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9部分阅读

作品:机关红颜|作者:子月影|分类:综合类型|更新:2025-05-22 06:42:39|下载:机关红颜TXT下载
  吴小娇被他说得咯咯笑弯了腰,蹲下身笑了一会儿,才站起来说:“你太幽默了,把人逗得!”

  徐有福不知自己怎么会说出这么幽默的话来。和吴小娇在一起打球,他不仅浑身是劲,轻松极了,显得年轻了许多,而且如赵勤奋所言,说话也有“韵味”了。好像作家写作一样,有一种灵感迸发、文思如涌的感觉。读师专时,徐有福读过《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徐有福当时突然产生了一种联想,这种联想让他自己也扑哧笑了。他不知打乒乓球最早是谁发明的。莫非是两个恋情很深的情人,囿于礼教、家法、族规、道德、门第、种族等等因素,无法走到一起。于是俩人就制造了一个类似乒乓球台一样的东西,横在中间将俩人隔开。可因俩人早已“情动于中”,情动于中的结果就是不知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如果俩人隔着乒乓球台一个在这边舞手,一个在那边蹈足,别人看了会以为他们是神经病。于是得拿一个东西舞和蹈,这就有了乒乓球拍。两人“舞、蹈”的节奏和韵律得有某种联系,于是就有了乒乓球。以后就渐渐演变为这项运动。

  当徐有福将自己这种奇思妙想告诉吴小娇时,吴小娇眼光里噗啦闪出一星火花,然后便又快乐地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表扬徐有福不仅“幽默”,还“这么聪明”。

  那天徐有福与吴小娇一直玩了两个多小时。直玩得徐有福大汗淋漓,而吴小娇也娇喘微微。玩最后一局时,吴小娇突然在案沿上磕了一下手。就像那种薄薄的苹果皮,磕一下果肉就露出来了。吴小娇的球拍噗啦掉到球案上,皱着个小眉头以一只手捏着另一只手碰破的地方。徐有福将球拍扔在案上,救火一样奔过去,焦急地问吴小娇碰得重不重?此时鲜血已经从吴小娇的指头上溢出,顺着手背流下来。徐有福当时心疼不过,一把上去握住了吴小娇的手。可他很快就像握住一个刚从炉里烤出来的烫山芋一样,慌忙放开了手。吴小娇见他那个笨样子,跺着脚娇嗔地喊:“纸,纸!”徐有福这才如梦方醒,急忙掏出餐巾纸掩在流血的地方。此时他冷静地以一只手握上去,一只手竟将吴小娇两只小手握了个严严实实,就像一把抓住两只麻雀一样。再瞧吴小娇,疼得眼泪花花早从眼眶里转出来了。

  《机关红颜》21

  市里招商引资,引来北京的一个客商,在市体育场建起全市惟一的一个网球场。赵勤奋对徐有福说,那网球场建的,像五星级宾馆一样,多豪华啊!徐有福你知道去打网球的是些什么人?当然不是休伊特和大小威廉姆斯。如果咱紫雪十六县共有一百个大款,去打网球的就是这些大款和他们的老婆。徐有福你知道这些大款为啥不带他们的情人去?因为咱紫雪太小,带情人去打网球,哈,一分钟就传到老婆耳里去了,老婆能饶了他们?!况且大款也要向社会表现一下他们还是一些比较负责任的男人,就像布什常带着劳拉到戴维营和德克萨斯

  去打高尔夫球一样——这些大款也向布什学习呢,所以就带着他们那些土头土脑的老婆去打网球。

  “打一场网球一定很贵吧?”徐有福问赵勤奋。

  “看你这话问的,不贵你徐有福天天去打啦!你不是喜欢打乒乓球吗?你为什么不天天去打网球——咱局里也只有许小娇常能去打网球。徐有福我告诉你一件事儿,你可要守口如瓶,方副局长和许小娇去那里打过网球!”

  赵勤奋的话引动了徐有福的好奇心,有一天下班回家时,他骑自行车拐到市体育场那个新建的室内网球场,在门口张望了一眼:果然好气派!场地绿茸茸的,就像足球场那么大。有两个人正在一蹦一跳打网球,一男一女,莫非是方副局长和许小娇?定睛一看,并不是!那个男的哪有方副局长那么潇洒,看那油头粉面不伦不类的样儿,真还像本市出产的那种土大款。那个女的也没有许小娇漂亮——更没有许小娇的气质——真还有点像那种本地土大款的发妻——虽然用几千元上万元的名贵服装包装起来,可仍像一颗土豆或一个出土文物似的。

  网球场顶棚有那么多亮亮的大灯泡,徐有福想,这要费多少电啊!现在人们装修房子,也喜欢在客厅里装上一圈圈这样的灯泡——莫非人们在潜意识中,也把自家的客厅当作是网球场了?

