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2章

作品:贺子珍与毛泽东|作者:想聊|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5 08:11:23|下载:贺子珍与毛泽东TXT下载
  “别扭也要批判,要他们同张国焘划清界线。”

  洛甫进窑洞没有看见贺子珍,问毛泽东:

  “老毛,贺子珍呢?”

  “在厨房。”

  “她脸上的伤怎么样?”

  “肿消了些,不要紧。”

  “关于贺子珍受伤,外面传闻很多。”

  毛泽东眨眨眼:

  “听到一些,大都是些无稽之谈。”

  “贺子珍身体不好,长征中又严重受伤,可能影响她的心情,你就迁就一点。”

  毛泽东点点头。

  毛泽东将洛甫送来的文件签字后,还给洛甫。

  洛甫离开不久,贺子珍端着一罐炖好的鸡,从厨房走到毛泽东身边,将鸡放在小桌上。

  毛泽东有些不悦地说:

  “又是炖,老是炖来吃,鸡肉干巴巴的,嚼起来味同嚼蜡。”

  贺子珍一撇嘴:

  “炖鸡喝汤不是最有营养吗?”

  毛泽东站起来,在窑洞里踱了两步,停下来,大声说:

  “炒来吃,不一样也有营养?”

  “你的牙齿好,喜欢吃硬的东西,当然喜欢炒来吃。”

  “你喜欢喝鸡汤,用一半来炖,留一半给我用辣椒炒,不行吗?就喜欢独断专行。”

  贺子珍的脚跺了一下窑洞地面:

  “这叫什么‘独断专行’,你少给我上纲,这只鸡,本来就不大,又炒又炖,有啥搞头?”

  “上个月,为了你,已经吃过炖鸡,今天,就不能征求一下我的意见?”

  “什么事,不管大小,你都要作主,都要听你的,大男子主义,主观专断,一只鸡,怎么个吃法,你都要管。”贺子珍的情绪来了,激动起来,嘴巴也不饶人。

  毛泽东摇摇头:

  “好了!好了!我不管,你少扣帽子,今后,你怎么弄,我怎么吃,不发表意见啦,一个共产党员,一点不虚心,听不进一点不同意见。”

  柒

  毛泽东来延安后,由于地位的变化,他比过去更忙了,接触的人更多了,他虽然不是党中央的第一把手,但在实际上,起着一把手的作用。这样,他在自己的窑洞里待的时间,便越来越少了,与贺子珍的交谈,也就日渐稀少起来。

  贺子珍常常独居窑洞,感到孤单、寂寞,而身上的弹伤,又时时发作,令她疼痛难忍,她有许多话,想同毛泽东交谈,比如尽快去上海医治身体,取出一块块弹片,让身体早日康复,尽快踏上工作岗位,结束一个家庭妇女的身份。但每当提起此事,毛泽东总是说,条件不成熟,叫她耐心等等。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贺子珍面对火热的生活,怎么也沉不住气,不免对毛泽东责怨起来。这样,生活中遇到一些小事,如果意见不一致,便冲突起来。

  一天,毛泽东与贺子珍在窑洞拌嘴,毛泽东大声说:“谁嫌弃你?自己政治落后嘛?”

  贺子珍大声说:

  “政治落后,我工作能力差,连工作职务也没有,还不是你造成的,十年来,我几乎全在剪刀、浆糊、报纸、材料中度过,为了你,我作了多大牺牲,你也不想想?”

  “这也是工作嘛,革命需要,分工不同。”

  贺子珍感伤地说:

  “这些年来,一个接一个生孩子,占据我多少时间,要不是这样,我会比其他女同志差?”

  毛泽东语塞。

  想看书来

  延安婚变(6)

  一会,毛泽东说:

  “工作!你在‘抗大’学习,都坚持不了,昏倒在厕所,还能干别的工作?”

  贺子珍眼角溢出热泪:

  “还不是频繁生产,伤了身体,又挨了飞机轰炸,你不是不知道,我身子里,还留着十多块弹片。”

  “既然如此,就应在家里好好休息,不要想入非非。”

  “你不能丢下我不管。”

  毛泽东一拍桌子:

  “谁不管你?”

