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2部分阅读

作品:脱贫致富奔|作者:罗莉泡泡|分类:综合类型|更新:2025-05-21 00:01:49|下载:脱贫致富奔TXT下载
  “二妞,你啥时候回来的?咋这样看着我?”夏大姐听到响动抬起头来,发现妹妹正站在一旁直勾勾地望着自己。

  夏晓晴回过神来,对着夏大姐摇了摇头,慢慢地脱下外衣爬上炕,侧躺下望着夏大姐说道:“大姐,你现在每天关在家里不觉得无趣吗?你不想出去吗?”

  “我每天在家里做做家务绣绣花,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有时还觉得时间不够呢,怎么会觉得无趣。留在家里才是女人的本分,不能总想着出去。”夏大姐觉得妹妹问得有些奇怪,但想到妹妹还小也没有太在意。

  看来古代人的观念真是根深蒂固啊,夏晓晴感慨了一把,但也没像众多穿越女主一样,劝说大姐抛弃旧思想。自己到了这大明朝,既然当不了伟人改变不了世界,就最好遵守这个社会的规矩行事,尽量不让自己这只小翅膀扇动太大。

  “大姐,你知道早上来的客人是干什么的吗?”夏晓晴试探性地问道。

  夏大姐脸色微红,低下头去局促地说道:“你说八姑啊,我也不知道她来干嘛。你怎么知道八姑来过了。”

  “五郎跟我说的,他带着妞妞在窗边玩,听见爹娘和八姑说话了,说八姑是来给你说亲的,五郎还听到了是给哪家说的。”夏晓晴决定直接点破,看看夏大姐的反应。

  早上八姑那样打量自己,夏大姐也猜到一点,被妹妹直接说出来,感到不好意思,一股热气突地爬上了脸颊。“你瞎说啥了,自己睡你的,不许胡说。”

  夏晓晴看夏大姐这副样子,也不好多说了,小姑娘毕竟脸皮还是薄。看来只有自己去打听看看了,只是自己现在一副小孩模样,就算打听到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让爹娘相信。

  第五十章 噩梦

  这日,夜空中点点繁星闪烁宛如流光,浪花拍打着沙滩卷起层层白沫。

  两个身影依偎着坐在沙滩上,望着天空窃窃私语。

  “李牧,我很幸福,谢谢你。”女人依偎在男人胸前,耳边传来男人有力的心跳声,这让她感到很安心。

  “真是个傻丫头,”男人亲昵地用手抚过女人的秀发,轻轻地把吻落在了女人的发顶。

  “你看,是流星,快许愿。”女人兴奋地站了起来,迅速的闭上眼睛握着拳对着流星许起愿来。

  我要我们一直在一起,女人在心底默默地说着。

  “真像个小孩子,”男人用爱怜的口吻说道,又把女人搂入怀中。

  “我才不像小孩子。”女人用撒娇的语气说,用头顶了顶男人的胸口。

  “我喜欢你在我面前,把自己当成个小孩子,”男人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晓晴,其实,你不用把什么事情都扛在自己身上,你吧自己看得太紧,这会让你很累的。”

  女人带着幸福的微笑,静静地听着……

  “你能相信我吗?我会一直站在你身边的。”男人低下头神情的说着。

  ~~~~~~~~~~~~~~~~~~~~~~~~~~~~~~~~~~~~~~~~~~~~~~~~~~~~~~~~~~~~~~~~~~

  啪地一掷,一个文件夹被大力地摔到了办公桌上,桌上的咖啡杯受了外力晃动了起来,几滴黄褐色的液体洒了出来。

  “李牧,你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吗?”女人愤怒地问着,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

  男人盖还手中的钢笔,平淡地说道:“晓晴,你应该明白的,不要太激动了。”

  “为什么这么对我?”女人闭了闭雅安,用力把泪水压了回去,然后出声质问道。

  “没什么好说的,现在是上班时间,你出去吧,我要工作了。”男人冷漠地说着,如同一把利剑穿透了女人的心脏。

  “不要,不要这么对我。”女人哭泣的声音仿佛从远处传来。

  ~~~~~~~~~~~~~~~~~~~~~~~~~~~~~~~~~~~~~~~~~~~~~~~~~~~~~~

  一幕幕画面在夏晓晴眼前飘过,让她跌入深渊,她努力挣扎着,却还是看到那张自己狠狠爱过,又狠狠恨过的脸庞。

  “二妞,二妞,快醒醒,你做噩梦了。”夏大姐摇晃着妹妹,叫唤她醒来。

  夏晓晴被一阵阵叫喊声惊醒,茫然地坐起身来,“大姐,怎么啦?”

