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7部分阅读

作品:贾似道的古玩人生|作者:春的颜色之梨花|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7 23:26:29|下载:贾似道的古玩人生TXT下载
  ”小马瞪大了眼睛,看着贾似道,好像是在看着个怪物,“我说你是不是成心想着捡漏的啊?”

  “哪能啊?”贾似道口否认了。虽然在阿三的小叔公准备插手的情况下,贾似道的确是琢磨着自己可能捡漏了,但是,这也不过是瞬间的事。若不是有这么个想法,贾似道当时也不会鬼迷心窍了样果断出手了。

  “既然你还真是不知道,那我就给你说说。”小马顿了下,才给贾似道解释道,“说到‘大雅斋’,就不得不说说慈禧这位老佛爷了。这可是她老人家御用的官窑瓷器,大多是在蓝色浅青色藕荷色浅紫色的地子上淡墨彩绘,而且器物上边多有‘天地家春’以及‘大雅斋’的款识,以及‘永庆升平’‘永庆长春’等闲章。凡是稍微懂行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两个款识,可都是和慈禧休戚相关的,比如这‘大雅斋’吧,就是慈禧画室的斋号,至于‘天地家春’,这里面还有个传说,就是慈喜刚进宫的时候,住在名为‘天地家春’的地方,后来在那里遇到了咸丰皇帝并得到了宠幸,地位才得到了提高。所以啊,慈喜御用的官窑就基本都标有这些款了。”

  “没想到件瓷器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贾似道听着听着,不禁摸了摸鼻子,心下琢磨着自己还真是有些孤陋寡闻啊。

  “不光瓷器,其实,任何件老东西,随便拉出来,都能说道说道。”小马自然是明白家贾似道现在的心境,“不过,光看这些款识,对于现在的古玩行来说,实在是太不保险了。名头越大的,后世仿造的也就越多。新仿老仿臆造品,什么样的都有。就拿你收的这几件来说吧,如果是我的话,最多也就是出价千来块钱,当成现代仿品来买了。说到底,收藏还是要看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啊。”

  贾似道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对了,上回给你那玉佩,咋样?”小马问了句。

  “你不说,我还真给忘了。”提起观音玉佩,贾似道便把周大叔说的番见解,现学现卖地拿出来显摆了下。

  “看来还真是个不错的东西,这我就放心了。”小马还真怕东西不对,就给了小贾了,这样来,他反而有些不好做人。现在东西开门,即便知道亏了些,也乐得送个人情,看着贾似道还准备说点什么,就阻止了下,说道,“既然卖了就卖了,出手无悔,行里规矩。你呀,还是趁现在有空,赶紧把这几件宝贝抱回家去吧。另外,别忘了给阿三打个电话。”

  贾似道略琢磨,觉得也对。

  打了个车,贾似道就回到了住处,把五件瓷器往柜台上搁,然后就打开了电脑,准备好好查查‘大雅斋’‘天地家春’之类的名号。路上的时候,还给阿三去过个电话。只是那小子也不知道在干嘛,竟然直没人接,贾似道便放弃了。反正这事儿,暂时的也不着急。

  想了想,贾似道端来盆水,给五件瓷器清洗了番,看着也舒心些。然后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给传到了‘天下收藏’的论坛。若不然,就他那手机,像素本来就不高,再加上这几件瓷器表面又脏不拉几的,很难说,传上去之后会不会被人骂。

  随后翻看资料,果然如小马所说的那样,这‘大雅斋’的瓷器,是属于光绪年间的官窑。竟然不署名‘光绪’,贾似道觉得自己也算是长了见识了。

  再想,若手上这几件,真不真的先不管,哪怕是老仿的,也就是民国年间仿的东西,也应该值个不少钱吧?想起小六子家那口大碗,好歹还值个几万块呢。但若是现代纺仿品的话,那就当交学费吧。

  到了这会儿,贾似道倒觉得自己的心境有些坦然了。

  不过,经过早上这事这么闹,贾似道倒是对于瓷器很感兴趣起来。不能说贾似道朝三暮四,这人嘛,有些好奇心也是好的。贾似道没点别的优点,谦虚总归还是有。总不能下次遇见类似于‘大雅斋’这样的款识的时候,又两眼抹黑,啥也不知道吧?

