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思绪随歌飘扬。不由想起肖李。
第一次听这首歌还是五年前吧,是肖李推荐的。
那时他们慢慢地走着听,肖李轻轻勾着她的腰,两个人的头贴在一起,耳机相连——“take me to your heart take me to your soul/give me your hand and hold me/shog star……”歌真的很好听哈,那歌词写的,译成中文肯定要失韵的。据说这首歌是当年欧美歌榜冠军,有个俗不可耐的中文译名《吻别》,与某一代人爱听的中文《吻别》居然一个名字。
她的警长推开门时,那人唱到:“don't need too much talking g anything/all i need is someone na sing……”
警长一亮手里的警官证,对坐沙发上的人们说:“警察!例行公务!”
坐沙发上几个人,都侧脸,男女都有,神色各异,却不慌。
有二个还冲他们礼貌地笑笑。她眼光漫游地回笑了下。感觉有一张微笑的面孔似曾相识。
客人们都没说话,等民警同志们先说话。
那个唱歌的仙人,听到动静,回过头对警察们自然地一笑。他的脸非常漂亮帅气。
她怔了下,觉得这张脸似乎见过,却活活没想起在哪儿见过。反正她的工作保证她阅人无数,练就她的眼光越来越毒,却注定她的记忆越来越糟。
警长没理他。他便稳如泰山继续唱。*段,停下是蛮扫兴的。
同事们各做各的营生,她仍然旁观学习,偶尔打打下手。
检查无异常。歌已到尾声曲。看警长的意思,也不打算逗留。准备撤了。
这时,唱歌的仙人,回身,含笑,从容地看着一拨威严的民警同志们,不慌不忙地说:“不好意思!有劳各位兄弟,你们辛苦了!”
说完,他不知怎么就变出一包中华烟来,给她的几位男同事发烟。
她悄悄观察他,确信自己见过他。但,在哪儿呢?
这时,只见他走到她身旁,欲抽出一支烟,手却有点僵住,看他神情,显然也微怔。
他嘴角含笑,眸光黑亮看着她,问:“这位……是否吸烟?”
她瞪着眼睛,摇头,直直地看他,一味地回想着与这张脸的初遇地?
看见他对她笑,很温暖很厚道的那种笑,笑意荡漾里流露着一丝不引人注意的提醒之色——她警觉地捕捉到了,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同时猛然想起,他,是某个雨夜病在车上让她送过的报警人——那个算是有点诡异的工作对象吧!
此刻,他面色白润正常,散发着健康的光彩,神态悠闲。与那天判若两人。声音也沉厚纯净。怪不得,她差点认不出了。
她突然勾起嘴角轻笑了,笑得并不明显,却透出心底的欣慰。她看到他这么健康地唱歌、招呼她的同事们,就像看到自己手术刀下九死一生的病人出乎意料地活过来,如春天的阳光一样撒在眼前时的那种感觉。
他大约是看到她笑了,脚步停顿了下,侧脸对她再笑。
这个笑她看得懂,是谢谢的笑。她略摇摇头意思是不用谢,然后收回她的欣慰,让脸上的笑意戛然而止。
他不以为然,转身,继续给她别的同事发烟。
包间气氛相当缓和了。沙发上的客人已开始小声交流。
警长微笑,自己点上烟,轻轻吐出一口,说:“呵呵,没什么事儿。”
唱歌的仙人,站定,含笑点头致谢,邀请她与她的同事们一起喝茶、休息。
站在警长身体侧后方,她突然感到一双眼睛盯着她,她循光看去,不用想也知道是报警人的弟弟,刚才一进门对她微笑过的那个。
她朝“弟弟”略略颔首浅笑。算是招呼过了。
“弟弟”的嘴微张,愣了下,匆匆做个鬼脸朝她点点头。
她并不想在这种场合相认熟人。略低头,玩她的手表,心不在焉地听双方说些简单的客气话。
她沉在自己的恍惚里,猛一抬头,对上那唱歌仙人哥哥的眼光。他的眼光在她脸上停留3秒。有点琢磨不透的。算意味深长吗?她怀疑自己昏了头看见了幻光。
这时,听警长笑语:“你们继续玩吧!”他走到茶几跟前摁灭了烟,朝全包间的人一个长笑,转身对手下人说:“撤!”
