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7部分阅读

作品:飘落红尘|作者:紫影蓝雪|分类:综合类型|更新:2025-05-21 10:42:06|下载:飘落红尘TXT下载
  真是英明呀,这一等就让那些王公大臣和后宫嫔妃们等了这一个贤妃娘娘足足两个时辰,就算这淑妃娘娘的死真和这贤妃娘娘脱不了干系,那些人的气焰八成也熄了过半。

  英雄难过美人关!亘古不变的道理呀!

  幽若见他无意透露,也就不多问,跟着他上了皇撵往西华宫去了,一路上总有些忐忑,说不上来的心慌,好似什么事就要发生了,才进了西华宫,更是惊呆了!

  只见段启一人坐在西华宫的大院里批着奏章,身旁是随身护卫的贺奔和杨天齐,燕克南领着数十御林军守在西华宫门,而且这后宫嫔妃和王公大臣也坐了一群,连那久违的萧太后也在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本百无聊赖的等候的所有人看到这贤妃娘娘乘着皇上的御用皇撵进来,全都一下子正襟危坐,大有蠢蠢欲动之势。

  “贤妃娘娘驾到!”包奎扬声叫道。

  幽若有些无措的从皇撵上下来,第一次不敢看那些一齐射向她的目光,太多太多的意味让她一时弄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直觉告诉她这回狼真的来了!

  “小心!”一旁的秀儿扶了扶脚下虚浮的幽若,也被这眼前的阵仗给镇住了,心想,看来娘娘这回也被吓到了。

  从皇撵进这西华宫门,段启就已然叫人把奏折撤了,懒懒的靠在御座上看着,直到看到幽若走的无力的双脚,唇边扬起一抹得意的笑,寻思了一回,陡然从御座上起身,大大咧咧的朝着幽若走了过去。

  “啊!”幽若一声惊叫,连忙抓紧段启的手臂,才发觉自己已然被他抱在怀里。

  “哈哈……看来朕真的把你累坏了!”段启笑意盈盈的附在幽若耳畔打趣到,只见她一下子从头到脖子全是殷红一片,顿时心情舒畅万分,抱着幽若就坐在了御座上。

  此时的幽若早已头脑晕乎,什么也无法思考,直到她再次清醒过来时只听到身旁的段启大手一挥,道:“包奎,开始吧!”

  幽若此刻才看到地上有一个蒙着白布的尸体,不禁握紧了段启的手,心中的不安越发强烈,回首看着段启,看到他安抚的目光,却怎么也无法平静,只见一身着朝服的大臣来到跟前。

  “微臣刘伯卿见过娘娘!”

  幽若微微颔首,知晓眼前这全身散发着正气和威仪的大臣便是日韶王朝名满天下的“青天阎王”,也就是在任二十多年的大理寺卿,对于这王朝能够如此鼎盛的缘由,也就越发清晰了,有如此大臣,何愁江山荣华!

  “微臣有些话要当着皇上和众位娘娘的面问您,可否请娘娘如实回答微臣?”刘伯卿不卑不亢的沉声问道。

  虽是第一次见到这备受恩宠的贤妃娘娘,可是方才那足足两个时辰的等待已然让他在心头对这贤妃娘娘的“贤”字大有微言了,如今见这皇上不和时宜的举动,越发对这贤妃娘娘心生几分鄙夷,只当她是那些恃宠而骄的皇妃一样,就只知道在这后宫掀风做浪,迷惑皇上。

  “大人请问!”

  幽若平静答道,不复方才的不安,心中估量眼前之人之死八成是要牵绕到自己,看着那刘伯卿带着几分嫌恶的目光,有些微微发怔,至今为止还真是不曾遇到过,也不知自己是什么地方让这“青天阎王”厌恶了,如果是因为这地上的死尸,那么她就真要怀疑这名满天下的威名了。

  ————————————————————————————————

  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雨回来了!

  为了240个依旧执着等待的亲亲们,雨真的该回来了!

  呼呼!登了足足二十分钟才登上来,网速呀!

  今天还有一章!

