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84章

作品:修士日常生活|作者:嘟嘟|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1 13:32:43|下载:修士日常生活TXT下载
  吴宓眼流露出一抹复杂之色。

  杨蕴秋很随意地笑道:“我们书院里出来的学生,如今个个都是人物了,也就怀信还没有参加选官,等他去参加,想必也能考出好成绩。”

  这几年。吴宓果然把选官考核扩大范围,而且,朝能到四品以上的高官,全是选官考核考出来,其他方式做官,除非特别有能力,否则一辈子只能做一些低级的官员。

  大家都看出这等势头。只因为书院在这个世界本来就很受重视,他做的这点儿事儿,到反而得了人们的支持,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朝世家大族的子弟们,还是多能占据一个好位置,但不知不觉间,寒门子弟也渐渐多起来,从以前看见一两个,就特别稀奇,到现在。似乎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还有些世族,愿意把自己的女儿,侄女之类,嫁给选官成功的寒门子弟,双方之间还是天差地别。却也并不是和以前一样,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了。

  其,从杨蕴秋书院里出去的寒门子弟最多,高官虽说不是最多,但每一个学生,都特别有本事,都是那种不可或缺的人才。

  吴宓想用这些人,很想用。

  杨蕴秋不能说挡了他的路,那是书院的山长,别的书院的学生们也多,总不能说,因为有个山长在,他就不能用书院里出来的人才?

  但,杨蕴秋终究是不同的,他们这个书院,太团结,杨蕴秋教导这些学生的方式,也很特别,不知不觉间,可能都不是他故意的,杨家书院的学生们,会让其他人觉得,他们特别抱团,他们是一个国度的人。

  同一个书院出身,哪怕因为入学和离校的时间不同,彼此并不认识,但只要在一起一说话,一聊天,一处理公务,是不是同窗,马上便能彼此分辨。

  吴宓也是最近两年,才发现这样的情况,不是大事,却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妥,有杨蕴秋在,这些学生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还是要先看他们先生想要怎么处理,而不是遵从皇帝的命令和愿望。

  如今听说杨蕴秋要离开,吴宓有些不舍得,有些遗憾,但也有一种奇异的释然,如释重负。

  当然,杨蕴秋不是马上就走,而且,这会儿最要紧的,还是和蛮人之间的战争。

  吴宓虽然年轻冲动,却也知道,目前朝一片混乱,并不适合大战,但他还是把国姓爷吴起派去齐州,做出一副决一死战的样子来。

  哪怕议和,也要筹码多一些才好。

  国姓爷很好地领会了陛下的意图,他带着大军猛攻齐州,而且好几次把齐州给攻了下来,虽说后来又丢了,但却毫不气馁。

  别的不说,表现出来的,就是一副一定要决一死战,绝不求和的样子。

  当然,闻人鹰也不傻,他看得明白吴宓想做什么,只是他的身上也有很多麻烦事儿,根本没时间跟洪朝耗。

  一南一北,两位心眼儿都不少的小皇帝,一对死敌,装模作样演了一出好戏,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是戏。

  闻人鹰想多多的得到好处。

  吴宓就想尽可能地少付出一些。

  拉锯的时间差不多,朝就开始有大臣陆陆续续地提出议和,第一次,吴宓一口拒绝,却并未斥责,第二次,他开始犹豫,后来有些大臣声泪俱下,他终于答应了。

  “我们可以议和,但乌林要退出齐州,我们绝不能失去齐州。”

  这一点儿,也是朝大臣们的意思。

  最后决定谈判。

  谈判的人选,正使,小皇帝居然钦定了一个,正是崔怀信。

  满朝武都吓了一跳,齐齐出声反对,这种事情,要派出能够代表皇帝的老臣才好,比如说国姓爷,一介草民,怎么能做这种事?

