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9章

作品:鸡窝|作者:雨霖铃|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24 06:52:17|下载:鸡窝TXT下载
  “今儿不出工了!学习!”

  大伙儿也不知该喜还是该愁。不出工可以不至于挨冻受累,崩裂的虎口、酸痛的关节可以得到暂时的休息,粮食定量却还是照旧,这是喜事。可是“学习”实在有点叫人肝颤,这往往是“批判”的代名词,不知谁又要被揪出来示众。

  全体女囚盘腿坐在自己的铺位上,病号班里能走动的都拿上马扎,坐在马厩中间的走道上。

  阵势相当隆重,队长们全到齐了,除了主管队长大王、三王,还有管档案的二王队长。她长得细白腼腆,幸亏是管不会说话的档案,若是叫她管这群桀骜不驯的女囚,准会散了群。不过她的细致是有名的,她不仅把档案管得有条有理,还能在字里行间找出漏洞甚至破案的线索。她一来说明女队有新问题了。中间站着轻易不露面的方中队长,她粗眉大眼,齐耳短发,永远穿一件深蓝色大襟布衫,因为公安局发的制服无论什么型号都不适合她的五短身材,裤子好改,上衣改起费事,她只得穿自己手做的布衫。猛一见以为她是个农村妇女,她还真的是从农村来的,当年是个老根据地的妇女主任,后来随夫进城分配到公安部门。别看她识字不多,脑子却极好使,百十来个教养分子的姓名、案情、家谱在她的脑袋里比二王的档案还清楚。她那两片薄薄的嘴唇能说会道,一口冀中土话能说得任何一个能言善辩的女囚哑口无言。那双厚厚的双眼皮下的大眼睛,平时老是眯着,只要一睁大,站在她对面的人就会觉得好像五脏六腑都被照透了,很少有人敢在她面前掉猴。她轻易不来,来必有事。今天,大家一看到那件蓝布衫,个个心里都有点毛咕。

  曼陀罗花 五(2)

  大王队长宣布开会,方队长主讲,说的话很平常,仍是动员检举揭发,坦白交代。

  “……那罪行是客观存在,你不说,它也在着呢。还不如竹筒倒豆子,统统倒出来干净……”

  女囚们眼睁睁地看着蓝布衫,没有一个吭气,空气仿佛凝结住了。她们明白“竹筒倒豆子”的后果,再添上新罪行,那教养的年限又要往上加了。

  “大家听清楚了吗?好好想想方队长的话,彻底交代……”大王队长补充了两句。

  还是沉默。

  “什么事都瞒不了政府,有隐瞒罪行的,快交代!”

  人人忐忑不安地坐着,真不如到冰天雪地里去卖力气,坐在这里要死掉多少细胞啊!谢萝回头看了一眼刘青莲,发现平时极镇静的老尼姑,此刻比自己还紧张,脸上失去血色,双手紧握在一起,指关节都发白了。

  “刘青莲!你考虑好没有?”三王队长忍不住了。

  老尼姑站了起来,黑线帽更衬出她脸色的惨白。

  “说话呀!”三王怒了。

  刘青莲如一尊石像,呆呆站着,一言不发。这老尼姑一向被认为是个强劳动力,三王队长经常在队前表扬她,今天是怎么了?她有什么问题?全场都在纳闷。只有谢萝隐约看到尖下巴的薄唇上掠过一丝似有似无的冷笑;母金刚陡然坐直,像打了一针强心剂。谢萝心头一懔:坏了!鬼下的毒蛊发作了!刘青莲有什么把柄落在她们手里呢?是传播迷信吗?老尼姑的案情是在天桥算卦,即使到劳教所有一言半语迷信的说法也够不上隐瞒罪行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如果透视每个女囚的脑袋,肯定有多一半在为刘青莲叫屈。

  “大家说,她老实不老实?”三王转向大家。

  “不老实——”劳教队的生活已把绝大多数人训练得十分机灵,跟着队长的“风”转舵决不会有错;眼下她们都不知刘青莲为什么不老实,但还是跟着大喊。

  “不老实怎么着?”

