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6章

作品:以帅治国|作者:风雅颂|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9 08:25:01|下载:以帅治国TXT下载
  林迹深咀嚼了这句话的意思,他眼睛一亮,道:“假如我们找到了内务府中饱私囊的证据呢?”

  “可是,事情这么纷杂,要从何查起呢?”

  “先从工部取内务府历年来的工程明细,我就不信里面没有猫腻。”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柱斑一生推筒子这么多的营养液~

  谢谢啤酒鸭的地雷~

  这一章暂时写一写bsp;☆、第32章 白马寺

  姜永琏自马车上下来就后悔了,这白马寺座落在深山之中; 通往寺庙陡峭的山道上砌上了台阶; 从底下往上看,石道蜿蜒而上; 山中又云雾缭绕,颇有一种云深不知处的神秘感。马车到半道上就上不去; 所有人都得步行上山; 姜永琏不知道这个寺庙为啥要这么为难香客。

  可是也奇了怪了,这里的香客还真是络绎不绝; 以前的世宗是出了名的佛教发烧友,每年都要来这里盘桓几日; 与住持谈谈经,斗斗嘴。这白马寺的名头就这么越传越响了。

  姜永琏他老人家要到白马寺还愿; 这次是正大光明地出行; 白马寺为了迎接贵客,早早就清扫道路,还因为皇帝的到来谢绝了其他的香客; 山脚下已是侍卫林立; 无关人员是上不来的。

  姜永琏在山脚下迟疑了片刻; 才终于下定决心道:“上吧。”姜永琏爬台阶爬得很辛苦,他忍不住向身边的人低声抱怨道:“山不在高; 有仙则灵,寺庙修在深山中就算了,还搞这么多台阶干什么?”难道是为了锻炼香客百折不挠的意志?

  深山清幽; 任何动静都会被放大数倍,姜永琏跟拿了个扩音喇叭说了一遍没什么两样,先行下山陪同皇帝的白马寺僧人低首合十,脸上如泥塑一般面无表情。姜永琏有些不好意思,只听林迹深轻轻道:“陛下累了就请到旁边的亭子里休息会儿。”

  半山腰处建着个亭子,这个亭子大约与白马寺同龄,很有一种古朴的韵味,一旁的石壁上有文人墨客留下来的诗作,给这座冷寂的深山多了一点文人雅士的浪漫气息。顾文亮指挥着内侍又把石桌、石椅仔细地擦了一遍,这才请姜永琏过去坐。姜永琏一屁股坐在石凳上捶腿,有内侍上前要替他捏肩膀,却被姜永琏打发掉了。姜永琏拉过林迹深,以近乎耳语的亲密姿态问道:“到底还有多远?快到了吗?”

  顾文亮冲林迹深使眼色,林迹深心领神会:“快到了。陛下已经到了此处,若半途而废,就可惜了。”

  “可不是吗?”

  姜永琏并不知道仅仅走了小半路程,他走走停停,又与林迹深一路说说笑笑,在众人不断的哄诱下,姜永琏终于爬上了山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顶风光无限好,山风吹灌进衣袍里,衣袍被吹得鼓胀起来,很有飘飘欲仙,乘风而去之姿。

  这让姜永琏觉得此行还是值得的。白马寺的住持是个佛法高深,慈眉善目的高僧,言谈也很风趣,姜永琏虽然不懂佛法,也觉得和他聊天是一次不错的体验。住持还记得林迹深,特意道:“这位林施主倒是虔诚之人。”

  林迹深微笑合十行礼。

  姜永琏算不上虔诚的佛教徒,那个装着平安符的小荷包如今还时刻系在腰间,林迹深只是随姜永琏四处走走,偶尔给姜永琏讲点寺庙的历史,姜永琏如果感兴趣的话他就多说点,全程承担了知客僧的工作。姜永琏也似模似样地在佛前上了香,又赐了白马寺一千两银子。姜永琏悄悄问林迹深:“这次要许愿吗?”