  徐有福推着自行车离开时,又想:也没有什么呀!打网球和打乒乓球打羽毛球也没多大区别嘛!你将那个球儿打过来,嘣地弹起来,我再将那个球儿打过去,嘣地再弹起来……

  徐有福不再羡慕那些常能去打网球的大款,仍然常常和吴小娇去打乒乓球。

  赵勤奋自当了副科长后,心里更瞧不起徐有福了。有时在办公室里聊天或是开玩笑,他更是以主角自居,徐有福当然只能是配角——有时甚至连配角都不配——在赵勤奋眼里。

  不过有一件事儿却让赵勤奋对徐有福刮目相看——虽然他心里很不服气。

  一次赵勤奋别出心裁,在办公室和许小娇吴小娇玩儿。他将自己的手机掏出来放桌上,将许小娇和吴小娇的手机也要来放桌上。他们三个的手机是一个牌子的,且款式、颜色一模一样,只是许吴的手机有精巧雅致的套儿和一些小装饰。赵勤奋像一个毛糙的年轻爸爸给婴儿洗澡脱衣服一般,将许吴的手机套儿剥下来,一边剥一边还坏笑着对徐有福说:“有福你看她俩的手机还穿着衣服。”赵勤奋将许吴手机的“衣服”剥掉后,三只手机光溜溜放在一块儿就毫无区分了。赵勤奋让许小娇吴小娇徐有福都站到他办公桌边来,他像玩三张扑克牌一样,将三部手机在大家眼前眼花缭乱地倒来倒去,然后像三个幼儿园的小娃娃午休时并排睡在三张小床上一样,让三部手机并排“睡”在一起,这才笑嘻嘻地对许小娇说:“小娇你来拿——你把我的手机拿给我,把吴小娇的拿给吴小娇,把你的拿给你——你保证拿不对——张冠李戴——不,赵机许拿!”

  许小娇爱玩儿,尤其是没玩儿过的,更爱玩儿。赵勤奋今天这样的玩法她还真没玩过,于是也来了兴致。她高兴地将三部手机分配出去,可最后拿座机电话打着一“验证”,竟真让赵勤奋这个促狭鬼说准了,赵机许拿——许小娇拿了赵勤奋的,赵勤奋拿了吴小娇的,吴小娇拿了许小娇的。

  吴小娇也和许小娇一样分配了个一塌糊涂:她拿了赵勤奋的,赵勤奋拿了许小娇的,许小娇拿了她的。

  赵勤奋自己抓阄儿一般分配时,竟也出了差错。他自己的倒是拿对了,却将许小娇的拿给了吴小娇,吴小娇的拿给了许小娇。

  三个人重新分配了一回,仍然是“乱点鸳鸯谱”。赵勤奋趁机总结说:“这三部手机相当于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比如这个女人是你——许小娇,或者你——吴小娇,两个男人其中的一个是你们的老公,另一个是完全不相干的别的男人。为什么你们这次抓在手里的是这部手机,那次抓在手里的是那部手机?这里边暗示着人生呢!这就意味着,你们当初结婚时,和你们现在的老公结也成,和那个完全不相干的男人结也成——谁更适合你们根本说不来呢!当然,也可以说三部手机是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两个女人是你俩,一个男人是徐有福——你俩当初若不和你们的老公结婚,而和徐有福结婚,也不一定就不幸福——恐怕倒会更幸福呢!”

  赵勤奋说到这里,突然做出一副懊丧的表情说:“不能这样说,这样太便宜徐有福这家伙了!徐有福还没抓手机呢!徐有福你来抓一抓,看能不能抓对——你若能抓对,就将她俩许配给你——能抓对才是怪事呢!”赵勤奋将三部手机打乱重新摆作一排让徐有福抓。

  徐有福将许小娇的手机抓给了许小娇,吴小娇的手机抓给了吴小娇,剩下一部却不往起抓,“这是你的!”徐有福指指桌上那部孤零零的手机对赵勤奋说。

  赵勤奋抓起自己的手机拨给许吴一验证,徐有福竟然都抓对了!

  赵勤奋眼睛瞪得铜铃一般大,这不可能吧?他说着,将三部手机又在手里倒腾了半天,

  放在桌上,指了指让徐有福抓。

  徐有福将吴小娇的手机抓给了吴小娇,将许小娇的手机抓给了许小娇,又将赵勤奋的手机孤零零撇在那里。再验证,无差错。

  不仅赵勤奋觉得不可思议,连许吴也有点奇怪。赵勤奋懊丧地坐下来,自语道,真是见鬼了!他冲徐有福喊:“有福,那她俩就许配给你了,你打电话问问人家老公愿不愿意?”接着又嬉皮笑脸转向许吴说:“将你俩许配给老徐,我这心里像针扎一般猫抓一样难受,可咱又不能食言。”随即又恨恨地嘀咕说:“徐有福这家伙真是个独占花魁的卖油郎呢!”

