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章

  他乃是钱氏和王子腾的老来子,上头有个长了他十余年的长姊在宫中当贵妃,端的是宠他非凡,以至于少年人养出了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心性,打定了要在这街上走走看看,竟然是连个小厮也没有带上,只顾着自己快活,哪管后头人仰马翻。

  然而他却不知,江南虽然繁华,大街上的乞丐二流子却不少,见这少年风流不俗,都以为是好大的一头肥羊,暗地里早有了数双眼睛盯着他看。

  王颀见到道路两边的诸多摊贩颇有些好奇,他这样的公子哥乃是深宅大院里长大的,连现成的银子都不曾见过,自然也不晓得如何买东西。

  他见有个卖折扇的,便停了步子,随手抽了把看。小摊贩十分热情,笑着道:“这位公子想必是方才来江南罢?这江南的才子佳人们必然是都要带着把折扇的,您瞧上头的山水画的如何?这可是北静王流出来的笔墨呢。”

  王颀暗道:咦,那小子何时要靠着这个营生了?

  他忽地又反应过来只怕是这小摊贩诳人,便似笑非笑地道:“北静王的笔墨,我等凡夫俗子怎么买得起?”

  小摊贩瞧着他的脸色,试探地道:“我见公子不俗,也愿意结下善缘,您瞧这扇子的做工扇面,原本卖千两银子也是使得,如今便一百两卖给了您也是。”

  王颀眼皮子往下一垂,道:“百两也贵了,二十两如何?”

  小摊贩算是看出来了,眼前这就是个没见过外头失眠的深宅大院里头养出来的蠢物,他殷勤地道:“哪能叫您为难呢……二十两虽然亏本了,但是您这样的人愿意买小的的东西,便是给脸啦。”

  王颀听得十分舒心,便随意地从荷包里抽了张什么面额的银票往他面前扔了,拿了扇子便走了。那小贩捡起银票来看,有些不知真假,瞧着面额傻了眼。

  一路上,众人都晓得了今日来了个冤大头,都十分热切殷勤。王颀很快就不耐烦,闪身避开了又要来拉住自己的一个小贩,进了临街的一家酒楼。

  他坐在二楼叫了酒菜,终于得空瞧那一堆自己买下来的“宝物”,觉得自己十分的是个人才,得意洋洋地架起了两脚——这是他从水溶那里学来的纨绔姿势,往常在家碍着父母总不敢做,这会儿解放了双腿,颇有些食髓知味,将双手枕在脑后往外看。

  临街有个卖糖葫芦的小贩,一个小小少年郎正站在那小贩跟前,踮着脚取了最上头的两支下来,一本正经地问:“作价几何?”

  小贩还沉浸在方才没能遇上那位满大街撒银票的冤大头,这会儿见这少年模样不俗,也动了歪心思,便道:“二两一串。”

  王颀“啊”了一声,坐直了身子,不可置信地道:“这么便宜?”

  而那楼下的小少年却皱着眉,没好气地道:“当我没有见过世面么?二两银子只怕可以把你买到我家里去做糖葫芦了。”

  两人都听见了对方的话,便在惊愕之中一个抬头一个低头看下去。

  王颀见那小少年面容秀雅浓丽,分明是个女扮男装的小女孩儿,便皱了皱眉。

  而那小女孩儿正是答应了妹妹溜出门来玩顺带买糖葫芦的林琯玉,她见楼上那坐得歪歪斜斜的少年苍白孱弱,虽是瘦削,却别有一股动人的西子捧心之态,“啊”了一声,心道:这又是个黛玉般病歪歪的小美人了,穿着男装也掩不住一身风流缱绻,她家父母怎的好叫她一个人出来玩?

  这两位小美人彼此注视了一会儿,林琯玉先忍不住了,冲着楼上打招呼,笑眼弯弯地道:“方才这小贩骗你银钱了么?这糖葫芦哪用得二两,二文还差不多呢。”

  楼上的那位“何不食肉糜”的小美人全然不知道银钱还有“文”作为单位的,不过惯会装模作样,便冲着她微微地点了点头,算是致谢,道:“我不曾买。”

  他说话轻声细语的,林琯玉愈发的瞧他像是自己的亲妹妹,便笑眯眯地道:“你是哪家的姑娘呀?大人怎么随便让你出来玩?”

