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类已深陷于一个因为人类本身的局限,而几乎无法避免的困局:人类生活在恐怖的边缘。而答案呢?
我在本书里想做的就是解析美国人的内心世界,从中了解人类的共同性,而试图为我们人类的困境提供一点解决的建议。我这么说,是野心吗?不,那只是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员,在面对人类整体的困境时都必须要想的事啊。
第一部分 曼哈顿 :机遇的天堂 心灵的地狱
第16节 酒鬼和妈妈的乳房
子夜,一个酒鬼在喝到酩酊大醉后回家,他哆哆嗦嗦地掏出钥匙,却怎么也无法把钥匙塞进钥匙孔。这时,一位路过的警察问他是否需要提供帮助,那位酒鬼说:“这房子摇晃得利害,请帮我把房子扶正了,我好开门。”
人类通常是自恋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当出现问题时,第一个反应绝对不是自己的错,而一定是外界或他人的错。由此可见,酒醉者不过是把人类的自恋症通过酒精的挥发性而自然地膨胀出来。由于酒精是人类自恋的强化剂,一个自卑的人便可以通过酒精而获得虚假的心理抚慰。但在酒精的眩晕中,那个人的真我却越来越模糊了。对某些严重的酗酒者而言,酒精是对自我的慢性谋杀。
“你无法想像我喝醉酒时的情景。”我的一位患者对我说:“我用酒精将我自己击倒,击昏;我让自己流血,让自己死去,那是死去,你明白吗?”
“你想让自己流血,让自己死去。”我轻轻重复他的话。
“对,想让自己死去,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一声长长的叹息。
此刻的酒精成了个体对生命意义探究的杀手,酒精使得生命萎缩、麻木、沉没,酒精成就了对自我的慢性谋杀。若要把人从酒精的迷阵中唤醒,对生命濒死的觉醒,便是一种最后的可能的解救。
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个酒鬼。每次我前去造访,他必定痛饮至醉。有一天,我见到他时,发现他的两颗门牙不见了。他自豪地露舌一笑道:“酒后骑摩托和电线杆亲了个嘴。”那视死如归的酒鬼气概表露无疑,我自然劝他要小心,千万不要酒后驾车。
两个月过后,他因肝昏迷而住院。我去看他,他告诉我说,他得了酒精肝。医生警告他,如果再酗酒的话,他就没有几天好活了。
“你是要命,还是要酒呢?”我问他。
“酒与生命不可兼得,舍生命而取酒者也。”他还想对我开一个玩笑。
“等你死后,你那付酒精肝正好作我的下酒菜呢。”
后来,我的朋友为了不让我的妄想得逞,居然完全停止了饮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选择了清醒。
惊觉:酒鬼原是心理变态
酒精其实只是一种对人类内在状态的强化剂,酒精使强者更强,使弱者更弱。极端的对酒精的使用使弱者走向死亡,使强者走向疯狂。而一个善用酒精的人则使酒精成为心灵力量的仆使。
中国前总理周恩来便是一位善用酒精的高手。草莽将军许世友自以为海量,总喜欢找人饮酒,每次饮酒,必想方设法将对方灌醉。周恩来听说后,便邀请许世友前来饮酒,两人相约今晚一醉方休。周恩来用小酒盅一杯一杯的饮,而许世友则抓起酒瓶痛饮。一瓶茅台下去,许世友已瘫软在桌底下了。周恩来一介文弱书生,能在血风腥雨的生涯中笑傲江湖,屹立不倒,其对酒力的借助可谓周氏秘诀。在与尼克松交锋时,周恩来用一根火柴点燃茅台酒,尼克松报以一个傻傻的玩笑:“这酒会不会在我肚子里爆炸啊?”
中国人大都很得意这样的酒神故事,然一个民族的文明若完全建立在酒神精神之上,这个民族的理性便会自然衰退。唐朝作为中华文明的古代顶峰,造就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酒神传奇,但却没有出现亚里士多德式的理性巨人。“文革”中,全体中国人可以在深更半夜起床游行,只为了伟大领袖刚写了一首好诗。而“文革”中,好像所有的中国人都成了诗人。回想起来,“文革”具有强烈的酒神气味:浪漫而贫乏,神奇而愚昧,秩序而混乱。
第一部分 曼哈顿 :机遇的天堂 心灵的地狱
第17节 我的一半是圣人,另一半是酒鬼
酒鬼在喝到醉时最喜欢说的话是:“我没醉!”
