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8部分阅读

作品:果园飘香|作者:却墨|分类:综合类型|更新:2025-05-21 06:38:10|下载:果园飘香TXT下载
  好好改善这浑浊的空气。

  巧玲忙完屋里的卫生,又准备提桶到食堂打热水,王明立刻从床上起来,接过巧玲手中的木桶。笑着对巧玲说:“老婆大人,这些粗活让你家夫君来做吧!你好生歇歇,我们还要洞房花烛夜呢?老婆,等着我,我一会儿就来了。”王明给巧玲做了一个鬼脸,提着桶走出了房门。

  喧闹一天的二队,现在变得静悄悄地。

  王明提了满满一桶水,还很热。巧玲将门和窗户都关得严严实实,床上多的被子,已经放在穿衣柜里,床单铺得整整齐齐,掀开了一个被角,两个厚实的枕头并放在一起。

  巧玲已经脱掉身上的外衣,头发松散地披在肩上,紧身的内衣包裹着巧玲迷人一般地身材。王明目不转睛地盯着巧玲,沉积多年,男人的冲动,此时在体内助起波澜。一时间王明不知是好,还努力地压抑着内心地狂热。

  “明,天不早了,洗洗吧!”巧玲已经将水倒好。

  “哎。”王明的动作很迟缓,发出的声音有点颤抖。

  “还像个大姑娘似的,快点嘛!”巧玲已经将内衣全部脱掉,只剩下小小的胸衣和花花的短裤头。

  王明看了更扎眼,动作又变得麻利起来,三下五除二将自己身上的衣服全部都脱了下来,赤身裸体。虽然还是初春,天还很凉,但两位新人的身体上有一股火焰在燃烧,火焰很旺,很大。

  巧玲已经将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地,已经钻进被窝里,望着赤身的王明在那机械般地擦洗着自己的身体。

  王明很快地洗完自己的身体,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

  巧玲已经将自己身上仅存的一点衣服都脱掉了,见王明上床,马上就扑了上来,紧紧地抱住王明,嘴巴不停地在王明的耳边摩擦着。王明受不了这暴风骤雨般亲吻,也急忙紧紧将巧玲揽在怀里。巧玲的肌肤很滑,凝脂般地光滑,有一股很好闻的女人香,王明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开始在巧玲的身上亲吻。

  两人长时间地相互亲吻,沉积多年的感情火花,越点越旺。他们在床上翻来覆去,狂热地亲吻,还伴着一阵阵有节奏的床板声。整个空气中弥漫着浓浓地情爱。

  王明已经按捺不住浑身的骚动,胸膛里憋闷得几乎快要让自己窒息,咚咚响的心脏,骤然间涌起一股股澎湃的热血和男人的疯狂。他翻过身来,将巧玲紧紧地压在身下。

  巧玲双腿盘在王明的腰间,如水蛇般死死缠住王明,等待王明第一股力量,她等了很久,也就等自己心爱的男人来开垦自己。洪水泛滥,来势很猛烈,似乎有不可阻挡之势。

  王明撕掉正人君子的面孔,像一个暴徒,变得像只扑食猎物而发疯的野兽,粗暴地在巧玲的乳胸上揉捏。巧玲已经在引导他进入自己的身体,很紧,但很滋润;很痛,但很激情。

  王明斗志昂扬地采取种种攻势,仿佛要将自己三十多年积攒的精力,在此时尽情地挥洒到巧玲的体内。一次次激情地宣泄,两人愈战愈勇,生龙活虎,死缠不休。在这花烛夜,两人似乎要将体内的精力全部发泄完,无休无止地做着,毫无节制地在床上演绎着人生最美妙的时刻。

  不用语言,不用眼神,只用肢体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自己深深地爱意,也毫无保留地迎合着对方的需求。

  在天快亮的时候,两人才安静地睡下,依然紧紧地抱在一起。无论什么时候也比不上此刻的销魂,此刻的快感!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40)

  新婚是最甜蜜的,最让人终生难忘的一段美好时光。队里又多了一对恩爱夫妻,出入成双,形影不离。惹得队里的小伙子们个个眼红,每次单独见到王明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结婚是不是好爽?女人那里是不是很有磁性?王明总是笑笑说,想女人就自己去找一个,不要成天叫的慌,自己找到女人后,自然就会知道女人是什么?

