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章

作品:伊人何处|作者:绝对601|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2 03:05:38|下载:伊人何处TXT下载
  是呀,从此她就是他的一切,蓦然回首之时,他的眼里,有她。不知情从何而起,不知情归往何处。信手拈花花不语,似等了千年的期盼。那样的魂牵梦绕,如影随形。那份对爱的执着 ,只残余无悔的痴情,为伊消得人憔悴,却是如此动人心弦,美好的爱情便在心海中荡漾,便在那江南烟雨中氤氲,多情似无情,消散烟雨中。

  灯火斑斓,洞房内的镶金的蜡烛仍旧安静的燃着,替人垂泪到天明。

  作者有话要说:

  一朵芙蓉著秋雨

  第六章一朵芙蓉着秋雨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栏叩玉钗。

  ——纳兰容若《减字木兰花》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顾念慈坐在床沿,不经意的揉着衣襟的滚边,发出轻微的“沙沙”声。烛台静静的燃烧,这新婚之夜便在这摩挲声中悄然过去了。

  新婚后第一个清晨,绍卿醒来时天色尚早,他迷迷糊糊的坐起,却发现已经有人将自己的被角仔细掖好,唯恐自己着了寒气,他向内室道了一声,“念慈?”

  屋里没人答应,绍卿便穿好衣服起身开了门,门边站着杏儿。杏儿看到绍卿出来,道:“二少爷早。”

  “早。看到念慈了吗?”

  杏儿“扑哧”一声笑了,“二少爷,您昨日才新婚,才一早上没见,就想得很了?”便向园中的花园一指,“这不,您瞧,二少奶奶在那呢!”

  绍卿望去,只见念慈身着红色金线短袄,正站在一株海棠花旁,花娇艳,人明媚,如此相辅相成,竟像那画舫中的画一般。

  念慈或许听到身后的响声,便转过身来,两人的眼神相遇,念慈并没有躲避,只是静静的望着他,像是读一首古老的诗,认真而坚定。她灿然一笑,“是你。”

  绍卿永远忘不了她回头的样子,那张脸并无倾国倾城的貌,但有一种空谷幽兰的孤寂,风晴雨后的柔和。他缓步向花丛中走去,走到她身边,却发觉嗅到一阵淡淡的香,是花香否?

  他道:“是,是我。”绍卿说着,从衣兜中掏出一对血玉镯子,道:“这是家里流传下来的一对碧血镯,你戴上吧。噢,一会我们就去母亲那里,按规矩,新媳妇要向婆婆行端茶礼。你莫怕。昨天的事虽然唐突了些,但是,我们好好向母亲解释,我想母亲定会接受你的。”

  念慈望着他,点了点头。

  这时传来阿奇的喊声,打破了两人的寂静。“二少爷。”

  阿奇从天井的方向跑来,吞吞吐吐的说:“二少爷,刚才,大太太吩咐了,说今日二少奶奶的端茶礼,不来了。”

  绍卿看到阿奇似乎还些有话说不出来,或许是当着念慈的面的缘故,便对念慈道:“念慈,你回屋让杏儿为你好好梳妆,在屋里等我。”

  绍卿等到念慈走后,对阿奇说:“母亲还说了什么?”

  阿奇面有难色地道:“回少爷,大太太还说,说二少奶奶事先勾引少爷在先,以致少爷退了与董家的亲事。还说二少奶奶是……是祸水……”

  绍卿连忙打断了阿奇,道:“退亲是我的决定,与念慈何干?母亲怎么这么说?”

  阿奇道:“大太太说,二少奶奶的端茶礼,她是万万不来的。”

  绍卿道:“罢罢,等我以后慢慢向她解释吧。记住,这件事千万别传到念慈那里。”

  绍卿随后便来到屋中。念慈刚才从两人的谈话的神情中,看出些端倪,便对绍卿道:“大太太那里,是不是……有什么难处?”

