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课。
在《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的那天,戚小沐和常娥上完史论课,跟黑白无常似的晃悠着去寻食。戚小沐问常娥你想吃什么?常娥说不知道。常娥问戚小沐你想吃什么?戚小沐说知不道。俩人逛游了老半天,看看这个不想吃看看那个也不想吃,直到肚子饿的紧了,才一人买了两个猪肉白菜的大包子对着啃。
戚小沐啃着包子说:“要是能就着腊八蒜吃就好啦。”
常娥啃着包子说:“我也爱吃腊八蒜,就着小葱也挺好。有些人不吃葱不吃蒜,真搞不懂这些忌口的是怎么享受人生的。”
“我也搞不懂,怕嘴里有味刷刷牙嚼片口香糖不就是了?干吗委屈自己的胃呢。”
“我就爱你这脾气!我们那儿有个革命老区叫临沂,你听说过没有?那里的煎饼既香又筋道,抹点酱卷根大葱特别好吃,我每回去临沂都得尝尝这一口。等有空你去我家里玩,我带你吃遍山东小吃!”
“一言为定!”戚小沐吃完一个包子,再摸起另一个,刚放到嘴边,瞅瞅常娥的胸,说:“仙子,这包子还没你乳大呢,你那胸是怎么长的?怎么这么大?”
“我随我妈,我妈的丰满,我就丰满,天生一对好乳,没办法。”
“我觉得太大了不好,太招摇,跟我似的不大不小,最好。”
“小沐,你这是自我安慰的说法,我理解你。”
“谢谢!”
“不客气!”
吃完包子,戚小沐抓起矿泉水来喝两大口,说:“仙子,你觉得怎么才能知道你喜欢的那个人她也喜欢你?”
“你有喜欢的人了?”
“没有。”戚小沐咳一声,说:“咱们同学有不少搞对象的,就说咱宿舍吧,除了咱们俩,其他的都谈上了,我就是好奇,他们在恋爱之前是怎么探明对方心思的。”
常娥挠挠脸:“还用探明吗?直接问不就是了?”
“直接问多不符合大家闺秀的作风。”
“咱们同学里头貌似没有大家闺秀,孙二娘和虎姑婆倒是有不少。”
“我不就是大家闺秀嘛。”
“您可别糟蹋我耳朵。”常娥揉揉耳朵眼,说:“新时代的我们,没见过猪跑总吃过猪肉,看了那么多电影电视,我总结出一条规律——临死的人最好办事。看看那些电视剧,临死的姑娘问负心郎你爱过我吗?负心郎都咬着牙说爱。就算以前不爱,在你临死的那一刻他也爱了,他爱死你快死了!只要你快死了,别说你想探明人家心意,就算你想问个国家机密呢,人家也一准告诉你,不信你试试。”
戚小沐觉着这个方法可行又不可行,可行之处在于装死的确是个好主意,高一军训那会儿她就装过死,效果颇佳;不可行之处是傅卉舒警告过她装什么也不能装死,她一时还没有敢于违抗圣旨的胆量。她琢磨琢磨,说:“仙子,你说的有道理,也真扯淡。”
常娥吧唧吧唧嘴:“大道理就是大扯淡。”
“对极了!”
不能装死,也不能直接问,戚小沐根本没一点办法去探明傅卉舒的心思,只能继续猜来猜去。
猜过秋天,猜来冬天,猜走了2000,在庆祝元旦的鞭炮声中,猜来了2001年的第一场雪。
元旦过后就快到了放寒假的时间,课程不多,大家都闲闲散散的。
戚小沐倒是不算闲,她一有兴致了就去戚金贵那里做铁画,她学的是金属工艺,铁画跟她的专业正好相符,她喜欢玩这东西。有戚金贵手把手的教她,经过这些年的锻炼,她做的铁画虽不能说有多地道,倒也有模有样的很像回事了。
常娥偏爱设计首饰,徐则林偏爱锻铜工艺,虽然各有各的偏爱,但两人对接触不多的铁画也很感兴趣。有时戚小沐会在学校的工作室教教他们制作铁画的技巧,常娥和徐则林都是聪明孩子,一点就通,在断断续续的摸索之中,他们两人掌握了不少技法,只是手上功夫远不如戚小沐熟练。手艺是靠时间磨出来的,就像大街上常见的锻铜浮雕,只想把线走好就需要一两年的工夫,有经验的一锤子砸下去就能砸出自己想要的形状,没经验的砸十锤子也不见得能砸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来。年轻人的好处就在于有大把的时间去磨,磨着磨着就熟练了,不必着急。
放寒假的前一周,考试结束后,老八届给戚小沐打电话,说:“妹妹,你知道想画出一副动人的佳作,首先得体验生活吧?”
“这还用说?当然知道。”
“那你想不想一边赚钱一边体验生活?”
戚小沐不想体验什么生活,倒是挺想赚钱,就问:“有没有不用体验生活但是能赚钱的方法?”
老八届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
“好吧,你说说看咱们怎么烙馅饼吧。”
“嘿——!小沐你真聪明!你知道哥想干什么吧?老徐已经答应跟我干啦,你也答应吧!”
“干什么?”
“卖煎饼果子!”
戚小沐整整三分钟没回过神来,在迷迷瞪瞪的状态下,糊里糊涂的答应了。
等回过神来,她才知道自己将要受苦,俗话说有难同当,她不能一个人受苦,她要把辛苦跟朋友们分享。傅卉舒和史诗是清高的知识分子,人家是脑力劳动者,拿不起锄头种不了禾,属于那种一旦回到原始社会就立刻被饿死的货。傻实在的常娥倒有被改造的可能。
她问常娥:“仙子,你考虑过挣钱没有?”
