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章

  姜松岩说:“那是肯定的。现在很多人搞干群关系只热衷在同乡、同学这些对象上。”

  “泊州在云邑的人也会找你吧?”苏可可问。

  姜松岩没有回答,从书橱里拿出一本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著的《世界报告2007:我们城市的未来》坐到了沙发上。

  这意味着苏可可该安静下来了。

  4

  泊州已经有人找过姜松岩,这个人是在云邑市做房地产商的韩祖荣。

  与韩祖荣认识是在北京的一次私人聚会上。像苏可可说的那样,姜松岩那时候经常参加泊州在京人士的活动,并被他们推举为俱乐部主任。这个圈子不大,就二十几个人,都是泊州藉政要或者商界精英。姜松岩在泊州市当市长和市委书记时与他们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他们在泊州驻京办的重要人物名单,也在“龚办”的名单里。龚老在位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两位是经常去龚老中南海的家中做客的。

  泊州市的驻京办主任蔡未末是个三十刚出头,很有亲和力以及办事能力的年轻女干部,在姜松岩手上将她从副主任位置上提了起来。蔡未末当这个驻京办副主任付出了代价,因为常年不在家,在市人民医院里当副院长的丈夫勾搭上了一个年轻漂亮的护士,在车库开着暖气的汽车里“车震”,双双裸死在里面,直到七八天后才被人发现。

  蔡未末很感激姜松岩的提携,即使在他离开泊州市,到环保部做一个泊州和他什么交道也打不到的副司长,蔡未末也还对他很恭敬。姜松岩一调到北京她就表态,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她挂在嘴上说的是:“我还是你的小蔡主任。随时护驾。”这样的话让初到北京的姜松岩很是宽心。

  蔡未末长得很漂亮,因为要求自己要端庄、周正,她不仅常年一身正装,粉底淡淡,就连口红也只有浅浅一层。她的笑脸上有两个深浅不一的酒窝,说话甜言蜜语,骂到她脸上酒窝都不变样,这样的俏憨很受领导特别是老同志的喜欢。

  泊州市驻京办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组织泊州的农特产品提供给龚老家。春天时的长江刀鱼、夏天时的红心咸鸭蛋、秋天时的清水潭大闸蟹、冬天时的卷叶乌青菜,以及龚老想要吃用的东西。这些东西龚老是要求付账的,龚办每半年与泊州市驻京办结一次账。

  蔡未末是个有心人,给龚老提供的东西是一份,从泊州运来时最起码要备三份。多出来的东西可以在泊州市驻京办下面所属的饭店用,也可以用来做些交际。在蔡未末手上,大多用来送那些她认为有用的人。如果说,这样的东西送到什么人手上时说,“这是送龚老的,给您也带了一份。”这个人还不受宠若惊?

  到北京后的姜松岩经常得到蔡未末这样的馈赠,感受就很不一样。在泊州市做过市长、书记的他哪会稀罕这些,但在他换了一个位置后,再领受这些就不单纯是东西的问题了。所谓的“泊州人俱乐部主任”也是蔡未末喊出来的。她每年请这个小圈子里的人吃四次饭,名为吃“春”、吃“夏”、吃“秋”、吃“冬”。

  第二章 推荐乡党(7)

  不论吃“春”吃“冬”,有这么一场饭局以后,参加的人在驻京办以外总要衍生出多场饭局来。

  认识韩祖荣是在一次吃“冬”以后,一帮人觉得泊州市驻京办已经跟家里的厨房差不多了,就讨论去找什么吃处。翟中将自告奋勇,说由他安排一次。众人都吃过他的苦,被他拉到河北去吃所谓色香味声俱全的“活叫驴”。这道所谓的特色菜就是将活驴直接剜肉吃,有点茹毛饮血的野蛮残忍味道,姜松岩算勇敢的,吃了一小筷,没吃出什么新鲜滋味,只觉得胸口憋闷胃液翻浆。回想到当时饭店后堂的驴惨叫,个个刻骨铭心,响应者也就寥寥。姜松岩答应了去,是他觉得翟中将这个人很有意思。