圣人在喝到醉时最喜欢说的话是:“世人皆醉,惟我独醒。”
我在喝到醉时最喜欢说的话是:“我没醉!”和“世人皆醉,惟我独醒。”所以,我猜想我的一半是圣人,另一半是酒鬼。
在我7岁那年,我的外公给他最疼爱的外孙一小杯黄酒。那个小家伙其实并不喜欢黄酒略带有一点苦涩的味道,可他还是在外公鼓励的眼光下,勇敢地把那杯苦酒一干而尽。后来听外公讲武松打虎的故事,小小的心灵便觉悟到,酒量之于造就一位英雄的重要性。那位小外孙当时没有意识到在成就大英雄之前,超人的酒量最容易塑造的是一位酒鬼。后来,那位小外孙果然变成一位酒鬼,那位酒鬼便是五年前的我了。
我喜欢喝酒,酒后自我感觉犹如楚霸王再世,雄气万丈。而在喝酒前,我的自我感觉却似当年胯下韩信,虽有勃勃野心,却常表现为谦恭低下,含垢忍辱。在酒后我可以狂放纵横,口无遮拦。而在喝酒前,我却常胆怯羞涩,不善言辞。在酒后我曾在马路上东倒西歪以“之”字形前行,躺在草地上如孤魂野鬼一般干嚎。有时也梦想如李白一般酒后诗百篇,但每每醒后,发觉那酒醉中的诗句竟似孩提童蒙,不忍卒读:
痴狂
以燃烧的眼掠过荒漠
在沙的尘暴中
面对
群狼之吻
倒卷一头乱发
安坐于
枯柳枝丫
此处无人
何不在那骷髅天成的鼻孔轻吹小曲
既是嚎叫
也应像那居无定所的孤魂在阴风凄雨的子夜纵情倾诉
何必衣服呢
当赤裸的仙人掌试图以她的刺保护童贞
慵懒的天空正扭动桃红的身躯与他的星星情人们难舍难分
极目四周
天堂的钟摆在地狱的酒糟上秋千
远古美人——她们修长的红色舌尖在蓝色的棺木上优雅弹唱
有谁知晓
空
无
之
境
在亘古的时间之河何处不见昨日的丽影
酗酒在俄罗斯早就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美国,防治酗酒已是一项社会运动,戒酒者互助会(aa)在美国更是铺天盖地。可在中国,酗酒似乎并没有被社会认识到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是中国人的酒量特别大,还是因为中国人对整个心理障碍范畴的避讳,而使得酗酒这个心理问题逍遥法外,或是中国人根本就不认为酗酒是一种病?
我在中国的时候,一直为自己的酒量而自豪。有一次,我与一位朋友相遇,谈得投机,于是开怀畅饮,两人共喝了两瓶古井贡。当晚,口渴难忍,头昏脑胀。第二天起床,我的那位朋友对我叹道:“平生在酒量上未遇对手,没想到昨晚输在老兄你手里。”那时,我心里窃笑,我只赢在比他晚认输两分钟。
当一个人被冠于酒鬼这个称号时,在中国并非是一种贬义。但在当前的西方社会里,酒鬼这个词绝对等同于无能、委琐、自卑。当我到来美国后,才惊觉酒鬼原来是一种心理变态。回顾自己的饮酒史,酒量除了给自己营造了一种虚假的自我优越感外,对自我精神的提升并无丝毫益处。我欣喜自己具有一种超强的自控力,当我认清酒的真相后,我的灵魂轻巧地从过去对酒的迷恋中超越了出来。于是,忽然领悟“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真意:
酒鬼
从自我迷离的幻影中坐起
舒展绿色的手臂
向
昏黄的黎明
吻别
亘古的记忆
盘旋于
时钟的化石
凤蝶
扰动情感的沼泽
在思绪孱弱的梦游道上
酒鬼的画皮
被我撕成碎片
撒
手
轻
扬
酒鬼与性
一个酒鬼死后到来地狱,判官带领他到第一个房间,里面尽是美酒佳酿,酒鬼喜不自禁。判官带他到来第二个房间,里面尽是绝色佳丽,判官问酒鬼有何感想?酒鬼道:“如此地狱胜过天堂,我愿意常驻地狱。”
“地狱景象于凡间略有不同,老兄大概没有注意到,此间的酒瓶底下都有个洞,而那房间的女人的底下都没有洞。”
酒鬼顿时晕倒。
第一部分 曼哈顿 :机遇的天堂 心灵的地狱
第18节 酒与性是一对形影不离的老友
酒与性是一对形影不离的老友,酒能使人乱性,性亦能使人醉酒。郭沫若有一首情诗:“爱人的乳房,是一对葡萄酒杯,喝不尽的葡萄美酒,时常使我沉醉。爱人的乳房,是一对坟墓,待我们俩死后,血液儿化成甘露。”
在美国的戒酒者互助会(aa)团体治疗中,我的一位患者乔伊告诉我说,他去参加aa,是因为可以在aa找到美丽的女人。
“你知道吗?aa真是个他妈的好地方。女人,绝对漂亮的女人,病态的、需要抚慰的女人,随处可见。”乔伊舔了一下嘴唇继续说道。
“雪若就是那种女人,漂亮,病态,人见人爱。在aa聚会后,我对雪若挤了个眼神,然后????”乔伊神秘地一笑,似乎想挑逗我的遐想。
“她便是你现在的女友,对吗?”我喜欢直截了当:“你们现在的关系如何呢?”
