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1章

作品:山城|作者:北方网|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9 00:06:59|下载:山城TXT下载
  “我也去。”雪芳说道。

  “你去干吗?大哥没叫你去。”进标对雪芳说。

  “没叫我去我就不能去啊?”雪芳不高兴,把港币扔在桌上,说:“跟你结婚,啥地方都没去过,这回有机会了,又不让人去。我是不是你老婆,是不是你们家的人?”

  这一连串的责问,让进标说不出话来。“阿芳,你发这么大的火干吗?”惠兰对媳妇说道,接着又对儿子说:“阿标,阿芳去也是应该的,说什么她也是阿吉的弟媳,一起去见见面又有什么关系。去三个和去四个人都一样,没什么区别,添碗筷不添饭菜。留她一个人在家也不安心。”

  雪芳转怒为喜,笑说:“还是妈会体贴人。”

  “别拍我的马屁。你早点生个儿子,哪怕是女儿,都好堵了别人的嘴。”

  一说到生孩子,雪芳脸就红,不再多说话。她不知道自己不行,还是阿标不行,自己怎么老是怀不上。她自己判断,他们两人身体都没事,一切都正常,睡觉也正常,应该说一结婚早就有了,可是半年了,她还是肚子扁扁的。要说月经不准,也有可能。吃了些药,准了些,月经过后几天,她就会让阿标加大力度,集中火力,屁股拿了枕头垫起来,怕流失点千金难买的宝贝液体。每回这样,都没见有成效。叔婆说,她要捡个别人的孩子来养,叫扎花墩,自己才会有。她不信,自己不会生孩子,她和阿标都不肯捡别人的孩子来养,他们还年轻,就不信自己不会生孩子。

  吃了晚饭,进标带了钱和饼干水果糖还有一些花旗参驱风油行军散去了秋萍家。秋萍没跟婆婆住在一起,她住的是雨翔单位的房子,电影院的,雨翔上夜班去了,不在家。进标把到深圳见大哥的事说了,拿出六千块钱港币给秋萍,秋萍说帮她换成人民币,进标说好,又把港币收了起来。

  “你坐月怎么办,谁照顾你?阿翔他妈请的到假吗?”进标问。

  “我正为这事愁呢。阿翔他妈请假几天可以,一个月就难了,她要上班。我坐月的时候想请妈来,你回去跟妈说一下,让她好准备。”

  “后天我带爸和妈去广州见大哥,你嫂子也去。”

  “这么麻烦,不如叫大哥回来。我看现在也没什么事,大哥持有香港护照,只要大哥正常过关,公安不会对他怎么样的。”

  “说是这么说。但家里的公安不同深圳的,怕就怕本地的公安难为人,这里的土政策太多了。大哥说还是等等看,如果能回来,他过年就回来。”

  兄妹俩正说着话,门口走进秋萍婆婆和小姑晓燕。

  “二舅来了。”柳枚在门口说道。

  “妈。”秋萍见婆婆和晓燕进屋,忙起身让坐。

  “你坐你的,小心点。”柳枚扶着媳妇坐下。

  “小姑,阿婆,吃糖,我大哥深圳买的。阿萍多亏了你们照顾。”进标说。

  “说哪里话。二舅在这里,不怕你笑话,我正为阿萍坐月子这事愁呢。我呢你也知道,在剧团上班,虽说现在我也不用上台表演,清闲了许多,但一天不去,背后就有人说闲话,说不用上班拿工资这的那的,什么话都有。文化单位和工厂不同,人闲嘴多,嘴多是非多,不小心不行。哎,回来满是希望的,谁知道安排还是老地方,这文化单位我都待腻了。阿萍坐月子我想还是叫外婆来照顾,我又担心外婆怪怨我,刚好阿萍和二舅都在,我说了,没什么意见吧?”