“挣钱?”常娥眨眨眼,“咱们刚上大学才半年,怎么挣钱?花钱我倒是会。”
戚小沐批评她:“太腐败了!太堕落了!太不积极上进了!太不像社会主义接班人了!党中央是怎么教育你的?百事孝为先!父母生你养你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应该挣钱给父母花,不能老想着替父母花钱。”
“我也不想呀!要有钱挣谁不挣呢。你有挣钱的法子?”
“有啊,就是缺个帮手。”
常娥爽快的说:“我帮你!你说吧,是什么法子?我就是上刀山下油锅也帮你!”
怕常娥反悔,戚小沐说:“你先发个誓。”
常娥豪壮的高举右手:“泰山奶奶作证,我常娥发誓要帮小沐挣钱!若违此誓,就在屁股上纹个大王八!”
戚小沐放心了,高高兴兴的拉住常娥的手,说:“万般皆下品,惟有劳动高,仙子,跟我一块儿卖煎饼果子吧!”
常娥傻眼了,直想反悔,又不愿真在屁股上纹王八,只好拉下脸皮硬着头皮上阵。
☆、第 44 章
在老八届的带领下,戚小沐,常娥和徐则林,带着满腔的悲壮和新鲜感,投入到了为人民币服务的事业之中。
戚小沐把常娥介绍给老八届认识,老八届爽快,常娥实在,没多久就熟稔了。然后老八届买来了炉子平底锅和食材原料,戚小沐从戚金贵那里推来一辆三轮车,开始做试验。
煎饼果子吃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费劲。戚小沐他们从没做过饭,光是和面调面糊就有点难,不是稠了就是稀了,好不容易把面糊解决了,摊出的面饼又跟他们叫板,不是粘锅就是破洞,形象十分不雅观。
皇天不负有心人。几经试验后,四个人终于捣鼓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成品,戚小沐捧着这个热腾腾的煎饼果子,滴下了一颗心酸的热汗。
热汗洒完了,就该上战场了。紧接的问题就是:战场选在哪里?
戚小沐提溜一圈眼珠,果断的说:“在我家小区门口卖!”
这个地址很不错,小区够大居民够多,老头老太太上班族和学生都要吃早点,但在这一片卖早点的人却不多,零零星星的只有四五个早餐摊,还得被城管追着跑。
把三轮车往小区门口一放,把木头招牌往地上一竖,几个人有模有样的干起了买卖。在戚小沐同学的提议下,木头招牌上用血红的大红字写着——同学癌症,卖煎饼果子以筹款。
这个招牌很招风,来回走道的都得过来瞧一眼,赚足了眼球。
创业的第一天,老八届负责做煎饼,徐则林负责收账,常娥和戚小沐负责招蜂引蝶招揽顾客,同时负责放哨——留意城管的出没。
不成想,第一天就迎来了开门红。能迎来开门红的原因很简单,戚小沐见到街坊邻里就嗷嗷叫唤:“奶奶您来尝尝我的煎饼!爷爷您过来赏赏光!叔叔阿姨您辛苦啦,过来吃个煎饼果子歇歇脚!”大家一看是戚大成的闺女在卖煎饼果子,都不好意思不买,何况还有木头招牌上的“同学癌症”几个字,老百姓的心肠多是善良,见他们几个孩子这么懂事,更是把钱往外掏的欢,不就三块钱吗?勿以善小而不为!
买煎饼果子的人排起了队,老八届只恨炉火不够旺,手不够快,忙的满头大汗,但成效显著,仅仅一个早上,三个多小时的时间,赚了100多块钱。
尝到了甜头,几个人高兴坏了,钱包一鼓,直觉得这个冬天特暖和。徐则林干脆从自己家里又推来了一辆三轮车,跟老八届并肩作战,他们要是累了,戚小沐和常娥就负责摊煎饼,他们负责站岗放哨。几天下来,几个人的手越来越熟,卖的煎饼果子越来越多,跑的也越来越快——城管一来,推车子就跑,跑到戚小沐的单元楼底下,把三轮车藏到车库里,谁也找不着。
傅卉舒和史诗得知他们在卖煎饼果子,兴致勃勃的前来观赏,戚小沐和徐则林正在忙,没空招呼她们,她们只能先跟正在站岗的老八届和常娥说说话。
史诗不认识徐则林和老八届,互相介绍完了没多少话说,就往老熟人常娥身边凑。常娥一看到史诗心情就坏,这次也不例外,她没好气的说:“什么风把您给刮来了?”
“东北风!”史诗瞧一眼她的羽绒服,损她:“穿的这么厚,怎么能把顾客晃来呀?”
“什么意思?”
史诗指着她的胸,提示:“你应该把那俩皮球露出来,才能让煎饼锦上添花,才能让顾客感到满意,顾客就是上帝,这么冷的天,顾客只有看场足球赛,才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流氓你!”常娥气的抓起一根油条朝她扔,想到油条是花钱买来的,不能浪费,放回油条,一甩头发,骄傲的说:“史诗,我不跟你计较,我知道你嫉妒我,知道你自卑,也是,该凸的不凸该翘的不翘,要是没那张脸撑门面,早该自卑到自杀了。说真格的,你真不该自卑,黄豆也是乳,鸡架子也是身材啊!”
史诗最恨别人说她乳小,噼里啪啦的大骂常娥,常娥不服,叽叽喳喳的反驳,新一轮的世界大战开始上演,直到两人嘴巴干了才暂停。
傅卉舒刚过来时,一看到那个木头招牌就愣了,百思不得其解,就问老八届:“你同学有得癌症的?”
老八届警惕的看看四周,压低声音,说:“小沐的主意?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