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399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有鉴于苍哥儿的豪迈手段,家里特意打了一批金项圈儿给他戴。

  不如郭氏相赠的那个极有名头的值钱,送出去也就送出去了。

  不用再尴尬的阻拦,伤了“苍哥儿”的体面……

  见他如此,董皇后、贾元春等人都笑了起来。

  小姑娘看着一脸诚恳的小贾苍,再加上后面几个彬彬有礼的大人,吊起的心终于放下些,将贾苍递上来的金项圈轻轻推了回去,小声道:“家里大人不在,只有我和弟弟,你们……你们进来歇息吧,不用这个……”

  说罢,将柴门打开。

  露出里面一个并不宽敞的小院儿,远比外面干净许多。

  贾环推着隆正帝入内,见贾苍一直跟在小姑娘身旁,居然不回来,有些挠头……

  这个,应该不是受他的影响吧?

  其他人显然也看出了这点,一个个讥笑的看着贾环。

  贾环干咳了声,不以为耻,根本不管。

  他推隆正帝进了小院儿后,就见小院内铺着一个粗布毯子,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子,穿着一件薄袄,在毯子上趴着耍。

  见到这么多人进来后,明显有些害怕。

  这时,小六儿赢福忽然上前,掏出一个尺许长的小木马。

  他不会说话,就动手,将马尾后的转纽转了下,将小木马放在地上,小木马“踢踏踢踏”的跑了起来。

  那小孩儿见之,登时眼睛亮了,也不顾那么多陌生人来,“咿咿呀呀”的追着小木马爬了起来。

  赢福见他喜欢,回头冲众人咧开嘴。

  贾环对他竖起一双大拇指,贾元春则红了眼圈儿。

  曾经那个一直静静坐在凤藻宫里,能坐一天都不动一下的儿子,终于活的快乐了。

  ……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一句话

  “小姑娘,不要怕,朕……我们不是坏人。”

  隆正帝见那小姑娘面色拘谨害怕,微微笑道。

  只是他天生一张黑脸,笑的比哭还难看,小姑娘眼泪都快下来了。

  董皇后就和蔼可亲的多,她从后面昭容手中接过一个食盒,取出一盘点心来。

  红红绿绿的香甜点心,极为诱人。

  别说小姑娘,连跑了一天的贾苍和小六儿都想吃了。

  苏培盛忙从一旁寻了个小矮木桌上,帮董皇后摆好点心盒子,并将那一盘点心放在上面。

  董皇后对那小姑娘道:“带你弟弟吃点吧。”

  又对贾苍和赢福道:“你们俩也吃点?”

  贾苍嘿嘿一笑,谢罢董皇后后,对身旁小女孩道:“小姐姐,你家洗手盆在哪里?我娘和好几个妈妈都跟我说,吃东西前要净手,不然会得恶疾的。

  小姐姐你要不要也净净手?

  可以让你先洗,我和小六儿后面洗。”

  小女孩子闻言,登时红了脸,不敢再看贾苍,忙去屋里取水盆……

  看到这一幕,董皇后啼笑皆非的看向贾环,道:“你教的好儿子!”

  贾环讪讪一笑,道:“臣忽然发现自己老了,儿子都会泡妞了……”

  “噗!”

  隆正帝正在贾元春的服侍下喝水,结果听到这句话,一口茶没咽下,全喷了出来。

  贾元春顾不得去笑,颤着肩头给隆正帝擦拭衣裳前襟。

  贾环则无辜的看着“横眉冷对”的董皇后。

  只是董皇后虽然竖起了凤眼,可眸中的笑意,简直压抑不住。

  “贾环,你真真是个混账东西!咳咳咳……也有你这般做老子的?”