  [后宫诡谲:第二十二章 崩溃]

  刘伯卿缓步走到地上那白布覆盖的尸体旁,挥手掀开那白布,淑妃的尸体顿时暴露在众人的目光之下,还有一阵轻微的恶臭,引来四周一阵吸气声。

  蓦然瞥见那七窍流血的尸体,依稀可辨曾经的绝色姿容,那曾经媚惑众生的美目如今却空洞的望着苍天,死不瞑目。

  发觉抓在自己手上的纤手陡然间力大千钧,仿佛要捏碎了他的骨肉,段启回眸看着幽若,只见她空闲的一手颤抖的捂着嘴唇,眸中有些发红,她这样的反应道倒真的出乎他的意料,他开始怀疑自己如此大费周章是否正确。

  “诸位请看,本官奉皇上之命在此调查淑妃娘娘遇害一案,今早西华宫的总管嬷嬷发现淑妃娘娘没有如同往日般的疯言疯语,心中怀疑之下才发现这淑妃娘娘早已七窍流血倒在床榻之上,冷月斋的桌子上只有一些糕点,经午作查实,淑妃娘娘已经遇害两日,这糕点中掺有一种名为勾魂的西域奇毒,此毒无色无味,是一种慢性毒药,服用一定时日后中毒者会忽然经脉尽断。七窍流血而亡。”刘伯卿才说完,地下就一片议论,都在支支吾吾的说着这贤妃娘娘真是心狠手辣呀。

  刘伯卿看了看幽若,却不见她有丝毫心虚或惊慌的神色,反而有些悲戚,倒是心头疑惑,命人带了一位老太监,对着幽若问道:“请问娘娘,是否认得此人?”

  幽若孤疑的看了看那跪在地上颤抖的老太监,想来想去自己着实是不认识,也就直接摇了摇头。

  “娘娘可看仔细了?此人说他在近来的两个月一直奉娘娘之命给淑妃娘娘送吃的,娘娘难道真的不识得此人?”刘伯卿问道。

  幽若对着那老太监问道:“是不是李仁山李公公给你如此传话的?”

  “回……回……回娘娘,是李公公命……命奴才做的,娘……娘饶命呀……”那老太监颤声说着,一个劲的在地上磕头,涕泪横流。

  幽若见他这般,心中一阵愧疚,对着刘伯卿道:“大人,确有此事,是我命李公公在西华宫找个可靠的人给淑妃娘娘送些饭菜的。”

  “可否问娘娘为何要给淑妃娘娘送饭菜,这是有违宫规的。”刘伯卿直视幽若双眸问道,想在其中找出些异样的神色,却不料见到一片坦荡。

  “呵……”幽若逸出一声略显蔑视的轻笑,接着道:“如果本宫说自己只是可怜这淑妃娘娘在冷宫衣食寒碜,也就略尽绵薄之力为她做些事,大人是否会觉得本宫这是道貌岸然,虚与委蛇,故作贤德?”

  “这……微臣不敢!”

  刘伯卿怔忪的看着幽若眸中的讽笑,一时有些不知如何作答,想不到这贤妃娘娘会如此直言不讳,倒是也不彪炳什么“共同服侍皇上,姐妹情深”之类的废话。

  “刘大人,您说本宫所为有违宫中规矩,实话相告,本宫只知道自己在享用珍馐玉食时,一想到这皇宫中有人还如此孤苦,就深怕哪天会遭天打雷劈,也就对这什么规不规矩不甚在意了。”

  刘伯卿听幽若这么一说,心中慢慢对这贤妃娘娘有些改观,又问道:“那口否问娘娘是否知道这饭菜之中有毒之事?”

  “大人如果做了什么亏心事,应该不会笨到贻人口实吧?本宫也不会这么笨。”

  幽若沉声答道,心中开始怀疑这阵仗到底是所谓何?照理说这淑妃惨死也无需请来这王公大臣和后宫的这么多嫔妃都到呀?还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审她,究竟是什么目的呢?

  刘伯卿先是一愣,再是摇摇头道:“微臣糊涂!”

  这到底是怎样呀……倒像是自己是被审之人了,这大理寺卿做了二十几年,倒是头一回,心中不免感叹,如此坦荡聪慧的女子真要害人也万不会被人发现的,其实以眼前的状况,倒让他心中确定了这贤妃娘娘与此案定不会又什么干系了。

  “启禀皇上,臣恳请皇上再给微臣多些时日,必定能够查处真相。”刘伯卿一下子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请示段启。

  “准奏!”段启懒懒的看了一眼刘伯卿道,眼光扫过在场的群臣和妃子,又回到幽若身上,渐渐勾起唇角。

  众人就疑惑了,原以为这皇上召集群臣和后宫妃嫔在此是要好好惩办这贤妃娘娘,这会儿看来倒是有几分为她洗刷这数月来“恶妇”之名之嫌,抑或是昭示这贤妃娘娘地位之意?

  段启健臂一挥,从御座上起身,对着包奎道:“包奎,带人!”

  众人一看,只见御林军带着李仁山,还有一位年轻妇人和嬷嬷上来,只有少数人知道这年轻妇人就是那位曾经传言被贤妃娘娘打得半月下不了床的女官。

  “一个一个来,朕要你们实话实说,就在这儿,把你们知道的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全数告诉朕的各位爱卿和爱妃。”

  段启斜睨着一脸惊讶的幽若,得意的笑开,她给自个儿抹黑,他就有本事怎么把她一身黑全给洗去,看他多么用心良苦!