  大姑娘看见巧玲的身材更加水灵,皮肤更加细腻,脸上总是红扑扑地,似乎胸脯也变大了很多,有姑娘说是王明揉大的,有的说结婚自然会变大。姑娘们也不怕脸红,也不害臊。还有的姑娘问巧玲做那事是什么滋味?巧玲在他们的逼问下,还是说了,就像是遇到好吃的东西,越吃越想吃,舍不得放下,更不容别人来分享。但姑娘们还是领会不到,还是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滋味。

  最让巧玲难为情的是,在食堂吃饭时,队里那些中年的大嫂们,毫无顾忌地问巧玲,王明的种子在你身上发芽没有?还有的大嫂更为直接地说,男人都是新鲜三天,来势猛,要克制男人,每天只让他尝尝甜头,这样男人就不会变心,来日方长。你一次让他吃过饱,你就没有新鲜感了,男人始终是吃在碗里看在锅里,女人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

  无论他们和她们怎么说,怎么开玩笑,王明和巧玲都不以为然,反而和他们一起开起玩笑。这可能就是少女和女人的区别,是巧玲从未感受和经历过的事。也许人生也就不过如此吧!

  队长每次见到王明总是说:“秀才,变样了,变成熟了,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

  而队长老婆见到王明老是色迷迷地看着王明,说一些只有她和王明能听得见的话。

  “怎么样,很嫩吧,晚上能做几次?”

  王明选择的是不理也不怒,可是队长老婆像是发情似的,有时在没人的时候伸手摸王明的敏感地带。王明知道她现在是如狼似虎的年龄,队长已经满足不了她的需求,她实在是按耐不住自己,到处打游击,也就是过过嘴瘾,过过手瘾,没有谁敢和她真枪实弹地干一场,但她还是自己暗地物色对象,看准了就背着队长偷偷地去偷吃一口,哪怕是极为短暂,她也会得到身体上的愉悦和快感。王明是处处回避她,拒绝她,始终与她保持一段距离,因为她是队长的老婆,自己有年轻美貌的巧玲,任何女人也占据不了自己的心,也取代不了巧玲的位置。开开玩笑是生活中的乐趣,但关键的事情还得把好关,克制自己,才能换回生活的平静和幸福。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41)

  元宵节一过,王明就开始准备去读书的事情。

  巧玲依旧每天照常上班,下班,很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

  队里的工人已经开始新一年的劳作。以前被动的工作,现在都变得很主动,天气一转暖,都已经忙碌在自己承包的果树里,一天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

  王明被通知到场部办理去读书的相关手续。

  王明是和巧玲一起去的,骑着自行车带着巧玲,在后座的巧玲紧紧地抱着王明的腰,头贴着王明的后背,刚刚新婚不久,又要面临着短暂地分离,但为了将来,这种分离,巧玲是愿意的,何况王明还可以半月回来一次,小两口还可以在一起亲热。小别胜新婚,这个道理巧玲是明白的。

  到了场部,巧玲就去医务室上班,王明就独自去场办见场长。

  场长一个人在办公室看报,见王明来了,就起身和他打招呼:“秀才,来得这么早,来,坐坐。”

  “场长,你不也是来得早么!”

  “我呢,习惯了,几十年啦,早上不起来,心里不踏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来,秀才,喝茶。”

  “好,我自己来,你别客气。”王明起身接过场长端来的茶。

  “秀才呀,你这次去读书深造,身上肩负的担子很重啊,全场都看着你,指望你学好了,来指导他们科学种果树。你可不能让大家失望啊。家里都安排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我什么时候可以动身?”

  “三月一日吧,场部派车送你去。”

  “不用场里送,我自己坐车去就可以,大家都忙,不要为了我的事影响大家春耕种植,这个时候正是播种的时节,千万不要错过。”

  “大家是很忙,但送你还是有时间的。”

  “真的不用送,这样让我心里不自在,不要搞的太特殊。场长,我想低调点。再说,场里有很多年青人,对我太特殊了,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我想这样会好点。”

  “你这孩子,我没看错你,年青人有你这样的心态,不错,是我心目中的秀才,到了学校好好地学,用点功,你有这个能力,场里有很多工作等你回来开展呢?”