乔伊叹了口气:“这女人,病态。我现在成了她的马桶。马桶,你明白吗?就是存屎的马桶,她现在每天都把她的屎倒进我这个马桶。”
“马桶!”我不由地笑出声来,“每天存屎的感觉可不妙啊。”
“对啊,如果我没法忍受这种感觉,我就会重新酗酒,直到烂醉如泥。”
心理病态便是这样的一个怪圈,为治疗酗酒而设的aa团体治疗,在酒鬼的眼里,却成了酒鬼再度沉沦的缘起。酒的魔力使得人陷入鬼撞墙的迷阵而无法自拔,这样的怪圈便是饮酒者向酒鬼状态逐步沉沦的恶性循环。
酒其实是酒鬼们心灵的乳汁。一个孩子在断乳后,如果没有得到母亲应有的爱,他或她便会不断追寻那等同婴儿时的心灵乳汁。母亲的乳汁使得饥渴的婴儿陶醉,满足,安宁,酒鬼们可以轻易在酒中找到这份失落已久的婴儿记忆。
当酒鬼抓住酒瓶狂饮时,那瓶口的感觉正是当年母亲乳头的感觉,那圆滑的、由细变大的瓶体不正象征母亲的乳房?酒鬼大都是爱的饥渴者,他们就像一群穿着心灵开裆裤的大孩子,狂喊乱叫着寻觅母亲的乳房,他们酒后获得了与婴儿哺乳后类似的快感和力量感。如果停止饮酒,虽然可以回归清醒,但这种清醒对没有找到母亲乳房的酒鬼来说几乎等同于死亡。
“在过去酗酒的时候,我有许多朋友,自我感觉也不坏。但在我开始戒酒后,我变得孤独,自卑,无所依靠,我自然怀念酗酒的岁月。”我的酒鬼患者对我说。
“除了酗酒以外,你有没有看到其他恢复自信的方式呢?”
“任何其他的方式都没有酒这么简单有力。”
“酒的确简单,但在恢复自信上并不真正有力,酒只是为你创造一种有力的假象。”我总是要在这个关键点上澄清一下。
酒鬼真的就像一个大孩子,他或她需要心灵的乳汁来帮助饥渴的心灵成长。
按照弗洛伊德的儿童性欲发展三阶段理论,儿童性欲历经口唇期、肛门期和生殖器期。我前面已分析,酒鬼对酒瓶的迷恋,表明酒鬼需要通过一个可以自由掌控的乳房(圆圆的酒瓶口和酒瓶体),来满足固结的口唇欲。把酒瓶倒过来看,那酒瓶口不正像肛门,而酒瓶体的圆弧形自然也暗示了同具圆弧形的屁股的诱惑。乔伊在酒中的爱情最后变异为“存屎的马桶”,正好证明了酒与肛门欲的关联。
自然,酒与生殖器的关系也是毋容置疑的了。这里,酒瓶口被象征化为阴茎,同时也可被象征化为阴道。爱情与美酒可以被分开吗?中国古人用一句“酒能乱性”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酒与性之间,我有一段秘密故事。本来只想将其当作个人职业生涯中的一段有趣经历深埋于记忆里。然这样有意义的故事不把它写出来,似乎表明我这个人还是心中有鬼,为表明我心底坦荡,光明磊落,我还是决定将其写出。
数年前,我在国内的时候,我的主要心理治疗对象是大学生。当时,学校的住房很紧张,即使博士也只有住半间房的资格。于是,我在学校的后门不远处租了一套两房一厅的套房,我的许多学生经常造访我的陋室,向我请教心理问题。我对学生的心理咨询从来都是免费的,甚至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于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个秘密故事便在那样特定的背景下发生了。