  “抗拒从严——”雷鸣般的喊声仿佛要揭掉马厩的屋顶。

  “你好好想想,你在入所前就有隐瞒——”方队长的眼睛睁开了,电似地盯着老尼姑。

  刘青莲微微颤抖了一下。

  方队长和三王队长交换了一个眼色。

  “刘青莲回去想想,想通了到队部来谈!”三王队长说,“今天学习到这里……”

  大家纷纷站起,活动着僵坐半日的四肢,午饭后要出工了,那里虽然寒冷彻骨,到底没这么紧张啊!

  午饭的两个窝头一碗菜汤,差不多每个人都是顺着脊梁下去的。到了工地,葡萄早已入土,今天的活是在冰冻三尺的土地上挖养鱼池。刘青莲没有出工,看来是被方队长留下了。人人在想:“下一个轮到的是谁呢?”

  远处出现个人影,棉帽上的两个耳扇随着步伐一跳一跳地扇动,像只兔子。要在平时,早引起大家的哄笑了,这次却没一个人说话,但人人的眼睛都紧盯着。没错!是大值班郎世芬,来叫哪个倒霉鬼了!

  “三王队长!方队长叫金宝珍去一趟!”

  母金刚愣了,放下铁锹,披上棉袄,随着小郎回去。

  工地上的气氛更加沉重,只听得铁镐咚咚地敲打,却没有一丝人声,好像在这里挖鱼塘的全是机器。披上棉大衣几乎成了正方形的三王队长,在严寒中走来走去,胖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上午那个会果然把这群女囚镇住了。瞧!一个个多老实啊!往常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吵得人脑浆子都疼,今天多安静呵!但是没过一小时,她就烦了。生性爱好热闹的她,感到好像置身于一群活死人之中。她越看那些形容枯槁、神情阴郁、脸色黑黄的女囚,越感到毛骨悚然。

  “口瞿——”她吹响了收工哨。

  曼陀罗花 六(1)

  刘青莲仰卧在铺位上一动也不动,两眼紧闭,脸色灰白,若不是还在轻轻地呼吸,真会叫人误以为是一具僵尸。谢萝把每顿饭端到她枕边,又原封不动地端走,分给组内其他人。谁也不知她到底隐瞒了什么。谢萝担心地想:不吃不喝,再有功夫也会死的。

  第三天一早,大王队长走来,站在刘青莲身边,拉长声音说:“也不写,也不说,花岗岩脑袋!想抗拒到底吗?”

  她的话好像扔进沙坑的石子,没有一点回音。她拉长了脸,扭头对两个大值班说:“抬到禁闭室去!”

  谢萝提心吊胆地看着小白和小郎把刘青莲横拖直拽送往禁闭室。那间小屋,一物两用,既可隔离不服管教的女囚,又可停放即将断气的病号。女囚们私下称为“停尸房”。在这一米宽两米长的空间里,堆着些稻草,放了个瓦盆,便算是床铺和厕所。前后各有一门,前门稍大,嵌着一方小小的玻璃,钉着铁条;后门比前门小一半,像个狗洞,平时上着锁,一旦里边的人咽了气,便打开后门从洞里把僵直的尸体往出送。洞外停着个薄皮棺材,打开的材头直对着洞口,装上死人就可送到房后隔一条水渠的墓地里埋葬。

  难道真的要和这位狱中挚友永别了吗?一只无形的手捏紧了谢萝的心,她泪眼婆娑地远远看着两个大值班出了那扇铁栅栏门,“当啷”一声,挂上把大铁锁。

  一天过去了,又是一天,禁闭室里没有一点声息。

  这一天傍晚,大王队长沉不住气了,对方队长说:“今儿是第五天了。这老尼姑水米不进,真饿死了怎么办?”

  方队长想了会儿说:“火车什么时候到?”

  “还有二十分钟!”

  “二十分钟加路上一刻钟,再过四十分钟,把刘青莲抬到队部来!”