  “你做噩梦了,刚才一直说着梦话,身子还不停晃着。”夏大姐形容着刚才的情况,又拿了布巾递给妹妹,“你刚才梦见啥了,把你吓成这样,都出汗了,快擦擦吧。”

  夏晓晴是心还怦怦地跳着,她已经想起了刚才的梦境。夏晓晴做这样的梦并不是第一次,但是都是在前世,到了古代后这还是第一次。原本以为已经忘却了的东西,没想到还是紧紧跟随着自己。

  “大姐,我忘了刚才梦见什么了。”夏晓晴把用过的布巾递给夏大姐,让她放回去。

  “看来这几天累着了,你再多睡一会儿。等吃饭的时候,我过来叫你。”说罢便出了房门,去了厨房。

  夏晓晴重新躺回炕上,胡思乱想起来。看来是大姐的亲事,勾起了自己那段不堪的回忆。两世为人,本来以为自己早已看开,没想到还是会怨恨。

  夏晓晴突然觉得古代的包办婚姻也不错,没有爱也不会伤心,只要找个性情本分的,两人像合伙人一般生活,尽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

  “二姐,起来吃饭了。”夏五郎拍着门大声叫着。

  “我知道了,这就起来。”夏晓晴几下穿好衣服,就往屋外走去。看到五郎正等在自己门外,突然想起让他打听的事,便问道:“你问过桃花了吗?她八姑住在哪个村子?”

  “我问了,她姑住在隔壁的坑子村。”夏五郎把打听到的情报说给姐姐听。

  “做得好,我们五郎真厉害,下次感激姐给你买桂花糖回来。”夏晓晴拍了拍弟弟的头,夸奖道。

  坑子村,不就是平日坐车的那个村子吗。对了,张把式就是坑子村的人,可以让二郎去跟他套套近乎,让张把式帮忙打听一下。夏晓晴想到了调查渠道,便安下心来,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准备明天一早就让二郎出动。

  吃过晚饭后,趁夏大姐去洗碗,夏晓晴把二郎叫到自己屋里,把任务交给了他,还交给他一些套话技巧,事关大姐的终生幸福,让他一定要完成任务。

  夏二郎本就精灵,又在市场上做了这么久的买卖,更是长了见识,两下就理解了二姐的话。

  第二天一早,夏二郎就去了坑子村,张把式正赶着牛车等在村口大树下,因为不是赶集的日子,坐车的人并不多,张把式一般要等着装上一大半,才出发去镇上。

  张把式看到夏二郎朝自己的牛车走来,以为他又要去镇上,远远就唤道:“二郎,今天又要去镇上啊。”

  “张叔,你过来一下。”夏二郎看到车旁已经站了人,也不好往张把式车前凑,只好招手让他过来。

  “啥事啊?还让我过来。”张把式看夏二郎一副神秘的样子,心里好奇便走了过去。

  “张叔,你们村是不是有个姓钱的读书人啊?”夏二郎直接问道。张叔是个直性子,不会绕弯弯,直接问反而更好。

  “我们村,姓钱的读书人?”张把式想了想,说道:“我知道了,你说的是钱家旺吧。你打听他干啥?认识他?”

  “没有,是我爹听说他书读得好,就想问问,想让我哥和他一起论论文章。”夏二郎照着二姐规划的方向说着。

  第五十一章 汽锅鸡

  “只是他妈因为是寡妇,平时不太出门性子也严,也不太爱旁人打扰她儿子读书。你哥去讨论学问,应该会让去的。”张把式继续说道。

  夏二郎又不着痕迹的询问了张把式一些关于钱家的事,张把式也把自己知道的都跟夏二郎说了。夏二郎听了都仔细记在心里,准备回去给二姐说去。

  渐渐地树下等车的人越来越多,夏二郎也不好在打扰张把式,刚好自己也问得差不多了,就主动告辞了。

  “二姐,我回来了,这是你定做的陶罐,我给你拿回来了。”夏二郎提着四个垒在一起的陶罐,气喘吁吁地回了家。今天他就是打着那陶罐的旗号,出门去邻村打听钱家的事的。

  “你拿回来了啊,快放下,很重吧。”夏晓晴从弟弟手里接过陶罐,把它们放到了厨房,并让夏大姐帮忙用清水洗干净。看夏大姐洗了起来,夏晓晴冲弟弟眨了下眼,示意他跟着自己往厨房外走。

  “你都打听啥了,快给我说说。”夏晓晴把弟弟拉到羊圈前,仔细询问起来。

  “张把式对钱家也不太熟,大多都是听坐车的人闲聊时说的。”夏二郎把从张把式那里听到的,一一说给二姐听了。

  夏晓晴从弟弟的话里听出了以下几个重点,钱母寡居多年,性子严肃,对孩子期望很高,管教也严格,平日不太与外人来往。

  夏晓晴仔细分析着,寡居多年又不爱与外人来往,多是性格孤僻。钱家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每天被留在家里看书,而不出门和朋友玩耍,要不就是过于孝顺,要不就是性格懦弱,这两种性格都不太好,特别是对于当他老婆的人来说。钱家有二十亩地,在乡下地方来说也算是小康水平了,只是那钱家旺一心考学,万一屡次不中,这点家产还不够他出外考试的路费。夏晓晴一寻思,顿时觉得那钱家嫁不得了。夏晓晴决定有空就去给周婶吹吹风,让她把话传到母亲耳朵里。