  接着众人就知道了这贤妃娘娘是多么“贤良仁德,慈悲为怀”,又是怎么的“忍辱负重,宽厚待人”了!这被冤枉了也能如此宠辱不惊,倒真是不负这“贤妃”之名呀!

  幽若对着这眼前的景况除了苦笑还是只能苦笑,好啦!她成了圣人了!她这是招谁惹谁了,敢情他是要为她扬名呢!她自认没有这么贤德宽容。

  “够了!”

  一声低吼,众人的目光齐齐射向这御座上的贤妃娘娘,不甚明白她怎么忽然恼怒起来。

  “皇上,可否让淑妃娘娘的家人进宫将她的尸首带回去安葬,她生前曾经恳请臣妾设法送她出宫,臣妾虽是食言了,但是仍旧希望能够完成她的遗愿。”

  幽若起身,靠近段启,直视着他的眼睛恳求到,他难道不明白这样只会让她心中更加歉疚么?这淑妃之死虽不是她所为,但必定是冲着她而来。

  段启低首看着幽若眸中沉痛之色,有些疑惑,但还是命人将淑妃的娘家人召进了宫。

  过了半个时辰,其他的王公大臣和妃嫔早已离去,幽若蹲在淑妃的尸首旁,不忍见她死不瞑目的模样,为她合上了双眼。

  “女儿呀……女儿呀……”苍老的哭声从西华宫门口传来,只见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互搀扶着进来,全都是涕泪横流,悲戚之色溢于言表,幽若心中一阵心痛。

  淑妃的父母当年也是日韶王朝的一段佳话,夫妻二人皆以文才名扬天下,几十年琴瑟相和,虽是老来得女,但是夏太傅一生未曾纳妾,这样一对世人艳羡的神仙眷侣却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又是怎样的凄苦!

  “儿呀,你醒醒呀,娘来看你了!……你醒醒呀……”

  夏夫人对着女儿的尸体失声痛哭,拼了命的摇着淑妃的尸首叫唤,夏太傅也在一旁老泪横流,这几年女儿在后宫的景况他们多少知道一些,也知晓这圣宠不会长久,曾经天真的女儿被这深宫的权谋争斗染得世俗尖锐,他们也是万般悔恨当年将她送进宫来,如今落得如此下场!

  幽若对着夏氏夫妇跪下,重重的磕了三个头,一边磕一边道:“对不起!对不起!……”

  夏夫人闻言,抬首看着幽若,过了一回儿,仿佛突然明白什么似的朝着幽若扑过来,两手掐着幽若的脖子,目露凶狠的目光,骂道:“你这狐狸精,还我女儿命来……还我女儿命来!”

  一旁的御林军和段启都不曾预料这夏夫人会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立马为了过来阻止,段启三两步靠近,将幽若从夏夫人手中救出来搂在怀中,眉头紧蹙的望着地上的夏夫人,怒火沸腾。

  “咳……咳……”幽若被段启搂在怀中,不断的咳着,两眼却望着地上依旧挣扎着想要来啥她的夏夫人,那苍老的脸上有世间最悲伤的痛,碾得她心都碎了。

  段启一眼不发的抱着幽若上了皇撵,回了归宁宫,深怕再让她看下去就该哭了……

  一直到了晚上,段启到了归宁宫,却只见幽若仍是像他下午离去般的傻傻坐在窗口,一言不发,问了如意才知道她今日滴水未进。

  “幽若!”段启强行转过幽若的头,让她看着自己,不知她为何会这样,一旁的秀儿和如意端着新准备的膳食候着。

  “幽若……说说话,怎么了……”段启将她抱在怀里坐在自己腿上,温柔耐心的问着。

  幽若看看段启又看看窗外,声音有些哽咽,回首又看着段启,道:“她是因为我而死的……因我而死的……”

  看着她渐渐泛红的双眼,还有那沉痛的模样,段启总算明了她为何这样了,正欲开口安慰,却被幽若的哭泣打断了。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都是我……都是我害得夏大人夫妇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都这般年纪了,却还要忍受这样的悲痛……”幽若说着,眼泪不自主的就流了下来,像是怎么也流不尽似的。

