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2章

作品:众里寻他|作者:辛苦|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9 00:06:58|下载:众里寻他TXT下载
  “我找摄影师陪你去。”

  “我会拍照。”

  冯乙不得不清心直说:”我不放心你,我又不能告假陪你。”

  方倍想一想:”那人需熟悉环境。”

  “我找上海人扬子协助你。”

  冯乙推开门喊一声,一个机灵的大眼睛小伙子立刻跑过来,冯乙吩咐他几句,他不住点头。

  冯乙对方倍说:”记住,报馆每日等你专栏。”

  方倍答:”明白。”

  那扬子本想滑头滑脑恭维说‘方姐我自小拜读你文章’,可是停睛一看,发觉方倍比他还小几岁,立刻机警噤声。

  他收起江湖腔:”我妻小都在上海,冯总给我机会回家探亲呢,他们正在办手续来加。”

  方倍笑问:”你对上海瞭如指掌?”

  他搔搔耳朵,”有些门路啦。”

  “还等什么,一起去订飞机票。”

  下午他们就出发了。

  扬子一路上滔滔不绝,”一个人有一个人好,你看,说走就走,四处为家,方舟,这次你住我岳母家,千万别客气。”

  “你太太有工作吗?”

  “伊噱头老大,她教学生考托福试,收入奇佳。”

  啊,煞有办法。

  “有孩子吗?”

  “一个三岁女儿,由岳母照顾。”

  嗯,岳家是他恩人。

  一路上有能说会道的扬子陪伴,不愁寂寞。

  他问方倍:”你最想做什么?”

  “吃,”方倍很坦白:”小笼包,生蒸馒头,炒年糕,桂花糖藕,酒酿汤圆。”

  “全是我岳母拿手好戏,你放心。”

  扬子心中只有三个女子,他女,他妻,他丈母娘。

  方倍从未到过那么热的城市,都九月初了,她混身冒汗,连头发都是湿的,活像一个刚打完球的小学生,那城市整日为烟霞笼罩,空气质素欠佳。

  先到扬子岳家报到,方倍分派到一间上房,落地长窗通往露台,看出去,全是绵绵不尽旧式平房,鸽子在低空打转,同样是盆地,像煞了巴黎。

  他们两人立刻忙了起来,一觉累,便灌茶喝水,不停地吃,滋味甚佳,顿忘劳累。

  客厅一角有一群学生在学英文。

  忽然有人说:”这位小姐自加国来,向你请教,英文文法中有‘i might just e and

  visit’,是什么意思,在何种时候应用?”

  方倍擦着汗坐下,立刻有人斟来冰冻绿豆百合汤,”老师请用。”

  方倍答:”这是说,他大概不会来,又或可能来,模棱两可,十分虚伪,北美能常用比较踏实的说法:我将来,我不能来。”

  大家连忙说:”是呀,我说呢,短短六个字,三个是动词,可怎么编排。”

  方倍笑了,全身还是不停出汗,大厅只得一只吊扇,不觉凉快。

  扬子摧她:”方舟,我们要去洛安区。”

  这正是柏太太邓融迁往纽约前最后的地址。

  也是一幢弄堂老房子,三层楼。

  他们在楼梯碰到一们中年太太,打扮时髦,头发熨得一丝不苟。

  “这位女士,我们找邓家。”

  她上下打量两个年轻人,”邓家早搬走了,”

  方倍问:”你是她邻居吗?”

  “是呀,我先生姓周,与邓家做了十五年邻舍。”

  方倍连忙说:”周太太,可以说五分钟话吗?”

  “这位小姐,你的背囊可是lv牌子?我的手袋也是lv。”

  方倍微笑,”我愿请周太太喝咖啡。”

  “附近有间新开的弟弟斯咖啡店,你有无听说过四十年代著名的dd’s?”

  方倍笑,”周太太你那么年轻,你也一定是听祖父母说的吧。”

  周太太只觉得这两个年轻华侨可爱。

  在咖啡店坐下,方倍把握机会:”周太太,邓家搬到什么地方,可有留下新址?”

  周太太说:”邓家女儿出国读书,不久结婚,申请父母兄弟移民团聚,走了有三年左右,他们住在澳大利亚悉尼。”

  方倍愣住,是悉尼,不是纽约,”你肯定?”