  隆正帝稍微平息了点后,找了个茶盅盖子向贾环砸去。

  其他人这才纷纷笑了出来。

  贾苍有些羞赧的挠挠头,又咧着嘴看着端了盆水出来的小姑娘傻乐。

  还别说,这小家碧玉细细一看,还真是个难得的美人胚子。

  小姑娘出来,见贾苍还盯着她笑,又红了脸。

  总觉得这小屁孩看她的眼神,有点像她爹看她娘的眼神……

  好在贾苍没真那么复杂,只是在家耳濡目染下,见惯了他爹看他妈妈们的眼神,这会儿对喜欢的小姐姐现学现卖。

  见水来了,就叫来小六儿,等着洗手。

  还等小姑娘先洗……

  小姑娘却道:“我已经洗过了,小弟弟你们洗吧。”

  贾苍这才和小六儿一起围在木盆边净了手,然后各人掏出各人的手帕,擦干净手。

  那小姑娘看了眼贾苍和小六儿的帕子,面色忽地一黯……

  这一幕自然没逃过众人的目光,只是多有些不解。

  贾苍都发现了小姑娘的面色不对,因而问道:“小姐姐,你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

  小姑娘忙摇头,轻声细语道。

  贾苍急道:“小姐姐,可是嫌弃我们的手污,脏了你家的木盆?”

  小姑娘也急摇头道:“不是不是,我只是……知道你们都是贵人……”

  “贵人?”

  贾苍和小六儿对视一眼,他们自然知道他们的身份,和旁人不同。

  可这身份他们也没法子改变啊……

  两人目光懊恼茫然。

  贾环这时呵呵笑道:“小姑娘,贵人又如何?贵人,也不全是坏人嘛。”

  小姑娘见大人说话了,这才反应过来,忙低下头,缓了缓,见旁人似乎都在等她回话,才小声道:“我爹娘说,贵人,有贵人的活法。和我们不同……

  我们遇到贵人,要……要避让开,不可靠近,更不可亲近。”

  客观说,这是在生活中,或许是在经验教训中,得到的大道理。

  很实用。

  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门第出身,犹如一道深如天堑的鸿沟,几乎不可逾越。

  纵然以贾环的“悖逆”,他都喊不出人人平等的口号。

  莫说这个时代,就是后世,人人平等也只是一个连小学生都不相信的口号罢了……

  不过,这不妨碍权贵们用来遮羞……

  贾环笑道:“小姑娘莫怕,你爹娘的话,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对的。

  但是你今天运气极好,遇到的是世上最好的贵人,非但不用避开,还得好好亲近……

  给你弟弟也净净手,带他一起吃吧。

  瞧他口水都流出来了……”

  小姑娘闻言,赶紧转头看向她弟弟,果然,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只是巴巴的看着那盘红绿相间的点头,站起身,想去吃又害怕,便看向他姐姐……

  小姑娘还在害怕,贾苍则豪气的多,上前拉过小舅子……哦不,拉过小孩子,带他净了手。

  就要用自己的锦帕给他擦手,小姑娘忙拿出自己的一条小小的细布帕子,给弟弟擦了手,还谢过贾苍。

  贾苍不用谢,还带着小六儿,领着他们姐弟去吃点心,给了小姑娘一个红花儿的……

  隆正帝董皇后等人见之,又嘲笑起贾环来。

  真真是家学渊源……

  贾环这次真挠头了,道:“怪道都说不能让孩子在妇人堆里长大,还真是……

  回去后让苍儿去亲兵队里顽吧,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不然,日后别成他二大爷那样了……”

  “三弟!”

  听贾环这般说,其他人倒罢,贾宝玉的亲姊贾元春却有些不乐意了,嗔怪了声:“二伯就二伯,什么二大爷,难听死了。”

  贾环打了个哈哈,道:“是是是……”

  等几个小孩子吃罢后,隆正帝也打量完这个人家。

  房屋破败,屋内简陋。

  他挑了挑细眉,看着小姑娘,道:“小丫头,你家大人呢?”

  隆正帝威严天成,多少衣着朱紫的大员,在他面前都战战兢兢,小姑娘哪里又能受得住这般威严,唬的不敢说话。

  董皇后忙柔和哄道:“小姑娘不怕,老爷是好人呢。

  你叫什么名字?”