  秋萍心想,自己坐月子,当然是自己母亲来照顾自己好了。婆婆只会唱戏,什么也不懂,她都听说了,坐月子的女人要煮草药水洗身,吃东西也和别人不同,躺在床上也要十天半个月的,啥都要人服侍,不是自己最亲的人,谁肯服侍?服侍不好,坐月子的女人一旦落下月子病,那就害了自己一生。但这件事,秋萍不敢跟婆婆说。本来媳妇坐月子,婆婆服侍媳妇是本分的事,媳妇给你生孙子,续香火,功劳不小。这事做外婆的没有婆婆同意,是如何不敢越俎代庖的。如今婆婆自然说了,希望秋萍母亲来服侍她,她当然高兴。

  “没事,谁照顾阿萍都一样。我妈有时间,我妈来照顾,和阿婆照顾一样的,都是自己人。我回去跟我妈说。”进标说。

  柳枚高兴说道:“那就让外婆辛苦些了,早点来,在这里住。就怕这几天要生了吧。”

  “后天我带我妈去广州。”进标忽然说道。

  柳枚一愣,不明白地问道:“去广州干吗?”

  “去见我大哥。也就是一两天的事,去了马上回来,我就叫我妈来阿萍这里。”

  “是这样。”柳枚说,“这几天真要生了,我来服侍阿萍。”

  桌上放的一包花旗参,两瓶驱风油和行军散,秋萍见婆婆和晓燕都看见了,不敢自己全部占有,多少要给点婆婆。于是拿起花旗参、驱风油和行军散给婆婆,说:“妈,这些都是我大哥在香港买的,你拿去用吧。”

  “你留着,你生孩子,花旗参正好派上用场。给瓶驱风油给我就可以了。”柳枚说着拿了一瓶驱风油。

  晓燕进来后一直没说话,坐在床边拿着婴儿衣服看。秋萍问她:“燕子,新民有消息吗?”晓燕回过头来,说:“上个星期来了一封信,说部队最近训练得紧,可能没什么时间写信回来了。我看了信,心里怦怦跳,他从来没这么说过,好像很严肃的样。不会有什么事吧?”

  “看你,是想他想疯了吧,和平年代,哪有什么事。部队不就是训练吗,不训练的部队就不正常了。你别想这么多,等明年他回来,你就要他和你办了婚事。”

  进标好奇,问:“他在哪里当兵?是不是干部?”

  秋萍说:“广西,去年提干的,人家现在是连长了。燕子,是不是?”

  晓燕说:“当个团长师长的都没用,比你呀!”

  进标笑说:“唉,你不懂,团长师长是什么级别的干部,大干部啊。到了这一级的人不简单。你们结了婚,你就是军嫂,是军干部的家属,以后可以随军,到部队去,出门有小车坐,不用在这山区县了。”

  “算了吧,我看她没这个命。”柳枚说。

  “不一定。你没看‘从奴隶到将军’这部电影吗?人家奴隶都可以当将军了,说不定小姑那位,现在已经是连长的了,将来也可以当上将军。”进标兴奋地说。

  “你们男人就是好做白日梦。苦的是我们女人。”晓燕冷冷地说道。

  “行了,别多说了。”柳枚知道自己的女儿说多了要伤感,转过头问秋萍:“肚子没什么事吧?”

  “没有。”

  “肚子疼啥的,晚上你叫阿翔叫我。好在你住的离我们住的也不远。没事我就走了。”

  “嗯。”秋萍点头。

  “二舅,你和阿萍聊,我们先走了。”

  “我也要回去了。”进标说。

  【四十三】倒换港币

  (qb5签约作品,欢迎收藏阅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水军祝福广大网友,心想事成,快快乐乐每一天。)柳枚和晓燕母女俩走后,进标也跟着离开了妹妹家里。到了街上,他想港币兑换人民币的事,要不要去姨丈家里找姨丈兑换。心里想自己还不知道行情,港币兑换人民币的黑市价天天不同,他虽然不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不清楚这么多人收了这么多的港币用来干什么,又流向哪里去,但他知道,一张一千元的港币比那一百元的港币要值钱,同是一千元,一张的就要兑换多出一两百块钱人民币。他不知道姨丈会不会骗他,压低他的价钱。当然,如果都是一样的价钱,他一定会找他姨丈兑换的。他已经被别人教会事事要留个心眼,学会了什么是精明。