  姜永琏上香的时候,他也在底下虔诚磕头,这次却不曾再许愿:“母亲说做人不能太贪心。”

  姜永琏听了只是点头。

  住持与姜永琏谈佛时姜永琏也点头,住持显然误以为姜永琏也像世宗那样是佛教发烧友,他滔滔讲了片刻,姜永琏忽然道:“我听闻这里的斋菜不错。”

  “是,小僧早已命人准备。”

  现代社会农家乐盛行一时,大家跑到郊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吃几口野菜,算是对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的一种逃离。其实白马寺也是如此,这些达官贵人,不畏路途遥远,大约也是为了求得心中片刻的宁静。今年是姜永琏改元登基的第一年,日子过得并不平静。骁骑营经过林迹深大刀阔斧的改革,底下哀号声一片,不过最后人员到底是精简了不少。虽说禁卫军的素质不可能一下子得到质的飞跃,但精神面貌看着比以前好多了,过去那种雇人点名、替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姜永琏曾经巡查过两三次,就在他的亲自过问之下,禁卫军似乎终于记起自己拱卫京畿的职责了。

  姜永琏随口说一句要修行宫,内务府层层上报上来的维修费用竟然要一百多万两,这群人养出这么大的胃口,姜永琏也是惊了。姜永琏将这个奏折发给内阁讨论,内阁中也是反对的声浪居多,于是他就以群臣反对为由,将这方案给扣下了,既不说批,也没说不批,两派人马都跟油煎似的,片刻不得安宁。

  林迹深和李景一头扎进了故纸堆里,翻阅内务府历年来的工程明细,本来工程繁杂,很难理出头绪。好在内务府此次维修行宫的方案帮了大忙,这些专供内务府的里头都有猫腻。他们更发现内务府每次承办工程,都是由同一家木材行专供,这家木材行无疑就是最好的突破口。因为这事有了眉目,林迹深行事反倒更沉稳,他们都在等一个有利的时机而已。

  姜永琏倒像是局外人似的,就像此刻,他也安逸得很,他正在大啖白马寺精心备下的斋菜。他虽然不喜欢吃素,偶尔吃一两次也无妨。吃饱喝足之后,这趟礼佛之行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来时走着上来,回去时也应该走着回去。姜永琏站在最高的那级台阶上面,只觉得阵阵晕眩,底下的台阶层层叠叠的,仿佛飘移起来了,让人几乎要怀疑自己踩的并不是实地。糟糕了,他好像有点恐高,这台阶这么多,还没有扶手……

  按理说皇帝不应该这么怂的,但姜永琏实在装不出英明神武的样子。

  顾文亮见姜永琏迟迟没有动弹,轻声叫他:“陛下。”

  姜永琏没有反应。

  “陛下。”

  林迹深又唤他,姜永琏转身看了他一眼,轻声道:“我晕得很。”

  林迹深瞪大眼睛,唇角微微透出一点笑意:“陛下伤到脚了吗?不由让臣来背您。”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啤酒鸭和风吹过筒子的营养液,今天更得少了点,明天更新4000+哈。

  嘻嘻,这文已经这样了,顺v无望,but还是希望收藏四百,可以完结倒v~~

  准备开个现耽,有爱的小天使可以顺手收藏下哟~

  文案:

  在娱乐圈不红的原因有千万种,王子唯觉得自己唯一欠缺了一点运气。

  室友谢泽萌既不红,还不萌,白瞎了他萌萌哒的名字。

  于是两个十八线艺人每天都有大把的时间相爱相杀。

  小明星和小明星

  ☆、第33章 惊,变

  姜永琏去了一趟白马寺,山也爬过; 佛经也听了; 回来时泡了一个热水澡,大约在水里泡得太舒服了; 夜里倒是精神十足,翻来覆去有些睡不着。到了深夜乾清宫里面已是万籁俱寂; 这座至尊宫殿白天里万人朝拜; 到了晚上也与普通宫殿一般无二,姜永琏有时孤枕难眠; 总是嫌这里冷清。

  今天和往常有些不一样。姜永琏想起了许多事,一幕一幕; 一个片断一个片断地闪现。他不记得白马寺山上有多少级台阶,他只记得伏在林迹深背上的时候心里非常笃定; 这大约是他在这个时空里面心情最安稳的时刻; 这种感觉远非信任可以形容。他在年青人的耳边轻声道:“我打算将京畿附近的兵马都交给你。”