  王颀拿着的茶杯微微一晃,不动声色地放下了手。因着身子不好,他从小到大便被充作女孩儿教养,外头人也只当是王家只有小姐,这些年才渐渐地改口称了王家少爷的。

  熟悉他的都知道他极为厌恶自己被认成女孩子,哪怕是如北静王之尊,说这话也要担忧会不会被下黑手。毕竟王颀别的东西不多,唯独心眼多。

  他似笑非笑地觑着那楼下的小姑娘,道:“小公子要送我回家去么?”

  林琯玉诧异地道:好好的小美人,怎么被大人教得这么不怕生?哪怕换成黛玉,也晓得遇见生人搭话要谨慎的,他却直接叫我送他回家?

  然而潜意识里又有一种被信任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她便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道:“你莫不是迷路了?那你家住在哪里?”

  王颀掂量了一番把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带到哪里坑一坑才好,最后忽然想到了自己是要住在林家的。他便冷冷淡淡冲着对方道:“便是城中的林御史家。小公子可知晓?”

  林琯玉:“……”

  作者有话要说: 穿着男装也掩不住一身风流缱绻——同样可以用来描述王多多和林琯琯

  怎么样,女装大佬·男主,刺不刺激惊不惊喜开不开心?……马上就要开启你黑我我黑你的青梅竹马模式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还有目前男主就是这么病娇,女主力拔山兮气盖世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以及这篇文是原创男女主,前期和红楼交叉不大,后期会略有重叠。完全可以当成原创来看。然后我是绝对的黛玉党,但是挺喜欢宝钗以及大部分人。为了小说效果可能会黑一些人。嗯。如果无法接受设定的小天使不要勉强……

  还有暂定隔日更,等我开始申榜会变成日更。

  ☆、第三章 林家琯玉

  钱氏那头自发现不见了王颀,便记得要落泪了,好歹还记着现在是在江南林家的地界上,匆匆地到林家去拜见贾敏。贾敏虽然在病中,却还是要撑着病体提来,这般那般地吩咐人去城中寻找,兼顾着提防钱氏掉眼泪。

  她温声安慰道:“孩子淘气也是有的,我家的大姐儿,便成日爱作个小子打扮,到街上去玩耍。不定一会儿他便自己找回来了。”

  钱氏听她如此说女儿,便怔了怔,这才想到贾敏有两个女儿,这嘴里的大姐儿,便是那林琯玉了。她先头惦记着过来问个药方,只是处心积虑地打探了她的次女林黛玉的病情,倒是不晓得这位林家大姐儿的情性如此,听此,倒像是颇有些活泼的。她心下稍稍地宽慰了些,心道:可惜是个女孩儿,若是个男孩儿,还能和多多一起玩,带得性子活泼些。

  结果这会儿外头突然传进个娇媚动人的嗓音,道:“哟,怎么这么乱?难不成是我来得不巧了么?”

  贾敏的脸色十分的不好看。钱氏本要问她这来者系谁,就见一个水红袄子白绫细折裙的女人进门来了,先是向着贾敏福了一福,道:“问表嫂安。我听着这边儿热闹,便想来瞧瞧,可不曾打搅了罢?”

  钱氏心中有了计较,待她向着自己打招呼,便只冷冷淡淡地一点头。那女人有些失落的样子,虽然笑得还是热烈,走时却难掩落寞。等她走了,贾敏才勉强道:“原是我管得不好,叫你看了笑话。”

  钱氏用帕子掩了掩嘴,十分平静地弯了弯嘴角,道:“谁家还没几个表妹。”

  林琯玉先头从贾敏那儿知道这番来的这个钱家姐儿原本是要“将你的性子带得沉稳些”的,只以为是个罗里吧嗦的小姐姐,不料却是个这么娇娇弱弱的小美人,顿时有些想笑。她道:“我便是林家的人……诶你是王家的那位姑娘么?”

