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章

作品:众里寻他|作者:辛苦|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9 00:06:58|下载:众里寻他TXT下载
  “不,是他们保养得好,不过头顶已经像火鸡了。”

  方倍站起来,”我从没见过百岁老人,我要拜会他们。”

  管家说:”我也没见过,他们头发是真的吗,耳朵及眼睛还灵敏否?”

  “回来我向你报告。”

  方倍勿勿赶到报馆。

  冯乙正在黯然神伤,忽然看到方倍出现,大喜过望,方倍把那段祝贺启示放在他面前。

  “呵呵,”冯乙也笑出来,”人间有希望,你看他们,还紧握着双手呢,老先生的耳朵几乎有巴掌大,听说人的耳朵会一直生长……”

  方倍笑说:”请代为联络,我愿意做一个访问。”

  冯乙巴不得为这名小女生服务,立刻去拨电话,表明身份,要求做访问。

  半晌回复来了,”他们住老人宿舍,主任看护允许我们做一个二十分钟谈话。”

  “我立刻去。”

  冯乙说:”我与你一起,我摄影技术不错,这次不用闪灯。”

  方倍笑,”还在等什么。

  到了老人院,发觉整排小小花园镇屋叫做芳园,老人有独立住所,可是大堂左边即是饭堂及休息室,当中平房设有泳池及健身室,园子后方通往高球场。

  冯乙轻轻说:”像度假村,我也即时可以搬进来。”

  方倍悄声回答:”原来长寿与私人财富颇有关连。”

  冯乙感叹:”英国十九世纪初叶,工业革命时期穷人平均寿命只得二十二岁。”

  方倍吃惊,”这是真的?”

  “正确,数字记载在教科书中:平均五个婴儿,只得一名存活,每二百五十人,才得两个卫生间,环境恶劣,得利奸商。”

  方倍不出声,迄今,资本主义已经改善,可是,社会仍然贫富悬殊。

  他们坐在布置精致的会客室等候。

  忽然,方倍看到一道染色玻璃门通向小小祷告室。

  那花纹颜色十分熟悉,方倍肯定见过,她站过去细细观赏,呵是,母亲说过,这是铁芬尼厂所制,可能自哪间二十世纪初华厦拆下。

  接待处人员微笑,”请用咖啡。”

  “呵谢谢,我在欣赏这染色玻璃呢。”

  “客人都很喜欢,这是三角洲一名工匠所制,是我们住客的儿子,价廉物美。”

  不知怎地,方倍有点不安。

  她取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

  这时,史蔑夫先生太太出来了,手牵手,与他们招呼。

  方倍的注意力又扯回来,她发觉老人相当清醒灵敏,十分欢迎客人到访。

  她怕老人疲倦,抢先问问题:”在你记忆中,印象最深刻有什么事?”

  史蔑夫先生看看妻子,”结婚那一天,在我眼中,她与当日一般美丽。”

  方倍忽然深深感动,鼻子发酸,她微笑聆听。

  “还有,就是孩子们出生,我在二次大战曾出征荷兰,其余小事,都无关重要了。”

  他回答得真好。

  “可以握你的手吗?”

  老太太先伸过手来,方倍双手罩住,觉得十分暖和。

  “对我们有什么忠告?”

  “诚实、相爱、努力。”

  冯乙笑,”我仿佛在什么地方听过这些训话。”

  大家都笑起来。

  看护过来说:”散步时间到了。”

  方倍知道二十分钟谈话时间已届,到底一百岁了,看护不想他们太累

  方倍吁出一口气,觉得不枉此行。

  冯乙问:”你想活至耄耄吗?”

  方倍答:”没想过,如像他们那样有伴又有积蓄,何乐而不为。”

  冯乙说:”也许,会有点累。”

  他们走出安老院,小路上两边都是玫瑰花,冯乙忽然捧起花蕾趋近鼻子常常闻那花香。

  冯乙说:”我是苦出身,今日有顿悟:脚步仍未能松懈,但是,却需调剂精神。”

  他们回到报馆把照片印出。方倍取了照片就走。

  “喂,你去哪里,还不坐下写稿。”

  “我先回家一转,很快回来。”

  方倍到家走进母亲书房,看到拆开的染色玻璃已经不见了,方倍问管家可有见过。

  管家答:”都带往纽约应用。”

  方倍”嗯”了一声。

  “叫你有时间去看他们。”

  方倍答:”明白”,她回到房间,凝视照片里史蔑夫先生太太。

  呵,做了八十年夫妻,彼此心灵已融汇,举手投足,浑为一体,他们俩都戴着双光眼镜,衣着丝毫不马虎,时时相视而笑。

  也吵架吗,俩人肯定有相反意见,但无碍大事,经过八十年岁月,仍在一起,难能可贵。

  她做好特写传真到报馆。

  冯乙收到稿件,”今晚请你到星马印餐厅吃咖哩羊肉串可好?”