  阵的胡乱翻找之后,倒是也让贾似道明白过来,敢情这官窑瓷器,并不是都在底下打上当朝皇帝年号的,有些清朝的东西,也会打上明朝的款识,就像是清乾隆的时候,就会有刻意吩咐工匠落‘大明成化年制’这样的款。

  另外的,诸如慈禧御用的瓷器会落上‘大雅斋’的款识,道光皇帝有时候也会落上‘慎德堂’这样的款识,至于其他的,什么‘退思堂’啦,‘乐善堂’啦,还有许多。贾似道看着挺热闹的,但记起来却感觉有些棘手。

  到了最后,只能感叹句:收藏,果然是门高深的学问。

  第035章组团去赌石

  早上的时间,就这么耗了过去,中午下楼吃饭的时候,贾似道终于接到了阿三的回电。倒不是说贾似道有多兴奋,只是在电话里简单地述说了下事情的经过而已,但是听在阿三的耳朵里,却是格外的欣喜。到了最后,阿三啥也没多说,只搁下句,让贾似道在家里等着,他马上就到,然后就挂了电话了。

  贾似道苦笑下,看阿三平时的表现,似乎不像是这么热衷于古玩的样子吧,谁能知道内心里却是如此狂热呢?

  与此同时,贾似道心下也还是颇有些小小的得意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他都是个刚入行的人,说白了,就是个新得不能再新的新手,可这运气来了,谁也挡不住啊。而且,他还能依靠着异能的感知,去赌石。

  番华丽的想象还没结束呢,手机的铃声再度响了起来。

  “喂,贾兄,我阿三啊,忘了问了,你家地址是多少?”得,看这话说的,贾似道也忘记告诉阿三自己的住址了。可是,阿三自己先前难道还不清楚来过没来过吗?刚才也不知道问下。

  贾似道只好笑着说了遍,隐隐地就听到了阿三似乎是对着司机重复了遍的样子。

  打车过来?贾似道寻摸着,自己的速度也应该快些了。于是,匆匆吃完了面条,就往家里赶去。正巧碰到陈姐在厨房做饭,贾似道打了声招呼,便进了自己的小房间。再度看到柜台上的五件瓷器之时,不禁对阿三的到来,也多了分期待。

  转到‘天下收藏’论坛里看了看,自己发的帖子后面,明显地多了几个跟帖。不过,兴许是只看到照片的缘故,贾似道的拍摄手法又不太到位,能给出建设性意见的人并不多,无非是灌灌水,又或者说现在古玩市场上这样类似的假东西太多,出手的时候千万要小心类的。

  贾似道索性不再去理它。

  转而浏览到了翡翠专栏的时候,突然看到个置顶的帖子,让贾似道下子精神大振。原来那标题写着“流火的七月翡翠的云南”,点进去看,内容是寻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起去云南赌石的。

  这让贾似道的心中好阵子的兴奋。正愁着没人领路呢,这下倒好,最棘手的问题,悄然间就解决了。

  再仔细看,好家伙,熟悉的名字还真不少,像是给贾似道留下颇深印象的宇飞殇,就是发起人之。用他的话来说,这次的活动就是找些人去云南实战下。玩这行的,哪能不去实践实践?哪怕就是去云南玩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嘛。

  贾似道想,也对,云南的好多地方,都曾是贾似道很早就想去游玩番的。奈何生活窘迫,又哪里顾得上旅游呢?现在却是今日不同往昔了。贾似道当即二话不说,先报了个名再说,看了看时间,因为大家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于是乎,定下七月七这么个日子,在昆明市的家酒店集合。

  现在才六月中旬,在时间上倒也充裕。

  待到阿三到来的时候,贾似道还询问了下阿三去不去云南。结果阿三看了那帖子之后,笑着说道:“你们这样子组团去云南,无非就是去感受下赌石的气氛而已。我就不去参合了。不过,贾兄啊,对于你的运气,我还真是没话说。这次去云南,说不定又被你赌回什么好东西,也没准的。”

  “哪有你说的这么容易的啊,好像这天上净掉馅儿饼样。”贾似道说话间,还有意无意地看了下自己的左手。

  “对了,差点把正事给忘了。”说着,阿三就把注意力投放到柜台上的五件瓷器上。先是大致地打量了番,再用手把玩着,看看口沿,看看底足,完了又拿出了放大镜,仔细地看了看胎,甚至还有管镜等工具,动作极其细腻流畅。

  贾似道知道,那管镜是用来观察瓷器釉面的气泡的。

  “怎么样?”看到阿三收手了,贾似道才满怀期待地问了句。

  “是好东西啊。”阿三不无感叹地说了句,“至少,我手上就还没有过过这样的东西,以我的眼力来看,这套应该是开门到代的了。”随后,阿三还用不知道是羡慕还是无奈的眼神,上下打量着贾似道。