无来由地心虚、心慌。她,冲到同事们前面,打开门,带路似地逃走。
在回所的路上,她默默揣度着刚才那个3秒钟的眼光,心念骤动,脑子跳出一句话:路遇桃花轻叙旧。她不会是犯花痴病了吧?
正文 第三章 相望(1)
接连一周的熬夜办案加班,让她憔悴。睡眠严重不足,精神疲倦。她站在所里卫生间的大镜子前看,那是谁的小脸?更加瓜子了,基本只剩两只无神的大眼毫无情调地眨巴:要睡觉。要睡觉。
十一长假瞬间即到。其实还不如平时闲。看着全市人民都在家欢度国庆,她自己只能休息三天,确实不平衡。
本想假日在租屋补觉的。看来不合情理。经不住老妈死缠硬磨,她回家过了。
一号那天她值班。次日,决意不顾廉耻,赖在家中的沙发上补懒觉,偏偏肖李好兴致,这天一大早就来了电话,恳切地邀请她出游。她想,外地就算了,一是时间不够,二是还要打出省报告,颇繁。
睡眼惺忪,略略梳洗后,她懒懒地在小区门口见到了等候多时的肖李。
肖李穿得很休闲,他五官长得不漂亮,但气质斯文,正坐在车里安安静静等她。
她没打招呼。开门进车,坐好。开始跟他建议去哪儿。
平时她说话时,肖李望着她,或不望着她。望着她时,眼神是她喜欢的亲而不腻,不望着他时,气度也是和而可依的样子,全是同路多年的感觉。
现在,肖李的手松松搭在方向盘上,上身微侧,舒服地斜倚座位,神色安宁,不像赶路,倒向在家喝茶慢聊。他微笑着听她说,不否定不肯定。他的决定往往超出她的判断。
她说完,习惯了似地沉默,等他决策。肖李直截了当地说:“去嘉年华。”就这么一两拨千斤地否定了她说去森林公园的想法。他是司机,说去哪儿就去哪吧。反正她今天没劲。到哪都没劲。
嘉年华的游乐设施时尚新潮,假日必是爆满。他们去凑人气吧。
那天,都是肖李做主说玩什么,她就陪着玩什么,乖乖地消磨时间。
中午,在嘉年华里的餐厅吃了盒饭,她情绪恹恹。二人就坐在人工湖边的长椅上观景。
垂柳暖风,吹拂困意。她迷迷糊糊起来,自然地把头靠在他肩上,昏昏睡去。她跟他在一起,就是这么自然。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
与她在一起,她像靠着香樟树,氧足心清。一觉醒来,她正睡在他的大腿上,原来不知何时被他转移了,怪不得睡得服贴呢。他靠在椅子上,也睡着了。她动动,舒展筋骨。
他也动动,睁眼,俯首看她。她抬臂点下他的额头。他伸掌捋顺她的头发,说:“晚上,去我家吧。”这是他第一次邀请她去他家。她怕的东西不期然降临。
她沉吟良久,多年前的心伤似乎又要裂口流血了。狠狠心肠,终于蹦出这么一句:“今天我累了,改日吧。”
他似乎早有准备,并不计较。二人都已没更多的兴趣继续玩乐。
她说:“送我回家吧。”
这天,虽然没有硝烟,但显然是,不欢而散。她跟他之间从来没有狼烟滚滚的时候。
这次,她想,他依然如往常冷战一样,估计,很久不再联系她。
她闲时也会审视她与肖李之间的关系——就像两个相望的城堡,近观远望,就在那里,但似乎总不在这里。
她与肖李认识也有五、六年了,去掉中间二年的陌路,也交往三、四年了。拉手搂腰了,亲吻拥抱了,热情不缺,温度欠佳,全是义务活动似的,清汤寡水,搞不清是恋人、朋友、校友还是好同事。
她不否认,在寂寞的时候、烦闷的时候,会主动找他出来见面。没有过多的企图,她只是想有人相伴,有人陪,有人倾吐,走路、逛街、喝茶、吃饭……