醉懵懵的子夜响起敲门声
某一个月朗星稀的子夜,当我这个夜游神正埋头苦读一本精神分析的经典著作时,我听见了敲门的声音。在我这里,子夜听见敲门声并非什么稀奇事,我的稀奇古怪的朋友至少有一箩筐之多。然当我打开门以后,没有看到人影,那才是稀奇事呢,而那稀奇事就在那一夜发生了。
我哼着小调,心里还嘟囔着又是哪个鬼半夜失眠来造访我。当我打开门以后,门外空无一人。当时只是觉得有点奇怪,难道是我的幻觉?于是回去坐下,但心里却有点嘀咕。过了半分钟,那幽灵般的敲门声又响了起来,这回,我立即飞奔而去,想与那鬼碰个正着,但我打开门后,还是没有人影。奇怪的是,如果是有人和我开玩笑,我必定可以听见那落荒而逃的脚步声,但我居然没有听到。
我虽然不信鬼,却也感到一丝鬼气从我的背脊升上来。静心一想,我认定那不是幻觉。于是,悄悄地靠近门口,等待那半夜鬼敲门的延续。半分钟后,那神秘的声音刚传到我的耳膜时,我已把门打开了。
第一部分 曼哈顿 :机遇的天堂 心灵的地狱
第19节 酒鬼的标准回答
门外,站着一位美丽少女。我认出那是我的一位学生,她手里提着一双鞋子,我这才明白刚才我为什么没有听到脚步声。
“这么晚了,你找我有事?”我这是明知故问。
“我能进来吗?”
“当然。”我在她的回话里闻到一股浓烈的酒气。
她飘飘荡荡地走了进来,我可以看出她醉得很利害。
“你醉了。”
“我没醉。”酒鬼的标准回答。
“女孩子在半夜里喝醉了不好。”
“我不管。”她醉眼懵懂地说道:“我现在只想哭。”
“那你就哭吧。”
于是女孩子号啕大哭起来,哭了一会儿了,她说道:“我没有了爸爸,我要我的爸爸。”
“你爸爸刚离开了你?”
“不,他离开我已有10年了,我要爸爸。”女孩子哭得梨花带雨的样子,就像一个幼童与她父亲走散后的悲恐。
“我理解你的痛苦。”在那样的情景下,慈悲是惟一的选择。
“我要你抱抱我。”女孩子突然停止哭泣,向我提出她的要求。
“你知道作为一个心理医生,我不可以这样做。”
“我不是你的病人。”
“你今晚醉了,我送你回去。”
“不,今晚我要在你这里过夜。”
“你想要做什么?”
“我要你要了我。”
“你是真的醉了。”
“我没醉,你如果不要了我,我会把我自己卖掉。”
女孩子用她的酒醉逻辑,把她的人生责任完全推到我的身上。按照她的逻辑,我如果不要了她,她将来的一切问题都要我来负责。听起来,我除了要她以外,别无选择。我要了她,不但没有犯错,我还立了大功呢。
这样的酒鬼逻辑其实也是常人白日梦的一个主要逻辑。我读武侠小说,常读到这样的情节:一位武功姿色绝佳的处女,因不慎被魔头下毒。这个毒有一个奇怪的毒性,非得与另一个童男的交合方可解救。于是,处女和童男在某一冰川绝地,被迫无奈地进行了他们舍身相救的悲壮一幕。我相信,诸多读者在读到这样的情节时,大概都会幻想自己就是小说里那位舍身救美的主角吧。
现在,一位活生生的女孩在我面前上演着那武侠小说里白日梦般的情节。所幸,我本身心地纯洁,并且明察那酒鬼逻辑的荒谬性,我并未自乱方寸。最后是如何收场的呢?