  绍卿道:“哦。没有,没有。只是母亲身体有些不适,并没有什么难处,你勿多心,一切有我。还有,昨天我答应过你,今天我们就去葬了父亲。”

  念慈道:“谢谢。”

  顾家祖坟设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处在一片向阳的半山坡上,三面环山。从远处向此山坡望去,只见一些正在移动着的白色的“点点”,原来是绍卿带着林家众执事扶着顾钧的棺缓缓而进,众人身着白衣,腰间系素色白布,扶棺的人累了时,便撩起腰间的白布擦擦脸上的汗,如此跌跌撞撞走了两个时辰。一路上唢呐的声音凄婉悲凉,念慈一袭孝服,手捧父亲的灵位,缓缓地走在众人的前头。白幔飘飘,素纸钱漫天飞舞。

  众人正式葬完顾钧之后便散去,只余下念慈与绍卿两人。绍卿帮着念慈烧着纸钱,低声道:“父亲,绍卿此生定护念慈周全,忘父亲放心,以后她之所愿,定赴汤蹈火求之。”之后便对念慈道:“念慈,你陪着父亲聊一会吧,我在那里等你。”

  待绍卿走后,念慈泪眼婆娑,轻轻地抚摩着墓碑上的字,哽咽道:“爹,慈儿不知未来的丈夫是谁,可绍卿救我一命,慈儿之后必用命来回报他。爹爹放心,慈儿现在很好,您与娘在天上相聚,不必担心慈儿,慈儿定会好好照顾自己。”说完便像墓碑磕了三个头。

  林家大院。

  大太太气愤道:“什么?绍卿今日陪着那个女人葬了顾钧?真是荒唐,昨日刚成了亲,今日便做出这么不吉利的事来。”

  二太太道:“可不是,这个狐狸精,可把绍卿迷得不行,今日行入葬之事,啧啧,真是晦气。”

  大太太道:“我是断断不会让那个狐媚子进我林家的大门。”

  大太太刚落了音,便传来家丁的声音,“大太太,二太太。二少爷、二少奶奶回来了。”

  大太太道:“你个混账东西,端茶礼还未举行,那个女人怎会是我林家的二少奶奶!这个月的工钱你还想不想要了?掌嘴!”

  家丁一听,慌忙求饶,“大太太,是小的说错话了。”说完,便“噼噼啪啪”掌起嘴来。

  二太太道:“大姐,您用不着跟个奴才生气。传下去,不让那个女人进林家大门就好了。哎,跟你说话呢,听见没有?”

  家丁低声道:“小的知道了。”

  大太太来了气,猛拍桌子,“蚊子哼哼似的,再说一遍!”

  家丁连忙转身,向着大门大声道:“是,大太太吩咐了。决不让顾姑娘迈进林家一步。”说完,便慌忙退下。

  这时,站在门外的绍卿和念慈听到了这句话。绍卿便向院内大声道:“回母亲,念慈是儿子选的,您若不认念慈为儿媳,便是不认绍卿为子。绍卿请求母亲今日办了敬茶礼,如若不然儿子便与念慈不踏进林家一步。”念慈听完绍卿的话,连忙拉住他,“绍卿,不可!”

  绍卿对念慈道:“无妨。”便继续向院内道:“望母亲成全。”

  半个时辰后。

  两人仍呈胶着状态,大太太对二太太道:“你看看,这都半个时辰了。我记得在绍卿小的时候一向乖巧听话,可自从留了洋,我感觉他变了很多。这孩子还是第一次这么顶撞我,哼,就为了那个女人!”

  二太太不便多言语,便对大太太道:“大姐。依我看。这一时半会的,绍卿是绝不会低头的。今儿个就让那个女人进门,就权且从了绍卿,可别伤了你们母子俩的和气。这端茶礼还得进行下去。反正人是进门了,以后怎么对待那个女人,还是我们说了算。我想呀,过几天我们问问董家的意见,若是他们同意,我们便挑个好日子把董贞嫁过来做大,让那个女人做小,若那女人反对,也由不得她!哼,在我们林家做个偏房,倒也便宜了她。”说完忽发觉自己也是个“偏房”,便急忙停住,趁着大太太没反应过来,便胡乱地又插上一句,“虽说现在是新型社会,崇尚一夫一妻。可是现在大户人家,哪家是这样?我听说呀。那个什么梁启超就有好几个偏房呢!”

