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40章

作品:修士日常生活|作者:嘟嘟|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1 13:32:43|下载:修士日常生活TXT下载
  老邢拉了拉杨蕴秋的衣袖:“我不是没见过比较迷信的人,尤其是村里的老百姓,有好些连字都不认识,好多年纪大的,都挺信鬼神,可眼下这两个村子不一样,不都是老人,相反,还有的受过高等教育,村子也不算特别闭塞,家家户户都有钱,偏偏这般相信鬼神之说,我见过这种眼神,只有对某件事绝对的相信,才会露出这样的神情。”

  杨蕴秋点点头:“走,会一会那位仙师。”

  说是仙师,却一点儿都不仙风道骨,他也就三十七八岁的模样,长得面容俊秀,有一种文质彬彬的儒雅。

  形容到有些狼狈,浑身上下湿漉漉的,跪坐在一尊石像前面,捧着香茗,在烟雾缭绕中闭目养神,看见警察进来,脸上也不觉有些吃惊:“咦?白村长报警了?我没事,只是云雾山山中终年云雾缭绕,行人罕至,我也在里面一不小心迷了路,现在没事儿了,就不麻烦各位警察同志。”

  白村长这会儿匆匆赶来,根本不管警察在,就走过去急道:“仙师,您可算是平安返回,老天保佑,老天保佑……怎么样?山神可……可有什么……指示?”

  也许是警察在这儿,他说的话模模糊糊,也不敢太清楚,那位仙师摆摆手,笑道:“我先去洗个澡,吃点儿东西,有什么话,等一会儿再说。”

  等到这位仙师舒舒服服地了个澡,又吃饱喝足,再次坐在杨蕴秋他们对面,整个人已经焕然一新,他一抬头,在灯光下看到杨蕴秋,目光顿时变了一变,开口就道:“是你?你,你……”

  他脸上似悲似喜,好半天才道,“杨先生,您来了。”

  杨蕴秋一怔:“你认识我?”

  那仙师苦笑:“二十多年过去,我也从十几岁的小毛孩变成如今这副模样,您当然认不出来,可我对您的音容笑貌。却记忆犹新。这么多年。您是一点儿变化都没有,不光没有显老,反而年轻了许多,您这会儿看起来,就跟二十多岁一样。”

  杨蕴秋:“…………”

  老邢也愕然:“怎么?杨队长,你今年不是二十岁?二十多年前你就是警察?”他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位保养的可真够好的。

  说实话,老邢一点儿也不觉得不可思议。

  杨蕴秋这个人从头到脚。也只有一副皮相真正是嫩得出水,实际上给人的感觉,你说他二十多岁,有人相信,你说他三十多岁,也不会没人信,你就是说他四十岁了,大概人们也只是觉得他保养不错,并不会过分惊讶。

  那个仙师这会儿似乎沉浸在回忆里,眼神迷离:“当年我被那个人捆在祭坛里。是你救了我,我要谢谢你。”

  他口里说着‘谢谢’这两个字。目中却隐隐约约流露出一股奇怪的感情来,既像是感谢,又像是遗憾,杨蕴秋心里也不由有些奇怪。

  娃娃这时候冒出来刷存在感:“秋哥,我查到了,这家伙叫吴飞,呃,是当年白家庄案件的当事人。”

  杨蕴秋干脆把平板拿过来自己看资料。

  一看才知道,原来在二十年前,档案中几句话记载的地下三楼里,看着再普通不过的一件案子,还有内情在。

  不过想想也知道,所有的案子都不可能只如档案里那轻描淡写的记述,它们无不是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

  当年白家庄的仙师,第一次在祭典中真正得到的山神的回应,当然,是他以为自己得到了山神的回应,地下三楼档案里写的原因是煞气造成的幻觉。

  杨蕴秋却从娃娃找出的资料里,看出一点儿违和的地方。

  如果仅仅是煞气的话,对方看到的东西不可能如此真实,煞气只能通过人的本身,影响人的意志,他有可能被影响一时,不可能被长久的影响,总会有清醒的时候,地下三楼其它案子里面,也都有这样的情况,嫌疑人一时清醒,又一时迷糊。

