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49章

作品:修复专家|作者:翱翔1981|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0 04:20:51|下载:修复专家TXT下载
  “老板。那些人虽然没露面,但我觉得,他们恐怕没有能力掐断我们的货源,这么说,只是危言耸听,逼迫我们就范罢了,毕竟手机品牌不止一个。想要完全掐断我们的货源,那几乎是不可能地!”罗雨分析道。

  “哼!有这种念头的,肯定不止一个人,当然,绝对有人没打算这么做。可问题是,想要掺一脚的人使坏的话,多联系一下,恐怕就会真如他们所说那样,任何品牌都不会向我们供货了!”杨欣恨恨地说道,这个问题,他刚才也考虑到了。

  “那应该也没什么关系吧?经销商毕竟是经销商。我们店里的生意火爆,如果他们恶意的不给我们提供货源,我们可以向那些公司举报,让他们取消那些经销商的代理资格地,有钱不赚,这些经销商绝对违反了代理协议,利益受损,生产手机的公司肯定不会答应……或者,这也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趁机拿下市里或者省里的代理权呢?”

  杨欣苦笑着摆了摆手。道:“你这想法倒是很不错,但我们绝对不能走这条路,那些生产手机的公司不找上门来就不错了,让我们主动去找他们?恐怕他们直接就会勒令代理商不给我们供货了!”

  听到这话,罗雨眼眉一挑,有些惊讶,她不明白杨欣是什么意思,代理商不给销售最火爆的经销商供货,这本身就不合理,甚至会违反代理协议。严重地,绝对会如她所说那样,取消代理合同,销售情况最好的经销商拿到代理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公司肯定希望自己的产品大卖。

  可杨欣的意思……等等。大卖?!罗雨本就是个聪明的女孩儿,不然的话。杨欣也不会让她做到总店长地位子上了,稍一丝毫,罗雨就明白了杨欣的意思。

  大卖!现在看起来,欣莹店里的手机还真是大卖,至少已成成了整个莱城的消费者的首选,十家连锁店的销售量,其他二十家店铺恐怕也没法比。

  貌似,或者说绝对是大卖了,可这也只是眼前的情况,日后呢?!

  市场总有饱和的一天,按说手机市场从某些方面来讲,不存在饱和的情况,手机也算是消耗品了,折旧,更新换代,意外损坏等等,一个人一辈子绝对不可能只购买一部手机,如此,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生产商不断地生产新手机,消费者折旧损耗,买了一部,过段时间还要再买……

  可以旧换新的业务出现之后,情况就有了很大地改变,既然花费很少的钱,就可以拥有一部新手机,那谁还愿意去另外购买啊。

  循环的连接被掐断了!

  利润更大,但这些利润,却进不了生产商的口袋,而是流进了欣莹。

  现在看来欣莹的手机是大卖了,可总有一天,大部分人都拥有了欣莹出售的手机,拥有了在欣莹店铺里以旧换新的权利,那大家都不会再购买新的手机了,营业额大幅上升,销售额却开始不断下降。

  对生产商来说,这是一中饮鸩止渴的行为,损害的,是他们实实在在地利益。

  这种事,根本就经不起推敲,知名品牌的手机,都是世界级的大公司生产的,他们绝对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分析出问题的所在。

  到时候,欣莹恐怕马上会被列入最不受欢迎地经销商名单中去,行事果断地,没准就会马上掐断欣莹的货源,以保证公司地良性发展。

  欣莹对经销商来说,就好比是一个蛀虫,不断地腐蚀公司的根基,到那一天,生产商除了不断更新产品,升级换代,推出新型号的手机之外,恐怕就只有倒闭缩水一条路可走了。

  事实上,手机的升级换代,是需要时间的,短时间内,根本完不成,这中间,关系到很多方面,根本就不是一言两语就能做到的!

  不少东西都是虚构的,我毕竟不是从事手机生产销售相关的工作,有些东西,根本就无从了解,不过好在这是小说,嘿嘿,大家莫深究。

  280章 真假难辨

  )罗雨是个聪慧的女孩子,杨欣稍一点拨,她就明白了事情的因果,想明白杨欣所担心的问题之后,她也是忍不住冒冷汗!

  “想明白了?”杨欣问道,“哼,掐断我们的货源,这些该死的东西,还真找准了我们的死穴啊!”

  手机的代理商想要掐断经销商的货源,这种说法并没有多少威慑力,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多了去了,再说了,这个品牌不行,我们可以换另一个品牌啊,想用这个威胁别人,简直就是个笑话。//

  可是欣莹却偏偏就受这个威胁……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罗雨点了点头,平日里她有时候也和杨欣这个老板嬉闹,可一旦说起正事,她就马上换了一个态度,甚至不自觉地用上了敬语,“那我们该怎么办啊老板?”

  杨欣的眉头深深地皱着,沉吟了一下,道:“刚才说的问题我早就想到了,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我估计,那些想在我们的生意中掺一脚的家伙,恐怕没有意识到这点,不然的话,他们肯定会拿来威胁我们……既然这群傻蛋没有意识到,那我们就更不能自乱阵脚了……这样,从今天开始,大量进货,囤积起来,我要和他们好好玩一玩,看谁能玩得过谁!”