  大太太点头道:“嗯,这也是个好法子。就按你的法子做,毕竟在我们这样的大家族,母子和气才最重要。以后的事慢慢走着瞧吧。”便将阿奇叫过来,道:“出去告诉绍卿。今天的端茶礼照常进行,叫人好好准备着。”

  林家的端茶礼十分考究。众仆人们排成“人”字形,身着枣红色礼服。绍卿与念慈身着艳红色喜服站在一侧,等候着老管家的一声“新娘敬茶,各归旧座”之后,两人便缓步向前。念慈手捧红漆木盘,上面端着几杯茶。那茶是江淮地带盛产的上品的“大红袍”,茶水呈淡黄色,清澈透亮,乃是众茶之中的极品。此茶入口甘甜顺滑,口感极佳, “大红袍”的甘味便寓意着新婚夫妇琴瑟和谐。念慈在绍卿的引领下端茶而进,两人走到长辈面前跪下,绍卿道:“这是母亲、姨娘。”念慈便将两杯“大红袍”分别递给大太太、二太太两人,道:“母亲、姨娘。请受茶。”大太太还为刚才的事情生气,见到念慈更是恼怒,于是便将杯中的茶猛地向念慈泼去,愤怒的道“别叫我母亲,我没有你这个媳妇!大家都散了吧!”便领着众人而去。

  绍卿心痛地道:“母亲,一切都是儿子的错,与念慈无关。您有什么怨气都冲着儿子发便好,念慈是无辜的!”

  一场端茶礼,在大太太的愤怒中、在林郁卿与叶玲珑的冷笑中、在阿奇与杏儿等人的遗憾中,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茶水顺着头发缓缓流下,念慈并不擦,仍旧倔强地跪在那里,可眼泪却簌簌地从眼中流下。绍卿轻轻地将念慈拥入怀中,低声道:“对不起,刚才是我不好,母亲只是在生我的气。”说着便拭去念慈脸上的水,分不清是茶水还是泪水。“念慈,我在父亲面前发过誓,此生定会护你周全。”绍卿喃喃道。

  作者有话要说:

  绣屏深锁凤箫寒

  第七章绣屏深锁凤箫寒

  肠断斑骓去不还,绣屏深锁凤箫寒,一春幽梦有无间。 逗雨疏花浓淡改,关心芳字浅深难,不成风月转摧残。

  ——纳兰容若《浣溪沙》

  一日,叶玲珑来到大太太房中。大太太房间的布置足可见林家的富贵。东南角摆着一个红木书柜,透过窗隐隐约约地可见到天井中的花园,静下心来,便可闻见隐隐飘来一阵桂花的清香。阳光透过雕花的百心桃木窗射进屋来,照到西南角台子上的古琴上。屋内正中的镂空镶银的香炉里点着沉水香,袅袅的升起阵阵香烟,那股香味便可传到东北角的檀木软榻上。大太太正躺在软榻上闭目养神,旁边的丫头正为她推拿按摩。此时大太太看到了玲珑进屋,便站起身来,欣喜道:“呦,是什么风把玲珑丫头吹来了?来来,玲珑丫头快坐。”便一抬手,吩咐旁边的丫鬟退下

  叶玲珑用手绢掩着嘴笑道:“瞧母亲说的,媳妇没事,就不能过来坐坐?”

  紫檀木小圆桌上铺着波斯进贡毛绒做的铺盖,叶玲珑坐在小圆凳上,忽然想到一事,便叫到自己的陪嫁丫头,道:“翠儿,把我的东西拿来,我闲着也没事,顺便陪着母亲说说话。”

  不一会儿,名叫翠儿的丫鬟拿着一小筐东西进来,双手呈给叶玲珑。叶玲珑便拿出篮子里的核桃,用小钳子轻轻磕了起来。

  大太太笑道:“难为你这片孝心,昨儿个我说想吃糖淬核桃,你个丫头倒记住了。这样的粗活,让小厨房干便罢。当心你那刚染的水葱似的指甲。若是不小心劈了,郁卿不得心疼?”

  叶玲珑笑笑,“无妨。还是自己做便好,我怕小厨房弄得不干净呢。反正媳妇平日里也无事,为母亲尽尽孝心也好。”

  大太太握住叶玲珑的手,道:“这是个可人儿。我倒要想想,奖励你些什么了。”大太太迟疑了一会,又道:“丫头,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儿,更叫我疼了不是?”

  叶玲珑道:“这是媳妇的孝心,哪用得上什么奖励。”便又迟疑了一会,支吾地道:“媳妇今日来,是有一事。现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