  按照山神的指示,仙师通过惩罚各种对神不敬,还有这辈子或者上辈子欠下孽债的人,赚取大笔大笔的金钱。

  当然,村子里的人要是在神前祈求些什么,他也大部分都会想办法满足,村民们很淳朴,想要的东西在普通百姓眼里很难得到,但对于那些有能力的人,根本不算什么,他的威望越来越高,获取的煞气越来越多,能力也越来越强,动作也逐渐大了起来,终于引起地下三楼的注意。

  在二十多年前,地下三楼的势力还没有现在这么大,和国家也刚刚建立起信任关系,对煞气的处理其实非常不及时。

  没办法,那时候不是现在,杨静亭撕裂了空间,造成了大规模的煞气泄露,他几乎是疲于奔命,只顾着把聚集在一块儿的煞气集中,根本没力气关注其他地方的。

  等到杨静亭的人发现了白家庄的问题,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那位仙师的力量已经没办法控制,他们找到仙师的时候,仙师正在举行大祭典,是真正的的活人祭。

  且已经有一家三口作为祭品被投放到了高高火炉里面。

  正因为如此,杨静亭下令击毙那位仙师。

  后来,搜查仙师的老窝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个被铁笼子关押起来的少年,那少年就是吴飞。

  村民们都认识吴飞,他也是白家庄的人,就是他妈妈死了,父亲另外娶了一个妻子,没和他住在一块儿,每个月给一点点儿抚养费而已。

  反正吴飞过的曰子,也仅仅是不至于饿死的地步。

  据吴飞自己说,他也是仙师绑回去的祭品,至于为什么没有把他当祭品杀了,他也不清楚,当时他年纪小,才十三岁,还是个孩子,因为死活不肯去什么福利机构生活,杨静亭亲自给他介绍的学校,还托村上的人照顾他。

  这件事,在资料里记录的比较完整。

  杨蕴秋抬头看向吴飞,心中的疑虑更多,正想说什么,吴飞忽然抬头笑道:“白苗,你来了,快过来,看看我给你带回来什么。”

  那个叫白苗的漂亮女学生一时间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就知道你不会有事,你可是猫,九条命呢。”她低着头,再一次变成清纯的女大学生。

  杨蕴秋叹为观止。

  娃娃也惊讶:“咦,白天晚上两个人,这姑娘可真了不起。”

  吴飞这会儿到似乎忘了还在和杨蕴秋说话,只拉着白苗姑娘的手笑呵呵地聊起天儿来,警察那边儿也就问了几句话,根本不能拿他怎么样。

  他虽然被村子里的人称为仙师,但这些封建迷信的事,他们还没那个精力去整治,再说,封建迷信,和信仰自由,有时候真是不太容易弄得太清楚。尤其是在这类乡村,一不小心就会弄出群众事件,无论做什么,都要小心谨慎。

  杨蕴秋站在旁边看了几眼,想了想,低声和老邢道:“老邢,我想上山一趟。”

  他想去看一看二十年前祭坛所在地,总觉得那里有点儿奇怪之处。

  一转头,杨蕴秋又给李子峰打了个电话:“帮我找一找当年处理白家庄案子的侦查员,我想知道所有受害者的情况。”。)

  第一百四十八章 攀岩

  杨蕴秋收拾行李准备进山,李子峰那边却是找不着当年的侦查员了,那时候和现在不同,死伤的侦查员连名字都记不过来,能有一具尸骨残留,已然是幸事。。

  不过,详细档案到是都在。

  当初地下三楼建立的时候,杨静亭为了后世人能够从中吸取经验,特别要求所有的档案都清楚且详细,分门别类地安放好,不能有半点儿疏漏。

  哪怕到了现在,地下三楼的档案室还是整个警务系统最全面,最详细,保管最严密的地方。堪比国安那边的机密档案室。

  因为地下三楼的工作实在有些滞后,牺牲者实在太多了,能够查出来的就有二十七人,当然,不全是所谓的祭品。

  那些档案如果换成纸质的,堆在桌子上,起码也要有半人高,幸亏现在一般而言也用不到什么纸质的文件资料了。

  以杨蕴秋和娃娃的速度,抱着资料看了一个多钟头,才算彻彻底底了解当年旧事。

  娃娃和杨蕴秋心意相通,圈出十一个和这事有关的受害者后人,目前来说,在本地的只有三个,还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人。