  《机关红颜》22

  局里给每个同志发了一部手机,大家都很高兴。局里规定,局长每月可报销手机费五百元;副局长四百元;科长三百元;副科长二百元;副主任科员一百元。

  自从方副局长来了后,局里的各种经费都宽裕了。需要经费了,方副局长便将许小娇叫到办公室。许小娇就会起草一个关于解决某某经费的报告,许小娇将报告交吴小娇打印好,再拿到方副局长办公室。方副局长在上面写一行字:某某同志,请予以支持为盼。这个“某

  某同志”是市财政局局长,曾给市委书记做过秘书。

  方副局长将报告签好递给许小娇后,有时也会和许小娇说一会儿话。方副局长说许小娇很像他大学的一个同班同学:“那女孩聪慧得很!当时在系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后来出国了。”方副局长微笑着这样说。方副局长认为,大学里一般一个班只有一个特别聪慧的女孩,聪明的当然一个班会有两三个,但聪慧的不会超过一个。方副局长特别强调“聪慧”二字。聪慧与聪明是不同的:聪慧是以聪明为起跑线,以智慧为终点线;而聪明则是以聪明为起跑线,又以聪明为终点线——就有可能流于小聪明。无论是男孩女孩,一有“小聪明”味儿,魅力和感召力就大打折扣了。小聪明有时是很害人的。

  “男孩呢?男孩聪慧的也没几个啊!”许小娇不卑不亢这样说,“傻的多!”

  这两个人说话挺有意思,他们说出的话只是他们要表达意思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并不说出来。就像那种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角”。

  若要将他们没有说出来的三分之二“翻译”出来,至少有这么些意思。

  意思一:一个班只有一个“聪慧”女孩,省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修饰语,即“美丽”、“漂亮”、“高雅”、“大方”、“令人心动”等等。将这句话说完整,应是“一个班只有一个美丽漂亮的聪慧女孩”,或者“一个班只有一个高雅大方令人心动的聪慧女孩”。前面这个修饰语十分重要,因为单单以聪慧去判别认定,一个班显然不是“只有一个”,有些女孩长得很丑,或者个子很低,或者腿短而粗且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这些女孩也许很聪慧,但却不在方副局长所说“聪慧”之列。因为这些女孩再聪慧,也招惹不来男生多情的目光。

  意思二:你(指许小娇)肯定是你们班当时那个聪慧女孩,甚至系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因为你很像“她”。

  意思三:那女孩“后来出国了”。若不出国,我们之间会有一些“故事”发生。而且我们在大学里已发生过一些“故事”。

  意思四:你既然很像她,暂时又无出国打算,那我们之间是否可以有一些“交往”甚至“故事”发生呢?我们过去没有发生过“故事”,并不意味着今后不能有“故事”发生,因为这个世界天天都在发生着“故事”。所谓“这个世界很精彩”,就是因一些绚丽的“故事”才精彩。“这个世界很无奈”,就是因为一些人进入不了故事情节,更无法成为中心人物而显出“无奈”(比如徐有福)。

  这么多“意思”,都可以从方副局长平平淡淡的三句话中间搁进去。方副局长的每一句话,都像衣柜里的一层板,上面可以整整齐齐摆放很多衣服,有些衣服甚至可以挂起来,因为“隔板”的空隙很大:“那女孩聪慧得很;当时在系里是数一数二的;后来出国了”。你瞧这三块“隔板”的空隙大不大?

  而许小娇回应方副局长的三句话,更言简意赅,空隙更大:男孩呢?男孩聪慧的也没几个啊!傻的多!

  这几句话藏在海面以下的意思是:不要以为男孩就比女孩聪慧,有的男孩也许挺聪慧,但也属于那种“短肢男生”,形体有缺陷。而且有些男孩虽然聪慧,但太“色儿”。不聪慧的男孩当然傻,就是那些聪慧的男孩,也“傻的多”。这样一剔除,聪慧男孩比女孩就更少了。

  当然方副局长你属于那种聪慧的、肢体修长的男孩。也许你一点也不傻,可谁知道呢!