  毫不意外听到年青人无比忠诚的回答:“臣誓死效忠陛下。”这个谨慎自持的年青人在回望皇帝的时候,目光不自觉带上几分柔情。

  &

  日子一晃而过,转眼又到了年底; 大丧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宫里也比去年热闹了些; 底下的人来来往往地张罗。朝中的事倒是少了,姜永琏得以忙里偷闲; 关在书房内练字。每年春节,皇帝都会赐近臣“福”字,臣下都以得到皇帝的赐字为无上荣耀。就在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京里最大的木材行薛大掌柜的锒铛入狱,很快所有账簿被收剿上交,呈到了御前。顾文亮偏过头看了一眼,心想看来今年皇帝赐“福”是轮不到沈家了。

  薛大掌柜的是生意人,向来都有记账的习惯,他把历年来行贿数目都集结成册,这下正好一窝端了。姜永琏看过账簿,他虽不意外,也还是叹了口气,在上面勾了几个名字:“先将人关押起来。”

  人既拿下,自然也要拿贼赃,沈伦历年来收受内务府等的贿赂又何止十万,免不了落得了抄家的下场。从来只有人锦上添花,沈伦下狱后,往日那些亲朋故旧便再也不见踪迹了。沈玉书跑断了腿,人都没能见得几个,更不要说有人肯出手相助了。

  抄家的旨意终于还是下了,沈玉书如被晴天霹雳一般,魂都丢了。都说抄家时那些司官如狼似虎,百般刁难,他们在沈家时倒是收敛了些,不曾骚扰女眷,也没有机会趁火打劫。这倒不是看在沈伦是前首辅的份上。无论官多大爵位多高,之前多威风,败了就是败了,树倒猢狲散,没有几个能例外。

  皇帝身边的红人林迹深在那边监督着,在他三令五申之下,其他人都不敢做得太过火,只能看着一车一车的珠宝玉石眼馋,内心揣着无法分一杯羹的愤恨,下手搜罗得越发干净,就连沈玉书的住处也不例外。沈玉书苍白着脸,站在院中木然地看那些小吏动静极大地在那边翻翻拣拣,书房更是被重点关照,里头的书信被一一拆解过目,有些信笺没有压牢,宣纸被风卷着,吹落到沈玉书脚边。“啪哒”一声,一行清泪落下来,洇湿了上面秀美的字迹,墨一团一团地晕开,混沌成一片,像极了他戛然而止的锦绣人生。

  林迹深背着手交待:“陛下下旨拿的是沈伦,与这位沈大人并不相干。但凡他的私人物品,另外打包一份,可交予他带走。”

  这是昔日好友手下留情的地方,沈玉书心里明白归明白,却依旧呆怔怔地站在那里,说不出任何感激的话。当然,林迹深体谅他的心情,自然也不会介意。

  “毅庵!”在其他书吏面前林迹深也不好过露痕迹,他低声唤他,“我替你找了个宅院,你暂时先住在那儿吧。雪琴也想过来看看你。”

  “不必过来了,我现在谁也不想见。”上书激烈弹劾沈伦的不正是李景吗?一点情面都不留,这个时候来瞧他,能安着怎么样的心思吗?沈伦固然非良臣,但却是沈玉书的叔叔,一向对沈玉书也没什么不好,沈玉书对这事自然无法客观看待。

  林迹深安慰沈玉书:“陛下是知道你的清白的,你捱过这段时间就好了。”宦海沉浮,谁又没个逆境呢?林业当年所受的冷遇以及白眼,林迹深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沈伦一倒,林家父子又成了炙手可热的新贵,有些人的面孔当真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林迹深对这些人的示好冷漠以对。他对着这个无端遭受劫难的好友,虽然也是感同身受,也只能这么出言安慰。

  林迹深替沈玉书租赁下的院落其实并不差,里头环境清幽,地方还算宽敞。沈玉书的私人物品价值至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