只是离你家太远,在这镇子南边十里地外叫刘家村的地方,那家刚好也是要卖五亩地,都是中上的土地,每亩六两银子。跟你家情况还有点相像,那刘家老汉得了重病,家里孩子都孝顺,砸锅卖铁也要给他医病,这病也拖了大半年了,家里没钱了就想着把地卖了。”

  在镇子南边十里地的刘家村,不就是自己每次赶集要路过的那个村子吗。离家里是有点远,但都是大路,又有牛车经过,以后每次赶集都可以顺道看看。那家是为了家人看病才卖地,看来也是淳朴人家。六两银子一亩,倒是稍稍有点贵,只不过里镇子近也方便,在现代市中心的房子也比郊区贵多了,夏晓晴想到这些,心里就愿意了一大半。

  “刘家村,是不是刘四柱家啊?”周二奎听到赵牙侩介绍,想到了自己认识的一家人。

  “就是他家。”赵牙侩点头道。

  “周叔,你知道他家吗?”夏晓晴已对那家有了初步意向,就想从周叔口中夺知道点他家的情况。

  “你周婶的堂姐,就是嫁到刘家村的。你赵叔说的刘四柱家,就在她家不远,以前你周婶堂姐家请客,那刘四柱家人都来帮忙,都是好想与的。上次是听说他得了病,没想到病得这么重,都到了卖地的阶段了。”周二奎解释道。

  “那这家倒是不错,赵叔,我们找个时间去看看吧。”听到周叔的说,夏晓晴坚定了想法,就准备尽快去看地,免得被别人抢了先。

  “行啊,我们晚点就可以去看,离镇子也就十里地。只是我还约好一个客人,等会儿要来找我。你们就先坐在这茶肆等着我,我跟他谈完就来。”赵牙侩怕他们等的时间有点长,又继续说道:“要不,你们也可以先出去逛逛,我们巳时三刻在镇口等也行。”

  “好的,赵叔,我们就巳时三刻在镇口等,我们刚好也要出去买点东西。”夏晓晴准备先去把可家里需要的东西买上,等会儿看完土地,就可以顺路直接回家了。

  第四十章 买药

  赵牙侩走后,夏晓晴让二郎陪周叔在茶肆里坐着,约好了回来的时间,就独自一人地去给爹娘抓药去了。

  夏晓晴是故意把二郎留下的,她准备实施一下换药计划。这段时间夏父一直吃着那个偏方,病也好了大半,现在家里营养跟上了,夏母的身体也得到了缓和,脾胃也好了很多。只是因为平日都是夏大姐出来采买,所以还一直喝着济世堂的药。夏晓晴之前就想把要换了,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现在她好不容易当上采购,就准备在第一时间解决这个问题。

  这次夏晓晴直接忽略了济世堂,去了镇上另一家小一点的药铺,夏晓晴给坐堂大夫描述了夏父夏母的病情,让大夫斟酌着开两个温和的方子。大夫几下就把药方开好了,就叫夏晓晴拿过去抓药。

  夏晓晴拿着方子看了一下,夏父的方子居然就是六味地黄丸的配方,在加上几味平喘的中药,夏母的方子更是当归、枸杞一类温补的药材。最近夏晓晴看了不少药书,在加上前世广告的普及,虽不会看病开方,但药材药性和大概配方还是知道不少。六味地黄丸的配方是夏晓晴最熟悉的,电视上天天都播放仲景牌六味地黄丸的广告,想不记得都难。

  都是些补气养生的药,应该没有问题。夏晓晴把方子递给药铺伙计,让他帮忙抓药。药铺伙计动作麻利,几下就把药配好了用纸包了起来,又拿细麻绳绑好。夏晓晴看他把药包装好,又从钱袋里拿出一张药方,让伙计按照方子帮忙抓药。

  药铺伙计接过方子看了看,又把方子拿过去给坐堂大夫看。那大夫一边看着方子一边抚着胡子说道:“妙哉···妙哉···。”

  没一会儿,那伙计就走了过来,对着夏晓晴说道:“小娘子,我家胡大夫请你过去一下。”

  “啊,让我过去?为啥啊?”夏晓晴疑惑地往大夫那走去。走过去就发现那大夫正拿着自己写的方子看。“胡大夫,有什么事儿吗?”

  “这位姑娘,请你过来,老朽就想问问这方子是谁开的?”胡大夫拿着手里的药方问道。

  啥,叫自己过来来问药方,这下夏晓晴有点犯难了,不知道该怎么说,这药方是cctv-4的中华医药里面演的,其实就是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