  小姑娘怯生生道:“我叫桑娘……”

  董皇后代隆正帝问道:“桑娘啊,真是个乖巧的好姑娘。

  你爹娘做什么去了?”

  名唤桑娘的小姑娘犹豫了下,道:“爹爹去河边扛活儿,娘……娘去给大户李家做浆洗了。”

  最后一句话,桑娘说的极气虚,明眼人都知道她说的是谎话。

  董皇后执掌后宫,识人无数,怎会看不出,便呵呵笑道:“桑娘啊,长者面前,说谎可不好哟……”

  果不其然,桑娘闻言,小脸登时羞愧涨红,眼泪都快落下。

  旁人见之倒罢,小贾苍居然有些心疼了,眨了眨眼解释道:“皇……奶奶,小姐姐可能是记差了,不是故意说谎的。”

  “噗嗤!”

  董皇后真真觉得好笑,瞥了眼无地自容的贾环,呵呵笑道:“苍儿说的不错,我想也是这样呢。”

  桑娘见董皇后识破了她的谎话,还不见怪,心里愈发惭愧,犹豫了下,只好实话实说,道:“娘亲……娘亲去了东城的洛绣作坊做工去了……”

  董皇后闻言一怔,又看了眼贾环,笑道:“这是好事啊,桑娘为何记差了?”

  “好事?”

  桑娘虽隐隐已经懂事,但到底见识太少,她眼神闪过一抹茫然,道:“可是,大伯娘说,妇人在外面抛头露面,是不知廉耻的事……”

  “这才是真真蠢言呢。”

  董皇后凤眉一竖,冷笑道:“你娘凭自己气力做事,哪里就不知廉耻了?

  再说,去做绣工,哪里比去大户人家做浆洗差了?”

  桑娘一脑子浆糊,想不明白,自也回答不上。

  贾环笑道:“桑娘,你娘去做绣工后,家里有什么改变没有?”

  桑娘看了贾环一眼,小声道:“爹爹和娘亲都出去做事,家里如今可以十天吃一回肉。

  弟弟最爱吃肉了……

  以前,家里只有过年时才吃的起肉。”

  这话让贾环眉开眼笑,对隆正帝道:“老爷,听见了么?以前啊,这家是单职工家庭。

  就靠一个男人做苦力,养一家子。

  可如今是双职工家庭了,哈哈!

  您可别小瞧多出了这一份工钱,这可是凭白多出来的。

  有了这份工钱,家人就能活的松快的多了!

  做绣工,也比做浆洗女仆工钱高的多。”

  隆正帝没有搭理贾环,看了眼桑娘的弟弟,小孩子虽也是一身粗布衣裳,可长的黑胖。

  显然是不缺吃食的。

  作为一名最底层的百姓,能活到这个份上,应该算是好的了。

  隆正帝暗自点头……

  贾环却笑道:“老爷,您可别觉得这样就是极好的了。这才到哪?

  等顺着孟津码头处,再开几座工坊,桑娘他父亲不用再做最简单的苦力,也去做手艺活儿。

  不用二年,他家就能起新宅子,攒下一份家业。

  纵然日后有个天灾水患,也不相干。

  做工的活计,可是旱涝保收!

  什么叫政通人和,什么叫太平盛世?

  臣……我以为,莫过如此。”

  “自卖自夸!哼!”

  隆正帝嗤之以鼻,但面色却好看了太多。

  虽然这间宅院依旧破败不堪,桑娘和她弟弟穿的衣裳是粗陋布衣,但是,这一切却充满了欣欣向荣的希望。

  就好似这春天一般。

  一直以来,隆正帝对贾环主张的这一系列变革,其实心里并没有十分的底气。

  只是因为贾环一意为之,再加上这三四年来,的确为朝廷收敛了许多银财税赋,解了朝廷的大难,他才试着推行。

  如今看来,他终于能彻底放心了。

  不管什么法子,只要能让底层百姓的生活有希望,越过越好,那么大秦的皇统根基,便只会更加壮大。

  自古而今,皇朝少过三百年者。

  往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