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景珩×簌杳》【8】江山美人

作品:海底月是天上月(h)|作者:云胡|分类:综合类型|更新:2025-05-23 11:44:18|下载:海底月是天上月(h)TXT下载
  开始是支持五皇子的刑部因办案不力被问责,后又是支持大皇子的礼部尚书被人参了一本。礼部尚书追随大皇子主要是因为他是嫡长子,于礼法而言是要立为太子的,大皇子知道他为人忠厚,被参定是遭人陷害,但是又一时拿不出什么证据,只能在大殿之上替他求情,惹得皇上下令禁足十日。

  一时之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这时皇上传来口谕,召洵王及王妃一同入宫。

  竖日,景珩和簌杳入宫觐见。

  皇上看着下面跪拜的两人,这些日子被老大老二和老五惹得生气,现在看着两人乖巧地跪在下方不禁觉得很是欣慰。

  皇上和两人说了些家常话,又赐了簌杳些东西,说道:“老大犯事,皇后心里也难受,簌杳啊,你去陪皇后说说话,景珩留在这和朕说些事情。”

  领过旨意,景珩伸手捏了捏簌杳的手示意不用担心,便让小太监带着她与等在殿外的青月一同去了椒房殿。

  捏手的小动作落入皇上眼中,待簌杳离开后,皇上无奈道:“怎么,皇后是会吃了她”

  景珩哭笑不得,“儿臣怎敢。”

  “行了,你看看你一天,就守着你媳妇,哼,成何体统啊”说罢,皇上叹了口气。

  “儿臣志不在此...”

  皇上冷哼一声,“志不在此还安排着暗卫天天守在老大老二那老五那你也安排了人吧”

  “父皇...”

  “好了,你的那点心思朕还是知道的。你看看你们几兄弟,个个不听话,都给朕窝里斗呢”越年纪大,越是想着享天伦之乐,皇上也不例外。皇上叹了口气,将自己这些日子琢磨的打算说了出来:“景珩啊,朕就问你一句,还要不要太子之位”说完又补充道:“虽没有先例,但是凭你的手段,簌杳作为匈奴的和亲公主,坐上凤位也是可以的。”

  景珩闻言连忙起身跪于殿中,郑重地说道:“还请父皇另择他选。”

  皇上略显失望,对着璟珩摆摆手示意他起来,“老二和老五合伙陷害礼部尚书,他们俩这种秉性怎么能成为太子。”

  景珩起身坐回,原来皇上一直知道礼部尚书受诬陷之事,这其中肯定不简单。他思索片刻说道:“大哥自幼受皇后娘娘教诲,宅心仁厚,这件事情被冤枉了定不好受。”

  皇上对景珩没什么隐瞒之心,说道:“皇后前些日子来求情,让朕给老大封地,让他远离长安。”说完皇上微微仰头半闭着眼睛,明哲保身啊,求着丈夫保儿子,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

  景珩心中了然,看样子是皇上顺水推舟禁足大皇子,大皇子那边只要再出事就直接顺势让他离开长安,皇后知道大皇子不会那些阴谋诡计,夺嫡之路必定走不好,身为人母,只求孩子保住性命能丰衣足食便好。

  景珩见皇上对二皇子和五皇子略显失望,说道:“老四去了东海,不知道最近有没有传来什么消息”

  皇上眯了眯眼睛,望向景珩,“前两日得到消息说,老四和严翎正在布兵,等着好好打上一仗。老四算是开了窍,知道帮朕排忧解难了。”

  景珩见皇上对景殊更多的是褒义,而不再是恨铁不成钢的态度,便说道:“其实景殊一向有胆有谋,待他从东海回来,父皇可以多让他参与朝堂之事。”

  皇上自然是知道景珩的意思,但是并未多言,和景珩聊起了其他事情。

  簌杳进椒房殿的时候,正赶上皇后拜完佛,殿内乌烟袅袅,焚香的味道扑面而来。

  皇后长得温婉,衣着素雅,见簌杳行礼,亲自扶起她,“你即是景珩的媳妇,也就算是本宫的儿媳妇了,来本宫这里随意些,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说罢又吩咐丫鬟道:“把窗户打开,屋子里的味道有些大。”