  方副局长是以欣赏的目光打量许小娇,许小娇则以挑剔的目光打量方副局长。这俩人若发生一场“赛事”,吹哨子的是许小娇,方副局长只是那个憋足劲儿的长跑运动员。即使最终能跑到终点,也累得够呛,差不多就精疲力竭了。因为许小娇仅“各就位”就喊了三次,“预备”又喊了三次。方副局长双手都快要在起跑线上撑肿了,才终于听到许小娇那声长长的哨音。

  许小娇的手段何等厉害,局里没多少人真正领教过。

  倒是有一位领教过。老局长担任本局局长前,曾有一个四十刚出头的局长任本局局长。这位局长任过县长,在那个县政绩不错,口碑也不错。所以这位局长颇为自得——紫雪市的大部分县长局长都是这副德性,有一种毫无来由的优越感,其中有个别人还喜欢腆着个肚皮,将手背抄在身后,跟人说话时待理不理的。当然跟上级领导说话就不是这副德性了。尤其是见了市委书记和市长,像当年的猪头小队长之类的日本下级军官见了他们的大佐一样,只顾点着头弯着腰哈伊哈伊。

  徐有福在局里工作这么些年,曾随市里的代表团去珠三角参观过一次。他发现南方的县委书记县长局长与北方的县委书记县长局长在肢体动作上有很大的不同——南方的此类官员总是前倾着身子小跑着,见人目光热切;北方的此类官员却总是后仰着身子踱着步,见人目空一切。

  老局长之前那任四十多岁的局长上任不久的某一天,就这样背抄着双手踱着步走进大办公室,看着坐在那里的徐有福就笑起来。徐有福见新来的局长这样妩媚地冲自己笑,诚恐诚惶地站起来,他这才发现局长的脸盘虽然大面积地向着他,可眼睛却直白地望向他的身后——原来局长是冲许小娇笑——当时办公室只有徐有福和许小娇,许小娇的办公桌在徐有福的办公桌后面。

  这位局长本来认为将他安排到这样一个可有可无的局里任职是政治迫害,是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打击报复他,因为他是这位新任市委书记的对立面提拔起来的干部。可一见到许小娇他就不认为是政治迫害了,他甚至感谢这位“迫害”他的市委书记——否则他怎么可能认识并且亲自领导许小娇这么一个冰清玉洁冰雪聪明的可人儿。

  好在局里的工作不像县里的工作一样,一年不干一件事儿也不会耽误任何事儿——县里可不是这样。这位局长一天到晚只是思谋着怎样“领导”许小娇。

  带着许小娇下了几次乡,开了几次会——当然为了打掩护,还有别的同志一块儿去,比如乔正年,比如刘芒果,比如赵勤奋,偶尔还有那个呆头呆脑的徐有福。乘人不备试探着悄悄给许小娇说了几句语意含蓄一语双关的疯话儿,许小娇竟没有反感,(许小娇反感能让你看出来?)还像凤姐儿逗贾瑞玩儿那样,和他假意眉来眼去了一番。有时从局长办公室出来,许小娇还像凤姐儿在宁府会芳园里与贾瑞擦身而过时那样,“故意的把脚步放迟了些儿”。局长大喜过望,认为时机成熟了,迫不及待跑下山来摘桃子——局长当然并没有真去摘桃子,而是约许小娇去看电影——这就更落入了俗套。

  局长将一张电影票夹在借许小娇的一本书里,让赵勤奋将许小娇叫到他办公室——赵勤奋那时也像方副局长调来后一样,总是设法让自己的身影出现在局长的视线之内——当时刚到下午上班时间,很多同志还没有来,赵勤奋已来了——因为局长已来了。局长刚将那张电影票夹进书本,见赵勤奋在门口一晃,便让他去叫许小娇。赵勤奋十分乐意地将许小娇叫到局长办公室,局长将书递给她时,特意叮嘱:“小娇,书里还有一个东西,你下去看一看。”

  许小娇本是一个好奇的妮子,听局长说有一个“东西”——是什么“东西”呢?下去将书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纸条。许小娇当时差点笑倒——不是因纸条,而是因纸条上的几句话:小娇,请你去看电影,晚上七点,不见不散。

  许小娇当时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仿佛上中学时收到了男生偷偷塞在她书包里的此类纸条。许小娇上中学时,从初中到高中,那些脸上长着粉刺的大男孩总是将笔迹不同的各种纸条塞进她书包里,桌斗里,课本里,文具盒里——仿佛这些纸条是电影《地雷战》里我民兵健儿埋设在鬼子脚下的地雷,让许小娇防不胜防。