  周太太取出电子记事部,”我每星期与邓家通讯,是很熟的朋友。”她随口说出悉尼黄金海岸一地址。

  方倍定定神,缓缓问:”邓家女儿叫什么名字?”

  “邓匡与我同年,三十二岁。”

  周太太一按钮,电子册上出现照片,方倍 看,颓然气馁,她还以为找到了呢。哪里有这么容易,照片里邓氏一家子全是小圆脸雪白皮肤。

  “这是邓匡,这是我。”

  “好漂亮风景,是哪个公园?”

  王小姐你好眼光,这是当年兆公园。”

  扬子静静在一旁拍照。

  然后,方倍眼尖,在一张家居上,看到一个人,她立刻指着说:”可以放大吗?”

  周太太笑,”当然可以,这本电子手册法力无穷。”

  照片放大,方倍看到了邓融的长脸细眼,她重拾希望,”这人是谁?”

  周太太仔细看了看,”这个,这好像是他们家表妹,咦,王小姐,我还未问你为何打听邓家事。”

  方倍早准备好答案,她出示学生证,”我也是受同学所托,来找老朋友。”

  “啊,这个女子好似是邓匡远房表妹,从贵州来学英文,上一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逗留了几个月,人很聪明,可是长得不好看,我已忘记她名字。”

  “后来呢?”

  “后来出国打工,第一站好似去新加坡。”

  方倍点头,像蒲公英,越飘越远,终于落地生根。

  这时穿雪白制服的侍应生把精致的蛋糕车推近:”请试试,甜点师傅自比利时来。”

  方倍挑选一打至花梢的蛋糕,吩咐包起送给周太太。

  周太太十分开心,”这怎么好意思?”

  他们在咖啡店分手。

  扬子说:”我岳母也爱吃蛋糕。”

  方倍微笑,”怎么会忘记她老人家。”

  她手上蛋糕盒子更大,差点把人家整家店买下来。

  回到扬子家,同学们还未走,纷纷聚拢,要求方倍批阅作文,方倍请他们放下明日来取。

  扬子太太笑说:”可否请王小姐替我们寄些应用教科材料,扬子他老推说不懂。”

  方倍对扬子说:”我今晚到悉尼去,你留在这里陪家人吧。”

  扬子吓一跳,”你一个人——”

  “放心,我已走遍大江南北。”

  扬子想一想,”不可以,这是公事,我不可失职,冯总吩咐过我一定要同你合作。”

  方倍十分佩服扬子。

  刚巧这时,扬太太欢呼着奔近,”好消息,批准了,批准我出国了。”

  幸亏方倍身边都是好消息。

  在飞机场,方倍还在批阅学生作文,一边同扬子说:”其实移民生活朴素单调。”

  扬子摸摸后脑,”我全同她说过,她也问我,女同事衣着为何像苦学生一般。”

  “希望她慢慢适应。”

  扬子说:”报馆里的庄敬,移民五年,苦苦想家,一到学校假期,逼着丈夫与女儿回苏州娘家,一拿到护照,立即买掉房子回流,可是,回归老家住了一年,处处不惯,终于又回转,劳民伤财,我看到都怕。”

  他们在一家汽车旅馆休息。

  扬子担心:”只租一间房,不大好吧。”

  方倍笑,”我们不会在此留宿,办好事立刻走。”

  “方舟,想不到你如此吃苦耐劳。”

  方倍淋浴更衣,与扬子找到黄金海岸住宅区。

  山边路一五三七号门口有孩子在打棒球,看见访客问:”你们找我妈妈?”

  “哪一位?”一个穿短裤女子应声而出。

  甜美的小圆脸,正是邓匡。

  “过来坐下喝杯冰茶,我们南半球这里天气刚开始热。”

  “我们来打听一个人。”

  邓匡笑笑,”邓融可是?”

  “你的朋友周女士已经知会你了。”

  “没想你会特地乘飞机来问话,邓融,是个传奇。”

  “愿闻其详。”

  邓匡说:”我也知得不多,九四年,她来我们家住过几个月,人很静,勤快地帮着做家务,学英文,不一会,就到新加坡去了。”

  “她是你表妹?”

  “家祖的确是来自贵州。”

  “她如何从新加坡到纽约?”

