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个胆大包天单刀赴会,甚至口出狂言想要劝说他们投降的小将军让众人大吃一惊,当即就有人提议连他一起宰了,这才对得起受苦受难的族人。
却有另外一些人对肖阳的举动很是高看了一眼,热血汉子崇敬他这种孤胆英雄,哪怕他是个外族人。
不得不说,肖阳那一口流利的卢鹿语和灵魂中那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很容易让人对他抱有好感。
与他往来颇深的白水河兹莫更是一力担保道:“这是我的客人,他不带任何敌意的来,你们也别敌视他——我与他同进退。”
年过五旬的白水河兹莫其实是个很睿智的老者,他认为肖阳与以往自己见过的任何一个大齐官员都不相同,从这年轻人的一言一行与其驻地的各种发展中,他看到了一种希望。
改变卢鹿现状的希望。
他们附属于大齐,是大齐的臣民,却也是被边沿化被剥削的外族,这种尴尬的身份常叫人无所适从,肖阳在做的,则是友好的接纳以及希望他们真正的具有归属感,白水河兹莫隐约认为,他能成功。
在白水河兹莫的斡旋下,肖阳没有收到太大的为难,只是被关在了屋中不得自由,而后他们在另外一处房间商议究竟该如何处事。
“今天就说到这儿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肖阳冲妻子一笑,打了个呵欠直说自己累了,想睡会儿。
“那,那就赶紧休息吧!”婉如有些赧然的赶紧去为他铺床,到了边地之后这种事情都是她自己在做,屋子太小容不下贴身婢女了。
在抖着被子的同时,婉如暗暗唾弃自己真是不分轻重,一心想要知道丈夫出去这么长时间究竟经历了些什么,竟忘了他长途跋涉的回来精神自然有所不济需歇着!
等铺好了床出来,却见肖阳正在伏案疾书,婉如绕到一旁瞟了一眼,发现他这是在写奏折:“……他们既无安边静寇之心,又无经世之才,唯知诡谋狡算,互结朋党渔夺百姓,盘剥欺压贪淫劫掠,无恶不作,死不足惜!”
说是要休息,却又忙起来……她不由轻声一叹,站立一旁挽着袖子为夫君磨墨,斟茶。
看着他一脸严肃书写的同时,婉如突然想起了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曾提出的观点——不朽有三:立德、立言、立功。
虽然她还没听到肖阳说更具体的事情,却也能从只言片语中猜到,他这是兵不血刃解决了一次边疆危急。
温七郎希望在入土之前自己能做到第二项,自己夫君却已经在不及而立之年就做到了最末一点——为国为民建立功绩。
他原只是一个从五品游骑将军,在蒙州都督府治下的昆岭折冲府兼领果毅都尉之职,此次立下大功想必品级又能上去吧?
至于功劳会不会被上司冒领……想必他们还没那么大的胆子,好歹也是郡主之子,况且长公主和郡王的儿子还在旁观呢!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迟到了,不过好歹还是写出来了,tat……球虎摸~~~
92【半章待补齐】亲事波折
肖阳说明日再给婉如讲他此行的经历;等到了第二日却插科打诨岔了过去,并不曾细讲。/
只说是在卢鹿部落头人正在聚会商议时;他逃出被囚的房间闯进了厅堂去据理力争;说服他们放弃反抗朝廷。
至于怎么逃又怎么闯的;还有之前安排的部下又做了什么,肖阳只字不提;婉如也不相信这些很是血性的边疆外族人能被他用一张嘴就给轻易说服。
“好吧,你不愿说我也不多问——能平安回来就好。”婉如表示了自己不是傻的知道他在故意岔开话题之后;真的再没提此事。
她默默用自己的方式体贴照顾夫君,一日复一日为肖阳准备各色滋补吃食,相当用心的调理着他的身体;期望努力弥补一下他这段时间所吃的苦。
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变得既黑又瘦,天知道三郎这些日子是怎么熬过去的。婉如真是既心酸又心疼;想要升官发财可不是随便说说就有福气自天上掉下来;必须拿命去拼去换。
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肖阳还这么辛苦的熬了一段时日,婉如马上就开始打起了山林中各种野味的注意,如今入秋了正好进补养膘。
牛羊肉温补气血;栗子炖鸡健脾养胃、补肾强骨;雪梨野蜂蜜避免秋燥;燕窝润燥补中益气;芝麻、红枣、桂圆……能吃的该吃的都给补起来!