  “场长,我知道我的责任,我既然选择留在果园,就会不负众望。”

  “秀才,你的工资问题,按照我以前对你说的那样,按照干部标准计发,按月发放。学费问题全部由场部负责,你就安心读你的书。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我还要去四队去开会。”

  “那好,场长,我没有什么啦,那我先走了。我再不来场里,三月一号,我自己去学校报到。”

  “好,你去吧,以后在学校有什么事,就打电话回来,记住,好好学,我等着你。”

  “再见!场长。”

  从场部出来,王明就去医务室看望巧玲。罗医生见王明来了,就开玩笑说:“王明,想巧玲啊!”

  “看罗医生说哪里去了。”

  “王明,马上要去学校吧?”

  “场长说三月一号报到。”

  “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哦,罗医生,巧玲工作上以后要你多多指导,让你费心了。”

  “真是秀才,巧玲是不错的护士,我建议她也自学,也学会给病人看病,将来这果园总要有一个接班的医生吧,你们都年青,有大好的时光去学,好好珍惜吧!你们是果园的未来,果园的骄傲!”

  “这是你们老一辈栽培得好,才有我们今天的大好时光,你们才是果园场的有功之人啊!没有你们的付出,果园也不会有今天的日子,多少年来,无论什么运动,你们都千方百计地保护着年青人,你们的眼光看得远,看得清楚。我们年青人真应该好好谢谢你们!没有你们曾经的付出,就没有果园的今天!”

  “王明,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谁都不想整谁,谁都不想跟谁过不去,只是有些事情不由人去细想,也来不及让你想,就已经来到你的面前,你躲也躲不过。这些年来,你也看到了果园场的人都是经历着风风雨雨过来的,现在的好日子是必然会来到的,是必然让果园人享受的。这些事情看是用什么心态去对待,狠心地去顶顶,再大的困难都会排除。”

  “果园的春天来了,万物也该苏醒了,种子也该发芽了,大家的好日子来了。”

  “是好时节啦!王明,果园的未来在你们手里啊!好好努力吧!”

  “谢谢罗医生的鼓励,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罗医生你先忙着呢,我就先回去了。巧玲我回去了。”

  “那秀才慢走啊!再见!”

  “ 再见!罗医生。”

  王明的心情很轻松,但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路还很长,也许荆棘丛生,也许是阳光大道,他已选择了前进的路,无论如何他都会毅然走下去。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42)

  王明终于实现了上学的梦想,在三月一日走进了黄冈农校。真正成了一名学生,一名超龄的学生。

  进入学校以后,王明学习很用功,只要一有空,他依然像在队里一样,拿着书看,如饥似渴,他要把荒废多年的知识补回来,他要更好地充实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入学两个月后,王明回场里一次。主要是很想念巧玲,学校刚好放农忙假,一个星期的假期。平时想念巧玲王明就每隔一个星期写封信给巧玲,但依然不解两人的思念之情。

  巧玲在场里也在开始自学,是在罗医生的指导下,开始临床实践,边看书边实践,罗医生说她进步很快。这更加大巧玲自学的勇气,一下班也像王明在家时一样,一有空就看书,有时鸡叫了头遍,她还在灯下看书。

  家里很多事都是琳子在做。巧玲给琳子买了一台缝纫机,每夜也在灯下学做衣服,自己的设计式样,自己裁剪,自己缝好。做出来的衣服还真是一回事。

  两个女人的生活很平静。

  在夏季放暑假,王明一直在琳子承包的果园里帮忙看过和卖果。琳子承包了两股果树,人手忙不过来时,就在附近农村请人帮助看果。今年的收成很不错,果树的病虫害也少,来果园进货的人络绎不绝,从早到晚,累得王明和琳子要都伸不直。

  巧玲已经怀孕了,有两个月的身孕,除了上班,王明和琳子都不要她做什么,就在家里做做饭,洗洗衣,送送饭到他们吃。三个人的生活配合的很默契。

  每次回来,王明第一件事就是到场部向场长汇报近段学习的情况,并将学到的新知识也向场长讲解,帮助场里处理果树的一些病虫害问题,场长表扬王明已经学以致用了。还在场部的安排下,到各生产队去传授果树的知识,在果园里还现场讲解果树修剪的技术,每次来听王明讲课的工人很多。工人们也在王明的辅导下,对果树的科学管理也提高不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触就是知识能改变一切。

  在王明的带领下,整个果园学习的气氛空前地高涨。谁都知道不懂得管理果树,就意味着要失去收入,意味着生活将很艰辛。这是场长要达到的目的之一,王明在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个目的。场长多年前就深有感悟,大锅饭只是一个过程,迟早会打破这口大锅,由自己支撑着一口小锅来生活。他要将全场引向何方?走什么样的路?怎样发展经济?怎样才能真正改善工人们的生活?他一直在探索,在摸索一条路,适合果园发展的一条路。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工人们的激情高昂,不能错过这千载难逢地大好时光,一定要将果园的经济发展起来,到那时,场长的愿望就完全实现了,他也老了,也安心啦!