我看那女孩已醉得七颠八倒,只能安排她和衣睡在我的另一间房里。第二天一早,她酒醒后,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荒唐,在对我说一声对不起后,悄然离开。我不知道她后来的情形,只有在心里祈祷她能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不要让酒迷醉自我。
强摸女儿下体的酒鬼爸爸
加贝被法院判决两年的监外缓刑,原因是他强摸女儿的下体。附随监外缓刑的一项内容是他必须接受每周一次的心理治疗。他在经过一年的心理治疗后被介绍到第五大道心理治疗中心,于是,我便成了加贝的心理医生。
“加贝,你能把当时发生的事向我简单描述一遍吗?”我想了解加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唉,我是酒后犯错。那天,我喝醉了酒回到家里,也不知为什么突然有一种冲动,想摸我女儿的下体。于是,我把她拖了过来。”
“然后呢?”
“我女儿挣脱我的手,跑去告诉她母亲,她母亲立即报警,我在几分钟后便被逮捕了。” 加贝摇着头露出一脸苦笑的样子。
“是你太太报的警?”
“是我女儿的母亲。”
“你们没有结婚?”
“对,正因为我们没有结婚,所以她怨恨我,这次总算被她抓住了机会。在法庭上,她胡言乱语,想置我于死地。所幸的是我的确没有做什么大坏事,我只是喝醉酒后摸了我女儿一下。”
“她怨恨你仅仅是因为你没有和她结婚?” 我总是喜欢把事实的真相搞明白。
“因为我还有另外一个女人。”
“另外一个女人?”
“对,我也和那个女人生了孩子。”
“因为你没有和她们结婚,所以,你避免了犯重婚罪。”
“对,我和那个女人生了3个孩子,和我现在所说的这个女儿的母亲生了两个孩子。”
“好了,我知道你的现状了。我的任务不是要对你做道德审判,我只是要你通过所发生的这些事来了解自己,了解为什么你会将自己陷入如此窘境。”
“我现在明白了我的问题所在,我待我的孩子们很好。在我被禁止见我女儿一年后,我现在可以每周见我女儿一次面,每次见面我们都很快乐。”
美国社会在法律上是一个很刻板的社会,如果判在一年内不得见女儿,那么,任何试图见女儿的行为都被视为违法。惩罚的方法便是中止缓刑期,立即送入监狱。加贝在过去的一年里老老实实不敢见他的女儿,到了第2年,每周一次,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加贝现在有两个未结婚的老婆,五个孩子,但他并不想和这两位结婚,于是他又找了一位女朋友。他许诺这回要好好待他的女朋友。
第2次心理治疗,我想要加贝探究一下自己酒后犯错的原因,他毫不犹豫地把矛头指向他的父亲。
“你知道吗?我父亲在我10岁的时候强奸了我。”
第一部分 曼哈顿 :机遇的天堂 心灵的地狱
第20节 社会的道德混乱和堕落
“强奸?”我重复这个词。
“对,他强奸了我,他不但强奸我,他还强奸我的姐妹们。有一回他在强奸我姐姐时被我无意撞见,他威胁我说,如果我告诉任何人,他就要把我活活掐死。我爸在我幼时的眼里犹如通天巨人不可战胜,我当然不敢告诉任何人,但他还是把我也强奸了。”
听着加贝诉说着他家里所发生的乱伦事件,我感慨美国这个社会的道德混乱和堕落。父亲强奸儿子的事在中国几乎是无法想像的, 但在这里,被强奸的儿子慢慢道来,并不见有什么撕肝裂肺的过激情绪反应,而这个禽兽父亲居然有6个女儿。
“我相信他强奸了我所有的姐妹,但这件事一直被闷在盖子里,直到我在我女儿身上出事。我忍无可忍在家里将此事公开,但我的姐妹们没有一个愿意承认的,我当然也理解她们的态度。这事被我揭开以后,我父母终于分开。但我还是怒火难消,我妈劝我道,他已患了癌症,上帝已经惩罚他了。”
“虽然你恨极了你父亲,但你却在喝醉酒后让自己变成了你父亲,你父亲也是个酒鬼吧。” 我希望让加贝看到自己受到父亲的影响。
“对,我父亲是个酒鬼,我也变成了一个酒鬼。我父亲强奸他的孩子,我也在酒醉后摸了我的女儿。我恨他,但我却变成了他,这使我更加恨他。”
“这在精神分析里被称为‘认同’。你父亲虽然是个恶棍,但在你幼小的心目中他却是一个强者,一个巨无霸,你渴望也能拥有你父亲所拥有的力量,尽管那是邪恶的力量。” 我对加贝作出一点精神分析的解释,是想让他对自己的无意识行为有深入的了解。
加贝自然同意我的观点,因为他也一直把这当成他犯错的惟一原因。但我知道,人类的内心世界是十分复杂的,任何单一的解释都会有失之偏颇的可能。在第3次心理治疗时,加贝一坐下来便道:“我今天没有什么好谈的,我感觉一切都很好,我知错、认错、改错,我也知道我的毛病的根源。至于其他,我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好谈的。”
“你真的以为对自己很了解了吗?人的内心世界是很复杂的,表面上的了解有时会掩盖内在的问题。如果你不深入全面地了解自己,那么有朝一日,你还会犯同样的错。” 按照经典精神分析的观点,患者无话可说的状态往往是一种内在的阻抗。如果突破这层阻抗,对自我的认识就可以大大地进一步。
“嗯,那我说什么呢?” 加贝朝我笑了一下。
“说说你为什么不选择和你的女人结婚。”我给他一个方向。
“我的那两个女人都想控制我,我一直害怕陷入她们的束缚,但我又没法完全离开她们,因为我要对我的孩子负责。”
“她们控制你?”