  段启只见她又泪眼婆娑的望着自己道:“他们为何要伤害一个已经全然没有反抗力的人……淑妃她说了……她说了……”说着说着又哽咽了。

  “她说了她……只想离开皇宫……为什么,为什么?……她们要做什么尽管冲着我来呀……为什么要牵扯那些不相干的人……”幽若泪如雨下的望着段启,像是寻求他的认同。

  “幽若!幽若!不是这样的……”段启心痛的拥紧她,这还是他第二次见她哭泣,却每每让他心痛万分。

  幽若抓紧段启的领口,哭叫到:“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她就是为了我死得……我什么都不要,我真的什么都不要……她们为何还要这样针对我……我只是想干干净净的活着,难道也这么难么……”

  段启把她的头摁在自己怀中,感觉到衣襟渐渐湿热,还有腰间抱着他的双手前所未有的紧,却听到她仍旧低低啜泣着:“我真的什么都不要了……她们都拿去好了……”

  她在害怕,真真实实的害怕,怕的全身冰冷,不住的颤抖,这样脆弱的幽若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干干净净的活着……是呀,她一直都是这样的,什么都不在乎,也不强求,如今却……

  秀儿和如意默契的退了出来。

  “从来不曾见小姐这样过?”如意感慨的说。

  秀儿看了一眼如意,道:“一直以来,娘娘她对所有的事都只是默默承受,不管曾经被太后打的半死还是被掳出宫,所有的委屈或挑衅,她都当做未曾发生似的接受,终有一天会扛不住的……”

  正因为娘娘她太隐忍坚强了,如今哭的如同失去母亲的孩童般,却是再也抗不了呀……

  [后宫诡谲:第二十三章 绝境]

  淑妃暴死一案交由大理寺审查数日,却未曾有任何突破,在西华宫当差的几个太监和嬷嬷在一夜之间全数被杀,而原本关押在天牢的那个老太监也在第二日被发现死在狱中,用腰带吊死在房梁之上,却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至于是谋杀还是自杀,即便查清了,显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所有与此案有关的线索几乎在一夜之间全数毁灭,仅剩下归宁宫和这贤妃娘娘这唯一突破口。

  可是这贤妃娘娘是万万动不得的,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多数是这样谋算的,寻思着这淑妃一案八成也就成了无头案,不了了之了。

  “启禀皇上,大理寺卿刘伯卿,刘大人求见。”包奎走进御书房,对着正埋头批阅奏折的段启说到。

  这刘大人也怪可怜的,最近被这淑妃一案整的不得安宁,三番两次求见皇上,却屡屡灰头土脸的离开,硬是把这“青天阎王”整成了个丧气老头,不过呢!这刘大人最富盛名的就是那牛脾气和直性子,说一就是一,这不!还不是屁颠屁颠的跑来了,看来这皇上又有的头痛了!

  段启闻言,轻轻一笑,嘴角泛起一丝苦笑,随意地挥挥手,懒懒道:“宣吧……”

  刘伯卿一身绛色朝服进了御书房,跪地叩拜:“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却不见这段启有任何反应,也只好硬着头皮跪着,都是两朝元老了,这样的阵势见多了,沉默,等待乃是最明智的选择,过了好一会儿,段启才放下笔,叹了口气,又抿了口茶。

  “天天被你这一搅和,朕就是有他百岁就谢天谢地了,还万岁万万岁呢!”段启有些气愤的冷哼。

  “微臣知罪!微臣只求皇上让微臣见一面贤妃娘娘,对淑妃娘娘暴死一案寻些线索,其他的臣别无他求!”刘伯卿不急不慢道。

  “哼!朕的意思难道还要再说几遍,你才能清楚?”段启冷冷骂道。

  刘伯卿磕了个头,固执道:“请皇上恩准!”

  “你执意如此?”段启扬眉,低沉的嗓音有些激扬,大有发怒之势,外头的包奎一听,这阵势不对,琢磨着这刘大人再纠缠下去就该有好果子吃了,当下让手下的一个小太监往归宁宫去了。

  “臣万万不会为难贤妃娘娘的,臣只求能够查明案情真相。”刘伯卿一语道破,心知这皇上对贤妃娘娘的维护,但是为每个枉死者找出真相乃是他一生坚持的原则,断不可能就此罢休的。

  “朕早已说过,贤妃她生性淳良,与此案绝不会有任何干系,你这是不相信朕的话么?”

  段启无奈的质问,对于这老顽固有些咬牙切齿,这刘伯卿什么都好,这大理寺在他任职的这些年确是侦破了许多大案要案,却也因这老顽固的牛脾气给他惹了不少麻烦,他有时候真不清楚,怎么有人就是这么一根筋到底,一点不知道变通呢!