  “死边去,我可不好这口。”贾似道仿佛被阿三看得有些起鸡皮疙瘩。

  “看你这模样,长得也并不比我帅嘛,怎么我就碰不上这么好的事儿呢?”阿三长长的叹了口气,然后煞有介事地说道,“看来,这人呐,果然是不能和人比的。”

  “少来这套。”贾似道捶了阿三拳,说道,“说真的,这玩意儿要是真如你所说的,大概能值多少钱?”对于贾似道来说,暂时的什么文化啊品味啊,都相去太远,还是金钱来得比较实在些。

  “少说也有个几百万吧。”阿三略思索,答道。

  “这么多?”贾似道心下也是跳。在他想来,若是民国老仿的话,五件瓷器,应该能值个十几二十万的,至于真是光绪官窑的话,那么,上到百万,就是极限了,却没想到还是低估了这套瓷器的价值。

  “我说贾兄,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啊?”阿三没好气地看了贾似道眼,“这五件东西,合称清宫五供。按照清宫要求来讲,五供就是个香炉两个花觚两个烛台。民间有不同的摆法,有摆座钟的,有摆掸瓶的,地域不同,但意义都差不多。如果你去过东陵的话,就会看到,在慈喜的墓前就有这五样东西的石供。这可是慈喜的御用五供啊。虽然市场上,偶尔也会出现慈喜御用的官窑,但基本上都是单件,有的还能值个百来万呢,你这个可是整套的,你说能值多少钱?”

  “那个,我明白了。我这,先前不是没怎么注意这方面嘛。”听阿三这么说来,贾似道也知道自己少见多怪了。说到底,还是贾似道长这么大,没拥有过这么多钱给闹的。赌石赚来的三万块钱,虽然也不少,但顶多就是贾似道年左右的工资而已,还不觉得什么,可这突然间就拥有几百万了,那心理变化,绝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

  第036章行业操守

  “不过,你也先别抱百分之百的希望。”看着贾似道的神色有些变幻不定,阿三话语转,说道,“东西对不对,我说了并不算。我看,还是找个时间,带你去见见我叔公吧。你小子,竟然在他老人家眼皮子底下把东西给顺走了。真有你的。”

  “运气而已。”贾似道只能是讪讪地应和了句。

  古玩行,般别人还在看东西的时候,第三方是不会插手的,无论是买方被宰,又或者是捡漏。这也是卫老爷子当时并没有出高价抢在贾似道之前,把东西要走的原因了。若不然,以贾似道那点存款,就是想买,也出不起价钱吧?

  当然,卫老爷子的行业操守好,也是主要的原因。到了现在这年头,还能遵循着古玩界这些既定的又不是硬性指标的条条框框的人,实在是不多见。相反,随处可以看到的确是尔虞我诈,弄虚作假的买卖。

  这里的虚假,并不是简单的就是指所谓的作旧。在古玩行,但凡是东西拿出手,就各凭各的本事了,看不出是作旧的东西,打眼吃药了也怨不得别人。

  这里的虚假,更多的是指些下三滥的套路。

  尤其是书画类,即便是在古代的时候,也有许多人明知道手里的东西是仿品,还照样会花钱或者靠关系去请些内行的大家来作伪证,以增加自己藏品的价值,就更别提是现在了。哪怕就是电视上收藏类的节目,里面的道道也是挺多的。

  网络上说的好啊,现在这年头,古玩行,实在是水太深,太浑。

  贾似道就看到过个官司,很有特点,值得引以为戒。

  说是有个喜爱红木家俱的商人,想要玩点儿紫檀。要知道,在现今的古玩市场上,木器当属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最。紫檀是明朝那会儿郑和下西洋从南洋那边带回来的木料。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不说所有,但绝大部分的紫檀木,却都是被运到了中国来。

  当然,并不是郑和在那个时候就知道紫檀木有多名贵,也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回航的时候别的什么都不带,尽挑着紫檀木了。或许,紫檀木是珍贵了。但郑和能够运了这么大量的紫檀木料回来,其主要原因却是因为船只返航的需要。

  出海的时候准备的贸易品,诸如瓷器丝绸之类的,都搬空了。如果空船而归,在海上航行自然不安全。紫檀木别的特点暂且不说,分量够重,刚好可以用来压船。

  于是,明朝的宫廷里便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紫檀木料。到了清朝的时候,贫民百姓都不得私用紫檀了,否则杀头啊。而到了袁世凯洪宪帝的时候,郑和所带回来的紫檀木料算是彻底地用没了。现在市面上还能见着所谓的新紫檀,但是应该叫印度小叶子紫檀,跟传统意义上的老紫檀已经没什么可比性了。