  当年姜松岩在泊州市做市长时到河北考察,在某集团军当军长的翟中将在宴请家乡父母官以后,请微醺的姜松岩登上一辆改装过的敞篷吉普车,检阅他的部队。

  面对着列队的精神抖擞的全副武装战士和一声声威严的“敬礼!”姜市长极不自然地学翟中将,向战士们挥手致意。翟中将适时地提醒姜松岩,让他喊“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官兵们回应“首长好!为人民服务!”其声山呼海应,似惊雷回荡。听得姜松岩的腿都有点打颤。

  这段经历让姜松岩回味了很久,当他在北京见到已经调到总参的翟中将时,不由得倍感亲切。在一帮人中间,就数姜松岩和翟中将处得最好。

  翟中将的聚会十多天后安排在朝内南小街的“和居”

  “和居”在胡同里,硬山卷棚式府门,一张竖纸条贴在门框上:“私人住所 非请勿入”。

  门内有一字影壁,进去见有东西屏门两扇,西屏门前站着迎候宾客的是翟中将的秘书小许,他依旧上身穿便装,下身穿黄军裤,脚上着亮澄澄的制式皮鞋。

  进屏门是一个长方院,假山迎面,间种竹数丛,有两大株碧桃和丁香。一排三间房倒座,可见这是座拆改过的四合院。进得一个三开间的主房,翟中将他们几个已经在里面入座等候了。到场的只有五六个人,还有一个陌生面孔。但一点也不影响翟中将的情绪,他笑那些没有来的人是没有口福。

  “知道我们今天吃什么?吃大作家汪曾祺的私家菜,扬州厨子烧的汪氏家宴。你们不知道订这桌饭多不容易。”翟中将指指桌上姜松岩不认识的那位,“韩烂尾一周前就订了,他是这里的老客都不容易订到。”

  被称为韩烂尾的人站起来,谦恭地双手递上名片,“鄙人韩祖荣,泊州人士,到北京来盘个烂尾楼,万望钧顾,万望扶持!”

  姜松岩接过名片说抱歉,没有带名片。其实他到北京以后就再也没有用过名片,这么说是出于礼貌。

  韩祖荣说他能够与久仰的父母官幸会十分荣幸,他在泊州市的亲戚很多,“姜书记您离开泊州以后一直被那里的老百姓念想。要知道,现在的老百姓……呵呵……”他有点吞吞吐吐起来。本是讨好的话,说偏了不知道怎么接下去。

  姜松岩笑呵呵地望着他,像是希望他将话说完。翟中将性子急,催促道:“你快说,不要说半句留半句,将说话也搞成烂尾楼似的。让我们多了解了解民情。”

  韩祖荣样子很为难,不知道怎么说才合适。桌上都是当官的,他却引出了一个关于干群关系的敏感话题,说出来后才觉得不对劲了。桌上有一位在北京开律师事务所的大律师,他替韩祖荣解了围。他说现在的老百姓诉求多,很难对政府和领导满意。韩祖荣马上说,“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章 推荐乡党(8)

  姜松岩不想桌上有政论话题,特别是有这么一个刚刚认识的,又是做生意的人在场。好在酒席很快就开始了。

  汪氏家宴果真不同凡响。取料平常,却很特别,全部来自汪曾祺老家水乡高邮。有高邮湖的野鸭、青虾、昂嗤鱼、螺蛳、双黄蛋……采买于农家的杨花萝卜、旱田慈姑、野生荠菜、蒌蒿、界首茶干等等,据说都是当天飞车千里或者空运过来的,稀罕又新鲜。