  “大量进货?在我们答应他们的条件之前,他们会给我们供货吗?”罗雨有些担忧地问道。

  “不会,但是没关系,代理商多了去。他们给我们供货。我们找别人去,实在不行,可以从外省代理商那里拿货,我还就不信了,全国所有代理商会都不给我们供货?!”杨欣咬着牙说道。

  手机的价钱比较高。体积又很小,一辆大型货车装载几千部手机很轻松,运费的话,从邻省发货,最多也就三两千元而已,一天就可以到货,相比数千部手机地利润来说。这点运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只是这样做比较麻烦,装载,卸货都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这些费用,其实是凭空而来地,如果能从本省发货,根本不用这么麻烦,也就是说,这样做的话。销售成本要白白增加一部分,谁也不愿意这么做。

  “行,我明白了!”罗雨点头表示明白,“那……老板,如果您说的那种情况真的发生了怎么办?!”

  罗雨不无担心地问道。欣莹的发展。已经和她以及所有员工地切身利益紧密相联了,极高的薪水。让人羡慕的福利待遇,谁都不愿意失去这份儿工作,而且她是店里的第一批员工,眼睁睁地看着第一家店铺装修,开张,分店开张,总店翻修……直到发展成如今的规模,说实在的,她心中对这些店铺已经有了感情!

  杨欣抬起手,用力地摁了摁额头,“还能怎么办,到时候没有货源,我们就只能守着以旧换新这个业务继续下去了,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只要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发展,那这一切问题都不成问题,到时候,不是我们看别人地脸色行事,而是他们要看我们地脸色了!”

  “好的老板,那我这就去准备啦!”罗雨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准备回自己的办公室,她作为十店连锁的总店长,自然有自己的办公室了,就在杨欣办公室的隔壁。

  “好了,你去吧!”杨欣罢了摆手,“哦,对了,分店的事情要开始考虑了,先从京城开始,只要能把店铺开到莱城去,那里就将成为我们的大本营,到时候,我们将不在仰仗别人的鼻息生活了,多搜集一些资料,同时,也要派人去实地考察一番,不行地话你就亲自去,有什么难题告诉我,我来解决!”

  罗雨把杨欣的话都记在心里,就告辞离开了。

  目送着罗雨出去,杨欣重重地叹了口气,一仰身,靠在厚实的椅子上,他此刻的心情有些烦闷,有些沉重,有些东西,很早他就考虑到了,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这些问题如果部处理好,绝对是个大麻烦,一个不小心,就等着关门停业吧……

  他在心中不断地思考着对策,继一段时间地火爆发展之后,欣莹地诸多问题也开始露头,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关门停业或许还是轻地,万一把异能的秘密给暴露了,那可就麻烦了。

  “哎呦喂,杨大老板,你在沉思什么呢,思春了?我这一壶茶都快喝完了,你愣是看都不看我一眼,啧啧,真够入神的!”

  胖子那阴阳怪气的声音,把杨欣从沉思中拉到了现实,抬头一看,可不是吗,胖子那家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的,正坐在沙发上悠哉游哉地喝茶,一脸奇怪地看着杨欣呢。

  “死胖子,你什么时候来的?”杨欣坐直了身子,问道。

  “嘿,我可是早就来了,不过看你那么入神,就没打扰你……哎,杨欣,你这茶叶从哪弄的?极品大红袍啊,我前两天去买,人家告诉我刚卖完,该不会是让你都买去了吧?”胖子惊讶地问道。

  “我又不喜欢喝茶,花那么多钱去买这么好的茶叶干什么?这是人家送的,你喜欢?一会儿给你一些带走好了,说吧,来找我有什么事儿?”

  “对了,你不说我还就给忘了呢,喏,你看看这个……”胖子说着,就从身边的沙发上拿起一个木头盒子。

  别的不说,单看这个盒子,就绝对是个好东西,雕工异常精美,算的上是上等工艺品了。

  “呦天是什么日子,怎么,给我送礼来了?”杨欣打趣道。

  “滚一边去。给你送礼。哼,你怎么不给我送礼啊?!”胖子没好气儿地说道,“这是别人挪给我的一个东西,我有点拿不准它的年代,拿来让你帮我看看!”

  “没问题啊。十分之一地鉴定费!”杨欣头也不抬地说道,他已经把盒子打开了,椴木地盒子,里面铺着红色布料,一个古色古香的铜制香炉摆放在其中。

  “十分之一的鉴定费?!我已经找了十几个专家看过了,得,到你这儿。这香炉就不属于我了!”胖子翻着白眼说道。

  “成啊。给我得了,正宗的宣德炉啊,极品货色,你从哪淘换来的东西?”杨欣拿着这东西,一下子就判断出是什么玩意儿了。

  胖子眉毛一挑,惊讶地问道:“哦?!你能看出这是真地宣德炉?!不是仿制品吗?!”

  杨欣咧嘴笑了,神色间充满了自信,“能,这就是地地道道的宣德炉。正宗的宣德三年铸造的好东西!”杨欣砸吧着嘴巴,有些羡慕,又有些惋惜,“可惜啦,你这个正宗的宣德炉。恐怕是没人认了。就算是拿去卖,恐怕也卖不出高价啊!”

  宣德炉。明代宣德年间所铸造的铜香炉都算是宣德炉,简称“宣炉”。

  明朝宣德皇帝地在位时,尤好玩赏香炉,特地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宫廷御匠和工部侍郎,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地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图录》等史籍设计监制香炉,为保证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十几种贵重金属,经过十多次精心炼造……

  宣德三年,利用这批红铜开炉共铸造了三千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这些宣德炉都深藏禁宫之内,等闲人等不能见到。

  后经理数百年地风雨,真正的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的活动从未间断过,甚至于在宣德炉停止铸造之后,部分官员重新召集了原来的铸造工匠,一招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风早,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以和真品媲美,权威专家都无法辨别。

  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中收藏了许许多多的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