  原本,对于淑妃一案,他也不打算过多的给予关注,这宫廷谋杀见得多了,早就无足挂齿,大不了就是有什么妃嫔借此来诬陷幽若,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居然因此牵连了数十条人命,看来案情应该不简单,这次淑妃之死应该只是小小一步。

  而他最不愿意的就是让幽若再看到这后宫的阴谋暗斗,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离他而去了,要是再让她知晓这些,那还不急着飞走了!幽若进宫以来遭受的祸害已经够多了,好几次险些丧命,他实在不愿让她再受一点委屈。

  所以,既然没有任何线索,幽若那里也绝不会有任何突破的,当下之计,他只想先把此案压一压,等过了这风头,那暗中的谋划者应该还会有所行动,到时候再一网打尽,好好整肃这后宫。

  刘伯卿见这皇上如此决绝,那直肠子的性子也就跟着发作了,有些不服气道:“皇上,俗话说:红颜祸水,皇上万万不可因为宠爱贤妃娘娘就颠倒黑白,是非不分呀!”

  段启一听,这可好了,连红颜祸水都给搬出来了,看来这老顽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他就削削这家伙的锐气。

  “红颜祸水?”段启起身,缓步走到跪在地上的刘伯卿跟前,俯下身子,眯着眼瞪着他,还煞有介事的点点头,问出的话却是质问之言。

  “请皇上三思!”刘伯卿虽是被吓得有些颤抖,但仍旧直言不讳。

  哎!这人啦,千万不能有什么扬名天下,或是什么威名远播,否则这辈子就背着那壳爬吧,你看!这刘伯卿不就是这下场!不可辜负了这天下百姓呀,为了这“青天阎王”的威名,老命也拼了!

  “哈哈……”

  段启嘴角微微抽动,忽然大笑,道:“看来朕还要多谢爱卿的忠言逆耳了?”

  这边才说完,不等刘伯卿反应过来,接着道:“来人!”两个侍卫领命进来,“请刘大人到宣德殿坐坐,好好犒劳刘大人的用心良苦!”

  两个侍卫同情的看了看刘伯卿,心中不免为这三番两次惹恼皇上的刘大人哀悼,这宣德殿是日韶王朝惩罚在朝官员的密地,轻则闭门思过三天三夜,断绝口粮,重则廷杖一百,不要了老命也给你打得残废。

  幸好这皇上只说是请刘大人去坐坐,也就是在那黑屋子里呆他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还是要不了这老命的!

  这边两个侍卫方要驾着刘伯卿出去,外头包奎就进来了,对着段启道:“启禀皇上,贤妃娘娘有一封信要奴才交给皇上!”

  段启扬眉,有些疑惑,接过信,一看,也就写着四句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包奎诚惶诚恐的低着头,不敢看段启,心中明了这皇上不会不清楚是他搞的鬼,才微微抬头,就见段启肃杀凌厉的目光瞪着自个儿,连忙把这头给压得低低的。

  段启略作沉思,瞥了一眼刘伯卿,没好气道:“起来吧!”说着就跨步出了御书房,往归宁宫方向去了,包奎见刘伯卿没啥反应,连忙对着他眨眨眼,示意他跟着一道去。

  一路上段启寻思,虽然不明了幽若为何要见这刘伯卿,尤其是她最近这些日子夜夜被噩梦惊醒,不过解铃还须系铃人,就姑且随她吧。

  刘伯卿跟着到了归宁宫,却不见有人进去通报,心想这皇上对着贤妃娘娘也着实放纵了些,怎么连通报也省了,琢磨之间已然进了归宁宫,倒真是被这眼前的景象给惊住了,只见这花园里长着各式蔬菜,远远看着,就见那根根黄瓜挂在枝头,这还不算什么,更甚的是这贤妃娘娘就踩着一小板凳,拿着把小剪子在枝头摘黄瓜!

  如意见段启领着人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竹篮,回头对幽若禀报,还示意性的咳了咳。

  “怎么了?”幽若手中拿着剪子,兴致勃勃的看着手中那根长的最高的黄瓜,这个得意呀!

  “好咯!”一声惊喜的轻呼,幽若纵身跳下板凳,笑吟吟的看着手中的黄瓜,才转身就看到段启就在跟前,还有后头的那几个永远不离身的太监侍卫和刘伯卿。

  段启幽若一脸欢愉,心中舒畅了些,这些日子见她总是为了淑妃之死耿耿于怀,不免担心,其实幽若比她自己所知道的还要淳良,只是一直以来的漠然让人无法看透她本真的性子。

  “看看,这些都是我刚刚和如意、秀儿一起摘的,今年才第一次结果,不过应该会是个丰收年……”幽若笑眯了眼,津津有味地说着。

  刘伯卿就这样目瞪口呆地看着,这贤妃娘娘旁若无人地挽着宠溺的笑着的皇上走了进去,这到底是演的哪出戏呀?