  在解放街,进标看见一家小杂货店还开着,便过去买了一包软盒广州双喜香烟,再问老板港币换人民币价钱,老板说一百港币换人民币五十五元,进标说一千头的呢?老板说一千头的换五百七十,问进标有没有港币,要换多少?进标说没带来就离开了。他想应该可以去姨丈家里了,也是顺路,骑着单车,拐进盐水巷,就到了姨丈家。

  只听见屋里传出嘭嚓嚓嘭嚓的音乐声,进标把单车锁好,走进屋里,看见陈乐和五六个青年男女在跳舞。进标拉着陈乐问你爸在哪里?陈乐指着楼上继续跳他的舞。进标走上楼上,见姨丈手里拿着一叠钱在点,叫了一声姨丈。陈云清抬起头一看是外甥来了,收起钱,笑道:“阿标,听说你去深圳见你哥了?”

  “是啊。下午三点多回来到。”

  “哦,快坐快坐。”陈云清一听进标见着他哥了,就热情起来,站起来说:“昨天去的吧,这么快就回来?你坐啊,你小姨在楼下厨房,我叫她上来,冲杯茶喝。”

  陈云清走到楼梯口,喊道:“阿珠,慧珠。”楼下哪里听得见他的声音,他见慧珠没回应便走下楼去。

  这是一栋两层的楼房,二楼的地板是用木板铺成的,楼梯口的左边是一间房,右边是一间,比较大,靠着小巷。进标就坐在这件较大的房间里。房间里摆放着一张龙凤木床,一个橱柜,靠窗口边放着张桌子,和床铺对面的是一副杉树茶几。

  没一会,陈云清和慧珠上了二楼。慧珠见到进标,说:“阿标,你去深圳见到你哥了?”

  “见到了。”

  “你有没有跟你哥说起我和你姨丈?我们都想念你哥呢。”慧珠说,催着老公快快冲茶。

  进标心里感到好笑,你们哪里是想念我哥,看我哥有钱了,是想我哥的钱。但这话不能说,只能心里想。他笑道:“有,不用我说,我哥都提起小姨和姨丈,我哥没忘记你们。”

  陈云清冲好茶,要端给进标,慧珠抢过,笑着把茶杯递给进标,说:“你哥当老板了吧?现在一个月赚多少钱?看你穿的衣服就不同,是香港买的吧?”

  她一下问了许多问题,进标喝着茶,慢慢说:“是啊,这件衣服是我哥在香港买的。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穿着是不同吧。”

  陈云清笑说:“是不同。我们阿标现在也是有钱人了,万元户哪里比的上我们标仔。”

  “是啊,有钱就不同了。阿标,你还没说你哥当老板了吗?一个月赚多少钱?”慧珠又问道。

  “没啊,我哥跟人家打工,中药店的伙计。一个领多少工钱我没问。”

  慧珠心里一下失落,说:“嘿,那他就白去了香港。千辛万苦的卖命去香港,连个老板都当不上,那不是亏了。不值,不值。我是白高兴了一场,还以为阿吉当了老板,日进千金,做姨的今后也能沾个光。不要说给多少钱给小姨,就是给小姨,小姨也不敢要。阿吉在香港当了老板,小姨多少借点可以吧,是不是,阿标?小姨有了钱,还怕赚不到钱啊。就光转借给别人,吃利息就发了,啥也不用做,又不费脑筋。我看了个遍,什么都想过,什么生意都输放高利。哎,可惜啊,我是没本钱,没钱放高利,也没人肯把钱放在我这里让我转放出去。”

  进标听不明白小姨一会说没本钱,一会说放高利,又一会说别人的钱存到她这里。心道谁会这么傻,把钱借给私人或者说把钱存到私人那里赚些比银行高一点的利息啊。私人就是私人,哪有国家银行稳,存在银行,啥时候要拿,啥时候就有。私人的能保证吗?谁都知道,俗话说,借给你容易,还钱要我肯吗。

  只听陈云清说:“阿标,你姨说的你可能不明白。你也不是外人,外人出再多的钱我也不会教他。我说给你听吧,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像我们做港币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