  “二妞,你在干啥咧,你的陶罐我给洗好了,你不是等着要用吗?”夏大姐站在厨房门边说道。

  “哦,我这就来。”夏晓晴赶紧结束和弟弟的谈话,往厨房走去。夏晓晴定做的这几个陶罐,其实严格的说应该是气锅,就是云南的特色菜汽锅鸡用 那种陶锅。

  自从家里养了鸡,夏晓晴就打起了它们的主意,她自从来了古代就没吃过鸡肉,早就馋得慌了,之前才买回来的时候,夏晓晴就让夏大姐做了吃,夏大姐节省惯了没舍得,说想留着下蛋。夏晓晴忍了一个多月,实在是忍不住了,再加上自己的养殖场也办了起来,以后不愁没有蛋吃,几经纠缠终于把夏大姐工作做通,让她同意吃鸡了。

  夏晓晴在前世的时候,就最喜欢吃汽锅鸡,每次去吃云南菜时,都会点上一锅。夏晓晴后来还专门在网上订购了气锅,就自己在家做汽锅鸡吃。

  古代做饭、炒菜都是用铁锅,夏晓晴在前世已经习惯了用陶罐小火煲汤,只是这古道的灶眼都十分的大,实在是不适合把陶罐放在上面,夏晓晴就只好忍了下来。

  只是事关平日不容易吃到的鸡肉,夏晓晴就不想将就了。她专门画了图纸,和夏二郎一起拿到邻村的匠人那里,定做了四个大小不一的陶土气锅。

  夏晓晴前世在网上订购气锅的时候,研究了很久,把气锅的历史、用料、作用都研究了一遍,所以大概知道它的加工过程。气锅的用处十分广泛,不仅可以用来做汽锅鸡,还可以用来做其他各种的蒸菜,气锅可以一个锅单独使用,也可以几个锅重叠在一起使用。

  但是匠人看到夏晓晴的图纸感到十分的奇怪,他从来没有见过在底部挖孔的陶罐,也不知道这样的罐子怎么放到火上烧煮。夏晓晴给匠人自己讲解了图纸,让他照着做,但是夏晓晴留了个心眼,并没有告诉匠人这罐子的用法,她想自己说不定以后就会用这个赚钱,还是先保密为好。

  夏晓晴烧了水试了试做的气锅,和前世用过的差不多,陶土的颜色看上去都是一样的,匠人很负责地把气锅的边缘打磨得很平整,上汽也正常,看来应该是没问题了。

  夏晓晴让二郎去后面鸡圈抓了鸡,拿过来让夏大姐帮忙杀鸡。夏大姐动作熟练地打理起来,没一会就收拾好了一只鸡。

  “大姐,把鸡下水都留着,这些都是可以做菜吃的。”夏晓晴看到夏大姐准备把鸡内脏拿出去扔掉,赶紧出声让她留下。

  “这能吃吗?以前没看过别人做来吃啊。”夏大姐为难的看着手里的鸡下水,但还是给妹妹留下了。

  “你放着吧,等会儿我来做,保准好吃。”夏晓晴胸有成竹地说着。

  夏晓晴把夏大姐收拾好的鸡肉,洗净后再砍成小块,和姜、盐、葱、草果一道放入气锅内,然后盖好盖子,吧气锅放到放满水的铁锅上,用纱布将隙缝堵上,不让蒸汽漏出来,再把火点上慢慢蒸煮。

  蒸汽同气锅中间的导气管进入气锅,水蒸汽溶入鸡肉之中,凝结成鲜美的汤汁。汽锅鸡根据选择鸡肉的老嫩程度不同,一般要蒸煮3…4和小时左右。

  夏晓晴趁煮鸡肉的时间,开始准备其他菜肴来,她准备用气锅把中午的饭菜全部做出来。夏晓晴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视频里面厨师把几个大小不一的气锅叠放在一起,每层放入不同菜肴,根据菜肴的不同蒸煮时间,分别把气锅按先后顺序放上去。等最底层的鸡肉熟透了以后,上面的菜肴也都全蒸煮了。

  中午的饭菜,夏晓晴早就计划好了,最下面一层气锅用来蒸煮鸡汤,第二层气锅用来蒸煮米饭,第三次气锅用来蒸煮用酱腌好的茄子,最上面的那层则用来蒸鸡蛋羹。这样一来,中午就有两菜一汤,而且顺带米饭也蒸熟了。既省了柴,也省了油。