  这是约会吗,方倍最爱吃咖哩。

  专程来接,一定是约会了。

  好友坤容说过,如果他们来接,一定要他们做足全套,千万不可让他们在门外乱按汽车嗽叭便扑出去,要等他们上门按钤同家长打招呼。

  坤容好似经验丰富,值得尊重。

  冯乙六时就到了,小汽车停在路边,没有响号,走近,抬头打量王宅,然后按铃。

  管家尚未收工,给他开门,请客人到会客室坐。

  (由。yanqing888。制作)

  『3』第三章

  冯乙意外,”家长不在家?”

  “他们出差往纽约去了。”

  方倍取过外套,与冯乙出去吃饭。

  冯乙在车上突然问:”你有做梦吗?”

  “当然有,时常梦见试卷发下来一字不识。”

  “有没梦见野兽追你,或是找不到路回家,或是挤不上公路车?”

  方倍看了他一眼,”你缺少安全感。”

  “心理学专家,请告诉我,老是梦见肮脏得叫人作呕的公厕,是什么意思?”

  “呵,这,这不好猜测,我有一本小书,叫”详一千个梦”,可借你一阅。”

  “一千个梦”冯乙喃喃说:”听说梦见口红与梦见胭脂是两回事。”

  到了餐厅,发觉有自助餐,方倍欢呼一声,在咖哩羊腿架前排队轮候,要了一大碟,吃得混身是汗,频呼过瘾。

  冯乙只觉得她可爱,心里说:我喜欢的是憨厚率直,健康活泼的你,不是什么单身母亲。

  任何人看见方倍大吃大喝时愉快满足的样子都会爱上她。

  他只缓缓喝一杯啤酒。

  方倍问他:”怎样,稿件过得去吗?”

  冯乙想一想回答:”真奇怪,你仿佛只认识三百个中文字,文法过份西化,措辞不算高明,亦没有堆砌的形容词,可是却吸引读者,同事为那对老人倾倒,合资送了一大盒巧克力给他们。”

  “是当事人故事动人。”

  “同事说最令人动容是你说到他们仍然戴着结婚戒指,经过八十年,黄金已磨得极薄,女方指环上只得小小一颗宝石像白糖般,但在旁人眼中,却无异是世上最美丽的指环,精光灿烂,令人不敢逼视。”

  方倍腼腆,”哪有你说的那么好。”

  她去取甜品吃,冯乙发觉她拿回一大碗冰淇淋,上边洒满许多七彩糖粒。

  这样稚钝的一个女孩,却有写作才华,真叫人怜惜,冯乙真想捧想她的脸,大力在她额角上卜地亲吻一下,”多写点,好吗?”

  她食量奇大,用法语同冯乙诉苦:”我吃太多了。”

  他送她回家。

  在车上他问:”你知道什么叫明争暗斗,口是心非,暗箭伤人,口蜜腹剑,尔虞我诈吗?”

  方倍笑答:”知是知道一些,不过从来也不需要用。”

  “幸运女。”

  “是,我长得普通,资质平凡,毋须斗争。”

  到家了。

  管家来开门,对方倍说:”坤小姐等你呢。”

  坤容走出来,在门前张望,”你也终于有男朋友了。”

  方倍说:”那是报馆编辑。”

  坤容端详好友,”我相信你,面不红心不跳,不算男友。”

  “你找我有事?”

  “与家母吵架,今日我不回家。”

  方倍坐下来,”伯母也够辛苦,身兼数职,你何必与她过不去。”

  “我几次再番同她说:别再带男友回家。”

  “坤,你搬出来吧。”

  “我明年打算入住宿舍。”

  “我支持你。”

  “如还不能,索性辍学找工作自立。”

  “坤,无论如何要捱到毕业,取得学位,到政府机关领取房屋津贴,你现在可做什么,到商场卖鞋卖袜?”