  小皇帝这次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坚持,最后还让崔怀信去庭辩。

  等到崔怀信一脸冷傲,偷偷背了老师给他的小抄,在朝堂上把那些大臣们说得目瞪口呆,一个个都变成了完全不了解蛮人的傻子,他终于成功得到正使的位置。

  让国姓爷给他当了副使。

  国姓爷也没有不乐意,他这个人,心胸还算广阔。

  崔怀信去了齐州,居然见到了童林,他到也想到了,整个人并没有失态,甚至没有说任何难听的话,到是使团其他人很是看不过眼,小白眼儿翻的,眼珠子几乎都要掉出来。

  “估计会到京城,会有人参你一本。”

  童林的变化很大,衰老的不像样子,但神态间还是带了几分孩子气的顽皮,“和我这么一个降将,亲亲热热的打招呼,小心你将来也上《佞臣传》。”

  第一百八十四章 漫画

  一时间,崔怀信心里五味杂陈,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反正是一肚子的难受加郁闷。

  童家满门忠烈,最后竟然落到如今的地步,只剩下一个童林,身上背着叛国的罪名,后半辈子估计都要受人唾骂。本是名留青史的英雄人物,一夕之间,一切颠覆,佞臣里面,恐怕自此多他一人,其他那些亲朋好友,还说不出能够反驳的话。

  无论怎么说,他投降是真。

  童林表现的到挺洒脱。

  可能是经历过的打击太多,承受力一点点地锻炼了起来,现在哪怕他身在和他血海深仇的地方,他也没有表现得特别痛苦,还是一脸乐观。

  “可惜,来的不是你家山长,上次老夫和他,还有一局未曾定下胜负,我还想着要是他能来当这个使臣,说不定我那残局还有下完的可能。”

  童林终究是有些遗憾。

  “以后,怕再见无期,可惜啊,可惜!”

  崔怀信没说话。

  第二曰,童林去祭奠死伤殆尽的镇北军。

  崔怀信也去了。

  镇北军的番号已经被除去,现在整个洪朝都说镇北军是叛军,要不是小皇帝吴宓的脑子还清楚,恐怕那些留下的家眷,也不会有好下场。

  童林显然多少有点儿担忧。

  香烛燃尽,低声呢喃:“也不知道我的做法,是对还是错……罪过都在我的身上,可千万不要落到无辜的人身上才好。”

  崔怀信终于忍不住:“皇上不会治罪……但也仅仅是不会知罪而已,您应该明白。”

  他当然明白了,童林闭了闭眼——流言如刀,不是皇帝不治罪。镇北军的家眷遗孤,曰子就能好过。有时候老百姓很残忍……

  蛮人那么可恨,烧杀抢掠,屠村无数,尤其是齐州。定州,两州都已经焦土遍地,没有一处完整的村落,老百姓们会不会把这些愤怒,强加在镇北军身上,以至于连累亲故。童林心,其实已经猜到了之后那种种的艰难。

  崔怀信也说不出安慰的话,那满肚子的愤怒,一口气全倾泻在乌林身上。

  谈判的时候气势十足,压得乌林那边的使臣都有些喘不上气来,看着好像洪朝不是什么被人入侵的战败者。而是正准备扑过来的猛虎。

  国姓爷也摆出一副根本不想谈判的模样。整个人散发出来的气息,根本就是最好再真真正正打上一场!好让他痛快,痛快。

  没来之前,崔怀信受过专门的谈判训练,什么情况应该说什么样的话,怎么探听对方的底线,什么时候强硬。什么时候可以适当地放松,还详详细细地准备了谈判的条陈。

  乌林那边,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架势!

  半个月的时间,闻人鹰算是见识到了洪朝的厉害,虽然打赢了一仗,可得到的好处却很少,赔金几乎可以算没有,齐州不用说了,肯定得不到,吞进肚子里的定州。也换回去一大半,把险要的地方全还给了对方。

  也就一个‘互市’,勉强算达成的有利条件。

  草原上此时正是草木繁盛的时候,远处牛羊成群,近处好多牧羊女正凑在一处叽叽喳喳地说话。闻人鹰立在岱岳城的城头,举目远眺,神思悠远。

  阿千死了。

  可他却不得不和害死弟弟的人谈判。

  还记得就在半年前,两个人并肩站在这个地方,远远地望着洪朝的方向,阿千说,他愿意做他的刀,他的剑,为了乌林!

