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章

作品:建国大业|作者:冬儿|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6 05:17:29|下载:建国大业TXT下载
  陈毅:“听说大姐吃不下饭去,我给你搞来点城隍庙的小吃。”

  邓颖超:“主席交给的任务没完成,哪能吃得下!”(手机阅读250sybsp;n)

  陈毅看到桌上有关宋庆龄的书和照片,墙上还贴着宋庆龄和孙中山的照片:“真难为大姐,研究起国母来了。”

  邓颖超:“恩来天天催我,我能天天催孙夫人吗?”

  陈毅:“大姐,你可别急出病来,首先要吃好!”

  邓颖超看着那饭盒里精美小吃:“今天北平又来电报了。”

  陈毅:“你别急。”

  邓颖超:“不是我急,是中央急,现在新政协万事俱备,只欠国母出山呀!”

  陈毅:“能用得上我陈毅的地方,大姐只管下命令!”

  邓颖超看着眼前的精美上海小吃,油然生智:“有了,今天中午,你给我做180套这种小吃。”

  陈毅:“一模一样。”

  邓颖超:“当然。”

  陈毅:“送孙夫人?”

  邓颖超看表:“还有三个小时,你能不能做好吧?”

  陈毅霍地从椅上站起:“许参谋。”

  门外进来一位参谋:“陈司令员。”

  陈毅:“通知司令部协理员,12点前搞出200套上海小吃,交邓大姐!”

  129。上海市虹桥路1191号

  字幕:1949年8月19日“小先生”夏令营

  宋庆龄邀请邓颖超、许广平、廖梦醒视察中国福利基金会举办的小先生夏令营,在180多名孩子参加活动。

  宋庆龄:“孩子们,玩得开心吗?”

  小先生们齐声:“开心!”

  宋庆龄:“到了午饭时间了,大家该回去吃饭了。”

  “我们不想走。”

  “我们不饿。(手机阅读250sybsp;n)”

  邓颖超:“孙夫人,让孩子们再多玩一会儿吧,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

  宋庆龄:“这是基金会搞的第一个少年夏令营,请多指导。”

  邓颖超:“我知道基金会经费比较紧张,住得比较差,不能请更多的孩子来参加,跟苏联的夏令营没法比。”

  宋庆龄:“颖超,你说到根儿上了,我就是想让中国的孩子,也有欢乐幸福的童年。”

  这时,两辆军车开来,许参谋跳下车来:“邓大姐,饭送来了。”

  宋庆龄:“这是怎么回事?”

  邓颖超:“我请陈毅市长给每个孩子送一盒饭,解决肚子问题。”

  宋庆龄激动地:“孩子们,邓妈妈给你们送午饭来了!”

  兴奋的孩子们排上队,每人得到一份包装好的城隍庙小吃。

  孩子们开心极了。

  宋庆龄分发给孩子们:“要谢谢邓妈妈。”

  邓颖超也给孩子们发饭。

  宋庆龄:“颖超,孩子们多高兴啊!”

  邓颖超:“让他们在这里多玩一会儿。”

  宋庆龄:“你想得比我周到。”

  邓颖超:“我喜欢孩子。”

  宋庆龄:“那你,为什么不生个孩子?”

  邓颖超:“孙夫人不是也没有孩子吗?”

  两人相对,无言。

  130。宋庆龄寓所前的绿地

  几只鸽子在草地上嬉戏。

  邓颖超和宋庆龄坐在椅上:“……恩来让我告诉您,由于革命形势发展很快,政治协商会议要在9月份召开,希望您早日康复,去北平商量建国的事。”

  宋庆龄:“谢谢,我也希望早日康复,可是,力不从心哪。”

  邓颖超:“但愿您早日康复!”

  宋庆龄:“跟你说,即使我参加会议,也不愿作为党派代表。”

  邓颖超:“您不愿意作为国民党……”

  宋庆龄摇摇头:“最好还是以旁听资格列席会议吧!”