  坤容双眼发红,”半夜起来斟水喝,看到那男人穿内裤劈大腿坐在那里看电视喝啤酒。”

  “你母亲呢?”

  “做夜班尚未回来,叮嘱我对她男人客气。”

  坤容号啕大哭。

  这时管家进来,”坤小姐,有话慢慢说,先喝杯甘菊茶,我给你做了鸡汤。”

  坤容垂头,”只有你家的人是好人。”

  方倍把手搭在她肩膀上。

  那晚坤容在客房休息,没有回家。

  第二天早上,她比方倍早起,管家对她说:”坤小姐,你当这里是自己家好了,不要客气。”

  冯乙的电话找方倍,十分兴奋,”电视台新闻跟进,做了一辑’人间有情长寿婚姻’。”

  “那多好。”

  “因引用你的文字,要付你酬劳呢。”

  “欢迎采用。”

  “我早知你落落大方。”

  说了几句,方倍挂上电话。

  她转头说:”你心情欠佳,与我出去办一件事,当作散散心可好。”

  她俩更衣外出,方倍驾驶四驱车直往三角洲。

  方倍说:”三角洲,△,也即是数学上’改变’符号,像△t,指气温变数。”

  坤容说:”那处像欧洲小镇,沿海,风景优美,是个游客区。”

  方倍答:”我喜欢白石镇更多,悬崖上有红白相间灯塔,似可看通太平洋直达南亚。”

  她们停好车,买了冰淇淋,一边吃一边走。

  坤容好奇:”你要到什么地方去?”

  “彩虹路一段。”

  “找谁?”

  “找一名叫温带的艺术家。”

  “多么特别的名字,他作画抑或雕塑?”

  “都不是,他做染色玻璃。”

  “呵,那需要相当大的工场。”

  “也不一定,车房可改装为工作坊。”

  “到了。”

  她们看到一间小小木屋,白色栏杆上,钉着一面牌子,写着”温带工作室”。

  这时,方倍的脸色忽然严肃,她伸手按铃,半晌,一个年轻人来开门,他穿着围裙,手戴劳工手套,看到两个少女,不由得脸露微笑。

  方倍问:”可以进不定期参观吗?”

  年轻人连忙回答:”我不授徒。”

  坤容没好气,”我们是顾客,也许,可大量采购你作品。”

  这个叫温带的年轻人笑说:”我是一名工匠,手作,产品数量有限,不过,我可以预接订单,请进来参观。”

  他带她们走过客厅,只见会客室放着许多巨型仙人掌,十分可爱别致,来到屋后车房,只见满室天窗,光线明亮,红砖地,大木桌上有未完成的玻璃图案。

  坤容看着一扇玻璃门忍不住说:”好漂亮。”

  “两位喝咖啡吗?”

  方倍看到他有两部咖啡机器,这名艺术家很有生活情趣。

  “两位想看何种染色玻璃?”

  方倍一声不响出示照片。

  “呵,这是我一年前作品,一共十六幅。”

  方倍脸色一沉,”费用是否高昂?”

  “我觉得相当廉宜,工作超过六个月,不计材料,工酬三万元,还有一块,我捐赠给一间老人宿舍。”

  坤容大惑不解,看了看方倍。

  年轻艺术家咳嗽一声,”我的工资已略为上涨。”

  “这确实是你作品?”

  他点点头:”这块下班的红色特别鲜艳,我特地自威尼斯订来。”

  “多谢你招待。”

  “我从不刊登广告,你们怎样找到我?”

  方倍回答:”那间护老院有你姓名地址。”

  “是,我继父住在那里。”

  坤容见方倍告辞,只得放下咖啡杯。

  年轻人送到门口,站在一株开满红花的棘杜鹃下,”走好。”

  方倍这才回过头来,”他作品杰出。”

  在车上,坤容补一句,”而且他收入颇佳,真是难得。”

  方倍不出声,欲语还休。

  坤容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方倍叹口气,”出来逛逛多开心。”

  她们找到小馆店吃意大利餐,露天邻座有一对年轻男女不停接吻,坤容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