  文人菜的烹制大多是用心胜于用料,要是有奇特的料,馋死后人的菜可能还会多一下。这天的汪氏菜里顶是一道桃花鵽品尝后让人唏嘘不已。汪曾祺说他再也没有吃过比鵽更美的野味。这话听起来有点过,但尝了他说的鵽,你就不得不去重复他的话。遗憾的是能够吃到鵽的人很少,这种小头小脑双腿细长的水鸟只有在桃花灼灼的时候才出现,而且越来越少,都快要灭绝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姜松岩只要一想到那次聚会,就会想到韩祖荣。他忘不了这个人吃鵽时说的一句话:“好吃,打个耳光也不丢手。”还有这个人用木香调的香水。姜松岩身边是少有男人用香水的,一个散发香水味道的男人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bsp;韩祖荣找姜松岩是将电话直接打到了他省政府的办公室。姜松岩很奇怪,他到z省以后连关系好的翟中将都没有联系过,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电话号码。韩祖荣说翟中将让他约姜松岩周末去扬州玩,赶烟花三月的时候,去尝长江三鲜和高邮的桃花鵽。车由他来安排,最好带上家属,李盛文副主席一家子也去。

  姜松岩以周末有重要工作安排为由婉拒了韩祖荣。

  只一会儿李盛文的电话就来了,他动员姜松岩一起去扬州,“这样的活动难得有一次,也值得将手上的工作放一放,劳逸结合会更好。再说,你可能会在这种活动中见到你意想不到的人物。”

  姜松岩没有丝毫的犹豫,坚持说走不开。不过,他圆滑了一下,除了表示去不成扬州的遗憾,还要回报李盛文的好意,说下面由他来安排,到泊州去看看。

  他对李盛文介绍:“泊州也是个好地方,文化名城,古迹甚多……”

  “我知道泊州市,那是龚老的故乡。我也知道龚老很器重你。好吧,我们等你带我们去朝圣。”

  李盛文显然觉得被忤了面子,不悦之余话中有话。

  5

  李盛文原以为他出面邀姜松岩去扬州没问题,这个继任说什么也还是要给他面子的。据他所知,省委书记和省长都在北京开会,要到星期天的晚上才能回云邑市。姜松岩此间没有重大活动要参加,也没有什么非要在周末去处理的大事情。与他们一起去扬州的有一位省政府副秘书长,姜松岩要忙到脱不开身的程度,副秘书长不可能不知道。

  姜松岩不去扬州,李盛文心里生气,对请他出面的韩祖荣说这件事时,一点也不显露出来。他反倒替姜松岩证实,确实是忙得走不开。

  一心一意还想着姜松岩去扬州的韩祖荣问李盛文,是不是让翟中将再给姜松岩打电话。

  李盛文恼火了:“你以为翟中将是军委主席,是龚老啊?我让姜松岩去都不去,翟中将说了就去?他要能走开,我说了能不去?”

  韩祖荣连忙说:“姑父您不要生气。你们一家子都去就好。扬州那边我都安排好了。姑妈说你工作忙,几十年都没机会和你出去,这次挑扬州这个她喜欢的地方走一圈,她高兴着呢。”

  第二章 推荐乡党(9)

  李盛文的气消得很快,这个妻侄和他不仅仅是亲戚间的往来,不简单地只是他的晚辈。他们有更深的,不为人知的利益关系。

  当初李盛文在外经委做副主任的时候韩祖荣寻到他家里,一见他的夫人就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喊姑妈,转过来再给他磕了三个头喊姑父。在他们夫妻俩莫名其妙的时候,韩祖荣竟抽泣起来,说总算找到亲戚了。他抽抽噎噎地掰着指头叙亲,说他家是泽西县平板乡二沟村的,地点对上了,李盛文的妻子就是那个地方的人。他说出的两句乡音,也还是那个调调。要算亲戚真是说不上去,既然叫姑妈就应该是同姓,李盛文的妻子却姓左。依韩祖荣靠近了说,也还是隔着三姨娘、六舅母的远房亲戚。

  一头雾水的李盛文总要想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妻侄的企图吧?没问到他,他倒是先说了,说自己的父母死了以后没了亲人。找了多少年,也就只找到姑妈这份亲。他也算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