  场长选择王明是很早的事,他一直在场里年青人中寻找一个能深扎果园的年青人,起码要他喜欢果园,愿意在果园发展,最后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王明的身上,他要培养他,让王明成为果园的接班人,能管理好未来的果园。场长没有看错人,王明也没有让他失望。王明的种种举动,场长感到很满意。明天的果园会比今天更好。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43)

  在82年的二月份,巧玲顺利地产下一个男孩,胖嘟嘟地,非常可爱,很像王明。琳子是最高兴的一个,因为她做了姑姑,只要一有空就抱着小侄子,逗着小侄子玩。

  巧玲休完一个月的产假,就照常上班。

  王明一开学就回到了学校。照看孩子的任务就全落在琳子的身上,琳子也没时间再做衣服,专心致志地照看孩子。

  三人的工作和生活依然很平静。

  王明在黄冈学完了三年,满载着全新的知识,又回到了果园。开始他崭新的人生。

  在1984年春天,王明被县局直接提拔为果园场的场长。当然也少不了老场长的全力推荐。

  上任以后,王明大举改革,领导班子全是年轻化,而且是知识型的领导班子。他将用自己学来的知识,改变和发展果园,让果园人实实在在地过上果园人想要过的幸福生活。

  王明作为年青人的典型,榜样,他没有让果园人失望。他依然在果园场辛勤地工作,在为果园的明天而努力着!

  在王明的心里,他希望每年果园的春天都是那么的美丽!迷人!

  这是发生在春天的故事。

  第九章 爷爷是国民党军官(1)

  1982年5月1日,劳动节。

  场部为了欢庆劳动节,要求各生产队放假一天,加上第二天是星期天,就放了二天假。各队还按照场部的要求在各队显眼的地方张贴了庆祝标语,大致都是热烈庆祝之类的字样。

  放了假,一部分工人就三五成群地到宋埠镇上去玩,另一部分工人就在家里,洗洗晒晒,整个队里到处像飘着万国旗一样,五颜六色。孩子们在晒的衣物中跑来跑去,有的还在衣物中躲迷藏,有的将衣物扯下来,披在身上表演着,像是唱戏一样。孩子们的嬉闹引来父母们追打和谩骂,但孩子终归是孩子,惊吓了一会,又会很快来到父母身边,帮助父母拧拧刚洗的衣服。

  春天的果园是迷人的果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空气格外的清新。早熟的桃子已经开始在卖,苹果和梨子已经挂满枝头。队里有些工人承包的果树在边界的地方,他们都在果子一挂果的时候,就已经搭建了果棚,全家老少都搬到果棚里生活,四周的果树,围着果棚,简直是世外桃源。

  果园自解除武装管理后,和周边农村的关系,处理得还是很好,双方没有再发生武斗和争吵的事件,偶尔有纠纷的也是牛跑到果树里吃草,弄断树枝,但彼此都是很和气地解决,说说以后将牛看好,我们是靠果树吃饭的,你们是靠庄稼吃饭的,大家都不容易,彼此设身处地的想想,你自然能理解果园人为什么那样维护着果树。

  队里没有搭建果棚的工人,是因为所承包的果树,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渠道围绕着果树。在一开春,渠道里就是满渠道的水,一直要在二季稻割完后,才停下来。所以这些工人都不急,只是偶尔到果园里看看。

  队里每逢过节,食堂里都会加菜。大节日就杀猪,小节日就到宋埠去买点肉,随便炒个菜,也算是热闹热闹。队里的工人都很习惯这种生活,有些不想在队食堂里吃的,就几个人在一起打平和,或是一个人出一点东西,热热闹闹地煮一餐,喝得大醉,笑啊,哭啊,叫啊,唱啊,简直又是一个世界一样。

  今年的劳动节,如同往常一样,队里准备了一些菜,是半价售给工人们吃,食堂里还是人潮沸腾,热热闹闹地。

  正当大家吃的开开心心地时候,队里来了一个陌生的老人。他中等身材,光光的头,穿着一套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肩膀上斜挎着一个书包,手里提着一个大大地行李包,背上背着用油布包好的棉被。看样子不像是要饭的,老人很精神。

  他一出现在队里,就惹来了队里的一群孩子,围着老人,议论纷纷,因为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位老人,也不知道他来果园作什么?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他。

  孩子们的围观,引来了队里的大人,队长也来了,见了老人就问:“大爷,您找谁?”

