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76章

作品:山城|作者:北方网|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9 00:06:59|下载:山城TXT下载
  这一日,新安县人民医院准备进行人体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为了使这第一列人体碎石治疗获得成功,县医院的张院长陈副院长外科林主任等组成的新安县人民医院最强干的治疗小组,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对肾结石患者进行筛选,选定结石患者后,并对该名患者实施免费治疗。吴志生郝教授还有上海来的严文正工程师也在县医院碎石机房里观看第一列结石碎石整个过程。医生们按照手术方案,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者。为了减轻患者心里压力造成的剧痛感,还给患者局部麻醉。患者躺在碎石机冲击波治疗床上,心情平静。陈副院长亲自操作机器,在b超第一焦点处对准肾结石中心后,通过升降机器把人体肾结石移位到第二焦点,该焦点便是冲击波碎石机发射杯的焦点,也就是说,该焦点也是冲击波的焦点。为了让冲击波发挥最大的能量,用不锈钢材料做成了一个椭圆形的杯,把冲击波收集起来,使冲击波反射到椭圆形的另一个焦点上,该焦点在b超上就是第二焦点。对准第二焦点后,陈副院长开始升电压,电压升到六千多伏后,陈副院长用手按触发开关,这时十几双眼睛都注视着患者,“砰、砰”沉稳的声音从碎石机床里传出来,这时的响声比起在厂里研制室小多了,这主要是对碎石机床进行了封闭,并在整个床体内贴上消音泡沫材料。张院长问患者:“痛不痛?”患者说:“不痛,没啥感觉。”张院长对陈副院长说:“继续。”陈副院长按下自动触发键盘,碎石机开始了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有规律地触发冲击波,“砰、砰、砰”的碎石声在碎石机房了回荡。

  医生,工程师,新安县人民医院和汕头变压器厂的领导们密切注视着结石患者和碎石机器的变化。半个钟头后,碎石机声停下来,医生们聚在b超显示屏前,从第一焦点看患者的肾结石,结石已经粉碎,全部在一毫米以下,达到了碎石效果。

  吴志生伸着头看b超显示屏问张院长:“碎石效果可以吗?”

  “从b超上看,是达到了我们的要求。”张院长说,“再用活动探头看看。”

  陈副院长把碎石机电压降下来再放电后,他换上一个b超活动探头,和林主任护士走上碎石机治疗床,让患者翻过身来平躺着,在患者的右腰部涂上b超油,再用探头检查肾里面的结石状况。从活动探头看,碎石效果也非常的理想。张院长陈副院长商议后,林主任护士扶着患者从碎石机治疗床上下来,在正个碎石治疗过程,只给患者吊普通的消炎点滴。吴志生郝教授严工看着患者走出碎石机房到隔壁的房间休息,从这一刻起,就知道中国第一台b超定位干式(水囊式)体外震波碎石机,进行临床试验获得成功,创造出中国和世界第一个用b超检查结石并校整定位,击碎结石的先例。虽然从医生科学严谨的眼光看,碎石获得成功还需要几天等待患者的肾结石排除体外照x光和b超检查确认后才能宣告碎石成功,但从碎石前后的肾结石b超照片对比来看,碎石效果是很明显的,吴志生郝举鹏教授等人认为他们的碎石机是获得了成功,这让他们内心充满了兴奋。

  彭利丰从香港打来电话问吴志生:“吴厂啊,碎石机打石效果怎么样?”其实,他已经从陈雨翔嘴里得到有关碎石机的最新消息了,他之所以还要问吴志生,是对他的尊重,也是想知道吴志生下一步的计划。吴志生说:“彭总,告诉你好消息,碎石机打石成功了。你什么时候过来,商量我们成立中外合作公司的事?”彭利丰说:“行,我明天就去大山沟。需要先带多少台b超?”吴志生说:“你能带多少台就带多少台过来。”

  这样,彭利丰又带着五台b超到了新安县,两次一共进了十台日立eub240推车式b超。吴志生和彭利丰两人在华侨旅行社的房间里密谈了一个晚上,两人就合作公司的利润分事安排等达成了协议,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吴志生个人应该得到的利益如何到手的问题。

  “吴厂,这问题好办。你个人的利益,在*的企业里,你是永远得不到的,就是一点奖金,你也不敢多拿。我们是合作公司,你个人那一份,从我这里拿,我这边是香港私人公司,没事。只要你把每台碎石机的价格在降到36万,我按照41万块钱的差价补给你5万,我销售多少台,你个人就得到多少,我帮你在香港开个个人账户,把钱存进去,神不知鬼不觉,你看好不好?”

  “我们在深圳沙头角的协议是每台给你的价格43万,现在一下子降到36万,我怎么和下面的人说?”

  “沙头角签的是我们两家一个生产一个销售的协议,现在是中外合作公司,是一个家里的分工合作,和过去不同。我作为投资方,应该有更大的优惠价格,也只有这样的价格,我才能打开市场。这和沙头角签协议的没关系,成立中外合作公司后可以注明以前的协议作废。吴厂,其他人不会有什么意见的。这事明天我到你们厂去的时候在会议室里谈,谈完后就签新的合作协议。”

  “好吧,照你说的办。”吴志生心里惦记着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份钱,说:“我和你私人之间也应该有个协议吧。”

  彭利丰明白吴志生的意思,吴志生是怕彭利丰到时不认账,偷鸡不成蚀把米,每台5万的钱没得到,又给对方降了价。彭利丰笑道:“好,我们之间签个协议也好,每台五万块钱我会准时打到你的账户的。我读的书不多,你写吧。”