  “二妞,这就蒸好了啊,能好吃吗?汤够吗?”夏大姐担心地看着垒起来的四个陶罐,生怕鸡汤少了,一家人不够吃。

  “大姐,这个陶罐叫气锅,专门用来蒸、煮鸡汤和蒸菜的。用气锅蒸出来的鸡汤味道可鲜了,所有精华都融入汤汁里了。”夏晓晴把火调小,用布巾包着手,把气锅挨个从大锅里取了出来,黄澄澄的鸡汤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夏晓晴舀了一些,尝了起来,果然跟前世出锅时的味道差不多,这下可以防磁呢了,“大姐,你过来试试味道。”

  夏大姐接过勺子也尝了起来,“真的不错,这鸡汤比以前用铁锅烧出来的味道好多了。二妞,你先把大郎的盛出来,等会儿让二郎给他送去。”

  “知道了,大姐。”

  午饭的时候,不出意料的夏晓晴的气锅菜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夏晓晴真正地思考起开饭馆的可能性来,现在养鸡场的产量不大,但以后扩大了养殖规模,光靠镇上酒楼的销售和集市零售应该是不够的,如果能做到产销一体,就更好了。这样利润才可以实现最大化。

  第五十二章 周家出门

  夏晓晴担心大姐的婚事,不知道爹娘是怎么想的,犹豫了好几天,还是决定先问问周婶的看法,再顺便跟周婶说说自己打听到的关于钱家的一些事。

  吃过午饭后,夏晓晴就打着送吃食的旗号,往周婶家去了。还没到周婶家门口,远远地夏晓晴就看见一辆骡车正停在周家门前,周叔和周婶正在往车上搬东西,大包小包的东西堆了半车。

  看来他们这是要出远门,但是昨天周婶来家里坐了大半天,也没听见她说要出去啊。难道是去临镇,周家女儿不是还有大半个月才生吗,怎么突然这么着急地赶着去。

  “周叔、周婶,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夏晓晴提着篮子,走到骡车前问道。

  周婶正往车上放包袱,突然听到夏二妞的声音,转过身去看见二妞正站在骡车前,“二妞,你怎么过来了?”

  “我在家里做了些点心,味道吃着还行,就想着给你家送点来。”夏晓晴掀开搭在篮子上的布巾,露出里面装着的烤的黄橙橙的蛋糕来。“周婶,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我们去临镇,你红儿姐刚才派人来说,你柱子哥跟着掌柜出门办货摔折了腿,让我们赶紧过去。”周婶一边说话一边整理着车上的东西。“你来得正好,我正准备收拾好东西就去你家呢。”

  “现在还不知道你柱子哥到底伤得咋样,我们这一去也不知道要在临镇住多少日子,肯定怎么也得大半个月才行。我和你周叔商量了,两个小点的孩子我们准备一起带过去,只是你家兴哥哥要上学馆,不好耽误他学习,我们就想把他寄在你家里,我等收拾好就过去你家,给你娘说去。”周婶一边搬着行李,一边急急地解释道。

  怪不得周叔、周婶急着出门,原来是大儿子受伤了。

  “周婶,你急着赶路就不用去我家了,我回去给我娘说说就成了。对了,周婶,你给家兴哥哥说了你们要出门了没有?”

  “那你就帮我给你娘说说吧,我就不过去了。家兴那也还没说呢,你红儿姐请来的车夫,还在院子里等着,说是让我们收拾好就赶紧上路。等会你让二郎去学馆,帮我给家兴传个话就成。现在他哥病着,也就顾不上他了。”周婶担心大儿子的伤势,就想迅速上路赶到临镇去。

  “周婶,你就安心上路吧。等下午散学的时候,我去学馆门前接家兴哥哥去我家。”夏晓晴不放心让二郎去接,觉得还是自己亲自去说明情况比较好,毕竟家兴还只是一个小孩子,父母突然离开肯定会很担心的。

  “行,就这样吧,你等会晚点去接家兴去。二妞,这钱你拿着回去拿给你娘去,这是家兴半个月要花费的钱。”周婶从钱袋里拿了些钱递给夏晓晴。

  “周婶,不用给钱,我家有,少不了家兴哥哥的。现在柱子哥受了伤正是用钱的时候,你把钱留着过去用吧。”夏晓晴把周婶递钱的手推了回去。反正夏家孩子就多,再多一个也没差,就是多家双筷子而已,凭自家和周家的关系,收钱就太见外了。

  “那也成,就要你家多费心了。”周婶想着女儿这样急急地派人接,想来大二伤得应该有些重,现在正是要用钱的时候,也就不坚持。

  “周婶,这篮子蛋糕你们就带在路上吃吧。”夏晓晴想到家里给周家女儿和外孙准备的礼物,于是说道,“周婶,你们先忙着,我家里还有些娘给红儿姐准备的东西,我现在就去拿过来。”

  夏晓晴怕耽搁周家赶路,赶紧往家里跑。

  “娘,你们给红儿姐准备的东西放在哪里了?周婶他们家现在就要去临镇,你快找出来,我马上给他们送去。”夏晓晴跑进里屋,对陈氏和大姐说道。

  “二妞,怎么跑得这么急啊。你说周家现在就要去临镇?是咋回事啊,不是还有半个月才生吗?”陈氏不解地问道。突然想到什么,又着急地问道,“难道是红儿早产了?”