  住在隔壁窑洞的刘英,听见毛泽东与贺子珍越吵越凶,赶快过来相劝。

  刘英迈进窑洞,只听贺子珍生气地说:

  “这样的日子,我简直过不下去了。”

  “那怎么办?”毛泽东问道。

  刘英当即劝道:

  “主席,贺子珍,你们莫吵,莫吵,有话好好说。”

  毛泽东对刘英说:

  “刘英,你看她这个样子。”

  刘英说:

  “子珍身体不好,自然影响心情,主席,你要多原谅她。”

  “原谅,为了一点小事,她就弄得沸沸扬扬的,真难办。”

  贺子珍动气地说:

  “你嫌我不好,咱们离婚不行吗?”

  “离婚?”毛泽东看了一眼贺子珍。

  “离婚。”贺子珍红着双眼说。

  刘英赶快说:

  “不能这样,不能这样。”

  毛泽东随手找来一张纸,不以为然地说:

  “有啥稀奇,离就离嘛。”

  刘英从毛泽东手里拖过纸:

  “不准写,怎么能为了一点小事就离婚?”

  毛泽东从刘英手里夺过纸:

  “她要这样嘛。”

  “还不是你逼出来的。”

  “好了,好了,分开了,就不吵了。”毛泽东边说边随手写了一行字,签了自己的大名,朝贺子珍面前一推:

  “拿去,刘英,你可以当见证人。”

  贺子珍愤愤地盯了一眼毛泽东,当着刘英把毛泽东写的离婚条子撕了。

  出走延安(1)

  壹

  贺子珍与毛泽东的别扭,越闹越深了,两人一起在窑洞,话好像也越来越少了。毛泽东不在的时候,贺子珍总爱回忆起过去与毛泽东生活的日子,那些温馨的岁月,透过朦胧的烟尘,时不时走进她感伤的情怀,但更多的,还是那些恼人的回忆,挥之不去……

  1937毛泽东与贺子珍在延安凤凰山窑洞前

  贺子珍忆起了井冈山茅坪八角楼的日子,她在小楼里为毛泽东整理文件、材料,并负责剪报。毛泽东温情脉脉地对她说:

  “子珍,你知道你作的工作,有多么重要吗?我们同中央的联系,中央对我们的指示,上传下达,都要通过你,你把秘书工作做好了,不光是对我的支持,也是对特委、前委工作的支持。”

  一会,她又忆起了吉安的岁月。

  贺子珍回吉安看望父亲贺焕文和母亲温吐秀。一进家门,贺子珍扑进母亲怀里,温吐秀对女儿说:

  “孩子,我有两年没有看见你了,比过去瘦多了,多住几天再回去。”

  21岁的贺子珍答应了母亲的要求。

  贺子珍才在家里待了半天,毛泽东来了,一进屋就对贺子珍说:

  “子珍,跟我回去,怎么样?”

  温吐秀从里间屋子出来,看见风尘仆仆的女婿,喜悦地说:

  “子珍没来多久,你又赶来了,哎呀!两年没有见到你们呐,在这里,多住些时候。”

  第十九章出走延安 毛泽东碍难地说:

  “岳母,我是来接子珍的。”

  “怎么,你们要走?”温吐秀有些吃惊。

  贺子珍羞赧地对毛泽东说:

  “你不是同意让我在家里多住几天吗?怎么才半天工夫,就叫回去?”