  纸条儿游戏许小娇早玩腻了,没想到局长今天又将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中学生——局长若不要在书里夹这个纸条,也不要告诉许小娇书里有什么“东西”,而让许小娇翻书时“无意中”发现这张电影票,她或许会去的——我们知道许小娇是那种喜欢意外惊喜的女孩。何况当时许小娇正准备买票去看那部影片,那部影片叫《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在紫雪市首映时,十分火爆,市文化局在紫雪大剧院举行了隆重的首映式。当时只在紫雪放映三天,便要“巡回”到十六个县去放映。

  那天局长在电影开场前早早坐在那里虚位以待——就像“傻波依”贾瑞在“西边穿堂儿”等凤姐儿一般。可直到那艘巨轮在深海沉没,身边的位子仍然空着。局长以为许小娇粗心大意没有发现电影票和纸条。第二天,他又将一张票给许小娇,可许小娇还是没来。身边那个空位像一个缺了一颗门牙的小孩一样,促狭地挤眉弄眼取笑局长。局长像一只离群的孤雁一般,形单影只地在影院坐了几个小时,羞愧难当。电影快要放映完时,他恨不得跑到银幕上,站在那艘倾斜的巨轮船头,与在那场海难中不幸的遇难者一起沉入海底。

  这件事对这位局长打击很大,一个一贯自信的人其实是经不起任何微小的打击的。时隔不久,他便千方百计调离了该局。

  许小娇没有陪局长去看《泰坦尼克号》,再正常不过。即使许小娇陪他去看,局长也不可能仅靠一张电影票就架起通向许小娇心灵深处的桥梁。许小娇何许人也?俗不可耐的局长岂能糅她眼里?局长即使变作一粒沙粒,不小心被风吹进她的眼皮,她也会撒娇地找人翻起眼皮,哈一口气将那粒讨厌的沙粒吹出去呢!想当年,那样一位知书识理、风度翩翩的儒雅之士,都被她视作“沙粒”,“夫”一口就从眼皮底下吹出去了。

  许小娇上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师像“蝶恋花”一样追逐着她。老师三十出头,已婚。这位儒雅飘逸的老师当时是中文系女生们共同崇拜的偶像。出版过研究李白杜甫的专著,当时已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是那所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并且对柳永秦观李清照李商隐等人的诗词也研究颇深。讲课时那才叫口若悬河,把那些古人写下的优美句子背诵得滚瓜烂熟。他吟咏唐诗宋词包括元曲汉赋,像从喉咙间往出牵一根线似的。仿佛他躯体里有个线轴,那些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在这个线轴上缠绕了一圈又一圈,随手牵一牵,扯一扯,骨碌碌从他口里向外滚动。

  他还有个绝活——可以将白居易的《长恨歌》、柳永的《雨霖铃》、《蝶恋花》等诗词倒背如流。也许有人会说,他能“倒背”,就不一定能“正背”。许小娇和她的同学们起初也有过这种疑虑,曾当堂“考”过这位老师。让他先“正背”,再“倒背”。没想到他正背倒背都如长河奔涌一般,一泻而出,一词一句,分毫不乱,令人叫绝称奇。

  许小娇就是在听老师“倒背”这几首诗词时眼睛一亮、心里一动的。瞧老师背诵时那沉

  醉的样儿:抑扬顿挫,舒缓起伏,张弛有度。这位老师真称得上是才华横溢——不,应该是才华“倒”溢!

  老师当然也早已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见许小娇望着他的目光像当年那些革命青年望着延安的目光一样热切,便自信地迎着她的目光走过来。接下来老师频频约许小娇吃饭、喝茶、听歌、跳舞。许小娇那时候真还有点迷恋这位老师,和他在一起感觉挺好。首先他不是“语言乏味,面目可憎”,而是“语言有趣,面目可亲”。他的语言不仅有趣,而且有味——有时甚至味道十足,令人回味不尽。当然这得益于他渊博的知识。在许小娇看来,这位老师差不多当得起“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样的评价了。

  俩人就这样若即若离交往了一年多时间。一个美丽又大方,一个温情又体贴,算得上是才子佳人。当时张行那首歌《迟到》正流行。老师遗憾地告诉许小娇,虽然她在他身边,带着微笑,但他“早已有个她”,说到这个“她”时,老师像那些伟人那样遗憾地摊摊手,又伤感地摇摇头。见老师伤感,许小娇也就有点伤感,觉得人生真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意事就只剩下一二了。当时她还拿这话安慰老师。老师见她如此体谅人,深受感动,伸手揽住她的肩,在她额头轻轻吻了一下,然后急忙放开,并说了声“对不起”。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肌肤相触。许小娇后来想,如果到此为止,将这种温情脉脉的关系一直保持下去多好!可老师却耐不住性子了,也像后来那位局长那样,迫不及待地从峨眉山上往下跑——有一天,他将许小娇约到一个星级宾馆。许小娇早窥破了老师那点小心思,心里已生反感。可那天她并未爽约,而是如约而至。进门后就说想洗澡。老师心中大喜,连声说你洗你洗,我到楼上酒吧坐一会儿:“喝一杯咖啡,再品一杯红酒,你大概就洗完了吧?然后咱们坐着说话。”副教授出门时,还“叭嗒”按下门锁按钮,和许小娇开玩笑说:“这下放心了吧?咱可是谦谦君子!”