婉如在这金秋时节忙着养肥夫君、做信纸、酿美酒,与之同时,她嫡亲的哥哥崔文康却在家中闭门挠头、捶墙。
崔婉兰这么一死,她自己倒是清清白白了,却很耽误事儿,按照礼法相关亲眷需为其服丧,按亲疏不同关系最近又辈分最低的崔文康最惨。
他和崔婉兰同父,她母亲张氏虽然已经被家里做主给休了,可那两姐弟依旧算作是嫡出子女。
含含糊糊的同为嫡出,那就成亲兄妹了,妹丧兄长理应为其服丧。
按《礼记》规定,大夫之子为叔父母、子、昆弟、昆弟之子,姑、姊妹服丧,应为齐衰不杖期,齐衰是五服中次于斩衰的丧服,即便是其中的第三等“齐衰不杖期”也得老老实实遵循服期一年的规定。
即是指,崔文康要为婉兰穿细布孝衫用白布孝箍停职守丧,并且,服丧其间不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
虽是百日卒哭后即可入朝从政,严格按《礼记》习俗却有在疏衰之丧不见客的规定,且婉兰下葬之后三月内可以食肉饮酒但不能与人会饮共食,三月之后才能一切如常。
下葬都得磨蹭至少一两个月,等他能正常生活很可能得是来年春暖花开时!
面对这等情形,崔文康直接抓狂——这崔婉兰,死得太不是时候了!让他怎么成亲,怎么赴任?好不容易走关系抢到的职位难道要拱手让给别人?
长房长子崔文泰一身素服正陪着堂弟说话,看他那颓然模样不由忍笑道:“武将丁忧不解除官职,酌情给假。况且,我们赴任也是翻了年之后,如今这还没到九月,算起来影响并不大。”
崔文泰是隔房的堂兄,需为婉兰服九月的大功,同样是三月不从政,他此次也考中了进士虽位置不靠前,但已然顺利通过了吏部的关试得授官职。
“是么?”崔文远看着堂兄那风轻云淡的模样,刚稍微平静了些又可立刻蹙眉道,“可,婚嫁之事……泰哥你也是定了亲还没迎娶,原本说好了我年末成亲,你来年春天,这么一来又怎么办?”
“延期,还能怎样?”崔文泰看着堂弟愁眉不展的模样顿时明了了他的心思,不由安抚道,“别多想。都已经下了聘,余家怎会轻易退亲?”
崔文康却是苦笑,余家门第清贵门生颇多,他们可不愁女儿嫁不出去,真要退亲自己又能如何?谁叫二房出了这么个不要脸面的嫡出女儿?
居丧时不能随意登别人家的门,他自然也没法面对面求问余尚书的意思,大伯与对方书信往来了几次结果却不曾详说,只告诉了崔文康女方怒气未消,却不知究竟进展如何。
这几日堂兄往他屋中来得勤,想也知道他原意是希望安抚自己,可崔文康见他如此殷勤却更为揪心,仿佛是怕他得了坏消息想不开似的!
作者有话要说:还木写完,为了不肥先发出来~~明天早上补齐!tat 然后明天晚上再一更……记得回来唷……
对不起大家,我节操碎了一地零落成泥了tat,基友鱼蒙还戳伦家:我在你身上看不到节操。。
好基友美食坑求关注,求撒花:《重生小娘子的美味人生》
伦家自己的美食新坑躺倒求戳,求包养:《重生之奸宦娇妻》
93游记画卷
“看你这模样;似乎并非坏事?”余尚书很是好奇,他知自己儿子是个对经济仕途没什么兴趣的;平日醉心书画少有能让他如此动容的事情。
若非与初晴密切相关;那就应当是书画方面?