“对,她们控制我,我是一个软家伙。每当我想离开,她们就不停地打电话找我,她们吞噬我的感情。”
“吞噬,你用了吞噬这个词。”
“对,吞噬,她们吃掉我的心思,她们咀嚼我的感情,她们吞噬我。” 加贝强调吞噬的状态,但他显然没有意识到吞噬的深层意义。
“吞噬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因为一般人很少用这个词来表达感情的受控程度。你有没有想一想,你为什么会选择用吞噬这个词?”我特地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的直觉感受到这个词在加贝生活中的深层意义。
“你这么一说,使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的状态,我到9岁时,还在睡觉时含着奶嘴。后来,我妈想出一个办法,在我的奶嘴旁放了一只死老鼠,那次可让我吓着了。从此以后,我不再用奶嘴睡觉了。”
“你为什么到9岁时还用奶嘴呢?”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喜欢嘛。” 加贝即使到了这里还是没有看出自己幼稚行为的内在深意。不过他又继续说道:“我父母之间的矛盾很大,我妈待我很好,我也极其依赖我妈。如果我妈离开我几个小时,我必定号啕大哭。每每这样,我父亲就要变本加厉地惩罚我。”
“你不觉得你爸的惩罚有某种特别的含义吗?”
“我想我爸是妒嫉我和我妈之间的亲密关系。而我到9岁时还用奶嘴,是因为我想在我爸面前装傻,装作还没长大的样子。” 加贝终于说出了他童年的心理冲突根源。
我从加贝开头的“吞噬”两字入手,追根溯源地找到了他童年的情结,这证明了酒鬼和口唇欲的自然关系。当精神分析到了这一步,加贝好像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他说:“现在我才发现,我妈也在虐待我。 她用她的温柔控制我,虐待我,使得我无法真实自然地成长;她用她的温柔将我陷于我父亲的虐待之中,她对我表面上的保护,并没有免于我受父亲的虐待。”
“你有没有回想到你在开头时所说的,你的女人们用她们的温柔控制你, 将你陷于感情的束缚。但你却因为要负起对孩子的责任而无法离开她们,这和你现在对你母亲的评价何其相似。所以说,你在生活中已无意识地将你对你母亲的复杂感情,移植到了你的女人头上。因你和你妈是无法结婚的,所以,你和你的女人们也无法结婚。”
“我完全同意你的解释,这心理治疗真的是很奇妙啊。开始时,我无话可谈,但其实在那无话可谈的背景下,已有无数的内容和意义被压抑在下面了。”
第二部分 毒品会让美国亡国吗?
第21节 毒品会让美国亡国吗?