  皇后和簌杳说着一些家常,又赐了些金银首饰和布匹蚕丝给簌杳。

  临了,皇后说道:“今日定是皇上让你来看看本宫的,皇上怕本宫因为皇儿的事有心结,本宫在后宫都二十三年了,大风大浪见惯了,簌杳,你回去和景珩说,吴淑妃翻腾不了多久的,他会明白什么意思。我儿无心害人,可是他们不放过我儿,也就休怪本宫了。”说完,皇后温柔一笑,“簌杳,以后想来看看本宫随时来,本宫觉得和你很是投缘。”

  簌杳行礼告退。

  小太监领着簌杳和青月往回走,路上碰到一队太监宫女,手上皆抱着琳琅满目的装饰品。宫里的事,簌杳自知不能问,没想到小太监倒是无所谓地解释道:“王妃娘娘,这些人儿都是淑妃娘娘身边的,下个月淑妃娘娘生辰,要提前准备准备。”

  簌杳没有多言,暗自在心里思考。她是知晓大楚的礼法的,看这些太监宫女手上拿的怎么也不像是给吴淑妃办寿宴,这一人之下的架势是不符合礼法的。虽说皇上这两年对吴淑妃恩宠有加,但皇后还在位,他不至于会给吴淑妃办个这么浩大的寿宴,这些错误皇上是不会犯的。思来想去,簌杳心中有了答案,皇后说的对,吴淑妃果然翻腾不了多久了,就算皇后不出手,她自己也会把自己作死。

  朝廷之上草木皆兵,簌杳和景珩回到洵王府才谈论起二人在宫里的事。

  景珩低头叠袖子,思考着簌杳说的话,“看来皇后已经有打算了。吴家最近仗着吴淑妃和二哥在长安兴风作浪,已经有人递本参吴家了,父皇虽然压着,但是我看父皇的意思也是准备对吴家动手了。父皇欲擒故纵这一招都玩了这么多年了,他们居然还是没看懂。”

  景珩对娇妻无话不说,簌杳已经知晓整个朝堂的局势,分析起来也是有条有理。“五弟还想着和二哥扳倒大哥呢,跟错了人怕是没什么好结果。”

  以前跟着景珩做事的柳长史,后来成为了五皇子的心腹。在五皇子和二皇子结盟之前,景珩和景殊都派人去跟他说了其中要害,后来柳长史传来消息说已经和五皇子明确说了结盟的利害,但是五皇子执迷不悟,柳长史痛恨不已,离开了五皇子,选择明哲保身。五皇子本是跟着景珩做事,现在景珩想提点提点他,但是五皇子并不领情,遂作罢。

  景珩端起茶杯喝了口茶,“东海那边海贼猖狂,但说到底还是不如正规军,景殊应该年底能拿军功回长安,开年再在朝堂上做些事,立太子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簌杳打趣道:“景殊没有夺嫡的想法,你倒好,把他的后路全安排好了。景殊要是知道了,定被你气死。”

  景珩没有再说话,他想起了小时候和景殊在宫里的日子。

  那时候他五岁,景殊四岁。景殊的母妃出生于江湖门派,每天早上教着景殊练武,景珩的母妃出生于将军府,每天早上也教着景珩练武,后来干脆把两人放一块练,景殊经常哭,但每次就算哭也要把动作做标准。景珩不懂,他问孙夫人景殊明明不想练武为什么还做那么标准,孙夫人说:“成大事者,知其不欲而为之。”

  后来两人长大些,景珩才知道景殊确实是成大事者。他的才能突出,军事、民生、朝政,他都有独特的见解。一次,两人趁元宵佳节的时候偷偷喝酒,景殊酒量浅,醉酒之后说过自己的雄心抱负,景珩都记得。只是这几年明争暗斗得厉害,景殊不喜这些计谋而选择做个闲散王爷。

  良久,景珩开口道:“先替景殊争一争太子之位,他到时若还是不愿,大不了宗室里寻个合适的人。”

  簌杳无奈笑了笑,“多少人争得头破血流,你连看都不看一眼。”

  景珩含情脉脉,“有美人在,江山自当是比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