  “不是的,是柱子哥摔伤了。娘,我晚点再仔细跟你说,你快把东西找出来,我得马上送过去。”

  夏大姐听闻就马上动了起来,把平日准备的东西一一收了起来。

  “柱子摔伤了,伤得重吗?”陈氏担心地问道,周家柱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就跟自己的儿子一样。

  “周婶也不清楚,是红儿姐姐派的车来接他们的。想来是有点重,不然红儿姐也不会这么急着让人来接他们。”夏晓晴说着自己的猜测。

  “二妞,你去把家里存着的鸡蛋,用篮子都装上,等会一起给你周婶送去。”陈氏又想起家里配药剩下的一点参片,也让大妞拿了出来,“二妞,这几片参片,等下也一起送过去给周婶。”

  “我知道了。对了,娘。周婶说要把家兴哥哥寄放在我们家,只带两个小点的孩子过去,我已经代你答应了,周婶说要给我们家饭钱,我也没收。”夏晓晴从大姐的手里接过打好的包袱。

  “这钱可不能收,不就加双筷子的事嘛,都是自家人用不着这么见外。你去给你周婶说,让他们安心去,我们家会把家兴照顾好的。”陈氏叮嘱道。

  “娘,我知道了。我会跟周婶说的。”夏晓晴拿着包袱出了房门,又去了厨房把家里存下的几十个鸡蛋,垫了干草用篮筐装了。

  夏晓晴看到厨房还有剩下的点心,又用干净的桑皮纸包了一些,想当成礼物让周婶帮忙给红儿姐姐。听说周家红出嫁前最喜欢夏家二妞,两人好得就像亲姐妹一样,夏晓晴想自己既然做了夏二妞,就应该好好地为她爱护家人,善待朋友。

  夏晓晴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周家赶去,到了周家门前正好看到周家装上最后一包行李。夏晓晴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周叔周婶,又赶紧把娘亲的交代说了出来,让周家两口子安心上路。

  周家老两口一一谢过,收了东西放上骡车,就带着两个儿子急急上路了。

  第五十三章 和室

  夏晓晴看日头快到散学的时间了,就出了门去了村西的学馆,准备亲自去接周家兴回夏家。

  夏晓晴到的时候还有些早,便站在学馆门前等了起来。叮当。。。叮当。。。随着一阵清脆的钟铃声响起,学子们鱼贯而出,三三两两好不热闹。

  看到大哥和一些同学结伴,打打闹闹地走出来,其中就有周家兴的身影,夏晓晴赶紧迎了上去唤道:“大哥,家兴哥哥。”

  “二妞,你怎么来了?”夏大郎停下来疑惑地问道,他没想到妹妹会在学馆前等自己,平日这个时候妹妹应该在家里帮着大姐做晚饭。“是家里发生什么事吗?”

  夏大郎的同学看到他妹妹来找他,就纷纷告别散开了,周家兴也跟着要先走。

  “大哥,家里没出啥事。我是专门来接你和家兴哥哥回家的。”夏晓晴看到周家兴要先离开,赶紧说明来意。

  “还要接我一起回你家?让我去做什么?难道是去你家吃饭?”周家兴想到夏家的美食眼睛一亮,高兴起来。

  “不是的,家兴哥哥,下午的时候,红儿姐姐派了车来接周叔、周婶去临镇,说是柱子哥摔伤了。他们担心柱子哥,就赶紧带上你两个弟弟,收拾了东西上路了。周婶让我来跟你说,这几天你就住我们家。”夏晓晴对着周家兴说道,对着一个不熟的小屁孩喊哥哥,让她心里很别扭。

  “我哥摔伤了,伤成咋样了?伤得重吗?”周家兴听到大哥摔伤了,着急起来,拉着夏晓晴的胳膊追问起来。

  夏晓晴没想到一个小孩子,还挺有力气的,抓得她生疼。“疼。。。你轻点,我也不清楚伤得怎么样,红儿姐派来的车夫没仔细说,只是叫周叔、周婶赶紧过去。你别担心了,周婶说柱子哥是前两天摔伤的,红二姐今天才派车来接,应该是没有大碍了,如果真伤得凶险,早就派人来了。”也有可能是病情突然恶化,才急急派车来接人,夏晓晴不敢说出这种猜测,也只好找些宽心的话安慰周家兴了。

  “真的吗?我爹娘咋不跟我说啊,我也想去。”周家兴眼眶微红,有些伤心,却不知道是为了担心哥哥的伤势,还是因为爹娘独把自己留下。

  “你还要上学馆呢,周婶就是不想耽误你学习。”夏晓晴劝道,又一边给大哥使眼色,让他帮忙安慰和劝说。

  “家兴,你就别担心了,隔两天你爹娘就能回来了,到时你就能知道了。你住在我家,我们早上就可以一起上学了,我家的饭菜可好吃了,你不是一直羡慕吗,这几天你可以吃个够了。”夏大郎一一数着周家兴住在夏家的好处。“二妞,今天家里做了啥好吃的?”

