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章

  这就罢了。

  宝玉因央凤姐,给李书也安排个轻松一点的活。一来可以修养身体,二来不落人口舌。

  哪知道问了几句话,因凤姐喜李书温婉平和,又听得是秀才之女,识文断字的,心下趁意,做主留在自己院中。命先学着记账,闲时拉着平儿一起跟她认几个字。

  谁知这李书是个聪慧知理的女子,秉性忠良,后来成了凤姐的左膀右臂,和平儿地位相当,就是贾涟也要敬她三分。

  这是后话。石梁一家再想不到有如此机缘。心内着实感激宝玉。宝玉也替他们欢喜。

  还有那胡庸医也不能放过。

  宝玉命贾芸去石梁所说的医馆打听,听得那胡庸医早已畏罪潜逃。

  宝玉详细告知凤姐,央之再三。

  凤姐命石梁写了诉状,以贾琏的名义投了。官府不敢怠慢,一顿查下来。却原来这胡庸医早年在他乡就有命案的。因时隔多年,相距甚远,竟然让他侥幸混过这许久。

  海捕文恢恢疏而不漏。

  宝玉自是高兴。

  在他看来,恶人受罚实在是一件大畅快之事。。

  遂亲来凤姐房中道乏。

  凤姐笑道:“也没见你这爱管闲事的,怪道人家叫你无事忙。”

  宝玉笑道:“好姐姐,改日我送一件东西给你做谢礼,保证你没见过。”

  凤姐笑道:“哦?还有我没见过的东西?那我可等着了。”

  宝玉因道:“前儿个恍惚听见说咱们家放印子钱,不知姐姐可听说?”

  凤姐笑容一僵,道:“这是怎么说的?哪有这回事?你从何处听说的?”

  宝玉笑道:“上次出门时在街上恍惚听了一耳朵,也不太真切。没有最好,这可是抄家的罪呢。”

  凤姐白了脸,勉强笑道:“这样严重啊。”自觉失态忙拿别话遮掩。

  宝玉只作不知,沉吟道:“今天我来找姐姐还有一件事。昨晚,前蓉儿媳妇秦氏给我托梦了。”说着把手在凤姐眼前晃了晃,叫道:“姐姐可在听么?”

  凤姐回神,问道:“谁?”

  宝玉道:“东府没了的前蓉儿媳妇,秦钟的姐姐。”

  提到秦钟,心口猛地痛了一下。心知这是原主的真情所至。

  也不等凤姐问,接着说道:“那蓉儿媳妇穿戴不比常人,看去倒似神仙下凡一般。她托我给姐姐带句话。道是什么三春过后诸芳尽,各人还寻各自门。”

  说着探头朝凤姐面上瞧了瞧,问道:“姐姐你在听吗?怎么脸色

  这样差?”

  凤姐勉强一笑,问道:“她

  还说什么?”

  宝玉道:“没有了。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做这等怪梦,我实在想不透,特来问姐姐。”

  凤姐随口敷衍几句。

  宝玉笑道:“姐姐也乏了,我且回去了。”

  凤姐送走了宝玉,自己坐着呆呆出神。

  一时间秦可卿临死前自己做的梦在脑中渐渐浮现,如冰融水现,清晰如初。

  想着想着一阵微风从窗外吹来,打个寒噤,后背一片冰凉,忙扬声叫道:“平儿!”

  平儿正送宝玉回来,忙进来问:“奶奶什么事?”

  凤姐道:“你打发人问问小幺儿你二爷几时回来。”

  平儿答应着出去。

  且说宝玉一路盘算着回至。早有袭人迎上来说,元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

  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一样一样的细细数量一遍。

  宝玉一一听了,果然独自己与宝钗的一样,黛玉和三春姊妹一样。暗叹道:“这个太太还是不让人省心。借着每月进宫探望的机会不知道给元春吹了多少风。’封建家长真是坑人啊。好歹我不理论就是了,只是可怜林妹妹又要伤心了。唉,也不知黛玉会不会又失眠。”