  “我找我儿。”老人并不胆怯,很自然地回答队长。

  “您是找哪里的儿?”

  “同志,你这是果园场吧?”

  “是啊,您是找我们队吗?”

  “是啊,我的儿子一家就是这里的。”

  “那您儿子叫什么?”

  “我儿子是你们队里的会计。”

  “哦,您说的是王会计啊。”

  “对啊,我是他父亲。”

  “哦,那您找对了,我以前没有见过您?老人家,我带您去您儿子家吧。”

  “那麻烦你同志。”

  老人跟在队长的身后,往王会计家走去。

  我家今天是在家里吃饭,没有到食堂去,全家人都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直到队长将老人引进家里时,我们全家都感到很惊奇。我们正围在桌子边吃饭,看到一个老人站在门口,感到很陌生,用惊奇的眼光看着眼前的老人。

  “王会计,这位老人说是找你,说是你父亲。”队长进门就叫我爸。

  我的爸爸,抬头的那一刻,我们兄弟姐妹都看着爸爸,从爸爸那刹那间的眼神可以看出,眼前的这位老人,是我的爷爷。

  爸爸和妈妈匆忙放下手中的碗筷,马上站了起来,爸爸和妈妈同时对着老人说:“爸爸,您回来啦!”

  “嗯,回来啦!你们在吃饭啊。”

  我的爸爸马上去接过我爷爷手上的行李。爷爷自己将背上的包裹放了下来,妈妈赶紧接过。此时家里的气氛很沉重,没有一个人在说话。我们还坐在桌子旁看着以前发生的一切。

  队长见找对了,就对我的爷爷和爸爸说:“老人家,好好歇歇吧!王会计你父亲还没有吃饭吧,你们赶紧到食堂去打点菜来吧!老人家,您歇着啊!我走了。”

  “谢谢你!同志。”爷爷站着说。

  “爸,您回来,也不通知下我,我好去接您。走累了吧,快坐下歇歇。”我的爸爸搬来椅子给爷爷坐。

  “孩子们,快来叫爷爷,这是你们的爷爷,快起来,都过来吧!”爸爸在叫我们兄弟姐妹一起过去。

  我们兄弟姐妹放下手中的碗筷,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走到爷爷的面前,爸爸要我们一起叫声“爷爷”。

  “爷爷好!”

  “好,这些都是我的孙子。”

  “是,爸,我来给您介绍吧,这是大孙子,大孙女……。”我的爸爸将我们兄妹一一介绍给爷爷,爷爷每看一个,都在我们头上摸了下,还在脸蛋上捏捏。

  “我的孙子们个个长的这么俊,来,都过来,让爷爷抱抱。”爷爷讲我们兄妹五个全揽在怀里。

  “爸,您先喝杯水吧!”我的妈妈将一杯水送到爷爷的面前。

  “孩子们,来,我给你们带糖来了。”爷爷接过妈妈送来的茶杯,放在桌子上,又转身去拿他的行李包。他在包里翻了一阵,从里面拿出一个布袋子,解开布袋上的绳子,里面五颜六色的水果糖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来,孩子们吃糖,好甜的水果糖。来,接着。”爷爷初次见到我们兄妹,并不记得我们谁大谁小,只是将布袋里的糖圈拿出来,塞在我们的手中。我们不约而同地看着爸爸,爸爸点点头,我们就都收下爷爷带给我们的礼物。

  这是我们兄弟姐妹第一次见到我们的爷爷,很精神,很健康的爷爷。以前,我们也是从爸妈的言谈中,断断续续知道我们还有个爷爷,爸妈说在很远的地方工作。我那时还问为什么爷爷不来看我们?爸妈也没有回答我,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淡忘了这件事。今天爷爷突然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下子又唤醒了我们的记忆中。他是我们真正的爷爷,我们仔细地打量着他,也不再想吃饭了,口里塞进爷爷带给我们的水果糖。

  爷爷他一点都不觉得累,把我们拉在他的身边,看了又看。凭我的直觉,爷爷是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亲人,他似乎怕我们在此刻离开他,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我们。我们兄妹们也没有出去玩,也就站在爷爷的面前,也不停地打量着爷爷,仿佛爷爷的出现让我们兄妹们也很激动。

  妈妈很快到食堂打了些菜,饭是家里的,妈妈还要重新炒菜,爷爷不让,说有这么多菜,就可以啦,多了吃不了也是浪费。妈妈也就听爷爷的安排,没有再炒菜,就将现有的菜端到桌子上。爷爷又对我们说:“孩子们,你们去玩吧!爷爷要吃饭了,一会儿爷爷再和你们玩,好不好?”