  说来也巧了,有个藏家听闻到那商人想要弄套老紫檀的家俱,便找了他过来,还特意地请了几个专家来鉴定自己的东西,的的确确是属于老紫檀的,花了不少的心思。那商人看着这东西还真不错,又有专家证明,番交涉下来,得,出了几百万的钱,成交了。

  回去后,商人不太放心,自己又找人鉴定了回。结果,出问题了。

  商人自然是回头找那藏家理论。藏家仔细地看了看商人送回来的家俱,有模有样地说道:没错,你这套紫檀木家具是假的。但是,我卖给你的那套,是真的。

  好嘛,闹到最后,打起官司来,也是弯弯绕绕地说不清楚了。商人怎么能证明自己手里的这套家俱就是从藏家那收来的呢?藏家卖给商人的究竟是哪套?商人手上的这套又是怎么来的,会不会是故意设了个圈子来诬告?

  反正是时间花了不少,干耗着呗,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至于早上那会儿,贾似道遇到的是卫二爷,也算是贾似道的运气。当然,若是遇到了别人,兴许别人也不定就懂,连小马这样的人,粗略看,都觉得不太靠谱呢。

  “我要是有这么套,那该多好啊。下半辈子算是吃穿不愁了。”阿三感叹句。整个下午,就待在贾似道的小房间里,过足了手瘾,才离开。临了,还特意交代贾似道要把东西收好,别不小心就给了。

  即便阿三不说,贾似道也会小心翼翼。但真要认真起来,却也是个难题。就贾似道租住的地方,能藏多少价值的东西呢?

  好在没有小孩子,陈姐夫妇也不是爱串门的人。至于小吴,就当没她的存在吧,老死不相往来。想是这么想,贾似道还是把五件瓷器给搁到了柜台下的格子里,还在小门上安了把锁。

  接着该干点啥呢?

  对着电脑屏幕,贾似道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卖了瓷器,拿了钱,住新房,娶媳妇,吃喝玩乐?如果这五件瓷器真是官窑的话,这切也简单。而这不正是大多数人,人生的理想吗?劳劳碌碌辈子,多少人,都在为实现这样的生活而努力着。

  几百万,若仅仅是拿工资的话,贾似道琢磨着自己恐怕辈子也拿不到这么多。只是最初的激动过去之后,贾似道就觉着心里有点虚,脑子有些懵。

  正恍惚着呢,手机铃声响了起来。贾似道嘴角流露出丝微笑,莫不是阿三刚走,又准备说叨点什么?看了眼,发现又是个陌生号码。

  “喂,是小贾吗?”那声音,甜甜的,很好听,给人吴侬软语感觉的同时,还带着丝小女人的青涩。

  “是啊。”贾似道情不自禁地就应了句,心下正疑惑着呢,对方仿佛也明白过来,忘了介绍自己了,遂接着说道:“哦,是这样的,我叫果冻,刚在论坛上看到你发的帖子,觉得挺漂亮的,想问下,你有没有出手的意思。”

  “就那五件瓷器?”贾似道琢磨着,好嘛,发俩帖子,就来俩电话,可真都够及时的,“暂时没这个打算。”

  不说贾似道还没弄清楚东西的真假,就是这几百万的交易,也不是电话里说上几句就能成了的。

  只是对方似乎并不如宇飞殇样干脆,留句话,然后就挂了电话,而是很欣喜地跟了句:“真的?那就是说以后会有出手的打算喽!请说得具体点,会等到什么时候啊?”

  贾似道闻言,突然发现自己的心情莫名其妙地就好了起来。

  第037章青春无敌

  和这位叫‘果冻’的女孩,胡乱地侃了好阵子,贾似道才挂上了电话。

  末了,果冻还直嚷嚷着贾似道是个好人,竟然可以和她说了这么长时间,如果那五件瓷器要出手的话,定要找她,再不济,卖个给她也是好的。当然,小姑娘给出的价格也是很合理的,只不过,那仅仅是相对于贾似道收上来时的那个价格而言的,三千八百块。

  嗯,贾似道还可以净赚三百大洋呢。

  就这,还是小姑娘好说歹说之下,把自己存下来的所有储蓄都算上的结果。

  时间,倒弄得贾似道有些哭笑不得了。先前开始,还以为果冻是看出那套清宫五供是真的,想要收藏呢。敢情是个啥也不懂的小丫头。难怪果冻要在电话里向贾似道诉苦,她已经打了好些电话了,每次开口,就被人家给挂断了呢。

  倒不是说小姑娘的声音不甜美,相反,贾似道却觉得自己很有些享受这样个小丫头叽叽喳喳地在耳边说话的感觉。

  只是,据果冻自己所说,她的太爷爷要过九十大寿了,生平没啥特殊的喜好,就是爱收藏些瓷器书画什么的。果冻本来还准备自己画幅的,奈何实在是拿不出手,这不,到论坛上阵的猛找,见着好看的欢喜的,只要对方留下电话号码的,她就拼命地拨打,死乞白赖地要人家把东西低价卖给她。如果不是贾似道和她多说了几句,恐怕也早就挂上电话了吧?