  算一算自己穿越而来也有俩月了,为了黛玉的睡眠质量可谓操碎了心。

  先是枕边摆水果,不中用。

  再是牛奶,巴巴的命人寻了牛奶来煮好了亲手送过去,亲眼看她喝了。谁知才咽下去立马就吐的昏天黑地。

  幸而后来想起前世自己原有入睡困难的毛病,偶然兴起,下载了红楼梦音频,临睡前听一段,听着听着就睡熟了,一夜安眠。

  还好黛玉闲来无事常教丫头读书识字,紫娟聪敏好学,颇认得一些字。

  宝玉便命紫娟每晚服侍黛玉睡下后读书与她听,或诗词或游记历史,不拘什么只要黛玉喜欢的。

  紫娟依言而行,效果竟出奇的好。黛玉一夜好睡,白天精神头也足了。

  紫娟自然欢喜。坚持了一阵子,自己也爱上了这份差事,不念一会子书反而睡不着觉。

  眼看着黛玉的脸色比先红润了许多,宝玉欢喜自不必说。贾母得知始末也高兴,直夸宝玉“好孩子”,拿了好些压箱底的宝贝赏他。

  那些美玉啊金项圈啊,宝玉稀罕的不得了,高高兴兴的交给袭人好生收着。这可都是钱哪,万一将来王夫人硬逼着娶宝钗,大不了收拾细软带着黛玉私奔。

  私奔的事还很遥远,暂时还不至于此。只是目前就有一件棘手的事情——清虚观打醮,张道士说亲。

  要不要装病不去呢?

  似乎不好蒙混过去。

  那就偷偷洗个凉水澡,人造感冒?也不成,丫头婆子一堆看着,哪有机会下手。

  想来想去不得法,还是去潇湘馆找黛玉商量吧。

  刚抬脚欲行,黑猫夜华喵喵叫着在宝玉脚边赠来蹭去的撒娇。

  这猫已经长大了不少,被袭人等养的毛光水滑,很是喜人。

  袭人见这般笑道:“这小鬼头,一听二爷要去林姑娘那里就这样起来,八成是想去找吹雪玩。没事它可没少往潇湘馆跑。时不时的两只猫凑到一起去老太太那里找大花玩,一疯半天。”

  宝玉低头笑道:“小鬼头,你要随我去吗?”

  夜华仰头喵呜叫了一声,大大圆圆的眼睛乌溜溜瞪着,可爱极了。

  宝玉猫腰一把抄起来,置于肩上,只叫一个小丫头跟着,施施然往潇湘馆来。

  及至到了潇湘馆,在墙外听得猫叫之声。奇怪的是,听起来有两只猫在叫。

  第16章 天才喵咪

  宝玉听得黛玉院中有猫叫之声,一高一低,一唱一和,却是两只猫。心中纳闷,黛玉几时又养了一只猫了?

  肩上的夜华早噌一下一跃而下,哧溜一声蹿进去了。

  开门的小丫头行了礼,笑道:“二爷来得正好,快请进来,吹雪正教鹦鹉说话呢。”

  猫?教鹦鹉?说话?

  宝玉越发纳闷了。紧走了几步。

  只见黛玉的窗外远远的围着一圈丫头婆子。黛玉也含笑立于一旁,紫娟侍立身后。

  那白猫吹雪却是四平八稳蹲坐在临窗的桌上,仰头冲着屋檐下架子上的鹦鹉。一猫一鸟隔窗相对。

  吹雪喵呜一声,鹦鹉也学着喵呜一声。吹雪叫两声一高一低,鹦鹉也张着尖嘴学两声一高一低。

  鹦鹉学猫叫学得极为传神 ,只是声音听去怪怪的。

  这时夜华也凑上来,和吹雪一块长一声短一声,说相声一样。

  鹦鹉跟不上节奏了,一着急,溜出一句:“点苍苔白露泠泠”。

  丫头婆子们哄堂大笑,一个个前仰后合不能自已。

  黛玉早笑软了,靠在紫娟身上直不起腰来。

  宝玉笑得打跌,拍膝打掌的。

  夜华吹雪两只猫早抱着滚成一团,闹了一回,你追我赶跑到竹林里去了。一黑一白在青青翠竹间往来穿梭,一时缠在一起抓咬,一时一前一后相互追逐,像两个快乐的小精灵,看着就赏心悦目。

  丫头婆子们方行过礼退下去了。

  紫娟打水服侍黛玉擦脸,雪雁倒了茶来吃。

  宝玉吃着茶笑道:“这两只猫成了精了。”