  我们兄妹点点头,边走边看着爷爷,走出了堂屋。

  第九章 爷爷是国民党军官(2)

  整个下午,我们都在队里玩,没有回家,爷爷也没有来找我们。也许是爷爷累啦,在家里休息。我们一玩起来,什么都忘记了,我们一直玩到天黑的时候才回家。

  我们兄妹进屋,就看见晚饭已经做好,一大桌菜,远远地就可以闻到菜的香味,我们不由凑过去,用鼻子闻闻,解解馋。爷爷和我的爸爸已经坐在桌子边,相互都抽着烟,在说着什么。见我们回来啦,爷爷和爸爸都没有再说。爸爸叫我们先去洗手,然后再来吃饭。

  在吃饭的时候,爷爷不停地给我们挟菜,说要我们吃饱,身体才会好。爷爷吃的很少,只吃了半碗饭,一直在招呼着我们吃饭。爸爸说不用老是挟菜,自己吃吧,可爷爷不听,依然给我们挟菜。这餐饭,我们都吃得很饱,爷爷在我的肚子上还摸了摸,看是真饱,还是假饱。我的肚子已经涨的像是一个皮球,圆圆的,里面一点空隙都没有。爷爷叫我不要过量的运动,这样对身体不好,饭后一定要先坐坐,再去玩。我也是第一次,是吃晚饭后,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不动。

  妈妈已经将桌子上的碗筷收拾完了。爷爷和爸爸又坐回桌子边,继续他们的谈话。

  “给,这是我的释放证明。”爷爷从一个小包里,拿出一张有红字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很多字,爷爷将它递给我的爸爸看。

  爸爸接过纸看了起来,我也凑过去看看。上面大致写的是关于爷爷无罪释放的证明。爸爸看了很久,眼睛一直没有离开那张纸,我看见爸爸的手在不停地抖动着,还用手很快地擦了下眼睛。我知道爸爸是很难受,但他没有在爷爷和我们面前表露出来,他很快地恢复了平静。他抬起头时,我发现爸爸的眼睛红红的,泪花在眼睛里打转,他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对爷爷说:

  “爸,就一张纸就将问题解决了,白白坐了十三年牢,这太不公平,太不公平。”显然爸爸很气愤。

  “能证明我的清白,能证明你们的清白,坐几年牢也不算什么,这又能怪谁呢?”

  “这是血的代价,十三年不是十三天,到头来,就一张无罪的纸把这十三年给抹掉了,为了这个无罪,我们全家受到了多大的冤屈,不是您和我们断绝关系快,我不也成了批斗对象,住学习班,孩子们还哪有安定生活,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孩子。”爸爸在向爷爷,他的父亲诉苦,诉十三年的苦,在一个男人,在一个家庭压抑了十三年的苦,就是为了眼前的这张纸。不是拿到这张纸,还是不能随便倾诉,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将心里的话说出来。

  “都过去了,十三年后我们还不是全家团圆了,再大的风雨,再大的波折,也阻挡不住我们一家人的团圆。只要孩子们健健康康,其他的事都不是很重要。就是不要将这些事影响孩子们的身心,他们和这些事毫无关系。”

  “爸,您能放得下,但我心里总是放不下这件事。我在场里是怎么生活的,您知道吗?我是说话声音不能大,有时说话都不敢说,做事总是提心吊胆,很怕领导来找自己。孩子们都不敢在外面开心地玩。但这几年,我看见场里,很多人平反了,那些知青都慢慢走啦,我才感到国家是真的变了,想到您,也会很快要回来,因为我知道我们家都是堂堂正正地人,是是非非也该有个了结。头顶的这顶帽子是摘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人,大大方方地伸伸腰。”我爸爸的情绪稍微好了点,心情平静了很多,我看气氛缓和了,就给爷爷和爸爸到茶。爷爷也顺势将我抱在怀里。