  “我并不知详情,她在新加坡一份华文报工作,一日去访问艾萨柏尔曼,就此认识,听说几个月后就正式结婚,她还给我们寄请帖来呢?”“悉尼日报属于柏氏机构吧。”

  “谁说不是,她很低调,我们家很少提到她,可幸我们也过得不错。”

  方倍乖巧地:”那当然,人人都知道黄金海岸独立洋房价值百万以上。”

  “她每年寄圣诞卡片给我们。”

  邓匡进屋子去取了最近一张卡片出来,还附着小小一张照片,是柏氏一家四口合摄,娟秀中文字写着”表妹融敬上”。

  方倍不由对邓融另眼相看,如此念旧,这个世代,算是难得。

  邓匡忽然问:”邓融快乐吗?”

  方倍飞快答:”她生活幸福美满。”不知如何,拼力帮着邓融。

  邓匡说:”是,我们都求仁得仁,成功出国移民,应当心满意足,明年,我家乘轮船往欧洲观光呢?”

  这时,邓匡的丈夫回来,他是一个红光满面的大块头,真要注意血压。

  (由。yanqing888。制作)

  『8』第八章

  方倍告辞,临走,取起孩子的垒球棒,打出一记好球。

  扬子赞道:”难怪冯乙对你神魂颠倒。”

  方倍怔住,”你说什么?”

  扬子故意跌脚,”你不知道他对你倾心?”

  方倍不出声。

  他们连夜飞回本国。

  这时,两人都累了,在飞机舱里呼呼大睡。

  冯乙来接他俩飞机,看到两名手下晒得似熟龙虾般红肿,吓一大跳。

  方倍沉默无言,回到小公寓,意外听到母亲电话留言:”小倍,好吗,爸妈工作忙碌,请你照顾自己,下次再谈。”

  声音语气都与平日无异。

  方倍还是松了一口气。

  她淋漓尽致后处理了一些私人事件,写了一篇专栏,叫做电话访问。

  电话访问可靠吗,当然不,访问一定要面对面,看牢对方眼神及一举一止……当然,这只是她私人意见。

  她揉揉眼,累坏了,倒头便睡。

  睡梦中听见有人开门进来,那人看到行李放心地说:”回来啦”,是对她不离不弃老管家的声音。

  她蹲在方倍前边,”听说王先生与太太没事了。”

  方倍睁开眼,”“还有些细节,像赔偿之类。”

  “总算有惊无险,不幸中大幸。”

  方倍看着管家,”为什么对王家那么忠心?”

  “因为你父母善待我们母女。”

  方倍微笑,这世上有两种人,感恩,与不感恩。

  这时,她把改好的卷子传真回上海,并且推荐一本叫《对错误标点零容忍》小书。

  天涯若比邻,现代人多么幸福。

  方倍回到报馆,冯乙看到她,身不由主走近。

  方倍轻轻说:”我又要听教训了。”

  冯乙却说:”扬子说你这次出差相当成功。”

  “因与公事无关,我决定自费。”

  冯乙回答:”调查工作最重要是做得含蓄。”

  “明白。”

  “所有传奇女子都有过去,当事人多数不希望提及这些往事,你当心冒犯她。”

  “我知道。”

  “她那么看重你,极是难得,你要珍惜。”

  “多谢教训。”

  “你口是心非。”

  “不不,冯乙,我真心诚服,你年少老成,说的每句话都是金石良言。”

  “那么,把这件事搁下,努力工作,你此刻已有许多竞争对手。”

  “是,冯大哥。”

  冯乙忽然发牢骚:”一开始就错了,帮你改错字,更正文法,给你训示……小女生只希望男朋友陪着胡诌,聊天,散心,玩耍。”

  方倍放下稿件离去。

  回家她看见坤容来访,正与管家一起把一面染色玻璃挂在帘上,精致图案在阳光下射出奇幻彩色光芒。

  方倍喜悦,”这是你的作品?设计新颖,七彩缤纷,美不胜收。”

  管家说:”坤小姐下月结婚。”

  方倍笑:”你怎么反而给我送礼物来。”

  “我们简约地注册结婚,不高仪式婚宴。”

  方倍笑,”这一切都不重要。”

  管家很高兴,”难得你们两人都这么想,许多少女还以为婚礼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