  顺口问了下她的年纪,因为随着聊天的深入,贾似道总觉得对方的年纪不大的样子。结果,果冻很是得意地回了句,自己已经成年了。前几天刚参加完高考呢。至于给贾似道留下回头继续做买卖的电话,也不是正在和贾似道通话的这个号码。

  因为果冻自己的手机在此之前已经把话费消耗殆尽,现在这个是她拿了她老爸的。

  贾似道只能是阵的无语。从小姑娘最后说话的语气来看,似乎对于贾似道的那几件瓷器还不死心,还在想方设法准备弄个上手。

  想象着对方那‘巨额’的存款,贾似道嘴角流露出丝微笑。经过这么通电话下来,贾似道先前的那种郁闷和迷茫,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是啊,贾似道还年轻,虽然比不上果冻的十八岁,但好歹也才二十六而已,说穿了,按照足岁来算的话,连二十五都不到,今年的生日都还没过呢。至于媳妇什么的,更是提也别提,这人生怎么可能仅仅因为几百万的钱,就找不到目标了呢?

  低头看了下自己的左手,贾似道攥了攥拳头。

  几百万,才仅仅是个开始而已。贾似道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阿三,这个领他入行的人,想到了宇飞殇,这个家中藏品数以千计的人,顺带地,也想到了果冻,这个,这个小丫头,不是吗?

  第二天,阿三便给贾似道来了电话,说是约好了明天去见他小叔公。贾似道当即就答应了下来,本来还准备赶在早晨去拜访的,但是阿三说了,早上的时间,老爷子大多会和几个老头子待在起,聊天遛鸟下棋什么的,还是下午去比较清闲。

  贾似道便请了半天的假,带着五件瓷器,和阿三道,去往卫老爷子的家里。

  很巧的是,老爷子住的地方,也是靠近古玩街这片。旧房子,还是好几间,都是二层的,中间围出了个小院子,种些花花草草什么的。贾似道也不太叫得出名儿来,但是,看着那爬满围墙的绿色,应该是上了些年头。

  正如这古旧的房子样,庭院大门上的深红色漆,也已经有些斑驳了。

  而这带的房子基本上都这个格调,路面铺的是青石板,台阶也是石块,缝隙里偶尔还会长出些青草,围墙刷上了白色,墙头是青瓦,但就像是贾似道看到的那样,覆盖着浓翠的绿意。尤其是现在这个时节。

  贾似道和阿三赶到的时候,即便天空的阳光灿烂,倒也觉得有丝丝凉意。

  “贝贝,你怎么才来啊?”刚进门不多时,就有位年岁看上去四十来岁的妇女,对着阿三喊了起来。说起来,贾似道也是前两天刚从小马的嘴里知道阿三的名字叫卫贝,但是,这‘贝贝’的称呼,听在耳朵里还着实是有点女性化了些。

  阿三不禁阵苦笑:“姑姑,都和你说好多遍了,让您呐,直接喊我阿三就好了,您怎么总是忘记了呢?”

  “喊贝贝怎么啦,从小到大,还不都是这么喊的?”阿三的姑姑没好气地剜了眼,“带朋友来,见老爷子的吧?”

  阿三点了点头,贾似道也立即随着阿三的叫法,恭敬地喊了声“姑姑好。”

  “小伙子,人倒长得挺俊的。而且,比贝贝要结实多了。看我们家贝贝,都跟竹竿儿似的。”阿三的姑姑笑着说道,“快进去吧。老爷子等着呢。”随后小声地嘀咕了句,“我还以为是带个姑娘回来呢,害我白出来跑趟。”

  贾似道和阿三对视眼,阵的无语。似乎到了阿三姑姑这样的年纪,说出来的话语,总是让年轻人感觉很难招架。

  卫老爷子住的地方,自然是中间的房子。

  阿三的爷爷早就去世了,整个卫家,爷爷这辈的,也就剩下卫二爷这么位了。底下的儿孙有心孝敬老爷子,也想着让老爷子搬到省城里去住,享享儿孙福。奈何老爷子就是喜欢住在这祖上传下来的老房子里,大家也只能随着他的性子。