他是个绝好的听众和伙伴,而且能守口如瓶。她喜欢他的无语,喜欢他在她激动地说完话时,自然地握*的手暖她,把她拥入怀,抚她的肩膀、头发,这样,她宣泄完就得到了安抚。
肖李呢,她观察他,可能也是。可是他的烦恼不像她的烦恼那样,能轻易出口。他的难受藏在心里。
有次他约她看电影时,她感觉有水滴在她的手背上。当时电影里男女主角正在雨中相拥劲吻。她一时失神不解,难道她入镜亲临现场了?水一滴又一滴地落在她手背上。
她侧脸看他,发现他居然在哭,没有声音地哭。脸上的泪痕在电影的光里闪亮。他在工作中受委屈了吧,或者被哪个同事陷害、被哪个领导穿了小鞋……他不说,她绝口不问。她没有原因地被他男人的眼泪感动,竟然有点心疼。
她取出纸巾递给他。他不避讳她,接过纸巾,自自然然地,像在阳光下自自然然地擦汗。他慢慢擦好,把纸捏个团儿,塞进上衣口袋。然后,拉过她的手握着,紧紧握着,继续看电影。
总会遇到他显然不开心的时候,她会尽量想出能让他开心的点子。如果时间不晚,就去唱歌,或打游戏机……反正去那些闹哄哄的地方乐去。如果时间晚了,她就会主动牵起他的手,不断地讲笑话。直到她看到他张口笑,说:“伏苓,好了,回家吧”他们的聚会就到此结束。
他知道,毕竟她工作后的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基本像组织捐助给她的,不多。而她喜欢看书、睡觉。一如他大四时遇到的那个上大二的小丫头,安静不失活泼,倔强不失柔弱。可她确实在他眼皮底下慢慢长大了。
那天,她下了肖李的车,回家,整个人就一个蔫字形容。为肖李吗?可能是。这么不死不活的感情,让她纠结又不舍。说不上来的滋味。
正文 第三章 相望(2)
十一过后,天气晴好,气温凉爽。又轮她的值班组坐治安窗口。六天一值的窗口班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上午,她无趣地登记了几个报失钱包的,被盗手机的,被盗电瓶车的报案人,马不停歇地电脑输入接报信息,中间还被一个贪图小便宜被骗了钱的人纠缠了半个小时……。
才刚吃完午饭,她窝在椅子上没打个几分钟盹儿,又被常副所长看中,带去做一个安保工作。某小学有大活动,要求所里安排安保,所里得去人。人手少,分管副所长亲自携她开一辆警车,执行任务。
原来,是有富人积德为物流地段的该小学捐款改进学校教学与生活设施。简言之,就是“富翁捐款兼学校致谢大会”。常副所带她去,就是给这个会做安保工作。或者说作保安人员。
到了学校,主席台只有桌椅立式话筒守阵。无人。
常副所长与她就是负责学生们的入场退场秩序,防范拥挤踩踏致伤事件的发生、巡察有否嫌疑人员出入校园威胁教师学生(含捐款富翁)的生命安全等。
常副所长在*场那个对角线,她在*场的这个对角线,上下左右的巡游。也就是说,她在后方,常副所长在前方。
场下学生基本都安顿好了时,一辆黑色轿车,悄悄驶入,停在警车旁边。
三个男人陆续下车。鱼贯上了主席台。按校长安排座次坐定。
那时,她正忙着帮助她周围的叽叽喳喳的低年级小朋友落座。并未仔细观察主席台上的具体草动?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