  于是,吴志生拿了笔写下了他们两人之间的协议,这协议,以后成了吴志生心中的一块心病,一个贪污的证据,他才知道当时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因此忍辱乞求彭利丰当面撕毁这份协议。这是后话。

  第二天上午,彭利丰和进吉八点钟准时到了汕头变压器厂,吴志生陪着他俩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早已坐着汕头变压器厂党委书记洪光荣,陈雨翔,还有上海交大的严文正工程师。彭利丰和大家一阵寒暄后,吴志生说:“今天是我们汕头变压器厂与香港利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利丰先生商量成立中外合作公司,就今天这个议题,我们双方展开充分的协商,双方如何合作,把医疗器械这个新项目做大做强。具体来说,有几项需要我们探讨的:第一个是中外合作公司的名称,投资规模等;第二项是合作公司的人事安排;第三项是中港双方的责任义务利益等;最后就是对成立中外合作公司的协议进行完善补充。”

  第一二项双方都没啥意见。这中外合作公司取名为:汕头利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投资规模两百万港币,其中包括之前购买的日本进口b超和二十万港币;人事安排中方有:吴志生,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严文正,陈雨翔,分别任公司副总经理;香港方面,彭利丰,任公司副董事长;吴进吉任公司副总经理。

  第三项争论就比较大了,特别是利益问题。洪书记虽然在合作公司里面并不任职,但他毕竟是汕头变压器厂的书记,吴志生只不过是副书记兼厂长,要是过去的国营企业中,书记才是第一把手,完全轮不到吴志生说话,可现在形势已经变了,他说的话几乎没有人听。他感叹市场经济社会,谁掌握经济命脉,谁就有拥有各种权利。今天的会议,吴志生请他来参加,无非是做给全厂的职工干部看,他完全代表着中方,他和吴志生既有合作,也有区别。企业经营的一切事情,他原来是不想过问吴志生的,他们在深圳沙头角的协议,他看过,这时香港彭利丰把每台碎石机的价钱压到33万,这是中方不能接受的。吴志生看着他,他明白他的意思,于是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这样,争来争去,一个上午过去了,还没有结果。

  下午双方接着议论,最终以每台碎石机36万的出厂价格给港方销售,销售价格港方自定,中方无销售碎石机的权力,只负责生产、售后服务包括安装维修等。这样的合作协议,明白人一看就知道对中方极为不利,仅售后服务和安装维修等,中方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这样的协议为什么能够签下来,关键的人物自然是吴志生,另外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上海交大的工程师严文正。

  严文正是郝举鹏教授的得意门生,由郝教授推荐到公司里来,他的到来,既是技术力量上公司需要他,另一方面他也是代表郝教授的技术利益方。彭利丰是个香港商人,一眼就看出了这关键的人物,于是中午的时候,和严文正密谈。下午的时候,严文正也同意了每台碎石机36万的价格给港方销售。

  汕头利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就这样成立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到外经贸委工商税务局等部门办理有关证照。

  【七】门庭若市

  陈雨翔从小到大没真正当过官,这回当上汕头利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这让他感觉有点飘飘然,如果拿官场上的乌纱帽大小来比,这副总经理算不了啥官,按照国营企业行政等级的划分,汕头变压器厂属于县处级单位,汕头变压器厂里车间主任以上的领导,行政级别是不小的。可是,这汕头利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又属于什么行政级别的单位呢,没有人回答的出。这是新问题,一些人的思维还没有转过弯来,还是用国营企业行政级别去套中外合作合资公司。尽管有人瞧不起在合作公司里任职的人,但心里还是羡慕他们的高工资,他们的工资不受国家企业职工干部工资级别的限制,一切由总经理说了算。雨翔负责公司的公关、广告宣传等业务,他的工资每月一千块,和其他副总级别的一个样。这让洪书记心里很不舒服,他这样的人凭什么领一千块钱的工资,国家主席都没这么高的工资。洪书记尽管心里不舒服,但他也没去跟别人说,这是没办法的事。

  雨翔家里热闹了起来。近来一些认识他的人,提些水果,到他家里来坐,目的就是想进公司找份工作。这日晚上刚送走两拨人马,八点来钟,没想到,又来来了老熟人。天宝堂农场105队队长孙大勇的老婆曾凤英带着儿子孙琦找到雨翔家,她母子俩是雨翔父亲带来的,母子俩不知道雨翔住在哪里,却知道他父亲住在县文化局,县文化局好找,一找就找到了。百川带着他们母子俩到了儿子住的地方,进屋后百川对儿子说:“阿翔,你还记得她是谁吗?”

  “记得,她是曾凤英阿姨。”雨翔在天宝堂林场这么长时间,当然还记得生产队里的人,“曾阿姨,你变化不大,还是这么年轻漂亮。”

  “哪里,我老了。”曾凤英拉着雨翔的手说,“我以前说你会有出息的,你看看,我说得没错吧,你现在当了公司的总经理了,不简单啊。”

  “曾阿姨,你先坐下。”雨翔一边冲茶,一边问道:“这是你儿子,都这么大了,我都忘了,叫什么名字?”

  “叫孙琦,快叫翔哥。”

  孙琦叫了一声:“翔哥。”

  雨翔不好意思应了声,问道:“在哪里工作?”

  “在电子琴厂,去年从农场上来的。”

  “在电子琴厂还可以啊,比农场好多了。你爸身体好吗?他在哪里住?”

  “我爸还好,他还在林场住。现在林场不行了,都散了,我们105队没几家人住,都是些老工人,他们不肯离开林场,像我爸一样脑袋不开化的顽固派。我叫他上来住,他不肯。我和我妈在农村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