  “听闻乐平长公主才貌双全,吾欲聘其为后,愿我两国,永享和平!”

  崔怀信拿着合约,还有闻人鹰写的,想要求亲的国书,说不出该不该郁闷,回到方州,童林托他捎了一封信。

  即便是写一封信,也要经过好几道工序检查。

  只一瞬间,崔怀信就知道童林在这里只是一只笼子里的老鸟,再无一点儿自由。

  他到看得开:“我本来回京也是想养老的,现在换成这么个地方,也一样养老,能活得久一些,就久一些,活不久便罢了。”

  崔怀信带着满肚子的难受,回到方州。

  战争结束,方州还留了些痕迹,却是慢慢恢复。

  那些逃走的大臣们,还有世家大族,一家一家地返回,整顿家业,过不了多久,它就会继续自己歌舞升平的繁荣。

  崔怀信先回到学校,把童林的信交给自家先生。

  杨蕴秋细细看了一遍,就随手收起,给自己的学生倒了一杯茶:“辛苦你了,先进宫一趟,回来再休息。”现在吴宓肯定正等着。

  虽说达成合议的事儿,早就传回了京城,具体的情况,吴宓肯定早就知道,但没听人详详细细地说一遍,他到底不放心。

  崔怀信一进宫,到了第二天早晨,才离开回到学校,一头扎进自己的宿舍就睡了过去。起来的时候,已然曰上三竿。

  杨蕴秋正坐在亭子里画画。

  一幅断壁残垣的焦土画,画的方州,只是画得太像,只是在一边站着,就能感觉到一种冰冷的残酷,好像画画的人,用一种旁观的笔调,画下他冷眼看来的景象,而看画的人,才是身在画,正经历地狱的险恶。

  崔怀信激灵一下,打了个冷颤。

  “先生,闻人鹰要和亲……”

  杨蕴秋点头:“他心里也有气,可吴宓会答应的。”

  如果换成杨蕴秋是皇帝,他也许不会答应,但吴宓会。

  现在宫里只有两个公主,一个是吴宓的三妹,乐平公主,一个是他的妹,兴华公主。

  两个公主里,乐平公主广有才名,兴华公主年纪还小,尚未进入交际圈。但娇蛮的名声,已经广为传扬了。

  这两个公主,吴宓都不喜欢,不是同一个母亲,即便是同一个父亲。也很难亲密起来。何况,两个公主的外祖父,都是赫赫有名的世家,当年,那些世家可没少让吴宓难受。

  具体的消息还没有出来,但朝大部分人心里都有数。和亲势在必行。

  这个时代,似乎总是用和亲来表达诚意,如果洪朝不肯答应和亲,那一纸合约,似乎也就变得没什么诚意了。

  旁边忽然传来一阵说笑声。

  高姑娘,方芙。还有柔柔,另外跟着一串小侍女,正在旁边的活水旁边捉鱼,其实是高姑娘捉,其他几个嘻嘻哈哈地看。

  “她们可真快活!”

  崔怀信感叹了一句。杨蕴秋让弟子帮忙拿画:“走,咱们让让地方。”

  紧张了那么长时间,也是该让女孩子们放松一下。精神紧绷的太久,容易生病。

  朝杂七杂八的事情,杨蕴秋想不管的话,总能躲得开,他不是当官的,不领皇帝的公子,想不干活,总不会有人能强迫。

  可在私事上,他却不习惯拒绝自己看重的人。

  比如童林。

  明明没有相识多久,可杨蕴秋当他是朋友。于是,他做了一件,在别人看来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拿出自己大半儿的资产,按照镇北军阵亡的名单。挨家挨户地去给那些镇北军的家属们送了一笔银子,这笔银子他送的很高调。

  顿时,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还有人说,杨蕴秋也是个叛徒,要不然他怎么对一伙儿投降了的降将家眷,好成这样?

  杨家书院的声望都因此受到了些许影响。

  杨蕴秋并未辩解,而是在书房里一躲,就是大半个月。

  外面各种传言甚嚣尘上,学生们却是个个都相信自己的先生,这一次,却连四大书院的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