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26章

作品:还剑|作者:二太爷|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0 04:06:37|下载:还剑TXT下载
  第94章第九十四章

  那是元狩十四年的事情。

  十五岁的新安公主王神爱因着驸马史浩的脚疾数次向皇帝请求和离,皇帝不许,王神爱便是带了公主府的侍卫远了京城,四处交游去了。她虽是在先帝崩殂前一年出生的,但先帝于她这个幼女自是十分宠爱,予的封号平常,但其名字与宗牒之上多是不同,神之爱者,古往今来只得这么一个公主。

  皇帝多子,并无什么女儿,而诸王所生,皇帝尽是厌极,是以,这位公主名义上是皇帝的同辈,实际上却像是皇帝的亲女,侍奉之人只在皇帝皇后,便是太子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位小姑姑占尽了荣宠。

  皇帝在王神爱十二岁时,甚至许了她开府之权,公主府内属官与诸王等同,府内选址紧挨了晋王府,却是占了大半个崇仁坊,府内园林池堤皆为当时一绝。

  但便是这样的王神爱,尔后还是被皇帝许了人家,其人史浩是当时丞相之一史道茂的幼子,人虽无甚大能,但因是幼子,家中多宽容,又擅绘画,王神爱工于书法,恰也是有一道的兴趣。

  然则王神爱却并不喜这位驸马,成婚两年间,向驸马递牌子的时日少之又少,她评史浩画,浩繁美丽,而无一丹青之妙,由画及人,也只觉殊为此类,日久生厌,史浩身上无一处好的,厌极及恶,史浩并无脚疾,但王神爱便上书说了,满朝皆知,这位新安公主就算是要抹黑,也是要与史浩和离。

  皇帝放了王神爱离京,大抵他是觉得这其中的两人都需要冷静一下,但哪里想到这一离便是一年半,王神爱从极东之滨到那极西之地,半个月中有十天都是在路上,便是朝廷拱卫司从中监视也常有遗漏的,当众人都以为这位小祖宗西出玉门关了,其实她只一个人骑了条青牛又折了回来,入那敦煌城,假作荒年,竟是在一大姓中谋到了一份做婢子的差事,随侍小姐左右,不久就因为善言而被提做了大丫鬟。

  小姐居于阁内,外人不甚亲近,做婢子的人又多是出身卑贱,像王神爱这般本是大家子弟而来体验生活的也实在是少数,便如鹤立鸡群那般,她的许多言语都让小姐大开眼界,虽屡多冒犯,也只被小姐认为是天性如此,便是得了小姐许多喜欢。

  是有尽日之欢,亦有触额之畅。

  与薛昭和卫绾不同,她们之间的相处是有许多时间来让彼此间清楚明白的,王神爱无甚的礼教大防,她是欢喜了一个人,直白出口,便是再无转移,但这位小姐还是有些顾忌,一面是恐了自己单相思,一面又是怕了俗世多难处。然则,既是神之爱者,便是天助,也是常理。

  上元佳节,敦煌沿了中原旧俗,倒是一派热闹,但敦煌也只有些小家子气的兔子灯,这小家子气自是王神爱一家之言,她用了大半年的工钱买了彩纸,以尺作裁,半城祈愿灯,犹如春街柳絮,逐尽故人心。

  小姐待王神爱便如良人一般,王神爱待之,自然也只有更深刻不会有更浅薄的。

  只不过像这样的故事总是有一种是被唤作是好景不长的。

  拱卫司的人到底是寻了过来,用了公主作婢,这是何等的折辱,虽然王神爱一力承之,却是没有时间向小姐解释这一切,小姐看了她换新衣,着袍冠,家中父母双膝跪地请罪不已,她却只能望着,让这人走远,不敢上前去多说一个字。

  王神爱问她:“可愿与我一同走?”

  小姐只不应。

  原以为就此罢了。

  但因此小姐得了时任敦煌郡守的青眼又是另一番说辞了,公主密友,应是有大见识之人,时人爱以偏概全,此习自是难改。

  而王神爱弄了这一出后,皇帝虽还心疼她,但到底是震怒了,下了禁令与她,也是说不认错不得出府。

  转眼过去,春去夏来,一秋须臾,冬日里似是只亮了一道白光也便是消散了。

  再发生的事情,便是元狩十六年的秋猎了。

  小姐以为皇帝秋猎,王神爱身为他最疼爱的妹妹,也会让其一起来的,然则没有,去了那祁连山周转反复,回程之时,却是被皇帝的侍卫当做是了奸佞之徒抓了起来,能让王神爱瞧上的人哪有一个不美的,皇帝猎着了神兽,又是酒醉,手下人送上来的美人,也自是没有不享用的道理。

  再之后的,便是如同那贾冲之言,马匹发狂,车辕触柱,皇帝心情甚为不喜,小姐事后字字泣血,她听闻了公主驸马史浩也在随侍当列,只说是听说史大家画艺精湛,可殊为一观,却是将这消息递于了他。小姐也知自己的举动多有不妥,但为难她这手无缚鸡之力一女子,能在受辱之后还有所安排,便已是尽了力了。

  史浩是个良善之人,可仅是如此罢了,他是听闻了王神爱不喜他只是因为其所爱是一女子,原本他有多爱慕王神爱,他现下就有多鄙夷,他应了小姐之请,但他画的人还是王神爱,并不是小姐。

  信藏于画中,送与了王神爱,王神爱也是不曾看过的,不然早便该发现。这也是后话。

  安排之事毕,小姐触柱身亡,皇帝还不知发生了什么,却是做贼心虚,毕竟是一良家子,只管让人捡拾了尸体随意埋了,再不提此事。

  可这事,敦煌郡守是知晓的。他虽只是一小小郡守,可为政的才能也不局限在一方,他听说了小姐出了城去,因着本只打算娶为一小妾,并不曾想要横加管束,也就由着她,可几日未归,唤了人去寻,少有人归,有几个回来的也不曾是安然的,多是重伤,阴山之侧,虽有胡人游弋,可胡人也需在敦煌互市,只报了名姓,也万万是不敢轻易得罪的,而后来皇帝临城,所言之中多有胡人的指向,再猜想不出来,他也是一个傻的了。

  郡守非是一般愚忠之人,他精于孔孟之道,但最为认同还是孟子一学,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为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为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为寇仇。

  皇帝如此,哪得效忠之人。他隐有自立之心,可也知自己势单力薄,便是将此消息秘密传送到京,递到了王神爱手里头。他所求不多,只为一大义,毕竟在他心中,公主之所以为公主,多是娇生惯养的,也不需王神爱与皇帝决裂,只管闹开了便好。也好让他日后师出有名。

  可闹是闹了,结果却是不尽人意。

  也不知王神爱在京中做了何事,未有三月,便听了其与驸马史浩和离的消息,再三月,郡守在府中见到了王神爱,其时手中还抱了一孩童,是婴儿模样,牙齿也尚未长全,她只道:“原来为小姐安排的院落在何处,我今日便是小姐了,与你结亲,只在那一处。”

  郡守不解其意。

  王神爱又道:“汝之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