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楔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在贴身女官敲门之前,明月已经醒来。
二十多年的集体训练生活,早已将她的生物钟调校至极精准的状态。她伸手将散在身侧的真丝睡袍衣襟左右拉拢,系上带子。妃色真丝在指间柔滑似水,带着微微阴凉的感觉。
“请进。”明月嗓音温和,略带一点点沙哑和微不可觉的鼻音,凡听过她这把声音的人都说,这是一管能让人安下心来倾听的声音。
天涯有一晚,曾经在黑暗中,搂着她,在她耳边呢喃:“千万人之中,即使蒙上我的眼睛,因你这把声音,我也不会错过你。”
明月记不得自己当时怎样回答他,因为她被天涯再一次点燃的火焰席卷。
女官得到允许,转动鎏金门把手,推开门进入起居室,侧身让身后穿白衣黑裙的女仆推着餐车徐徐而入。
抬眼看见明月长身站在落地窗前,女官并不意外,只恭敬地询问,“王妃殿下,可以给您上早餐了吗?”
明月透过落地玻璃窗,望了望清晨起来,在花园里练习射箭的丈夫,微笑,“先放在这里罢,等天涯上来,我们一起用早餐。不如趁这个空隙,你先说一说我今天的日程,扬好听的报时声。
明月合上摘要,交到叶夫人手里,然后从黄花梨木卷云束腰椅上起身,亭亭玉立。
叶夫人会意,示意候立在小会客厅门旁的宫廷女官拉开门,一众前来觐见的妇女代表,绕过小客厅前的楠木雕螭纹,刻有兰亭序的大插屏,依次上前来,与王妃行握手礼。
“很高兴再次见到你,赵博士。”
“很高兴见到你,文女士。”
“又见面了,曲医生。”
明月保持得体微笑,与每人握手,简短寒暄,等与所有人见过礼,分宾主落座后,听取各位代表汇报妇女工作进展,以及就未来需要有所改进同加强的方面,进行讨论。
一小时接见时间,稍纵即逝。明月起身,与所有代表道别,由叶夫人陪同,先一步离开小会客厅,回到自己卧室。
王室新闻官已经等候在起居室中,与之同来的,还有一组造型师服装师。
“王妃殿下上午好。这是您接受访问的问答稿,问答稿以外的问题,您可以不必回答。您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向我提出。”新闻官递上采访大纲。
明月被安置在起居室的大椅中,造型师上前来为她打理妆容,另有人轻轻握住她的手修剪指甲。服装师趁隙擎着衣挂,将一套紫罗兰色胸前掐风琴褶收腰过膝裙展示给她看。
明月微微摇头,即刻被造型师按住两鬓,“殿下……”
服装师便将紫罗兰色礼服挂回架子上,又取下一套希腊蓝色斜肩掐腰过膝裙。
看见这大海般的希腊蓝色裙子,明月微笑,这是她最爱的颜色。
见她定下衣服,化妆师开始为她勾绘妆容。
明月垂睫,任由摆布。
待明月睁开眼睛,已经由早前的改良款短天青色曲裾梳反绾元宝髻的宫廷装束,换成乌发如曲,丝一般垂在肩背处,希腊蓝色斜肩小礼服,搭配黑色红底高跟鞋的现代装束。
“殿下,听涛水榭那边已经一切就位。”叶夫人过来,小声催促,“还有三分钟时间。”
明月笑一笑,“我知道了。”
随后起身,向众人道:“麻烦各位了。”
起居室内诸人便纷纷退开三步,统统躬身为礼。
叶夫人在明月身侧堕后半步,两名内侍卫左右保护,一行人从容而去。
前来采访的,是近期风头一时无两的一位女记者,先在六国首脑经济峰会论坛上,将别国元首问得哑口无言,只得佩服国内职业女性言辞之犀利,见解之独到,事后更是邀请她进行独家专访。后又在百年未遇的大地震中,以一己之力,筹得两千万元善款,悉数投入灾后重建当中,一时间被塑为国家女性之楷模。
曾经有八卦小报臆测,倘使王储不是已经早一步遇见王妃孟明月,而是先遇上邵紫樱,那么王妃的头衔,恐怕未必会到渔女出身的运动员孟明月身上。
天涯还煞有介事地将这则新闻读给她听,然后笑着拧她的鼻尖,“还好是你先遇上了我。”
此时明月与邵樱本人面对面,只是刹那凝眸,已经知道,这个惯以尖锐犀利问题使得被访者不堪招架的女记者,未尝没有存着与她暗暗较劲的意味。
邵紫樱穿一件雪青色真丝对襟珠贝纽扣衬衫,黑色窄管重磅真丝裤子,配一双黑色浅口高跟鞋,头发齐齐梳在脑后,露出光洁额头,显得肤白胜雪,明眸皓齿,十分美丽干练的样子。
明月微笑,这样咄咄逼人的美丽,不晓得要教多少男人受伤心碎。
礼官引邵紫樱与录音师摄像师上前见礼,明月他们一一握手,然后分宾主落座。
“王妃您好,很高兴您能拨冗接受国家广播电视公司的采访,我是记者邵紫樱。”邵紫樱本人的声音,较电视里听起来更清朗些,如珠玉相击,十分好听。
“你好。”明月淡淡颌首。
邵紫樱初时尚能按照王室新闻官拟定的采访大纲提问,可是渐渐问题便尖锐起来,全然不顾同行已及在场陪同而来的新闻官的眼色,频频抛出采访大纲以外的问题。
“能不能谈谈您的初恋?”