  一旁雪雁笑道:“可不成了精了。二爷不知道,吹雪这小鬼头高冷的很呢。别人都不大搭理,想摸一下也不让,就是喜欢粘着姑娘。吃饭挨着,看书爬到腿上睡觉。写字也陪着,跳到桌子上睁大眼睛看。时间长了,看烦了就伸爪子挠笔,要么就耍赖躺在纸上撒娇,非要陪她玩一会子才罢呢。

  等到饿了渴了就想起紫娟姐姐和我来了。

  还很爱干净呢。在外面玩的脏了毛知道找人给洗澡。吃的喝的也要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紫娟接口道:“这些还不算什么,吹雪最大本事是跟姑娘一起念诗。不信你问姑娘。”

  “是么?好妹妹,快说说。”

  “也没那么玄乎。倒是吹雪真的喜欢听人念书,尤其喜欢诗词,听得时候那表情美的不行,就跟吃饱了鱼晒太阳一个样子。还喜欢和诗呢。我吟诗的时候它听得可专注了,我念一句,它叫一声,抑扬顿挫的还真像那么回事似的。”

  黛玉说着又笑。

  地下婆子凑趣道:“我们姑娘是仙女下凡,这潇湘馆自然也有了仙气。连猫也有了灵性了。”说的几人都笑了。

  正笑着,小红——现在是贾芸的未婚妻了,不日就要成亲的——走来说:“老太太传饭了。”

  宝玉黛玉遂一同往贾母处来。到了那里,只见吹雪和夜华早在那里了。灵儿给母女三个准备了饭菜,吃得正香。灵儿喜滋滋的看着。

  小丫头好吃好喝滋润的紧,小脸红润,一双丹凤眼愈发灵动。

  饭毕陪贾母说笑一回,姊妹们各自回房。

  宝玉一路琢磨,这么聪明的猫,该不是跟我一样穿越来的吧?一定要搞清楚才好。

  回至,和袭人晴雯麝月玩了一会子,又念几页书,洗漱睡下。一宿无话。

  第17章 神仙妹妹做妻子

  转眼到了五月初一。贾母带领贾府众人浩浩荡荡前往清虚观打醮。

  张道士来请安,贾母命宝玉见礼。

  张道士忙问好,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贾母也不由得伤感了一回。

  张道士又提起宝玉的婚事,意欲保媒,贾母借口宝玉命中不可早娶妻,推脱掉了。

  宝玉因问:“张爷爷,我长的很像我的祖父么?”

  张道士呵呵大笑道:“这如何有假?”

  宝玉笑道:“怪道呢,昨儿个夜里我在梦中遇到一位老人家,仙风道骨,模样跟我极像。他自称是我的祖父,我不信,他也不恼。他问我,要找个什么样的女子做妻子。

  我说,我要找一个极俊秀的神仙一样的妹妹。

  那老人家哈哈大笑,道:“好小子,跟我少年时一个脾气。我早已为你物色了一个极聪明极灵秀极俊俏的一个天上少有地上无双的一个女孩子。不止你,想来你祖母也是中意的。来来来,我这里有那女孩子的画像,你且一观。”

  说着一招手,手上多了一份卷轴,递与我看。

  我慢慢展开看时,卷首四个大字云,缘定三生。下面两句话,道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我正往下看时,就被人唤醒了。”

  说完了,双手一摊,叹了口气,满脸遗憾之色。

  张道士大笑道:“以哥儿的人品家世,也只有下凡的仙子才配得上呢。”

  众人都笑了,贾母十分欢喜。

  一时凤姐来要大姐儿的记名符。张道士告了罪,跑到大殿上去。一时拿了一个茶盘,搭着大红蟒缎经袱子,托出符来。大姐儿的□□接了符。

  张道士又请示贾母,要将宝玉的通灵宝玉请了去,让远来的道友并徒子徒孙见识见识。贾母依允。

  宝玉从项上取下玉来交与张道士,张道士用盘子托着去了。

  贾母领着众人游玩一回方上楼,张道士送了玉来。只见捧来一大堆物件,说是道友们的敬贺之礼。

  贾母听说,向盘内看时,只见也有金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