  其实副教授到酒吧后,哪有心思喝咖啡、品红酒,在那儿反复“倒背”《长恨歌》中的这几句呢——

  始是新承恩泽时,

  侍儿扶起娇无力。

  温泉水滑洗凝脂,

  春寒赐浴华清池。

  许小娇从“华清池”洗浴出来,将衣服穿好,故意“云鬓散乱”,半仰在床铺上,拿起遥控器啪地打开电视。副教授进来时,见许小娇已“上床”,大悦。心想:怎么没费多大劲儿就将这样一位绝色且高傲的女孩子“放倒”了?他这样想着,并没有像刚才说的那样“坐着说话”,竟毫无过渡地径直走过来,半撑着一只手,虚实结合地伏卧到许小娇身上。

  许小娇这蹄子在男人面前“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不动声色”的本领就是那时练就的。她当时并没有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会给老师一记响亮的耳光,(哪能呢!)或者像赵勤奋追逐的那个小彭那样,一个鹞子翻身或者鲤鱼打挺,下床摔门而去。她甚至很配合地将原本半仰着的身子往下边顺了顺,这样她就差不多由“半仰”变做了“全仰”。副教授见许小娇如此配合,大喜过望,急忙将自己笨拙的身子像个手机翻盖或汽车引擎盖一样,啪哒扣到许小娇身子上面(但出于某种担心,此时他半撑着的一只手仍没有完全放开)。

  副教授向许小娇压迫过来时,许小娇并没在意,仍在不慌不忙扭着头看电视。美目顾盼,看到高兴处还哧哧直乐。副教授见许小娇脸上笑靥如初,并无嗔恼之意,终于完全放下心来,这才将半撑着的一只手彻底松开,像建筑工地的一袋烂泥或一架失事的飞机一般,完全彻底地落到许小娇凹凸有致美妙绝伦的身子上来。

  许小娇这妮子的“大将风度”由此可见一斑。“飞机失事”她都没表现出丝毫惊慌失措,仍在那儿目不转睛看电视。副教授则放心地伏在她身上瞎折腾。遗憾的是许小娇没穿裙子,虽是夏天,她却穿一条绷得很紧的牛仔裤。副教授兀自折腾一会儿,见许小娇仍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儿,眼睛里并无“迷离”的成分,也没有进一步“配合”之意。情急中,他伸手去脱许小娇的衣服。许小娇表示反对地“嗯”了一声,他便像一只蛤蟆一般伏在那儿不敢动了。

  那天副教授使出浑身解数,曲意逢迎,把自己折腾得满头大汗,许小娇却始终不为所动,像坚守上甘岭的勇士那样绝不退却半步——即使不得已退守到坑道里,手里仍然紧握着那支钢枪,随时准备冲出去重新占领暂时被敌人攻陷的表面阵地。

  见许小娇固若金汤,副教授终于泄气,有点沮丧地退回到沙发上抽烟。许小娇却瞧都不瞧他一眼,还在瞅着电视乐。一张俏脸笑得花团锦簇,妩媚极了。副教授也只得陪着她笑,心里却恨得像古书上写的那样,险些将钢牙咬碎!

  此时许小娇却差遣副教授去买雪糕。她莞尔一笑,媚态十足地说:“我口渴,劳驾出去买个雪糕好吗?”副教授只得转身出去买雪糕,心想:我回来时口对着口喂她吃雪糕,吃罢雪糕她的心总该像雪糕那样融化了吧?那条像铠甲一样的牛仔裤总该脱下来了吧?副教授刚出门,许小娇又用甜甜的声音撵着他的脊梁骨喊了一声:“再捎两瓶矿泉水!”可待副教授兴冲冲拎着矿泉水和雪糕回来,这小狐狸早不见踪影了——副教授才知女人里有如此厉害的角色——“段位”不再聂卫平之下!