要了解美国,
你必须了解毒品。
要了解毒品对人类心智的影响,
你最好去问心理学家。
酒鬼可以算是瘾君子历史悠久的原型,人们借酒抒情、借酒聚义,同样也借酒浇愁、借酒壮胆、借酒痴狂。酒能成事,也能误事、坏事。当人类自我陶醉在以酒为中心的多彩文化中时,我们忽略了酒文化的本质,那就是人性内在的偏执性,通过某一种外在的化学物质而被强化和充电了。
当时代进入20世纪后,毒品随现代医药科技的发达,而将人类以酒为中心的瘾君子特质,疯狂地、迷乱地、无节制地泛滥开来。
毒品在现代美国人的生活中几乎四处可及。美国这个科技王国同样也是一个毒品王国,其人民对毒品的接触程度,几乎达到人人可毒的程度。在我所看过的美国心理病人中95%的病人都有过吸毒史,毒品早就在美国人的血液里经年累月地积淀下来。当年喊“全盘西化”的民运分子,显然没有了解到美国人生活中所受毒品侵袭的程度。
毒品使人堕落,毒品也使人疯狂。一个充满毒品的国度自然是一个充满瘾君子的国度。在理解了毒品对人类心智的巨大影响后,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个充满瘾君子的国度,在将人类的偏执倾向无序地向外扩张时所表现出的非理性和自私。
当我到了曼哈顿以后,我对毒品的了解比以前加深了许多。
因为,几乎每一个病人都向我讲述他或她的毒品故事。
所以,我这个曼哈顿的中国心理学家要向你揭开曼哈顿的毒品内幕。
“你在美国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发现毒品,你知道吗?” 肚皮圆得像一个大气球的杰德喘着粗气说道,“为了防止自己去买毒品,我只能低着头走路,因为只要我一抬头,我就能看出谁是毒贩。你们常人是看不出来的。”
“毒贩有什么特点呢?” 我这个常人还是想长点见识。
“这是直觉,就好像一个快饿死的人对食物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一样。”
“那么是不是说,毒品用尽时分犹如人之将死。”
“没有了毒品,就好像进入地狱一样;有了毒品,马上进入天堂。”
“那么是否可以这么说,生活在地狱里的人最喜欢用毒品,因为一用毒品,立即跳出地狱进入天堂。”
“嗨,什么天堂,那是地狱里的天堂。” 杰德居然说出这么一句有哲理的话来。
“这么看来,你是认清了毒品的本质了。”
“我也不知道什么本质,但这东西,怎么说呢?说不清楚啊!”
杰德的每一句回答都似乎很有道理,但又似乎有点莫名其妙。毒品究竟是什么呢?19世纪的鸦片战争差点让中国亡国,中国人吃尽了毒品的苦头,受尽了毒品所带来的冤屈和耻辱。而时空流转到21世纪的今天,当年摧残中国人的毒品,居然在曼哈顿的每一个角落里赫然重现,四处蔓延,这是不是佛家所谓的因果报应呢?
毒品最早流行是在越南战争时期,漂洋过海的美国大兵们,在越南令人丧魂的热带丛林中,学会了依赖毒品来维持生存的动力。当战争结束时,从枪林弹雨中回来的大兵们发现,等待他们的不是鲜花和美酒,而是国人对战争的厌恶和谴责。于是,大兵们郁闷的心在毒品中,又一次找到了原始的迷醉和宣泄。
越战综合症患者如是说
我在芝加哥时的心理治疗实习,被鬼使神差地安排在芝加哥老兵医院。我的导师里昂·考夫曼博士对我说:“你有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呢?你要面对的是当年与中共为敌的越战老兵,他们对共产主义都有刻骨仇恨。现在,他们却需要让一个来自共产国家的心理医生,来治疗他们可能源于越战的心理障碍。我不知道这样的面对会产生什么样的结局,你要好自为之。”
人类的意识形态之争,在历史上曾经让多少人为之疯狂。但疯狂过后回归平静,每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真切的人生时,所有关于主义的东西都自然变成了次要的。越战老兵和来自共产国家的心理医生,在一间小小诊疗室面对面坐下时,主义的色彩无形退散,只剩下两颗心赤裸地碰撞。
汤姆是一位患有严重创伤后综合症的越战老兵,他在越战后20多年,一直饱受噩梦的惊扰,老兵医院成了汤姆的半个家,但汤姆的病始终无法痊愈。当汤姆接受我的心理治疗时,他看起来就像一棵濒死的枯树,没有一丝生气。
“汤姆,我们谈些什么呢?”心理治疗的开头总是模糊的。
“谈什么?我也不知道要谈什么。”汤姆不死不活地面对我的问题。
“我注意到你患有创伤后综合症,你一定有许多噩梦吧。”
“噩梦,我的整个人生都是噩梦。在越战时,每天都生活在惊恐之中,我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吸毒的。”
“吸毒后,你的恐惧消失了?”
“不是消失,是麻木。”
“麻木?”
“对,杀人如麻的麻木。”
坐在我面前的汤姆的确很麻木,他的回答好像都是从一家冰冷的机器里放出来的录音。我寻思着用什么方法来唤醒他的麻木,突然,我有了主意。于是我问道:“汤姆你说你杀人如麻,那么你有没有杀过妇女和儿童呢?”