  好在阿三这边,像是阿三的父亲小姑,都是常住在临海,经常会过来看看老爷子,还时不时地待上几天。即便有个什么事,也不缺人照应。两边的房子,索性也都空着,只住有个保姆。

  阿三和贾似道进到客厅的时候,卫老爷子正在听黄梅戏。老旧的收音机里,传出来的声音,格外地泛着些时代的沧桑感,还别说,听在耳朵里却很是对味,尤其对象是卫老爷子这般年纪的人,这样的声音,才格外的有些亲切感。

  边回味着戏曲中的词调儿,边手指在木椅的把手上,轻轻敲打着,渐入佳境之后,还偶尔晃几下脑袋,倒也很有些自得其乐的范儿。这种雅致的生活意境,却是贾似道和阿三这般大小的人,所学不来的。

  第038章收藏的意趣

  曲罢了,卫老爷子的注意力才落到了阿三和贾似道的身上:“来了有会儿了吧。阿三你小子也别让你朋友站着,来,都坐。人老了,就这么点儿喜好,倒是让你们年轻人见笑了。都坐下说话。”

  “哪能啊,二爷爷,您看着可健硕了。而且,这黄梅戏听着,也别有番情调啊。”阿三应和了句,贾似道也连忙跟着起向老爷子问了声好,才坐下。

  这会儿,贾似道才有心打量着房间,不说装饰多么的典雅,也就几张简单的桌椅,深红色,至于是不是紫檀,贾似道也看不出来,心里倒是琢磨着,若真是紫檀的话,用来迎人待客,也实在是太糟蹋了些。不过,是红木却可以肯定。贾似道坐下的时候,感觉还透着股凉意!

  “二爷爷,这位就是贾似道了,我大学里的同学。”阿三对着卫老爷子介绍道,“刚得了套瓷器,这事儿啊,还和您搭上关系了呢。”

  “呵呵,小伙子不错,阿三说我就知道是你,正想找你呢。”卫二爷看了看贾似道,分明已经认出他了,“东西带来了吗?说起来,老头子我啊,心里可还惦记着呢。”

  “二爷爷,您该不会是看上这套东西了吧?”阿三听卫老爷子这么说,倒是好奇了,“莫非这东西还真是开门到代的东西?”即便是阿三仔细看过这五件瓷器,觉得问题不大。但是,只有老爷子说东西对,那才叫真的对。以老爷子在瓷器鉴定上的造诣,若是能被他惦记着,恐怕距离真品也就不远了吧?

  “你小子就是浮躁。看看你同学,就稳重多了。”卫老爷子看着阿三那激动的情绪,不禁摇了摇头。

  “老爷子,我是觉得自己有些插不上话,不知道说些啥好,心里可紧张着呢。”贾似道笑着讪讪地说了句,“那天,还真是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您是阿三他的二爷爷。”

  “没事儿。”老爷子冲着贾似道挥了挥手,“就是知道我是阿三他爷爷了,你做的也没错。咱古玩行里啊,可是有规矩的,就是东西还在别人手里的时候,你绝对不能从别人手里拿过来看,人家在讨价还价的时候,你也不能瞎参与。如果硬是要往里参与了,行里话就叫抢行市,遇上个暴脾气的,说不定就能打你顿,你呀,还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没处说理去。小伙子,你可是长得年轻力壮的,老头子我可经不起折腾。其实,说到底,我站在边上,就已经是妨碍到你们的交易了啊。”

  “哪能啊。”贾似道听卫老爷子说得很是有趣,不过,对于这样的老人家,贾似道打心底里还是比较尊重的。再说了,若是没有卫老爷子的出现,恐怕贾似道当时也狠不下心来出手吧?

  “来,贾兄,快把东西拿出来,让二爷爷掌掌眼。”阿三在边上看着老爷子心情还不错,不禁趁热打铁地说了句。

  “哦,对。”贾似道当下把挎包摆在了木质的茶几上,小心地从里面件件的取出瓷器来。这路上,为了这五件瓷器,贾似道可没少费心思,生怕不小心就给喽。

  卫老爷子此时也不客气,来到茶几边,伸手就拿起了其中的香炉,而工具什么的也没落下,那动作看在贾似道的眼里,还真有些老学究的模样。

  “怎么样?”好会儿之后,看到老爷子似乎是有停下来的迹象,贾似道不禁有些着急地问了句。这东西对不对头,可是几百万上下的东西啊,也难怪贾似道有些紧张了。

  “小伙子叫贾似道是吧?”卫老爷子问了句,并没有直接回答贾似道,反而是扯开了话题,说道,“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不?”