“她随肖三郎去西南地区赴任;将一路上所行、所见做了游记,而后绘制成了数幅长卷以及几本册页,”余盛平一脸感慨的对父亲说道,“大约是为了让清江郡主了解爱子的近况;她将这游记与部分画作命人带回了京城。”
大齐民风开放;没那闺阁女子诗画不外传的规定,清江郡主存了显摆之意又想帮忙撮合一下婚事岌岌可危的崔文康与余初晴。
于是,她便寻了机会邀请京中几位书画名家游园鉴赏那“新得的描绘西南风情的画卷”;一开始清江郡主并没说作者是谁,落款也仅仅是化名的“应安居士”。
等得了大家的赞许后,郡主才洋洋得意又假作谦虚的表明这是儿媳妇闲时的“拙作”。
“儿有幸得以一观实在是感触良多,此人摒弃了世人惯常以山水为人物背景的作画方式,只着重描绘名山大川的秀美风光,并且常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少有精细雕琢。”余盛平以专业的角度毫不吝惜的赞着。
继而直接借用父亲的书桌,挥毫仿做了一幅山水画。
“真是没想到一介妇人竟能绘制如此大气磅礴的泼墨山水,雄伟壮观的山脉、奔腾险峻的峡谷……欣然跃于纸上,且设色淡雅、毫锋脱俗,真可谓烟林清旷,气韵不凡!”余盛平指着自己的仿制之作不由叹道,“父亲看这画可好?”
“此等画法倒是新奇,与时下富丽堂皇的工笔画不太相同,”余尚书也是文人圈中很具有话语权的雅士,自然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这以水墨渲染为主的画法,很能体现悠远意境,“肖家娘子年纪轻轻竟能自创流派?”
这一点,他却没法相信,甚至阴谋论的有些怀疑是否为别人代笔,他活了好几十年还从没见过闺阁女子能做出如此大气磅礴的作品。
“儿所作的这幅仅能体现其十之□的神韵,但若论功底却不输于她,有些地方倒也看得出腕力略有不足。”余盛平摇摇头否定了父亲最阴暗的猜测,此外,他倒没觉得自己不能超越婉如,只是一时间惊叹于她画中体现的意境罢了。
“这么说来,可谓是见多才能识广,他们从京城去西南夷地区沿途想必经受了各种磨砺?”余尚书突然有些明白儿子急匆匆赶来说这事的意思了。
“确是如此,”余盛平点了点头,很认真的对父亲说道,“这位‘应安居士’的游记儿也看过几页,同样感触良多,清江郡主说在询问儿媳意见后或会将其刊印……父亲,我们先前对崔氏兄妹的看法着实有误。”
他坚信能从书画笔触与行文语句中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与风骨,婉如所作游记与画册恰恰入了这位大才子的眼缘。
他所看的几页信笺似的游记,正是肖阳一行人遇到狼群袭击婉如弯弓射狼的那段,所述内容除惊险之外,其中“我护着你,你救了我”的浓浓深情更是叫人动容。
“父亲,再考虑考虑十三的婚事吧,或许那崔文康正是良配——有这样一个即为出色的妹妹,与其关亲昵的兄长又怎会相差太远?”余盛平转述了游记内容后不由如此劝着。
“可若是如此,得等到明年下旬崔文康出了居丧期才可迎亲,那时他已经到西南边去了,三五年等闲回不来,难道要十三娘等到二十出头或千里迢迢嫁过去?”余尚书依旧是双眉紧蹙,这婚事,怎么看都是自己家亏啊!
“不过是继妻的女儿,严格来说不算同胞妹妹,”余盛平不如他父亲那么刻板而严格遵从礼仪,立刻就想到了偏处去,“或许还能有别的办法?”
“胡闹!这话你是你能说的?”父子俩正商议着余初晴的婚事,又有仆人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