  包奎对着刘伯卿愣愣的模样,微微叹气,如今这贤妃娘娘比往日开朗多了,有时候当着他们的面也不再掩饰真性情,这可是乐坏了皇上,他们自然也就跟着调整,谁不愿意见到宽厚温和的主子呢,是吧!

  ————————

  偶现在比较忙,所以更新可能不会很多,基本上一个星期三更,在这里给每个在停滞期依旧给雨留言的亲亲说声谢谢,雨就不一一回复了!

  [后宫诡谲:第二十四章 诉衷情]

  刘伯卿跟着包奎等进了屋,心头对于这贤妃娘娘也越发好奇了,心想着这女子也真是怪异的紧,那天当着这么多文武百官和后宫妃嫔的面,还担着一条人命的嫌疑,居然能够如此冷静淡定,而此刻,又是如此的漠视宫规,甚至可以说是离经叛道,却近乎荒唐的给人一种潇洒大气的感觉。

  直到见了这归宁宫内的摆设,刘伯卿心头突然衍生一种丧气的感觉,承认吧!她欣赏这女子!对于一个依旧担着为枉死之人伸冤重任的人来说,他这样的认知是绝对不可取的,也是他这二十几年不曾有过的。在淑妃一案的所有线索全数断了之后,他的确是不得不怀疑是这贤妃,甚至怀疑皇上也在中间有什么牵扯。

  只是身处这样的居室,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去怀疑这屋子主人的人格。

  众人皆知这归宁宫是日韶王朝开国皇帝为他的宠妃建造的宫殿,只是红颜薄命,那宫殿尚未落成,那女子就香消玉殒了,留下一段令人惋惜的佳话,却也让这归宁宫成了日韶王朝后宫的一处圣地,几乎每朝每代入住这归宁宫的都是君王最为宠幸的妃子。

  当年,先皇的宠妃袁妃就曾经居住在归宁宫,刘伯卿当年进士及第时也曾经有幸参加过在归宁宫举行的一场诗会。袁妃也是一个清冷幽然的女子,所以当时的归宁宫并未布置的十分奢华,却无形中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感。

  而如今,刘伯卿不得不承认,此刻的归宁宫才真正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归宁宫”。

  归宁,归宁!置身其中,莫名的就是找到一种回归的宁和,软软的,柔柔的,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落下……

  这贤妃……真是不简单呀……

  “皇上,请用茶!”

  “大人,请用茶!”

  直到幽若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刘伯卿才恍惚的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居然发呆了这么久。

  “娘娘折煞微臣了!”刘伯卿接过婢女递过来的茶,对着幽若躬首道。

  “那就别喝了!……哼!”一旁的段启没好气的叫道,两眼朝着刘伯卿一瞥,又好似赌气似的移开。

  幽若看着这段启有些出乎意料的反应,倒真是有些意外,从来不曾见他对着臣子发脾气,虽然他对着自己是发过不少莫名其妙的脾气。

  “娘娘?”包奎躬身对着幽若轻声问道,不解这贤妃娘娘为什么这样鬼鬼祟祟的扯自个儿的袖子。

  幽若俯低身子,在包奎耳边问道:“这刘大人哪里惹到了皇上了?”

  “启禀娘娘,刘大人连续五日天天到御书房求见皇上,说是这淑妃娘娘一案只剩下娘娘您这一突破口了,非要到娘娘您这儿问个清楚,皇上就说娘娘您绝对与此案无关,而这刘大人呢,执意要见娘娘您一面才罢休。

  三天前,皇上觉得此案再无审理的必要了,就让刘大人随便结案吧,可是这刘大人仍是天天到御书房外候着,非要等着皇上接见为止……”包奎认认真真的在幽若耳畔轻声说道。

  “包奎!你在那边碎语些什么!”段启低吼到,两眼恶狠狠的盯着包奎。

  好你个包奎,看来你也是老骨头太硬了,你偷偷摸摸到归宁宫泄密这账他还没和他算呢,这会儿竟敢还在幽若那里闲言碎语!不想活了!

  这边不等这包奎磕头谢罪,段启又对着刘伯卿叫道:“你还等什么!不是要审案么?傻愣愣地呆那干嘛?朕还有一大堆国事要处理,没时间陪你瞎耗!”

  看看!看看!他就是火气大的不行!

  “皇上,这国事是重要,但是劳逸结合更重要,这样子才能万万岁么!”

  幽若笑眯眯的揉着段启的肩,一本正经的说道,但是实际上她是想说:你今天吃炸药了么?要发飙也别到她这归宁宫,找别处去!老娘不欢迎!

  不过呢,这种话是万万说不得的!这点认知幽若还是有地!