  “我中午做了些点心,是用鸡蛋和羊乳一起和面做的,味道可好了。二郎他们可喜欢吃了,我特地给你们留了几块,你们赶紧回去吃吧。”夏晓晴顺着大哥的话,把话题从周家身上引开。

  夏晓晴和夏大郎一路上陪着周家兴说说笑笑,终于让气氛缓和了不少。

  回家后因为离吃晚饭还有些时间,夏晓晴就让夏大郎带着周家兴,到后院竹屋的和室去做功课。

  后面的和室是上次夏家的竹子加盖的,屋里仿照火炕用土砌了哥一尺高的土台,土台下埋了地龙,冬天的时候也可以加温保暖。夏晓晴让二郎照着土台的大小,用竹篾子编成了一块大大的竹席铺在上面,又让周叔帮忙做了几张小桌子,平日并排放在台子上,专门拿来给几个孩子学习用。

  夏晓晴一开始就决定,要让这件和室当成教师使用,也准备让几个弟弟形成每天学习的好习惯。因为上午孩子们有活要干,所以夏晓晴就把上课时间安排在每天下午,让二郎带着几个弟弟,每日在和室里学习一个半时辰。

  一个半时辰就是三个小时,夏晓晴把每节课定为四十分钟,这样一下午就要上四节课,每节课间都有几分钟的休息时间,夏晓晴为了提起弟弟们的学习兴趣,中途还定了专门的下午茶时间。每天的下午茶,夏晓晴都安排得十分丰盛,有时是糕点、羊乳,有时是果子、糖水,孩子们吃得高兴学习起来也有劲。这些孩子都是正长身体的时候,能多吃点总是好的。

  在现代小学生就要学习很多课程,语、数、外、历史、思想品德、自然、音乐、体育。夏晓晴本来也准备按照现代的教学方式安排几个弟弟的课程,反正外公留下了各种书籍,都可以利用起来。但是上几天后,夏晓晴发现了许多问题,有些现代课程拿到古代确实不适用,还有些课程本来就是多余的。比如思想品德,其实就是政治,实在是不适合封建社会的小孩子,在古代如果个人的思想太突出,反而会害了自己。还有就是自然课,夏晓晴没办法解释什么是染色体,什么是遗传学,只好放弃系统教学。而且夏家的孩子就生在乡村,每天都能接触大量的动物植物,夏晓晴觉得他们每天都在实践中也能学习到许多知识,到时候自己在大概提点一些就可以了。

  夏晓晴考虑了几天,还是决定按照古代的实际情况,把课程缩减了,只剩下语文、数学、农学三门课。语文主要学认字和八股文,再适当的加入些历史典故。八股文是古代的大统,想要考读书出头的人都必须学习,夏晓晴觉得既然夏家是书香门第,夏父也有功名在身,应该还是希望孩子们能通过科举当上大官。所以这就是必须要学的,而且是重中之重,夏晓晴决定把课程的重点都放在语文上。

  关于数学的教学方法,夏晓晴研究了许久,把书房里的书都看了个遍。古代把数学称为算学,到了明代已经有很多算学著作,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等十本书,被古代人尊称为《算经十书》。

  第五十四章 和室(二)

  夏家外公的书屋里就有这几本书,夏晓晴一一都找出来备用,每本书都是厚厚的一本,里面的文字生涩难懂,让夏晓晴看得头都大了,明明是些简单的问题,反而被搞得复杂了,怪不得古代读书人都觉得算学难懂不易学。

  夏晓晴决定按照自己在现代学的方法,来教几个弟弟学数学。适当引入阿拉伯数字,教珠算和心算,只要能应付日常经济生活就可以了。当然这些都需要慢慢来,毕竟自己现在还是小孩子,不可能把前世的知识都暴露出来。而且算学在古代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不太多,如果不是专业行人才,根本不需要用到平方和体积的算法的,几何公式暂时也是不需要学习的。

  农学这门课是夏晓晴考虑了很久后定下的,她无法预测几个弟弟的前程,虽说现在都开始读书,但并不能保证他们都能考上功名,如果不能当官就肯定要和土地打交道,所以学习农学也是很必要的。而且根据各种穿越文的经验,就算当了官靠朝廷的俸禄,是养不活家人滴,还是要多买土地田庄才是根本,到那时也需要用到农学知识。