  温吐秀知道毛泽东来一定有事找女儿,也不好强留,便说:

  “那我赶快去准备点菜,你们吃了饭再走。”

  温吐秀离开后,毛泽东悄悄对贺子珍说:

  “你走了,我一个人挺寂寞的,正好下午没事,就来看你了,顺便接你回去。”

  贺子珍羞涩一笑,指着毛泽东说:

  “你呀——你——”

  贺子珍又忆起了瑞金的生活。

  一天,贺子珍正津津有味地在看书,毛泽东对她说:

  “子珍,把这包药煎好,给总前委秘书古柏同志送去,他的脚扭伤了,不能下床。”

  贺子珍被书中精彩的内容吸引住了,只顾看书,只听到毛泽东在说话,但不知说些啥,于是只得“嗯、嗯!”地答应着。

  毛泽东见贺子珍三心二意的,没有行动,火了,大声说:

  “你听见没有?叫你把中药煎好,给古柏送去!再为他烧点热水,烫烫脚。”

  贺子珍仍然不动。

  毛泽东发脾气了,提高嗓门:

  “你不像个共产党员,没有一点阶级感情,你再不去,我要开除你的党籍。”

  贺子珍见毛泽东火了,放下手中的书,也大声说:

  “你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共产党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你没看见我正在学习?这些事,警卫员不能干?他的老婆曾碧漪不能干?为什么一定要我干?”

  毛泽东见贺子珍有些倔,连声说:

  (bsp;“好!好!好!你不去算啦!”随即呼唤一声:

  “小李!”

  警卫员小李走进窑洞,毛泽东对他说:

  “你赶快把这包药给前委秘书古柏同志送去。”

  小李接过药包,迅速离开窑洞。

  当天晚上,毛泽东在灯下处理完公务上床睡觉,发现贺子珍裹着一条红毛毯,自个儿睡,睁着眼睛,并没有睡着,时不时在床上辗转反侧。

  毛泽东一下笑了,摇摇头,轻声对贺子珍说:

  “好了!好了!我们两人,一个是铁,一个是钢,钢铁相碰,响个叮当。你要看书,同志也要关心嘛。”

  贺子珍怨艾地盯了一眼毛泽东,没有说什么,但终于敞开红毛毯迎进毛泽东的身子。

  bsp;出走延安(2)

  一天,贺子珍从瑞金城外回来,发现桌上有一碗吃剩的炒辣椒,她闻了闻,耸耸鼻,明显感到变味了,便将毛泽东吃剩的半碗辣椒倒掉了。

  毛泽东回来,发现桌上的辣椒不见了,一边洗脸一边问贺子珍:

  “桌上的辣椒,哪里去了?”

  贺子珍一听毛泽东话里带着责问的口气,不高兴地回答道:

  “倒掉了。”

  毛泽东生气了:

  “为什么倒掉了?”

  看见毛泽东兴师问罪,贺子珍也火了:

  “喜欢倒。”

  贺子珍话激怒了毛泽东,他端起半盆洗脸水,用劲摔倒在地上,盆里的水,溅到贺子珍的裤脚及鞋上。

  贺子珍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说:

  “你这是干什么?”

  毛泽东盯着地上躺着的木盆,慢悠悠地说:

  “你不是要倒掉嘛?”

  贺子珍大声地说:

  “你疯啦?”便怒气冲冲地跑出屋子。

  ……

  贰

  心情不愉快的时候,总爱回忆起一些不愉快的往事,不堪回首啊。而那些既甜蜜又温馨的岁月,不知怎么,却让恼人的情绪给稀释了,或躲在烦恼的后面,不予见面。其实,夫妻之间,在长期的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碰碰,但身体伤残的贺子珍,孤独的时候,这些不愉快的事,总爱找她,渐渐的,她显得忧郁起来,充满惆怅。

  下载

  一天,何长工在延河畔遇见贺子珍。何长工见她消瘦的脸庞上不无抑郁,关心地问道:

  “子珍同志,你去哪儿?近来身体不好吗?”

  “去保姆家。”

  “看娇娇?”

  他们边走边谈。

  “娇娇长得可好?”

  贺子珍伤心地“嗯”了一声:“我要远行,看一眼娇娇就走。”

  何长工有些诧异:

  “娇娇还小,你要到哪儿去?”

  贺子珍瞧着远方说:

  “延安,不是我贺子珍待的地方。”

  “和主席闹矛盾呐?”

  贺子珍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