“杀过。”汤姆的声音开始有些颤抖。
“杀过多少?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个数目。”
汤姆抬头看了我一眼,他的眼里已经充满了眼泪。他哽咽着想说什么,但他什么都说不出来,很快,两行热泪从他的脸颊流淌下来,汤姆的整个身体开始颤抖起来。在汤姆的呜咽声中,我好似听到了当年死于汤姆手下的越南冤魂也在四周嚎哭。也不知过了多久,汤姆停止了哭泣,他抬头看我,我在他的眼里看到了生命的闪光。
汤姆吐了一口长气,叹道:“我们是被美国政府骗了。当我们到达越南时,原以为是和共产党的正规军作战,但哪里有什么正规军,我们整天面对的都是满脸仇恨的越南百姓。即使发生枪战,那些所谓的共产党正规军和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到后来,我们为了自保,只有滥杀平民。”
“所以你用毒品来麻痹自己。”
“对,在用过毒品以后,开枪杀人就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了。到后来,杀人成了一种游戏,一种麻木的快乐。我们用毒品使自己在越南的丛林中,变成了杀人魔王。”
“用了毒品后杀人是不是感觉不是自己在杀人?”我想了解毒品对士兵杀人行为的影响。
“对啊,用过毒品以后,整个世界都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世界, 那是一个非人的世界,人不必负什么责任。”
越战时,美军士兵使用毒品的情形到底是士兵的自救行为,还是美国政府有意的安排,这是一个历史大谜。我的另一位患者杰米告诉我,他在入伍前就开始吸毒,后来痛感毒品害人,于是想换一个没有毒品的环境。他想到了入伍,但一入伍后才发现,美军中的毒品泛滥程度比市面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二部分 毒品会让美国亡国吗?
第22节 用阿芙蓉控制人心
“曼哈顿曾经是美国毒品的最大集散地,你知道吗?”患有多种毒品滥用症,坐过多次大牢的山姆两眼放光地说道:“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央公园,来自全美国的毒贩们汇聚一堂,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毒品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向美国全境。”
“贩卖毒品不是很严重的罪行吗?”
“罪行?告诉你吧,毒品是美国政府用来控制人心的一项最阴险的方法。”
“你这倒是一个有趣的观点,你凭什么认为毒品是美国政府故意散发出来的东西。”
“凭什么?凭我的亲身经历。我在那时虽然只有16岁,但已是一个赫赫有名的毒贩了。我每天早上用麻袋装好大麻,晚上,我的那只麻袋里装的东西变成了钞票。连一个16岁的孩子都可以成为一个经手百万美元的毒贩,你说政府在干什么?”
“美国不是自诩为最民主的国家吗?为什么要用毒品来控制人心呢?”我故意问道。
“民主?你没看到60年代,民权、民主运动让美国政府多么焦头烂额?现在好了,都太平了,因为老百姓都吸毒去了,谁还有心去和政府过不去?” 山姆的观点在逻辑上完全站得住脚。如果看一看人类历史上有关政治的内幕有多险恶,那么山姆的观点也就不是什么完全不可信的奇谈怪论了。
“说给你听,你也不会相信的,在美国的监狱里,你如果想吸毒,照样可以得到毒品。” 山姆好像要在我面前撕破美国的画皮似的,尽告诉我这些让人无法相信的事。
“在监狱里,那怎么可能呢?”
“只要有钱,有什么不可能呢?毒品就是钱哪。”山姆这么一说,使我想起了中国目前流行的清宫电视连续剧,每每与牢房有关的事,都要找牢头疏通,那些牢头个个都是贪官。现在听到那些与中国人不同肤色的美国牢头们,也可能在做与百年前中国同行同样热衷的事,这使人想起人性相通的道理来。
“你是说在监狱里,你可以公开吸毒?”
“不是公开,牢头的面子是要给的。你只要自己私下里吸就可以了。”
“那么我问你,牢里有没有打打杀杀的事?”
“连吸毒都有,打打杀杀当然是家常便饭了,牢里经常有人打架,有人被捅更是常事。”
“犯人居然可以搞到匕首?”我听了实在有点惊讶。
“不一定是匕首啦,反正只要是锋利的东西都可以捅人的。”
“那这么一来,在牢里不是很不安全吗?”
“对啊,犯人在牢里有帮派组织,你一入狱,就要拜码头入会,如此,你才有朋友保护你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