  看着段启一副十分享受的样子,幽若觉得还是不要对这活火山太好,转头对着刘伯卿道:“不知刘大人找我有何事呀?”

  肩上那柔柔的手儿离开了,段启很失望,非常失望!眉头紧蹙,心中对那刘伯卿的不满再加剧几分,不识好歹的老顽固,明个儿朕就把你踢回老家去!看你还怎么坏朕的好事!

  “这……这……”刘伯卿支支吾吾的这了半天,这皇上用那恶狠狠的眼光瞪着自个儿,他哪里还敢说呀!

  幽若好笑的看了一眼犹豫不决的刘伯卿,还有那一副“你最好不要乱说话,否则朕就割了你舌头”模样的段启,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皇上,刘大人不吃人吧?您不是还有一大堆国事要处理么?就不用留在这儿陪着臣妾了!”

  “你这是在赶朕么?”

  段启倏地站了起来,嘴角微抽,天杀的!这女人也只有在有其他大臣在场的时候才会自称臣妾,这他是不在乎啦!

  可是天知道,他现在最怕的就是她因为这淑妃一案胡思乱想,最好不要因为淑妃惨死就认定这后宫女子全都没有好下场,更不要断章取义的以为他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她才好!他为了这事都烦恼好几天了呀!

  淑妃死就死了,不就是一个女人,美是美了点,也算是才貌俱佳,前些年刚入宫时凭着那姿容和才艺还足以吸引他的目光,再加上她父亲曾是自己的太傅,他才会让她产龙子,可是一年年过去,虽不至于让他厌弃的打入冷宫,但也就那样了!

  这些年他依旧还宠着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二皇子,在他还没有决定立谁为自己的继承人之前,皇子的生母都会得到他的优待,虽然他一直想要改变日韶王朝外戚权利过大的局面,但也绝不可能让任何一个皇子的母系一族过于落寞,这些都不利于朝廷的稳定。

  “皇上,您今天非要这般不可理喻么?”幽若有些生气了,盯着段启的目光也有些冒火。

  一边的包奎可有些急了,这下不好,贤妃娘娘和皇上干上了,这些日子虽不至于常常见到这样的局面,但还是有那么几回的,这贤妃娘娘似乎开了什么夹子似的,也有了正常的喜怒哀乐,好似好啦,只是……

  “你……算了,你最好给朕记住,朕觉不会让你离开朕的,绝不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最好不要再做以前那些愚蠢的行为!”段启本来有些气气的,只是对着幽若晶亮的眸子,马上就妥协了。

  “同样的蠢事,我不会做第二次!”幽若平平答道。

  想了想,不由得在心中感叹,她不屈服行么?看了看段启,知道他其实是为自己担心,心中怎能不感动,前些日子她吃不下睡不着,夜夜从梦中惊醒,一身冷汗,都是在他温柔的抚慰下才得以慢慢入睡。

  这次的淑妃惨死一案确实是对她触动很大,一者是第一次真真实实的见证了血淋淋的惨案,激活了她心底最深处的对于皇宫的恐惧,二者是当日淑妃母亲夏夫人那嗜杀的目光,还有那紧紧的勒紧她脖子的绝望,让她怎么也无法忘记。

  只是她既然已经决定不顾未来地留在他身边,她就不会让自己又任何退缩,将来,她要面对的会更多更多……

  幽若抬手,柔柔的抚着段启紧蹙的眉头,指着自己的心口,承诺道:“相信我,我不会再退缩了,也不会懦弱……因为这里已经……不自由了……”她说的有些踌躇不甘愿,但还是说了。

  闻言,段启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抖了一下,抖得他的心从未有过激越澎湃,手不禁握成拳头,才能克制自己不当着这么多的人的面做出太过激动的举动。

  她的意思是说她已经把自己放在心里了吧……?是不是呀?应该是吧?天杀的!那些碍眼的家伙,他真想把她抓到怀里狠狠的吻她,吻地她靠在他怀里,然后要她承认她爱他,也像他爱她一般的爱着他!

  他爱她?

  承认吧!他是爱她,而且爱惨了这个女人!好吧!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段启一把把幽若搂进怀里,抬起她的下巴让她看着自己,双眸凝视着她的,道:“这是你自己承诺的,这辈子都不许反悔!”

  见幽若红唇微启,深怕她说出什么煞风景的话,马上又低吼起来:“不许反悔!就是不许反悔!你要是反悔,我一定掐死你,你这不知好歹的女人!”去他妈的威严,一文不值!