  《机关红颜》23

  市政府机关准备在“十一”举办一场机关干部交谊舞比赛,要求各局派出两对选手参赛。“十一”前两个月,各局已开始确定人选进行练习了。

  局里确定的两对选手是许小娇和赵勤奋,吴小娇和徐有福。

  市政府为活跃机关干部的文娱生活,每年“七一”、“十一”前夕都要举办一些文体活动。徐有福到市政府工作十几年来,体育方面举办过篮球、排球比赛;象棋、围棋比赛;还举行过克朗球、台球、保龄球比赛,乒乓球赛只举行过一次。文娱方面以歌咏比赛为主,简称“大合唱”。涂个红脸蛋站成一排排唱那些老歌。歌咏比赛市长们也参加,当然市长会站在最中间。涂个红脸蛋,穿着白衬衣系着领带,大家都显得很年轻,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一下回到自己的青春岁月。

  举行交谊舞比赛,十多年来是第一次。

  局里最初确定的男选手是赵勤奋和刘芒果。刘芒果连连摆手,说他没有跳舞天赋。又选了徐有福,徐有福说他也没有跳舞天赋。赵勤奋当场揭露他:“徐有福你参加过跳舞培训班的,咱们还一块儿学过跳舞呢!十年前,在市工人文化宫。”

  1990年前后,跳舞风曾风靡全市。那时这座北方小城市仿佛被谁施了魔法,整个城市都几乎“舞动”起来。那时市里还没有手机,也没有保龄球、网球,也没有网吧、茶吧、咖啡吧,甚至没有“小姐”和“包厢”。当然也没有浴足、按摩、踩背、捶腿等消遣场所。

  当时只有一些大舞厅,设在市艺研所、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还有一些露天舞场。包括市农林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财贸干部学校的会议室或学术报告厅,也被临时改作舞厅,面向社会收费服务。当时市报上还就此展开过一场讨论,讨论的焦点是学校该不该开舞厅?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一种认为应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一种则认为扰乱了“宁静的校园生活”。有一位八十高龄的建国初的老校长甚至亲笔撰文,标题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文中有“男女搂抱,污人眼目”的句子。

  那时人们认为享受生活就是去跳舞。跳的舞大都是正规的交谊舞:三步、四步、水兵舞、迪斯科等。水平高一点的,也有跳探戈、伦巴、狐步、快步舞等等。那时,一个舞步优雅娴熟的女性是十分惹人注目引人遐思的。无论踏进东南西北哪个大舞厅,但见摇曳的灯光下,人们搂着转在一起。有的男人身材高大,舞伴则矮小一些,俩人转圈的时候常常看不见女舞伴,好像那个男人一个人在那儿自娱自乐似的。直到转一会儿圈将女舞伴从怀里放出来,俩人牵着手一伸一缩、一进一退时,才会看见那个小巧的女舞伴——仿佛女舞伴是一只小鸟似的,而男人的怀抱则是一个竹笼。俩人双目含情“牵”一会儿手,女舞伴又如一只小猫一样偎男人怀里去了。俩人再次转圈时,女舞伴又找不见了,好像耍魔术似的。

  中老年人都以跳华尔兹为主,年轻人则喜欢跳“恰恰”和迪斯科。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忽然间,所有跳华尔兹的人都坐回周围的椅子上去了,将场地空出来:原来是两对年轻人开始跳“恰恰”了。这种舞的主要动作是像鱼那样摆臀部,而且男女之间要摆出一种“节奏”和“韵律”。臀部摆动的时候,大腿、脚腕、腰、脖子都会或快或慢随之摆动伸缩,像一条直立的蛇一般。有时手还得伸出来。就像那种大吊车,伸出臂准备将什么重物“轻轻地一抓就起来”。

  表演一会儿“恰恰”,忽然会上来两排甚至三排年轻人,就像那种扑上阵地的增援部队一样。这一排排年轻人上来便又换了一种新的跳法:手像杨丽萍跳舞那样叉在腰际,大家同时往出甩脚片子!当然是有节奏的,或快或慢,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有时还会齐声嗨地吼一声。甩动的脚片有点像农民打场时舞动的连枷,灵巧而自如。

  终场的时候,往往放一曲快节奏的迪斯科,人们像一群饿狼一样在灯光中扭曲、变形;又像在哈哈镜前一样拉长、缩短;狼奔豕突一番,音乐戛然而止:曲终人散。

  徐有福就是在“全城皆舞”的那一年,去参加交谊舞培训班学习的。那一年里,在徐有福生活的这座城市,人们对跳舞的迷恋,像古书里所描述的,差不多到了“男女弃其旧业,亟会于道路,歌舞于市井尔”的程度。

  本来徐有福对跳舞并没有兴趣:“还不如去打两盘乒乓球!”他对妻子这样说。可妻子却执意要去学习。妻子的心情也可以理解:当时她所在的艺研所,所有的人都“旋转”开了,她若站着不动,是会被别人嗤笑的。何况那时他们也就许小娇、吴小娇这样的年龄,心里本身会有一些“旋律”的。

