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章

作品:修真离婚后|作者:津鸿一瞥|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3 13:28:39|下载:修真离婚后TXT下载
  她也有她的骄傲,哪能一辈子带着小三,抢人家老公的帽子?

  说说笑笑地,很快就到下班时间了,悠出了店门,热风一吹,浑身都弥漫着一股火锅味道。

  她也不想回家了,反正那里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值钱的私房也在她珠子里收着。

  掉过头,就往父母家去了。

  对于女儿事先没打电话,就回来的季母,吃惊得不行,这可从来没有的事啊,闻道她身上还一股味,连忙催到:“快去洗洗,像什么样子啊,大夏天就吃火锅,不嫌火气旺啊。”话虽然不好听,但任谁都看得出,她眉心间的忧愁。

  闺女才回去一两天,又魂不守舍地过来了,再加昨晚前后不对劲,傻子也知道,肯定哪出问题了。

  “子豪呢,没陪你回来?”季母边找着衣服,边询问。

  沉默半响,季恬面无表情地说:“妈,我要离婚了。”

  季母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好啊,离了好。”等了会,才火烧眉毛似地跳起来:“恬恬,你刚才说什么?妈的耳朵没出问题吧。”

  “没听错,妈,叶子豪有外遇了。”说着,假装从包子翻出照片和摄像机,其实是从珠子里面拿的。“你们看看就明白了。”

  季母一张张地翻着,脸色也越来越铁青:“老头子,快过来。”

  季父听着相声正乐着:“怎么了,这是?”

  “还怎么了,天要塌啦。”说着,将东西甩到他身上,蹲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季恬见妈这样,也是难过的不行。她就知道,结果会是这样,天底下哪有父母愿意女儿吃这么大亏的呢。

  之前也有犹豫,考虑再三,还是决定长痛不如短痛,坦白从宽,要是等别人告诉他们,说不定会更加难受。

  “这狼崽子。”本来还一头雾水的季父,看见照片后,也是气得火冒三丈。

  作者有话要说:

  第 8 章

  “我找那畜生去。”季父挽着袖子,就要往外冲。

  “爸。”季恬死死地拉着季父:“这事我来处理,要是我解决不了,再寻求你们的帮助,行不行?”

  “你这孩子,这都什么时候啦,还要强?”季父非常不满,以为女儿到这地步还维护那畜生。

  “坦白这事之前,就担心你们冲动。你们听我说,我已经长大了,知道什么样的方式,对自己最有利。”当下,一五一十地将打算告诉父母。

  “咱们不能图一时痛快,能好聚好散,那最好。如果他得寸进尺,咱也不惧。”季恬冷静地分析。

  季母痛哭流涕:“我就知道不对头,昨儿回来就感觉不对劲,这天杀的,咱季家对他不薄啊。”

  “这种狼心狗肺地东西,讲什么良心啊,都被那狗吃了!”季父闷闷地说。

  “爸,妈,这段时间我就住家里吧,不想回去。”季恬说道:“也好去爷爷那帮忙。”

  “这事先瞒着你爷爷,他年纪大了,最忌讳怒火攻心。”季父叮嘱道。

  就是季父不提醒,季恬也知道分寸的。

  这一夜,季父季母没睡好,早上起来,都顶着通红的兔子眼。

  季恬倒是也没怎么休息,她在努力修习名叫‘五行经’的功法。据玉简介绍,这功法在上古时代非常出名,基本五灵根的都人手一本,很是普及。

  她相信,存在即是合理,对这‘五行经’也是上心得紧。

  枯坐一夜,似睡似醒,虽然早上起床也精力无限,但并没有进入到那炼气一层,慢慢来吧,灵气再稀薄,苍蝇小也是肉,她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火候到了,自然能水到渠成。

  吃过早饭,她就早早地去店铺开门了,既然决定做,就要认真下功夫,最起码哪种药材,放在哪个方位,要做到心中有数。

  打开店门,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卫生,闻着铺子里中药的特殊香味,她的心特别宁静。也许以前她是走了弯路,这里才应该是她的归属。

  季仁堂面积不大,分为两间,左面正对门的一间,摆的是大大小小的药柜,这些药柜都是用上好的木料打的,经久不蛀,很是经得住时间的洗礼。它们紧挨着墙,足足占据了一扇半的墙面,大半个空间,密密麻麻,大概有上百个之多。

  另外的墙面则被各种锦旗所占据,‘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妙灸神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德医双馨,妙手回春’。。。,这些都是荣誉,是那些受惠的父老乡亲,感念爷爷恩德送来的。

  这与社会上有些做了好事的单位或人,明里暗里地暗示受害者送锦旗,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前者是真心实意,后者则是受胁迫居多。

  锦旗代表了爷爷的一生,千金易得,荣誉难求,功与过自有后人评判。

  要是以后她的成就能有爷爷的一半,也就无愧于爷爷的良苦用心与悉心教导了。

  另外一个房间则是诊疗室,里面有床,有桌子,笔墨纸砚,不一而足。

  季仁堂自爷爷的父亲,也就是季恬的太公传下来,迄今为止,已经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这用毛笔开方的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

  季恬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也是习得一手好的毛笔字,可惜没参加过任何的比赛,否则说不定也能捧回个什么大赛的一等奖。

  整个季仁堂,处在铁木镇的西北角,古色古香,自有一股韵味,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如今西医甚行,中医末路。西医在某些时候,比中医见效快,从而得到,绝大部分民众的青睐。

  季恬曾经看过一篇报道,一百个人参加不记名问卷调查,百分之八十都清楚中医比西医靠谱,毒性低。但是真正生病,选择去看中医的,却连百分之五都不足,其中大部分还有那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

  原因不一而足,有些说生活压力大,时间紧,哪有空闲整天煎药、熬药,一吃还得坚持十天半个月;有些说现在中医参差不齐,真真假假,难以分辨等等。。。理由是千奇百怪,但都表明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不会选择中医。

  在某些方面,季恬还是承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中医主讲调理,西医主治症状。

  中医是从根上解决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身体调理好了,怎么可能还能受到病毒的侵害呢?

  现在的人,整天忙忙碌碌的,有的时候连自己都不清楚在忙些什么。

  ‘忙’已经成为一种标志,不忙反而会心中发慌。甚至于有时候明明很闲,但为了显示自己业务繁忙,都会装出一种没时间的状态出来。

  这是一种社会大环境,非常病态,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非一朝一夕之功。

  还好铁木镇,甚至周边的几个镇,对季仁堂是极为拥护的,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哪个生个病,季仁堂都是首选。有的年轻人不屑一顾,骂老古董的,还会被家里的长辈用大棍伺候。

  季恬看铺子里都打扫干净了,就拿出扫帚,将店门前面的街道也清扫一下。

  周边的铺子都陆陆续续地开门了,大家看见季恬,都很善意的打招呼,知道这文静的姑娘,是季老爷子的孙女。

  季仁堂的位置不在街中心,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渐渐地,带动这一片也兴旺起来,围绕药铺,开起了各种铺子,繁华程度不比镇中心差到哪。

  清扫完,又将植栽捧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些也是爷爷的心肝,金贵着呢。季恬对这方面不怎么感兴趣,大体只认识‘金桂’,‘月季’之类的常见品种。

  里里外外地都收拾妥当,将近九点钟了,事儿虽然不多,但也弄得她一身汗。

  这时候,电话响了,她一看,是从自己家里打来的。这个时间,也只有张远芳了,她有家里的钥匙,能用这个电话打来就不足为奇了。

  刚接起电话,里面就传来一阵责难:“你一大早的上哪去了,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