  邓颖超:“怎么能让您旁听呢?”

  05

  131。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夜

  毛泽东在看邓颖超发来的电报:“一国之母,不参加党派也好。”他拿起桌上半支掐灭的香烟,重新点燃,在屋里踱步。

  李银桥:“这个孙夫人,架子也太大了,谁都请不动她!”

  毛泽东连连摆手:“莫乱讲啊!”

  李银桥:“?”

  毛泽东:“孙夫人有个戒指,那就是国宝,上边有一个印章。抗战时期,蒋介石封锁我们,孙夫人为我们在海外募集物质。有些华侨、外商就是想得到孙夫人的签字、盖章才捐赠的。第一个采访我们的美国记者斯诺也是孙夫人介绍的。”

  李银桥:“对不起主席,我不知道这些。”

  毛泽东:“从1927年算起,孙夫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支持了我们整整22年啊!现在,我们胜利了,等她几天还等不得吗?”

  李银桥:“主席,你问谁呢?”

  “问我自己呀!”毛泽东把烟头拧灭。

  132。台湾国民党军用机场

  蒋介石边视察边询问陈诚:“这里起程轰炸北平,能回来吗?”

  陈诚:“太远,不加油回不来。”

  蒋介石:“共党那个政协会有什么名堂?”

  毛人凤接话:“还在筹备。”

  蒋介石:“孙夫人去了?”

  毛人凤:“没去,还在上海。”

  蒋介石:“孙夫人还是有些骨气的。”

  毛人凤:“共产党拿国母也没有办法呀。”

  陈诚:“轰炸上海也起到了震慑作用。”

  蒋介石:“能不能借美军在南朝鲜的基地加油,轰炸北平?”

  陈诚:“我跟美国人商量一下。”

  两架轰炸机腾空而起……

  蒋介石扬起头瞩目战机,投以寄托的眼里隐露出狰狞的目光。

  133。上海林森中路宋庆龄寓所琴房

  字幕:1949年8月18日

  钢琴声从宋庆龄二楼房间传出来。

  保姆推开门,邓颖超悄然站立在楼梯上。

  宋庆龄回头,停下:“颖超,你很准时。”

  邓颖超:“夫人身体好些了?”

  宋庆龄:“是的。”

  邓颖超:“我打断了贝多芬的《悲怆》。”

  宋庆龄:“你也喜欢这个曲子?颖超,你来弹吧。”

  邓颖超:“夫人接着弹吧。”

  (bsp;宋庆龄:“你不是想与我研究有关孩子方面的事情吗?”

  邓颖超:“是的,我慢慢讲,您慢慢弹,不是更轻松吗?”

  宋庆龄示意保姆把门关上。

  06

  134。宋庆龄寓所琴房外

  保姆听到琴声又响起。

  几个园丁也都停下来了。

  传来了邓颖超委婉自如地随着琴声的叙述声音:“……天下的女人没有不想当妈妈的,而我们为何没有孩子?”

  宋庆龄的琴声从高调中走向低沉,舒缓。

  邓颖超的声音:“……1927年在广州,周恩来的妻子难产,生下一个十斤重的男孩……”

  135。宋庆龄寓所琴房内

  邓颖超扶着钢琴在讲述:“……周恩来没有看到,这个男孩就夭折了。在他妻子产后治疗时,特务搜捕来到医院,要杀掉周恩来的妻子,在医生掩护下,她化装逃离广州,从此产后坐病,终生不能生育……”

  宋庆龄的琴声突然停住:“颖超,你好像在讲别人的故事……”

  邓颖超:“夫人想听下去吗?”

  宋庆龄:“有关孩子的,我听。”

  邓颖超:“不要停,弹吧。”

  宋庆龄美丽的脸宠望着讲述中邓颖超,琴声变得如怨如诉。

  邓颖超眼圈有些潮湿:“……那时,我怀孕四个月,凌晨二点,我在酣梦中,被先生喊醒,叛军的枪声响了,先生让我同他一起逃出。我求他,你先走,我带着卫队掩护你。”

  宋庆龄慢慢地停下琴声。

  邓颖超:“夫人,弹下去,让我轻松地讲完。”

  宋庆龄眼里蓄满泪水在弹琴。

  邓颖超:“当先生逃走半小时,忽有枪声四起,叛军一边射击一边喊着‘打死孙文!’”