  既然安排好了课程,夏晓晴就专门做了课程表贴在墙上,还在旁边放了一个沙漏,好方便弟弟们确定上课时间。

  小教室开课以来,语文老师都是由夏父充当的。夏仕齐学馆先生出身,本来就最爱教导学生,只是因为身体不好,没办法只得在家里休养。现在家里孩子也自发开始学习,他当然要亲自教学了,再说这段时间他身体也好了不少,独自在院子里走上两三圈也不成问题。

  由夏仕齐来当语文老师,夏晓晴还是很赞成的。本来夏父就是秀才出身,在文才方面绝对没有问题。夏父又当过好几年学馆先生,教学经验也十分丰富。夏父每天只上一节课,每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并不会对他的身体造成负担。夏父为了上课,每天从前院走到后院,反而还锻炼了身体。自从给几个孩子上课以来,夏父想来是因为有了寄托,精神也明显好多了。

  虽说夏晓晴是存着让夏父锻炼的想法,但还是怕夏父累着,所以在和室的地板上放了一大堆靠枕,让夏父随时可以躺下休息。

  ————————————————

  夏大郎带着周家兴进了竹屋旁的书房,然后指着土台说道:“家兴,过去坐下把鞋脱了再上去,我们就在这儿做功课。”

  “鸣瑞,你们家怎么坐在地上做功课啊?还有这些胖胖的垫子是什么啊?”周家兴看夏大郎脱了鞋,径直走上去在地上坐下,不解地问道。

  “这屋子是我家的学习室,专门用来给我们几个学习用的。这个土台子就跟火炕一样,只比火炕矮点,下面安有地龙,到了冬天也可以用。二妞说这矮炕叫塌塌米,是她从书上看来的修法。这些垫子有的是坐垫,有的是靠枕,都是大姐和二妞做的,薄点的坐垫是铺在地上坐的,厚厚的靠枕是靠在身后用的,用着都很舒服,你试试。”夏大郎指着地上的一堆大小形状不一的枕头说道,然后扑的一下躺了上去。

  这些枕头都是夏晓晴专门叫大姐帮忙做的,她十分怀念现代的沙发,在古代没办法实现,只好用大量的靠枕堆在一起来实现。

  “坐着真软,太舒服了。”周家兴也学着夏大郎,躺到枕头上。

  夏大郎看周家兴也躺了下来,就拿了个靠枕往他身上招呼,周家兴也还起手来,两人你来我往,拿着靠枕打闹了起来。

  夏晓晴拿着托盘端着点心往屋里去,进门就看见大哥和周家兴在一起折腾自己做的靠枕,两人玩得不亦乐乎,虽说都是大孩子了,可还是有些小儿心性。“大哥,你们别玩了,小心把垫子打坏了。快坐下吃点心了。”

  夏大郎被妹妹教训惯了,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他只觉得二妞不像是妹妹,反而像是自己的姐姐。

  而周家兴却是第一次,看到二妞如此严厉,有些不好意思,白嫩的脸嗖地一红,赶紧过去接托盘。“二妞,把托盘给我吧。”

  “不用,不用,你们先坐下。”夏晓晴把托盘放在小桌子上,把里面放着的东西一一取了出来。“这是蛋糕,是用鸡蛋做的,你们尝尝。还有这杯子里是大枣茶,给你们配着蛋糕吃。”

  “谢谢你,二妞。”周家兴客气地说道,拿着蛋糕就吃了起来。“你家的东西就是好吃,这茶也好喝。”

  “当然好吃,我妹妹做吃的可厉害了,你在我家多吃几天就知道了。”夏大郎自豪地说着。

  不知道大哥伤得重吗,爹娘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周家兴又想到了自己家人。

  夏晓晴看周家兴脸色又是一黯,马上说道:“你们赶紧吃了,把先生留的功课做完,过不了多久又要吃晚饭了。”

  夏晓晴趁着晚饭前去了周家,周婶在临走前托付她帮忙照看家里,还专门留了钥匙给她。夏晓晴准备抽空去周家把鸡喂了,再顺便帮周家兴拿几套换洗衣服回去。

  夏晓晴把鸡赶进鸡圈里,又把从周家菜地里摘的菜叶拿刀细细地切成碎叶,拌上少许麦麸,一起倒进石槽里。周家的鸡平日里都是早上和下午喂食,今天主人突然出了门,下午的喂食就不见了踪影,它们早就饿坏了,看到食物来了,都伸出头疯狂地抢起来。

  夏晓晴进了里屋,依着周婶临走时的交代,在里屋炕桌上找到了一个用灰布打好的包袱,那包袱里装着周婶为儿子备好的换洗衣服和日常用品。

  第五十五章 周家兴

  夏晓晴拿着包袱回到家,看到夏大姐已经把饭菜端上桌了。桌上的竹篮里装着新鲜出炉的绿豆面馒头和杂面窝头,这就是夏家今天的主食。桌上的配菜有碎咸鱼烧茄子、大葱炒蛋、清炒白菘、腌芫荽萝卜丝、酸菜鲫鱼汤,标准的四菜一汤荤素各半。