  幽若无语的埋在段启胸口失笑,双肩颤抖,他不知道自己方才那模样,十足的小孩子。

  “好!好!不反悔!我发誓!这下可以走了吧!”幽若一边推着段启往门口去,一边笑吟吟地抚慰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段启得意的笑了,嘴角扬得高高的,眉飞色舞的,心也有些飘飘然,真好!困扰了这么多天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在走过刘伯卿跟前时,那满满的笑意立马消失于无形,一脸冷峻的出了归宁宫。

  直到段启走后,刘伯卿仍旧处在震惊之中,皇上这是在撒娇还是在耍赖呢?

  “你们也下去吧,我和刘大人有话要谈。”幽若吩咐一边的如意和秀儿退下。

  “刘大人,如今您有什么话可以直接问了吧?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过好似她真的没有什么可说的。

  不知道这刘大人赖死赖活的见自己做什么呢?

  [后宫诡谲:第二十五章 暗箭]

  此刻的刘伯卿脑子还处于一片混沌状态,尚不能从方才诡异的一面中苏醒过来,这是威严凌厉的皇上么?这是气势天成,睥睨天下的皇上么?

  想不到呀!想不到!皇上也有如此……如此不合时宜的时候!

  乱了,乱了!什么都乱了!这皇上不像往日的皇上,这贤妃娘娘更不像个后宫妃子,他刘伯卿一生经历大案要案无数,谁来告诉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幽若见刘伯卿仍旧处在恍惚之中,好心提醒道:“刘大人,您这么拼死拼活的缠了皇上五六天,难道就是要到我这归宁宫发呆来的么?”

  “这……微臣失礼了。”刘伯卿愣了一愣,对着幽若躬身致歉。

  “刘大人,在我面前不要如此多礼,行么?”幽若在一旁坐下,笑着道。

  “微臣遵旨,其实臣只想请问娘娘,关于之前宫内传言,您常常到冷宫找淑妃娘娘的麻烦,不知是否有此事?”刘伯卿按部就班的问道。

  幽若看了一眼刘伯卿,知道她如果不说出真相,这“青天阎王”八成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想了想,道:“刘大人,你想想,我真要找淑妃的麻烦何必自个儿往冷宫跑,暗中请人在冷宫折磨她不是更省事?

  再者,淑妃即以被打入冷宫,我又何必找她麻烦?争宠么?那我也该去找刘婕妤和德妃娘娘呀,是不?况且目前,我虽不算独宠后宫,但毕竟也算是位高权重,皇上她对我宠爱有佳,我又何必自讨哭吃呢?”

  听着幽若如此清晰的分析,刘伯卿也无话可说,只好接着问:“那娘娘您在恶名之下为何不曾为自己辩解?请娘娘恕罪,想必这流言也不是空穴来风,据微臣所知,娘娘您与淑妃娘娘并无深交,为何要到冷宫三番两次的探视淑妃娘娘?您之前说是为了一片同情之心,难道真是如此简单么?”

  幽若坦然的目光直视着刘伯卿,也渐渐明了这“青天阎王”的名声为何而来,这刘伯卿确实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

  “不知大人是否知道,去年冬季,我曾经和淑妃娘娘被乱党掳走一事?”

  刘伯卿立马点头,此等大事怎会不知,皇上还御驾亲征了呢。

  “刘大人,您有所不知呀,当时被掳的总共有八人,除了我,淑妃,二皇子,还其他几个妃子,您永远也不会知道当时的景况有多么残酷和令人恐慌,我们被关在一处阴暗的酒窖之中,冬日的夜晚冷的刺骨,深处暗室,饥寒交迫,仿佛身处地狱般的惊慌和无助,那是怎样的境地……”

  幽若沉在回忆之中,第一次对人提起那次刻骨铭心的遭遇:“……当晚,其他的两个妃子被他们抓去……抓去……”幽若顿了顿,“抓去取乐那些人……那时的我怕的全身发抖,要不是还有其他的人陪着我,我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下去……”

  “最后,其他的妃子都被扔下了城楼,我和淑妃两人又被关进那幽暗的酒窖,还剩下二皇子,那晚,他们忙着抵御皇上的大军……我们整整一天一夜没吃东西,晚上冻得发抖,只能抱在一起取暖,相互安慰……

  刘大人,您可曾有过与人患难与共的经历?”

  刘伯卿怔忪的看着幽若,一句话也说不出。

  “虽然这只是我们在绝境中求生的手段,但就如曾经同袍的战友,我对这淑妃娘娘就是有了不一般的情感……我自认不是善良之人,也不会冒着危险去助人,但只求问心无愧,我能做的,愿意做的,也就是那点小事,不会更多。

  至于那流言是怎么回事,您该知道,何谓流言?并非一定是真的,我之所以不加辩解,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流言伤不了我。”幽若并未说出自己当初不为自己辩解的原因。

  刘伯卿被幽若的话深深震撼了,不曾料?