“初恋是否给您留下刻骨铭心的回忆?”
明月眼底诧异掠过,在新闻官出言干预前微笑,“我的初恋美好而刻骨铭心,正因为如此,我才更珍惜天涯和我的爱情,因为他对我的爱,一如我的初恋,纯粹而毫无保留。”
邵紫樱停顿片刻,继续提问,“可否讲一讲您与王储殿下的爱情,您是否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王妃?”
是否想过呵……
明月望着眼前职业干练,美丽逼人的女郎,遥遥想起很久以前,那个渔村里,赤脚在海边嬉戏的自己来……
作者有话要说:很久以前就承诺九月要发文的,不料一拖拖到现在,实在抱歉。
我低估了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的劳动强度,也木有料到做一个小学生妈妈的身份转换原来有如此大的压力。
十一还要先向大家请假,请大家原谅我。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关心,我会努力写字,像以前一样尽量日更,如有事情,会提前请假~
再次谢谢大家~~~
上卷:海上生明月
2
2、第1章 明月初生 。。。
明月出生在海边的一个渔村。
她出生那天,阿爸孟海驾着拖网船出海捕鱼,交代女儿孟英留在家里,照顾即将临盆的阿妈。
阿妈挺着九个月大的肚皮,仍不停歇地操持家务,烧水做饭,将捕捞上来,卖不出什么大价钱的小鱼小虾,平摊在竹扁上,撒上盐抹均匀了,搁在太阳下头晒干,制成咸鱼咸虾。等需要的时候,便拿出来蒸一蒸吃。
姐姐那年五岁,已经懂事,晓得跟在阿妈身后,替阿妈打下手。
中午吃过午饭,阿妈正在院子里,弯腰用手翻拣竹扁上的鱼虾,忽然觉得双腿间一片温热湿润,有过一次生产经验,使她知道,自己羊水已破,连忙拍一拍跟在身后的女儿,“英英,去喊阿嬷来,说阿妈要生了。”
小小孟英“哎”一声,撒开腿,往住在不远的阿嬷家里跑,一边跑,一边高声喊:“阿嬷阿嬷!阿妈要生小弟弟了!阿嬷阿嬷!阿妈要生小弟弟了!”
靠海吃饭的人家,格外重男轻女,家里倘使没有个男孩子,这家便不完整似的。
所以即使家庭并不顶富裕,孟海仍凑足罚金,交到村长手里,打算再生一胎。有事无事,都要在老婆肚皮跟前嘀嘀咕咕:儿子儿子,你给阿爸争口气!
小孟英听见了,便理所当然地觉得,阿妈肚子里的,是个弟弟。
隔不多久,阿嬷被孟英连拖带拽地走进孟海家,看见媳妇已经躺在床上,忙推一推孟英,“去帮阿嬷烧一锅开水。”
小孟英应声而去,阿嬷才转过身来,检查儿媳妇的情况,“疼多久了?”
“不多久,只是羊水已经破了。”
“快了快了,你忍着点疼,免得生的时候没力气。”孟阿嬷坐在床边,握住媳妇的手,“你争口气,这次生个男仔,也好给我们孟家继后。我当年头胎就生了阿海,婆家什么话都没有,足金的首饰当场压在我枕头下。我都留着。等你生了男仔,也给你压在枕头下。”
因产道未开足,阿嬷便陪在媳妇身边,絮叨起来。
“阿海待你多好,头胎生了阿英,他也没说过什么,只是这个家里,有个男仔才圆满。”
阿妈便强忍着一波波疼痛,听阿嬷絮絮叨叨。
终于等到产道全开,咬牙分娩时,天色已经暗下来。
左右邻里听说她要生产,自动自发,有人送来红糖,有人送来鸡蛋,统统交给在厨房里的小孟英。
“给你阿妈冲点红糖水喝,好有力气给你生个弟弟。”
“把鸡蛋煮熟了,给你阿妈补身体。”
“哎呀阿英,你要有弟弟了,高不高兴?”
村里生产,不讲究送到医院里去。医院在镇上,离得远,去一次,车要走几个小时,太浪费?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