  平日里夏家过得还是很节省的,能敞开肚子吃肉的日子不多,多是以素菜为主打,今天因为周家兴的到来,夏大姐专门让二郎去小溪里抓了鱼,做成了酸菜鱼汤。

  “二妞,回来了,你把家兴的衣服放到大郎屋里去。快去洗洗手,马上准备吃饭了。”夏大姐拿了碟子,把菜分了些出来,拿进里屋去。今天家里又多了一个人,不好都挤在堂屋里吃,只好分成了两桌。家里的男孩子们就留在堂屋吃,家里的女性就在里屋吃。其实平日里夏大姐也多是在里屋陪着娘亲吃,倒也不觉得分成两桌吃麻烦。

  夏晓晴看到几个弟弟都已经坐上桌了,只是没看到夏大郎,便问道:“二郎,大哥他们呢?还在后院看书啊?你去叫了他们没有?”

  “大哥他们在书房么,爹在给他们指点文章。我叫过了,爹说看完就出来。”夏二郎指着书房说道。

  “那你先帮我把这包袱放到那么屋里去,我去洗手准备吃饭。”夏晓晴把手上拿着的包袱递给二郎,让他帮忙放回屋去。

  没一会儿,夏仕齐就被两个孩子扶着出了书房,夏晓晴看他们坐下,便帮忙给每个人的碗里舀了汤,看到剩下的不多又去厨房加了些鱼汤,之后便进了里屋陪娘和大姐吃饭去了。

  晚饭后,又到了夏家的洗浴时间,夏晓晴带着二郎给大家烧洗澡水,夏大姐就帮着准备换洗衣物。夏家的浴室本来就只有一个洗澡桶,可是夏家人口太多,每次洗澡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就算全家分成两天洗也很费事。

  夏家的浴室当时修的时候就修得还算宽敞,完全能放得下两个洗澡桶,夏晓晴就和大姐商量,又去邻村订做了一个。自从家里有了两个洗澡桶,可以让两个人同时洗澡,确实省了不少时间。

  “大哥,要到你洗澡了,把要换洗的衣裳先准备好,家兴哥哥呢?他怎么没和你在一起啊。”夏晓晴觉得娘和大姐应该洗得差不多了,就过来通知大哥准备洗澡。

  夏大郎正在拿着干布巾给弟弟擦拭打湿的头发,听到妹妹的问话,转过身来回道:“他没和我在一起,可能在爹的书房里,也有可能在后院的学习室里,你去找找吧。”

  夏晓晴先去了父亲的书房,父亲已经先洗过澡了,现在正斜躺在炕上看书。“爹,家兴哥哥没在这啊。”

  “他刚来过了,借了一本书,说准备去后院看书去,你去后面看看吧。”夏仕齐回道。

  夏晓晴看父亲有些咳嗽,便先去泡了一杯枇杷水送过去,才去后院寻周家兴。

  夏晓晴就着月光去了后院,古代没有电灯,晚上的照明工具主要是靠油灯,但对于古代家庭来说,油灯还是很宝贵的。还好古代没有工业污染,天空显得特别干净,夜里靠着月光也能看见。

  古代乡下人家一般都是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基本上晚饭后天一黑全家人就都上床睡觉,完全没有任何夜生活。

  夏晓晴才来古代的时候,十分不能适应这样单调的生活。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咨询完全封闭,外加夏家和村子里的村民接触得少,夏晓晴连村子里最基本的八卦也很少知道。古代的生活不仅是物质上的贫瘠,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贫瘠。

  “家兴哥哥,你在里面吗?”夏晓晴看到和室的窗户透出点点亮光,于是敲着门问道。

  夜晚的乡下虫鸣蛙叫一片热闹,却是更显寂静。

  夏晓晴没听到回话,便轻轻地推开门走了进去。

  和室里微弱的灯光随着微风摆动,屋里的榻榻米上,一个身影蜷缩在枕头堆里,发出隐约的抽泣声。

  夏晓晴轻轻地脱了鞋上了榻榻米,慢慢地走到周家兴的背后蹲下,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家兴哥哥,你怎么了?怎么哭了?”

  看来这个孩子应该是担心自己的哥哥,才会这么难过的。

  周家兴听到二妞的声音,顿时身子一僵,不知该如何是好。他本来是在这里看书的,哪知越看越觉得孤单,又想到哥哥的伤势和父母的匆匆离开,才一时情不自禁地哭了出来,还以为不会有人知道,自己偷偷发泄一番便算了,哪知道却被二妞看到了。

  周家兴觉得尴尬不愿回头,只好把头深深地埋在靠枕里。

  真是个小孩子,还知道不好意思,夏晓晴啼笑皆非地看着周家兴的动作。周家兴不愿起来,夏晓晴也不想催促他,便坐在他身旁,静静地等他发泄完,还时不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