  “老爷子,您直接喊我小贾就成。”贾似道立即顺着竿子往上爬,答道,“这应该是整套的清宫五供,来之前,阿三给我说了些。我自个儿也在网上查了查,如果东西对的话,应该是光绪年间的官窑。”

  “行啊,能自己去查资料,说明对这东西还是比较上心的。”老爷子赞了句,“想要了解样东西,就要肯下功夫。现在的年轻人,把心思花在这些老玩意上的,却是越来越少喽。”

  “老爷子,我看阿三似乎对这些,了解得比较多啊。”贾似道在边上说道。

  “阿三?这小子,整天就知道玩闹,这些个知识,恐怕早就还给我老人家了吧。”老爷子瞥了阿三眼。不过,语气里倒是对贾似道能够赞阿三句,由衷地感觉到高兴。

  阿三站在边笑笑,只是看着,也不好这会儿插话。

  “这五件东西,品相完好,釉面有玉质感,光泽内敛,显示出来的气泡大小不,非常通透,胎质有糯米感,洁白细腻,在纹饰上,画工精细,笔法老道,其中每件上都落有“大雅斋”和“天地家春”的款识,完全符合光绪官窑瓷器的特点,尤其这出现的还是整套,十分的难得啊。”老爷子琢磨了下,说道,“我第眼看到的时候,就觉得可能是老东西,不过,那会儿远看着,没上手,还以为是老仿,没想到,却是漏眼了。小伙子,眼力不错,出手也挺快,透着股年轻的劲儿。”

  卫老爷子前面品评的番话,让贾似道悬着的心顿时就安了下来。边上的阿三,也对着贾似道眨了眨眼,那种恭喜的意蕴,不言而喻。

  “老爷子,您这说的是哪里的话啊。我也就是靠着点运气而已。”贾似道也心下喜悦,不过,卫老爷子后面所说的,倒也让贾似道明白过来,当时老爷子准备事后从贾似道那里接手,并没有确定这套瓷器就是真品,难怪在阿三回来和老人家详细地说了说鉴定的感觉之后,当下就同意了帮贾似道看看这几件东西。

  毕竟卫老爷子嘴上说着阿三的眼力不靠谱,不过,阿三究竟实力如何,卫老爷子心下却是最清楚不过。对于自己有可能漏眼的东西,也难怪卫老爷子很感兴趣了。

  般而言,古玩行,找别人鉴定下,没点交情或者门路,还真是不太容易。尤其是像卫老爷子这样的大家,特意腾出个时间来,就更加的难得了。

  而个新手,若没有内行的人领着的话,想要入行,也是千难万难。

  想到这里,贾似道不禁心下动,对着卫老爷子说道:“如果老爷子您对这套瓷器喜欢的话,我作为晚辈,就送给您老人家好了。反正,我拿回去也无非是搁着,或者干脆直接就拿去给卖了。”

  听到贾似道这么说,边上的阿三诧异地看了眼,他可没想到贾似道会来上这么手。倒不是说阿三不明白贾似道此举的深意,而是觉得贾似道竟然把这几百万的东西,就这么说送就送出去了,这看在阿三眼里,还是颇有些触动的。要知道,阿三也去过贾似道租住的地方,对于贾似道的家境,也算是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反观卫老爷子,却是‘呵呵’笑,说道:“小贾啊,既然你这么说了,我就这么喊你好了。不过,东西,你还是拿回去吧。老头子我是喜欢把玩瓷器,却是更在乎这收让之间的乐趣。收藏嘛,无非就是个过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看过即拥有啊。”

  第039章寻找

  末了,贾似道也没有把瓷器给留下来。不过,卫老爷子在随后的时间里都喊他小贾,至少说明,以后若贾似道遇到什么不懂的瓷器,还是可以拿过来请教下的。对于这称呼上的学问,贾似道好歹在单位里混了几年,也算是多少懂得些门道。

  出了卫老爷子家的大门,阿三拍了拍贾似道的肩膀,说道:“贾兄,你刚才出手可真是大方啊。若是我有这么套瓷器,我肯定把它们放在家里,给供起来。”

  “我也不过是时间的想法而已。毕竟,我想要混这行,没点门路,也不好办啊。”贾似道掂了掂手里的挎包,说道,“若是现在再让我送的话,恐怕,我也有些舍不得了。唉,”贾似道这回说的倒是实话,几百万的东西,送过次没出手,若是再送的话,就会掂量掂量分量了。

  “没事,我二爷爷就这么个脾气,般不会接受别人的东西。”阿三对着贾似道说道,“在古玩行,以前的时候的确是看重辈分,像我,若不是我上面还有二爷爷在,恐怕在古玩街上也没这么好说话了。不过,现在这年头,更加看重的还得是你口袋里有足够多的钱。”

  看到贾似道似乎有些疑惑,阿三不禁笑着说道:“怎么,不信啊?”