  “姑娘”二字再一次叫王颀眯了眯眼,他眼尾本是微微上翘的,瞧着有一种懒洋洋的冷漠,但是忽然笑起来的时候却又如一弯月牙儿,显得又亲切又可爱,“哦,原来是林姑娘。”

  林琯玉耐心地站在楼下等他近前来,这才发觉这小美人比起自己还要高挑许多。她觉得十分有趣,“我听闻你兄长也一齐来了,怎的只剩了你一个人呢?”

  王颀不咸不淡地道:“我没有兄长。”

  他这话虽然语焉不详,却是大大的实话,只能怪贾敏消息太不灵通。她前些年知道钱氏膝下本是个女儿,近年来却说是儿子了,只道是她有的一儿一女,这会儿却闹了这般大的一个笑话。

  林琯玉要是此刻还有些清醒,就该察觉出猫腻来,奈何她先入为主地判断王颀是个姑娘,这会儿便心想:难道是黛玉的消息错了?——管他呢,总要先把王姑娘带回家去。

  而这闹笑话的主角似乎并不在意,瞧着这男装的小姑娘带着自己往林府走,一路上不知打下了多少个小贩要来招呼的手。她有些怒气冲冲,“这些人都怎么回事?王姑娘你莫要被哄骗了去——咦你怎么拎着这么多零零碎碎的东西?”

  王“姑娘”一松手,把方才买的小玩意儿悉数抛下了,不咸不淡地道:“哦,也没什么,方才来时的路上买了些。”他虽然知道自己兴许被坑了,但是并不在意,反而对于林琯玉的态度有些奇怪。

  林琯玉便见这生得仿佛水墨画里头走出来的写意美人儿蹙眉,问自己,“你为何如此知晓这街上的物价?”

  “我常常过来呀,”林琯玉笑眯眯地道,“我妹妹常年喝药的,总是很不乖,我便哄着她喝药,给她买这糖葫芦,还有,喏,就是那街头一处的绿豆糕。”

  王颀“哦”了一声,心道:原来真是林家的那位大姑娘……幸好还算生得好看,家世也还不错,不然就这察颜观色的本事,呵呵。

  林琯玉这小笨蛋浑然不知自己在对方那儿的评价已经上升到了唯有“呵呵”可以形容的程度,十分兢兢业业地想要把人引回正道:“这街上的摊子,若不是去惯了的,这些小摊小贩很会看人下碟,你不要自己来买啦。”

  对方冲着她弯了弯眼睛。

  两人还没有到林府门口,就被下人认出来了——一个是林家的下人,一个则是钱氏带来的侍女。

  那两人惊叫道:“少爷(小姐)回来了!”

  林琯玉奇道:“咦,少爷是在叫我么?”

  王颀回头看了她一眼,冲着那王家的侍女点了点头。钱氏正在后头,一见到两个男孩儿一齐被带进来,有些怔怔,却见贾敏一把将那秀气的男孩儿搂进了怀里。

  “琯琯,唉,娘和你说了多少回了,不要随随便便地穿着男装出门!外头人贩子最喜欢你这般富贵人家的小孩儿了!回头你爹知道了,瞧他怎么——”

  林琯玉及时地打断她的絮絮叨叨,转向王颀,笑眯眯地道:“你听见了嘛,以后不要随便穿着男装出门哦。”

  贾敏在方才一会儿已经弄懂了王家的“少爷和小姐”的来龙去脉,这会儿听着这句话觉得有些不对劲,却也没有深想,推她一把,叫她回去换了女装。

  钱氏一面掏出帕子给王颀擦了擦手,问他:“可曾在外头磕着碰着了么?”

  王颀方才在街上还算有些活泼,对着她却整个人都懒洋洋起来,恹恹地摇摇头。钱氏搂着他,回头向着贾敏道:“可真是多谢了你家大姐儿了。我这孽障,从小到大都不叫我省心。”

  贾敏自然知道她为何对着这孩子这般疼爱紧张,瞧他的面色,就知道是个有宿疾的。她自己便有个从小带病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