  大王知道这是方队长最后一张王牌,真没想到这道貌岸然的老尼姑居然干着买卖人口的勾当。当初不过是因为她在天桥算卦,散布迷信,判她两年劳动教养。现在有了新情况,天桥小四霸之一——母金刚金宝珍揭发她的新罪行:贩卖人口。日期、钱数、姓名,一应俱全,刘青莲在天桥卖了个她从山西带来的大姑娘。按大王的意见,立刻上报局里,给这老尼姑判刑,何况她这么可恶,用绝食来威胁政府。但是方队长不干,非要把那个被卖者找到,问一问清楚。她说:“不能听一面之词。办案要叫罪犯心服口服,才能让她们改得快些!”

  坐火车来的便是这个山西姑娘。

  大王队长在院子里徘徊,她焦躁地想:这老尼姑是个犟种,见了被卖者也未必肯说。审讯这工作本不是我们的活儿,不如上交!要是这倒霉鬼饿死了,倒是我们的责任!可是时间过得真慢,绕着院子转上一圈才两分钟,她转到禁闭室往小玻璃窗内一看,惊得她出了一身冷汗:老尼姑僵卧在草里,似乎已经断了气。再细细一看,胸脯还在微微起伏,她才松了口气。

  下载

  禁闭室里的人呼吸已经很微弱了。她闭着眼,眼皮内红黄色的光圈告诉她又是一个白天,咬啮着胃部的难忍的饥饿已经不那么明显。她只盼望永远解脱,以逃避那难以解答的问题。

  “竹筒倒豆子!”“老实交代!”

  说得轻巧!这件事怎么能交代?在这世上,除了“他”和那个已经归天的老佛婆,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但是不说清楚,自己就要担一个贩卖人口的罪名,据说要判刑,无论判多少年,对六十多岁的人来说,这辈子就算完了!这该下地狱的母金刚真能胡咬啊!

  还是死了好,死了一了百了,可以免去煎熬。怎么这口气还吊着呢?真不该练瑜珈功啊!当时为了荒野行路,难得一饱,练了它三五天不吃饭都行,如今却叫自己受这么大罪,看来活着固然艰难,想死也很不容易!

  真是前世的冤孽啊!虽说我这辈子也只有和“他”在一起才算过了人的日子。但是偷偷摸摸的多难熬啊!“他”有妻有子,这人编成的锁链拴不住“他”,“他”的心拴在庵里的塔上……

  谁在叫娘!娘!庵堂里怎能有孩子?你不要叫,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当着人要叫“师父”!孩子,你长得真俊,有你爹的眼睛,你娘的直鼻和小嘴。可是苦命的儿!你怎么出生在这里?长大了难道当个小尼姑?

  走吧!咱俩走吧!当家的老师父圆寂了,谁敢管我?不用去找你爹,“他”太太平平活着就是咱娘儿俩的福……

  “哇——哇——”

  谁在欺负我儿?她怎么哭起来像个娃娃?

  “刘青莲!看看你面前是谁?”

  她艰难地睁开眼睛,不知什么时候自己躺在队部的铺板上。有个人伏在她的胸口抽噎着,一个小娃娃在一边哇哇大哭。抽泣的人抬起头来,她定睛一看,胸口仿佛挨了重重的一拳。那人双眼红得像桃,哽咽着叫了声:“师父!”

  她想问:“你怎么来了?”但是干张着嘴没有声音。

  一只有力的手捏住她的两腮,像给小孩子灌药一样,一杯糖水倒进她的嘴里。“唉!”她长出了一口气。

  “别叫师父啦!该叫啥叫啥!解放了,尼姑的婚姻也是自己做主,你还怕什么?”方队长的声音从来没有这样柔和。

  “娘!您可醒啦!这世上我可只剩您一个亲人啦——”滚热的眼泪一滴一滴浸湿了刘青莲的额头和双颊,分不清哪是母亲的泪,哪是女儿的泪,“您可不能丢下我呀!”

  曼陀罗花 六(2)

  “别哭了,看这么大的外孙子多招人喜欢!刘青莲,你不说?你姑娘可都说啦!”

  什么?叫我娘?外孙子?刘青莲眼睛都瞪圆了:“傻孩子!你说了些什么?”

  “娘!不说不行!您和母金刚进了局子,小四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