  “信,怎么说,你阿三在这行里,也比我懂得多了啊。”贾似道讪讪地回了句。

  “嘿嘿,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你不信。”阿三也不介意,和贾似道勾肩搭背地走在青石板上,说道,“这么和你说吧,想要少打眼少吃药,又或者是捡漏什么的呢,的确需些眼力,还要经常在古玩街走动,又或者直接下乡去收点东西。不过,话说回来了,若是你有钱,好东西还是拍卖会上多。甭管自己的见识怎么样,我就琢磨着,哪天等我有花不完的钱了,遇着自己喜欢的,几千万几百万地砸下去,我就不信,玩不出点名堂来。”

  “那倒也是,买回家之后,还可以多些时间对着标准器观赏把玩呢,即便是眼力不足,也还可以慢慢培养起来的。”贾似道有些认同地应和了句,不说很多富商拍来件珍贵的古董放在家里,提高品位装装门面是个方面,更多的还是出于投资的心理。

  古董这玩意儿,最近几年可没少涨价。

  若是真有钱的话,倒也不缺像阿三所说的这样的人。只是,贾似道同样也知道,阿三说是这么说,但归根结底,想要在古玩界混的话,还得按照行里人的辈分来。这里面的水,同样很深。

  打个简单的比方,件东西,请人掌眼的时候,对方大多会说看不好。这样的句话,如何理解就要看你往哪个方向想了。与此同时,掌眼的人,也为自己的鉴定留下了余地。但若是开口说东西到代,那么,即便是走眼了,最后权威机构鉴定出来东西不对,他也还是会咬定东西是开门的东西。

  不光是他,恐怕凡是和他相关的些行业内人员,也都会保持统的口径吧?

  这可不仅仅是颜面上的问题而已。

  “对了,贾兄,你收这套瓷器的时候,对那位老太太,还有印象不?”阿三忽然对着贾似道问了句。

  “有啊。”贾似道好奇地看了阿三眼,不知道他怎么就扯到那老太太的身上去了,“什么意思?”

  “我仔细想了想你交易的时候的过程,觉得那老太太应该不是我们行里人。”阿三煞有介事地说道。

  “切,这我早就想到了啊。”贾似道耸了耸肩,笑了笑说道,“如果是行里人的话,恐怕我也就没有这份运气喽。”

  “那你不觉得,老太太的家里可能还会有些好东西吗?”阿三意味深长地看了贾似道眼。

  “说的也是。”经阿三这么提,贾似道倒是想起来,老太太曾说过家里还有些瓶瓶罐罐的东西来着,顿时,心中就多了丝期盼。只是,很快的,贾似道就焉了吧唧的叹了口气,说道,“不过,我不知道老太太的家住在哪里啊,当时,压根就没想得这么远。”

  “嘿嘿,不知道也没关系。你想啊,这临海城,说小不小,说大,其实也不大。”阿三却似乎是成竹在胸,“而且,按照那老太太能够把东西拿到古玩街来看,应该也就住在那带附近的可能性比较大了,只要有心去找,应该并不难。想要玩这行,没点耐心和韧性可不行。”

  不说很多时候,有些藏家想要获得件藏品,和对方磨上个三年五载的,那是常事,就是下乡去收东西,有时候也要花费个三五天的口舌,不然,别想到了地儿就能把东西给收过来。

  “那就试试吧。”说实话,贾似道也觉得放过这样个机会,实在是可惜,而且,在阿三说这些话的时候,贾似道的脑海里顿时就闪现过老杨的身影。要说对于这古城区带的了解来看,哪怕就是十个贾似道,也比不过个老杨吧?

  傍晚的时候,贾似道看了看时间,琢磨着单位也该是下班了,就约了老杨出来,起在小吃街吃了顿饭。在饭桌上把事儿这么提,老杨就应承了下来。不说平时的关系,就看在这桌还算丰盛的菜上,老杨也比较满意了。

  不过,贾似道也多了个心眼,没敢全部都照实了说,只是提了下是朋友托他找的,个外地的亲戚,稍微形容了下老太太的模样,尤其是那不太地道的临海话口音,恐怕是最主要的特征了。

  至于交易过程中老太太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