  墙上,孙中山先生的照片,

  琴声不再停下来,宋庆龄的手指刚劲地敲击着琴键。

  邓颖超:“卫队的枪弹几乎用完,我们四人,循着桥梁式的过道爬行……流弹在耳边飞鸣,我再也走不动了,两个卫兵架着我走,我想,我熬不过去了,让卫兵把我毙掉吧,我不能落到叛军手里,四周横七竖八躺的都是尸体……”

  钢琴声时而激昂,时而呜咽,琴面上映着一个女人被往事点燃的激动身影。(手机阅读250sybsp;n)

  邓颖超眼角的泪珠缓缓下流:“后来,我化装成村妇,不知走了多少路,才逃出来,听到战舰开火的声音,才使我如释重负,知道中山先生安全无恙。而我身体却受到损害,那个孩子,流产了!”

  琴声在叙说,在控诉,在回想,宋庆龄两颊淌泪,激越的琴声推向高潮,戛然而止,她伏在琴上,许久。

  宋庆龄:“……我写的《广州脱险》。”

  邓颖超:“我背错了吗?”

  (bsp;宋庆龄紧紧地拥抱着邓颖超:“我同命相连的姐妹!”

  邓颖超:“有时,我觉得对不住恩来。他批评我说,全中国的少年儿童都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干革命,不就是为了他们嘛。将来在北平要建设全国最好的少年宫,最好的幼儿园。中国的孩子要和发达国家的孩子一样,过最幸福的生活。”

  宋庆龄热泪盈眶,充满向往地:“颖超,去北平的时间,你安排吧!”

  136。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夜

  字幕:1949年8月20日

  周恩来推门而入:“主席,孙夫人同意北上了!”

  正在灯下写文章的毛泽东,噌地站了起来,接过电报,一拍桌子:“马上回一封加密电报,告诉颖超同志,她出色地完成了中央交给她的任务!中央向她表示感谢。请陈毅市长,对孙夫人的北上高度保密,做到万无一失。”

  周恩来欲走出。

  毛泽东:“等等。”

  周恩来:“主席还有事?”

  毛泽东:“颖超回来,放你一天假,好好陪陪她!”

  137。北平前门火车站

  字幕:1949年8月28日下午4时北平前门火车站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李济深、何香凝、张澜、张治中、沈钧儒、郭沫若、柳亚子、廖承志等一大群人都恭候在站台。

  138。宋庆龄乘坐的专列驶进车站

  车还在滑动,毛泽东带头鼓起掌来,所有的人都鼓掌了。车刚停稳,毛泽东出人意外地先踏上梯子,迈入车厢。

  139。专列车厢内

  宋庆龄身穿黑色绸旗袍,佩一条洁白的纱巾,盘着发髻,十分端庄地站立起来,微笑地凝视着走上车来的毛泽东。

  毛泽东热情地伸出手来。

  宋庆龄上前一步。

  握手。

  手上那枚印章戒指。

  音乐起。

  毛泽东:“大姐,重庆一别,快四年了。”

  宋庆龄:“我从心里祝贺你们的胜利。”

  毛泽东:“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

  宋庆龄:“感谢你们的邀请,谢谢邓颖超的陪同!”

  毛泽东:“我和我的同志们盼望着这一天,与您共商建国大业!”

  无数支鲜花从车窗外簇拥上来。

  车厢外,欢迎的群众,锣鼓声,欢呼声。

  下载

  06

  134。宋庆龄寓所琴房外

  保姆听到琴声又响起。

  几个园丁也都停下来了。

  传来了邓颖超委婉自如地随着琴声的叙述声音:“……天下的女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