  那场跳舞风就像一场台风或龙卷风。台风过后,会有一些房屋坍塌;跳舞风过后,也有一些家庭解体。此外跳出婚外情的,跳的夫妻“背靠背”的,更不鲜见。

  市政府当时有不少“舞林高手”,其中某局有一位舞林高手被大家戏称作“三条腿”。据说一位刚迷上跳舞的年轻人私下里向他请教,若跳成“三条腿”怎么办?他回答说:“那就蹲下系鞋带。”年轻人道:“鞋带那时刚好就松开了?”他不耐烦地说:“你说你烦不烦,没见过你这么不开窍的人,你蹲下自己一把扯开再慢慢系住不就行了!”这位被称作“三条腿”的舞林高手这样说着,已撇下虚心求教的年轻人,和一位身材高挑的舞伴旋入了舞池——这位常和他搭伴跳舞的舞伴私底下被人们称作“矿泉水”。

  徐有福与妻子却没有跳出一点“绯闻”。徐有福虽身材高大,但不解风情,不会招蜂惹蝶。况且他的舞也跳得并不好,有点笨拙,没有那种“飞扬”的感觉。妻子虽然舞跳得比徐有福好,可她不漂亮,胸不大腰却比较粗。抚着这样的腰跳舞,像抚着一棵躯干很粗的树一样,稳当但不灵巧。

  徐有福与妻子参加的是市工人文化宫的培训班。学会“三步”、“四步”后,老师认为他俩很有前途,应该每人再交三十元钱,参加“提高班”学习。提高班主要学探戈、狐步、吉特巴等难度较大的舞种。包括华尔兹,到了提高班学习的已不是普通的华尔兹,而是“维也纳华尔兹”。徐有福和妻子参加了几次便不愿再去了。他觉得夫妻俩跳那种同时把脑袋猛地向左或向右大幅度甩动的舞有点滑稽。有一次他们亲眼看见,一对男女在甩脑袋时将眼镜甩了出去,引来一片哄笑。

  徐有福就是在培训班学习时,碰到赵勤奋的。他也在那个培训班学习。

  以后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徐有福常常和妻子去那些露天广场跳舞。几乎每次去都能碰到赵勤奋。赵勤奋从未带他妻子跳过,有时带这个女孩来跳,有时带那个女孩来跳,有时又一个人来。一个人时,他先会坐在某个角落里抽一支烟,一边抽烟一边将两只眼睛像探照灯那样在全场扫来扫去,只要发现一个灵巧而窈窕的身姿,赵勤奋便会大步流星走过去。过一会儿徐有福再看时,那女孩已像一根面条一般软软地偎在赵勤奋的臂弯中了。目光如炬的赵勤奋腰挺得笔直,西装革履像个绅士。而那女孩则向后仰着头,长裙摆动,脚步轻盈地随赵勤奋滑动。他俩跳舞的姿势,宛若一架飞机上挂着一片白云。

  由于赵勤奋的“揭发”,局里最后确定的男参赛选手是赵勤奋与徐有福。

  为了方便各部门练习跳舞。五楼会议室的乒乓球台搬一边去了。六楼、八楼、十楼、十二楼会议室也腾了出来。凡是各部门选出的选手,每天只上半天班,下午可以在这些会议室练跳舞。有些选手若工作忙下午脱不开身,就在晚上练习。

  许小娇与吴小娇的“舞艺”不相上下。徐有福和许小娇也跳过几次,但主要是和吴小娇跳,因为他俩是“一对”。

  吴小娇身轻如燕,和她跳舞有一种“飞翔”的感觉。十年前徐有福与妻子跳了一年舞,也没有这种感觉。徐有福本来舞步有点笨拙,但和吴小娇跳一会儿,突觉轻灵起来,就像两条鱼儿在一潭清澈的湖中戏水。徐有福捏着吴小娇纤长而柔软的手指,心里溢满了幸福。他轻轻地捏着,生怕将吴小娇捏疼,仿佛吴小娇的手是那种麻花儿,稍一用力就捏碎了。

  徐有福有点激动地将这种奇妙的感觉告诉了吴小娇。他说:“小娇,和你跳舞,我有种幸福感。”他第一次称呼吴小娇为“小娇”,而没有像过去那样称呼吴小娇为“小吴”。听他这么说,吴小娇没吭声,只是启齿笑了笑,带着徐有福继续“飞翔”。吴小娇的腰柔若无骨,弹性十足,抚在她的腰际,仿佛抚在一把六弦琴上,随时都能弹奏出动听而美妙的乐章。

  《机关红颜》24

  徐有福已无法控制自己对吴小娇的爱恋。

  晚上睡在床上,徐有福会闭着眼想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