  杨蕴秋让娃娃调查他们最近一年的行踪,都是老老实实上班,也有自己的家庭,旧事纵然惨痛,但罪魁祸首都死了,他们实在没有报仇的必要。

  没办法,只好先放一放。

  回到暂住的房子,伍月三个人昨晚都睡得十分香甜,今天才知道村子里不但发生群架事件。而且还出了爆炸案。几乎酿成一次火灾。

  薛乔目瞪口呆。桌子上的粥碗都差点儿扔了。

  “神马?我昨晚有睡的那么沉?”她以前在宿舍,屋里的同学呼噜声大点儿,也要睡不着,现在到好,外面爆炸连天,她一点儿动静都没听见。

  伍月也十分奇怪,看了自家孙子一眼,到没多说什么。

  至于杨黛黛。据说这姑娘从小睡觉就够沉,有一次刮台风,院子里的树倒了,杂碎了她卧室的窗户,她身上落了一身的玻璃碎片,结果就是没醒,第二天一早才发现问题。

  杨蕴秋老老实实地吃饭,绝不会跟她们说,因为自己在家里设置了隔音法阵,就是外面洪水滔天。屋中也是另一个世界。

  他准备好了要进山。

  伍月和杨黛黛,还有薛乔。非要去看白鹤。

  当然不止他们三个,白家庄那群学生一大早就吵吵着要去赏景,若非村子里发生了命案,恐怕早就走了。而且,这里好歹也是南市比较知名的风景区,以中国人爱凑热闹的脾姓,随便哪个风景区也是人山人海。

  杨蕴秋干脆就跟了个旅行团,找了个导游。其实他出门旅行不喜欢跟团,不过,把奶奶和两个姑娘放在人群里,让导游领着,总要安全许多。

  南市的云雾山果然如同它的名字,云雾缭绕,颇有仙气。

  山中风景如画。

  怪不得此山地理位置并不算好,偏僻且多毒虫,可每年来来往往的旅人一样数不胜数,它的秀丽,不单单是外表。

  杨蕴秋把奶奶和两个姑娘托付到旅行团,就自己一个人背着背包沿着山路上山,一路往上走,神识展开,看到的画面几乎全是莹莹的光,这种光亮,他只在真正的深山大泽里看见过些许,属于山灵的气息,说明山是活的。

  眼下地球,活山已然很少很少。

  他想,如果换到那种修士众多的世界里,这样的山,也勉强算得上洞天福地了,怪不得当初煞气爆发,越是这等灵山妙水,越是容易有煞气凝聚,虽然彼此之间是一正一反的两面。

  就如蛮荒森林,本是充满了灵气的地方,却偏偏煞气和灵气一样的浓重。竟然从人间宝地,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凶煞之地。

  杨蕴秋走的路,和大部分行人的不同。

  并不是沿着那石头砌成的石阶前行,而是专挑山上的小路,几乎是直上直下。

  走着走着,就听旁边有游客大叫——“快看,有人在攀岩,爬得好快。”

  他一低头,就见道上有几个学生正冲他指指点点,显然以为他是在攀岩,不过,远远看来,可能真的很像,就是缺了安全绳之类的登山工具。

  才过了看热闹的行人,竟然就真见到有人在攀岩。

  人家可比杨蕴秋正规的多,一身登山服,连头都罩住,背着背包,带着水壶,腰上拴着安全绳,还有一排挂钩。

  是七八个年轻男子,个个身手敏捷,速度不慢,到像是专业人士。

  杨蕴秋干脆优哉游哉地跟在他们后面走。

  没多一会儿,前面攀岩的显然是注意到了他,双方这次距离不算远,虽然隔着山木,但最后一个攀岩的显然是看见他身上空空荡荡,当真就是靠自己一双手,一双腿在山岩处行走,而且还如履平地,走得十分顺昌。

  不一会儿,上面一个小伙子把口罩捋下来,冲着杨蕴秋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