  “这场运动是谁也预料不到的,也许是我们必然会经历的,既然来了,你生活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你是无法逃避的,那就要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我就是怀着这种心态度过十三年的,我相信自己,相信国家,决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的,我想迟早会有一天,我的问题,你们的问题都会给我们一个答复的,再说,像我们这种情况,在全国那是太多了,光我们劳改的农场就有几千人,我还遇上我以前在国民时期的一个朋友,他的情况和我们基本上是一样,他就和我一样的心态,都在里面好好的,但也有很悲观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后还没有等到出来的那一天,就已经病死在里面,很可怜啊!没有一个亲人来给他送终,孤苦伶仃地,我们都哭了,这些都是为什么啊?好好的一个家庭,一场运动,让这个家四分五裂,天各一方。我在里面时,每天晚上我望着家的方向,想想你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你有孩子吗?我是不是做爷爷啦,我每天都在思念你们,终于等到这一天,我终于见到你们,见到我的孙子。儿啊,你受苦了,爸对不住你,是爸牵连了你。”

  “爸爸,这个不怪您。起初,我是很恨您,恨您为什么以前是国民党的军官,恨您为什么又要加入共产党,为什么就不做一个平凡的人,但后来,我在场里也看多了,逐渐理解了您,虽说您以前是国民党军官,但您没有做有损人民有损国家的事,您为国家的建设也付出了不少。我就打消对您的恨,就盼望您早点回来,健健康康地。是怎么样国家自然会给一个评价的,非常公正地评价。爸,您也受苦了,您是为了我们而活着的,您给了我很大地鼓舞!”

  “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波波折折地,只要你有生活的信念,你就会好好地生活下去,什么困难在你面前都会迎刃而解。儿啊,一切都过去了,说说你们吧,现在好的政策来了,你们场里有什么变化?”

  “果树都承包到人,我们家承包了两股果树,有八十多棵果树,都在一起。从前年开始承包,这日子就好多了,您看孩子们个个有颜有色的,家里又添置了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吃喝就不用发愁了。今年的收成肯定会很好,树上的果子已经挂满了。明天我带您去果园里看看,那果子长的可喜人呢!”说到果树,爸爸是眉开眼笑,总有说不完的话,还一个劲的说国家政策好,得人心,应民意。

  爷爷很满意地点着头,这也是他所想听到的,他说他就是为了能看到这一天而活着的,他心里有国家,相信国家能改变贫穷的面貌,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一夜,爷爷和爸爸说了很多话,是十三年的话。爷爷一直抱着我,我一改平常好动的习惯,老老实实地听着他们的谈话,那时我很难领会他们的心情和感受,但我从爷爷和爸爸的语气和情绪中,他们的心情很愉快很激动,虽然这场运动让我们分离了,虽说是一件坏事,但也通过这件事充分证明了我们这个家庭没有负国家,是一个很正派的家庭,每一天在不息地建设着国家,不息地辛勤劳作。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华人小说吧

  第九章 爷爷是国民党军官 (3)

  劳动节的两天放假,我们都玩得很开心,主要是爷爷的到来,我们生活上得到很好的改善,每餐都是一大桌的好菜。爷爷对妈妈说,不要每天炒这么多的菜,够吃的就行,细水长流嘛。妈妈总是笑着说,爸,现在日子好啦,有能力就吃好点,孩子们的肚皮好多年都没有吃饱过,就随他们吃吧。爷爷看看我们,也没有再说菜多的问题。但他每餐还是吃得很少,碗里从不留一粒饭。爸爸对我们说,要向爷爷学习,要知道锄禾日当午的辛苦,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我们在爷爷的影响下,吃饭时从不放过一粒饭。

  家里因爷爷的出现,热闹了很多,拥挤了很多。队长见我们家这么多人,就主动找我爸。

  “王会计啊,你家人又多,房子又窄,队里想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以前克福的那间房,一直还空着,就给你家住吧。你父亲也来了,孩子们也都大了,也该分睡。这是钥匙,你把里面扫扫,就可以住啦。”

  “队长,真的谢谢你,我都不好意思开口麻烦你,这么多年来,你一直照顾我们家,麻烦你也够多的。那我就搬进去,队长真是及时雨啊!”

  爸爸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全家人,我们三兄弟听后,都争执要到新房子里去住,最好是一个人一张床。但爸爸说,这间房不是很大,只能放两张床,我大哥和二哥睡一张床,爷爷和我睡一张床。我们想了想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我们三兄弟都睡在一张床上,而且很窄,要是谁打个屁,整个被子里都很臭,常常因为盖不到被子,三兄弟在床上发生局部战争,蚊帐和被子也被撕烂,自然会招来爸爸和妈妈的武力干涉,平息暴乱。罚站,不准吃饭,去果园里扯草,等等惩治办法。虽然有时三兄弟为了一些琐事打架,因此而受罚,但我们三兄弟还是齐心地一起去完成,根本没有谁记得刚才的武力冲突。爸爸说,你们这才是亲兄弟。因为我们三兄弟的心很齐,爸爸和妈妈一直都很宠爱我们。还说这是天生的兄弟料。

  爷爷和我们一起将新房的卫生全部打扫干净。爷爷还在靠床的墙壁上贴上废旧的报纸,还开玩笑地说,你们要是睡不着,就看看墙上的人民日报,一字一句的读,你很快就会睡着的。我们都没有试过,想要是哪天真的睡不着,就试试看,看爷爷说的灵不灵。

  爷爷风趣地说,真金不怕火炼,我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爷爷其实在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来教导我们,让我们懂得更多的知识。人穷点不怕,但千万不要做知识上的穷人,这是我爷爷的经典名言。

  我们和爷爷就这样住在一起。爷爷每天睡觉和起床都很准时,有时星期天,我们作业做完了,就在外面和小伙伴们玩耍,但每当我们玩得最开心的时候,爷爷就来找我们回家,他说,小孩子,主要是上学读书,要早睡早起,规定我们每晚必须在九点钟就要睡觉。我们以前一直没有这个习惯,我们三兄弟一时还适应不了,总是躲避爷爷。有时爷爷实在是叫不回来我们,他就拿着一根木棍,在我们面前摇晃着,说谁不回家,就木棍伺候。吓得我们是像兔子一样飞快地跑回家,迅速洗脸洗脚,然后马上去睡觉。他见我们每天都是黑汗水流的,就又规定我们每天都要洗澡,要讲究卫生,谁身上要是有汗味,一律是不准上床,这是爷爷制定进入房间睡觉的铁规矩,任何人不得违反,必须遵守。

  在房间睡觉还有很多要注意的规矩,睡觉前不准讲话,要讲必须小声。晚上不准在房间里拉屎撒尿。爷爷已经在房外面准备了一个木桶,非要我们集中拉在里面,说是广集肥,为四化作贡献。还有每天起床后,要将自己睡的被子叠好,床单要牵平,枕头要放整齐,鞋子放在床底,一字排开,没有晒过的鞋子是不准拿进房里。自己的衣服和书包要整齐放好。爷爷和爸爸搬来了两张桌子给我们读书写字。整个房间,在爷爷的布置下,显得很有点书房的味道。爸爸说,爷爷是在用军事化的教育方式教育我们。爷爷在用他的方式改变我们,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其实,爷爷在引导我们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队里的大人都说,我们三兄弟都变啦,衣服也整洁,生活有规律,说话有礼貌,做事有条有理,说我们的改变全是我爷爷的功劳。这让我爸爸和妈妈损心多啦,他们可以全心去果园里忙碌。

  本来我爷爷想回老家去的,说离开家有十三年,想回去看看。可爸爸不让他回去,主要是爷爷是一个人生活,老家也没有什么人,吃饭都不方便,爷爷要是有个三病两痛的,没有人照顾他,爸爸不放心。再说一家人分开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团圆,爸爸也想尽自己的孝心照顾爷爷。我们兄弟姐妹又多,又都在上学读书,也要一个人看着我们,果园里的事又多,多一个人可以减少很多负担。可爷爷不这么想,他说他在这里,会给家庭带来负担,自己又做不了什么。在爸爸和妈妈的一再挽留下,主要是在我们兄弟姐妹的挽留下,爷爷没有走。他看到我们一个个地站在他的面前,说实在地爷爷从内心里也不想再与我们分开。我大哥还将爷爷的行李物品都藏了起来,听到爷爷真的不走时,大哥才将行李拿出来。

  爷爷不走了,我们三兄弟还是按照爷爷给我们定的规矩学习和生活。华人小说吧 bsp;第九章 爷爷是国民党军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